第(1/3)頁
帕特西亞聽完微微點頭,眼睛還繼續看著鳳冠,目光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這確實很殘忍,”她輕聲說道,“但不得不承認,這麼漂亮的鳳冠,又有哪個女人不喜歡呢?”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矛盾和無奈。
“我想象不出古代的皇後戴著這樣的鳳冠會是什麼樣子,”帕特西亞繼續說道,眼中流露出一種向往的神色,“那種華貴和威嚴,一定讓人過目難忘。”
“但同時想到這背後的代價…”她搖了搖頭,似乎在與自己內心的欲望做鬥爭。
“所以,耿,”漢斯在旁邊抱著肩膀,摸著下巴問道,打破了這種沉重的氛圍,“像這樣一件鳳冠,需要取多少翠鳥的羽毛?”
他的語氣裡帶著明顯的好奇,但也隱含著某種不安,“我是說,從數量上來看,這得是多大的規模?”
耿老聞言,先是深深看了一眼麵前的鳳冠,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表情。他似乎在組織語言,想要用最準確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耿老緩緩開口說道,聲音裡帶著專業的嚴肅感,“該冠的點翠難度相當大,不僅點翠的麵積大,比如有翠鳳、翠雲、翠葉、翠花,這些都需要點翠工藝來完成。”
他指著鳳冠上的各個部位,詳細地解釋著:“而且形狀複雜,尤其是翠鳳,均作展翅飛翔狀,鳳尾展開,羽毛舒展,富靈動感。”
“每一片羽毛的選擇都有嚴格的標準,”耿老繼續說道,“不僅要考慮顏色的深淺,還要考慮羽毛的大小和形狀,這樣才能保證最終效果的完美。”
“我們曾經做過專門的研究,”耿老的聲音變得更加凝重,“大概需要一萬隻翠鳥的羽毛!”
這個數字一出口,展廳裡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哦,我的天!”漢斯驚呼道,抬手摸了一下自己的絡腮胡子,眼中滿是震驚和難以置信,“一萬隻?這個數字太驚人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華夏有那麼多皇帝,這要殺死多少翠鳥?”
“而且還不隻是皇帝,”漢斯補充道,“皇後、妃子們也都需要這樣的首飾吧?這簡直是一場生態災難!”
帕特西亞聽到這個數字,臉色變得蒼白起來,她不由自主地後退了一步。
“一萬隻......這簡直太......”她喃喃自語道,眼中的向往完全被震驚和同情所取代。
漢斯搖著頭,繼續說道:“我現在完全理解為什麼要禁止這種工藝了,這不僅僅是殘忍的問題,更是對整個生態係統的破壞。”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他思考了一下又說道,“這也體現了古代工匠們對美的極致追求,隻是這種追求的方式在今天看來確實不可接受。”
耿老點點頭,“是的,這就是曆史的複雜性,我們既要欣賞古代工藝的精湛,也要反思其中的問題。”
說完之後,耿老看向了漢斯,“漢斯先生,我需要更正一點,我們華夏,不是每一個朝代的鳳冠都用點翠工藝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工藝。”
“我們現在看到的,隻是我國明代皇帝皇後的鳳冠,它代表的是明朝的工藝和審美。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藝術風格,鳳冠的製作工藝也隨之變化。這就像是一部中國古代服飾的演變史,精彩紛呈!”
第(1/3)頁
第(2/3)頁
“比如說漢代,那時候的鳳冠還處於雛形階段,主要以鳳凰爵、鳳釵等形式出現。”
耿老在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跟漢斯解釋著,“您可以想象一下,太皇太後和皇後穿著華麗的禮服,頭上戴著精致的鳳釵,是不是彆有一番韻味?雖然那時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冠冕,但鳳凰的形象已經開始在後宮的服飾中嶄露頭角。”
“到了隋朝,鳳冠的裝飾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花樹、鈿、釵成了主要的裝飾元素,卻沒有出現鳳鳥的形象。”
“這可能是受到了北方遊牧文化的影響,那時候的工藝更注重組合搭配,而不是獨立的鳳冠設計。您可以想象一下,各種華麗的裝飾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宋代時期,鳳冠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確立,被納入了冠服製度。皇後的鳳冠以龍鳳、鳥雀、花樹等元素組合裝飾,工藝非常繁複。這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充滿了皇家氣派。”
“例如《宋史·輿服誌》中記載,皇後的朝冠鑲嵌著各種珍貴的珠寶,並用金銀絲盤製成龍鳳圖案。您可以想象一下,金光閃閃的龍鳳圖案,配上璀璨的珠寶,是何等的奢華!”
“元代的鳳冠,吸收了前朝的優點,又融入了蒙古族的特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明代的鳳冠,則更加注重細節和工藝,點翠、鑲嵌等技藝達到了巔峰。”
“清代的鳳冠,則更加注重華麗和繁複,各種珍貴的寶石和珍珠被大量使用。”
“每個朝代的鳳冠,都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文化和藝術,它們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瑰寶。”
“等等!”聽耿老說到這裡,漢斯打斷了耿老的說話,摸著絡腮胡子看著耿老問道,“您的意思,就是每個朝代的審美觀點不同?可他們不都是華夏人麼?”
耿老笑著點點頭:“漢斯先生,你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華夏太大了,直到今天為止,華東、華北、華南、西北、東北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風格,審美眼光也自然不同。”
“漢斯先生,您現在明白了嗎?鳳冠的演變,不僅僅是工藝的變化,更是華夏曆史的縮影。”
耿老一臉認真的看著漢斯,“我們這次帶這件鳳冠來,是希望讓戰車國的人,對我們華夏曆史有所了解,是希望像漢斯先生這樣的學者,能夠理解,這些文物.....”
說著話,耿老想展廳揮舞了一下手臂,“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麗,更是因為它所承載的曆史和文化。”
此時,周圍的閃光燈頻率更高了,伴隨著低聲的讚歎和拍照聲,耿老的聲音在喧鬨中顯得格外清晰:“這頂鳳冠,不僅僅是工匠技藝的巔峰展現,更是大明王朝匠人精神的完美詮釋啊!”
耿老目光掃過眾人驚異的麵容,手指緩緩轉向那頂九龍九鳳冠,指尖幾乎能觸到冠上細密的金累絲紋路,他聲音低沉卻清晰,帶著幾分歲月沉澱的厚重感:“諸位請看這件九龍九鳳冠——”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冠上盤踞的九條金龍與振翅欲飛的九隻金鳳,每一隻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能從冠上躍出。
“這等精湛技藝,這等氣勢恢宏,確是稀世珍寶。”他輕歎一聲,語氣裡多了幾分感慨,“然而,像這般規模的明代鳳冠,我們也僅僅發現了四件。”
“四件?”戰車國代表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他們親眼目睹了九龍九鳳冠的華貴,深知其價值連城,這樣的珍寶,若是放在歐洲,恐怕早已被皇室或富商珍藏,一件已是難求,更何況是四件?
第(2/3)頁
第(3/3)頁
帕特裡西亞夫人忍不住開口問道:“耿先生,您說的'四件',除了眼前這頂九龍九鳳冠,還有哪三件?它們如今又在何處?”
“彆急,聽我慢慢道來。”耿老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目光轉向漢斯等人,帶著幾分考量的意味,“除了眼前的九龍九鳳冠,還有三件同樣珍貴的鳳冠:六龍三鳳冠,冠上六龍昂首,三鳳展翅,氣勢磅礴;三龍二鳳冠,雖規模不及前者,卻也巧奪天工;十二龍九鳳冠,龍飛鳳舞,冠絕群芳。”
他每說一件,周圍人的呼吸便緊促一分。這些鳳冠,件件皆是稀世奇珍,任意一件都足以引發考古界的轟動。
“竟然有三件之多!”漢斯瞪大了眼睛,聲音裡滿是驚歎,“耿,你們明朝的皇帝,真是奢侈至極啊!”
“奢侈?”耿老聞言,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搖了搖頭,“漢斯先生,這'奢侈'二字,怕是誤解了。”
“誤解?”漢斯愣了一下,隨即皺眉道,“難道不是嗎?這麼多鳳冠,件件耗費巨大,若非皇家,何人能承擔得起?”
“確實如此。”耿老並未否認,反而輕輕歎了口氣,“但諸位可知,為何隻有四件,而不是更多?”
“耿,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安德森幾乎是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幾步走到耿老麵前,語氣急切,“耿,你們明朝時期,可不止四位皇帝!”
“如果按照你剛才所說的,以每位皇帝至少擁有一位皇後,而一位皇後就有一頂鳳冠計算,你們應該還有很多才對!”
“是啊,耿先生,”另一位戰車國代表也忍不住開口,“那其他的鳳冠呢?它們在哪裡?”
耿老聽到安德森如此直接的疑問,並未表現出不滿,反而輕笑一聲,笑聲中帶著幾分無奈與自嘲:“安德森先生,您的問題,問的非常好。”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所有人,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答案很簡單——因為自 1956 年打開定陵之後,我們國家下達了一條法令:百年之內,不許主動挖掘帝陵。”
“百年內不許挖掘?”帕特裡西亞夫人眼中閃過一絲不解,“這是什麼緣故?”
“緣故並不重要。”耿老擺了擺手,打斷了她的疑問,“重要的是,這條法令給我國的考古事業定下了基調——隻搞搶救性挖掘,不主動挖掘古墓。”
所有人戰車國代表聽完都愣住了,片刻之後,一個聲音響起,“那什麼是搶救性挖掘呢?”
耿老解釋道:“搶救性挖掘,是指在古墓遭到破壞或者麵臨威脅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文物,不得不進行的挖掘。”
另一位代表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除非古墓麵臨危險,否則不會主動挖掘,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文物。”
“是的!”耿老微微點頭。
一位代表感歎道:“華夏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這才是對曆史和文化的真正尊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