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骨乾挖來乾啥?李副主任,您是不是忘記了到目前為止,您這還掛著哈工大校長的職務?不能有了新單位,就忘了本家啊!”
謝威一臉鄙視。
“特麼的!老子這就辭去那校長的職務,要不是……”
氣急敗壞的李瑞正要說如果不是為了給謝威跟校企辦保駕護航,早就不可能掛著校長的職務,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辭了也得乾,這事關係到十號工程跟核心機。如果輔助設計的微型計算機搞出來,研發進度我不敢保證,但是設計時間至少可以節省一半……”
“當真?”
李瑞愣了。
旋即想到從認識開始,謝威就沒有不著調的時候,瞬間垮下臉,“那是中科院啊,這裡麵的人,大部分都是中科院的……”
“中科院的咋了?到我們學校不僅同樣是為國家做貢獻,還能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不是?你也不希望我們學校被清北比下去吧?人家地理位置優越,國家扶持力度大,咱們呢?冬天冷得要死,國家給的經費也沒清北的多……”
了解李瑞的謝威深知他的軟肋在哪裡。
李校長可是一心想要讓哈工大超越清北的。
“再說了,沒有太多專家,咱們學校如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第一軍工院校?靠想的麼?”
明知道謝威在給自己畫餅。
可這餅,李校長感覺自己不吃都不行了。
“反正我是沒辦法。學校現在這些項目都是全球最前沿的科技,沒有經驗,沒有借鑒,要是連主導的人都沒有,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你小子這是什麼態度!我又沒說不去挖人!你讓我琢磨琢磨啊!”
李瑞明知道謝威用撂挑子拿捏自己,可他不敢賭。
萬一謝威說著說著就成真的了呢?
“中科院的那些領導,雖然不罵人,可一個個脾氣都不好……”
李瑞的話讓謝威有些意外,敢情老家夥之前去中科院挖過人,還沒好果子?
“又不是讓中科院的人脫離中科院,即使在學校,也還是中科院的人嘛。咱們可以合作,技術共享啊!資金我們出,他們出人,成果共享,中科院的領導們會不樂意?去我們學校的中科院專家,掛個名譽教授或外聘教授的職,有空的時候給學生上上課,學校也方便發點補貼不是?”
聽到這話,李瑞臉上的憤怒瞬間沒了。
對啊!
自己又不是把人挖走,隻是請求幫忙,中科院同樣缺經費不是?
至於什麼時候有空給學生上課?
那還不是學校根據工作情況進行安排嘛。
合作,借調!
不錯,學校又多了一批頂級的專家來培養學生。
果然自己還是沒有看錯謝威,腦瓜子好用,關鍵乾這些缺德事兒還符合政策,甚至都不用得罪人。
“你是等著,還是先回學校?”
覺得中科院的領導甚至還會感激自己,欠自己人情後,李校長瞬間又變成了和藹可親的長輩了。
“關乎核心機還是航發的問題,上麵還沒給答複。”
謝威也清楚,高層的決策沒有這麼快。
可不能確定項目總工就意味著無法確定項目的方向,學校在這方麵的資源傾斜也無法一開始就規劃。
“先回去吧。定了,人就到了。”
李瑞沒有參加討論會議,就因為上級領導知道他會沒有任何原則地支持學校的決定,還說不出讓人信服的理由那種。
“有空您也多給領導們吹吹風,必須要搞核心機。”
反正部隊出錢。
謝威自然不會去考慮資金問題。
有點缺口,學校可以補,僅僅是項目落戶在學校,對於學校人才培養所產生的作用,也就足夠了。
“……”
李瑞總覺得謝威這小子話裡沒有憋著好屁,也就懶得理他。
就在李瑞愣神時,謝威已經拉開了他的櫃子,把他平時舍不得喝的好茶,統統拿了出來。
看到這,剛平息下來的李瑞,頓覺得一股氣血直衝腦門:
“你乾啥?我就那點好茶……你倒是給我留點啊,那大紅袍我都沒嘗過……”
沒等他攔住謝威,謝威已經竄出了辦公室。
“王八犢子,以後再進我辦公室,非得把腿給你打斷不可!我怎麼就遇到了你這麼個無賴!”
“李主任,罵誰呢?”
尤利華是從另一個方向來的,隻看到一道人影快速跑開,不知道是誰。
結果聽到李瑞的罵聲,剛到門口,就見著李瑞氣急敗壞的樣子。
不由好奇起來。
向來,隻有領導們怒罵李瑞的聲音,何曾見過李瑞如此氣急敗壞?
“除了謝威那小子,還能有誰?剛讓我被一堆大學的領導乾部罵了,這有讓我去中科院找罵不說,還把我平日裡舍不得的茶葉全特麼的搜走了!”
雖然是抱怨,尤利華卻從他口中聽出了濃濃的炫耀意味。
“對了,你不是在學校?怎麼回來了?”
李瑞炫耀完了後,也沒給尤利華泡茶,直接問他來意。
按理,現在的尤利華應該在哈工大。
“還不是謝威弄出來的事兒,我剛回來,想要從您這邊了解一些情況……”
為什麼不問謝威?
尤利華感覺謝威對他根本就沒實話。
要是有實話,也不至於謝威跑到首都來了沒兩天,龍耀華專門把尤利華給叫回來。
“彆提了,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也是這兩天上麵問才清楚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直接搞專門的渦扇發動機,而是要搞核心機……你也不用去考慮太多,謝威提出的即使不理解,支持就對了……”
“……”
尤利華感覺白跑了一趟。
李瑞對謝威,比張鳴秋跟劉德寶還更沒原則。
“什麼我要求的?”
聽著尤利華的話,龍耀華不解地問道。
“告訴了謝威渦扇6的實際情況,也專門帶他去703所了解那邊燃氣輪機的研製問題,原本指望他把所有的相關技術整合起來,哪裡知道他要搞什麼核心機……”
尤利華把自己了解到的原原本本地向龍耀華做了彙報。
“關於總工人選,之前他說沒有?”
尤利華搖頭,“沒說,隻是拿出了一份名單,說是需要這些人……”
得!
問尤利華也問不出來什麼。
“在這之前你對全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究都有深入調查,說說你的看法?”
龍耀華隨口說道。
“國內航空發動機研發項目多,渦噴由於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仿製+改進的路線,所以經驗相對豐富,不過缺乏設計經驗,材料方麵跟國外也有很大差距;而渦扇發動機的研發,不管是仿製還是自研,全部都是一團混亂。渦扇6的設計依然走的是渦噴改渦扇的路子,感覺即使改下去,也不會有任何意義,這點謝威明確提出來了。”
尤利華並不知道自己的這番彙報有多關鍵。
空軍急需一款動力強勁的渦扇發動機是不爭的事實,正在研製的各種先進機型,基本上都沒有能配套的發動機。
研究核心機,時間長。
經費有限。
空軍支持搞核心機,需求也不能擱置啊。
“如果搞核心機,有把握嗎?”
龍耀華皺著眉頭問道,“大概需要多少經費?”
時間!
經費!
都是部隊目前欠缺的。
“核心機我們都沒搞過,是否有把握誰都說不清楚,不過,這次哈工大準備把全國所有的燃氣輪機、渦扇發動機甚至渦噴發動機的技術資料整合起來,這也是他提出從各個發動機研發團隊抽調核心骨乾的原因……”
“這樣啊?”
龍耀華聽完,原本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一些,“看來他們早就在做準備工作啊。如果先搞核心機,十號工程的發動機怎麼辦?”
十號工程,雖然目前沒有設計指標,但是所用的技術,無一不是目前全國最先進的。
是否能成功,部隊方麵都不知道。
不過,任何一個分支項目的研究,對於目前各個戰機項目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項有了成果,都能讓國內戰機的性能有很大幅度提升。
不然,部隊高層怎麼會同意往這項目裡麵投入?
高層更多的考慮是這些項目的投入能帶來多少技術的提升,對整體科技水平的作用。
“謝威提出戰機設計所需的發動機,直接采用核心機+技術驗證機的路子,這樣不僅能減少經費,也能加快速度。前麵幾年,主要工作應該都是探索理論基礎……”
“十號工程可是要進入正式研製!”
“渦扇6按照吳仲華教授的三元流動理論進行修改……”
這些都是謝威拿出來的解決方案。
即使在知道渦扇6問題重重,謝威依然堅持要在渦扇6的技術成果入手。
“他說渦扇6沒有理論設計基礎……原本哈工大的銀河一號是計劃一開始用於導彈相關的模擬計算,在十號工程正式啟動後,謝威讓劉德寶又從國防科大訂購了一台,目前即將交付的銀河一號先用於十號工程跟核心機項目……”
尤利華想了想,覺得應該告訴龍耀華哈工大為十號工程跟核心機的研究所做的各種準備工作。
部隊不可能撥款給哈工大采購銀河一號的。
一台銀河一號,還是由哈工大下屬的滬市無線電14廠提供數據處理器,哈工大也得支付1200萬的成本。
“他們一下搞兩台?”
龍耀華都震驚於哈工大在超級計算機采購上的大手筆!
目前,全國運算速度最快的銀河一號,就研製的國防科大有一台。
其他單位根本就沒有訂購計劃。
太貴!
“對。謝威說,超級計算機必須持續更新,國防科大那邊目前已經在準備開發10億次的巨型計算機,謝威提出那邊需要考慮直接通過擴容、增加核心處理器等方案直接利用銀河一號升級……”
龍耀華還能說什麼?
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單位在超級計算機的采購上如此有魄力啊。
運算速度快的超級計算巨大作用,搞科研的不搞科研的都知道,短短一個小時就能達到上百人幾個月的計算量。
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如此投入。
或許,其他的重點科研單位,也應該配置超級計算機?
龍耀華又問了尤利華不少情況。
“你先去找一下吳仲華同誌,讓他跟你一起先去一趟哈工大。項目的情況,你可以先給他透露部分……”
“其他部門?”
“我會說服其他領導的。”
在這事情上,龍耀華其實一直都好很謹慎,不隻是他,所有領導都謹慎。
十號工程,得搞。
沒有製空權,地麵部隊就隻能挨炸,半島上的那場戰爭過去了快三十年,部隊依然無法忘記。
而核心機,同樣得搞。
海軍目前除了少量051型導彈驅逐艦,54年用每艘17噸黃金的高昂價格從蘇聯購買的4艘二手07型驅逐艦依然還是主力擔當。
4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海,沒有大噸位的軍艦,無法安裝更多導彈的,如何維護領海安全?
要造大軍艦,動力是必須解決的。
而利用這些項目掌握複雜係統工程的科學管理方法,更是需要的。
尤利華得了命令後,直接到了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找到了剛剛六十出頭,在科研上正當壯年的吳仲華。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目前並沒有多少研究任務。
吳仲華主要工作是為6月創辦的《工程熱物理學報》的選稿工作。
“講三元流動理論跟吳氏方程在葉輪中的運用?”
吳老意外地看著尤利華。
尤利華沒有告訴他實情,這事兒還是等謝威去跟他溝通。
沒辦法,跟頂級專家交流,一旦涉及到專業問題,回答起來太難了。
“什麼時候?我把工作安排一下……”
對於能推廣自己的理論跟方程組,吳老不遺餘力,這跟他個人聲譽沒有任何關係,而是研究出這套理論的他甚至自己理論跟方程組能產生的巨大作用。
國內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遠遠落後國外,直接摒棄國外的理論,可以縮短不小的差距。
63年他提出設立工程熱物理所得到批準,直到今年才設立,卻因為經費問題而沒有多少研究。
78年在201所主持全國性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培訓班,他不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分享,更是將任意非正交曲線坐標下葉輪機械三元流動計算程序包無償提供給國內有關研究所、工廠和高校。
到現在,也沒有聽說任何一個項目使用三元流動理論。
“今晚就走,能行嗎?”
謝威的飛機還在這邊,準備晚上飛回哈城。
有順路的飛機,尤利華可不想坐火車浪費時間。
“這麼急?你們那……”
“有個項目,準備利用您的三元流動作為設計的理論基礎……在項目啟動之前,希望您能幫忙對技術研發團隊進行相關培訓……”
有項目了?
吳老聽完,頓時就表示,“我把工作安排一下,很快!”
“吳老?”
謝威下午就準備走,結果尤利華讓他等著,沒想到,還沒上飛機,就看到尤利華帶著吳老一起到了機場。
“這是?”
吳老並不認識謝威。
“謝威,國防科工委政策法規司下屬標準化辦公室副主任,哈工大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哈工大校企辦副主任……”
被尤利華介紹一長串的頭銜,尤其是在吳老這樣的大拿麵前。
謝威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你就是謝威啊?沒想到這麼年輕!”
吳老的話,讓謝威也意外不已。
自己名頭有那麼響?
連吳老都聽過自己的名字?
“來的路上,尤主任向我介紹了哈工大的一些基本情況,我非常支持在哈工大開設三元流動理論課程……”
啥玩意兒?
謝威疑惑地看著尤利華。
自己找吳老,是為了讓他去主持核心機的研發!
什麼開課不開課的,一旦以三元流動理論作為設計的基礎,開不開課重要?
吳老不得自己給設計人員培訓?
他培訓設計人員的時候,學校的動力設計專業、工程熱物理專業的學生去蹭個課,難不成吳老還不讓他們旁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