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於今日正式官宣立項,該片將由鄧朝俞白眉聯合執導,演員陣容為全明星加盟……”
“由黃小明、袁泉主演的都市題材電視劇《玫瑰之戰》,將於8月8日多平台開播。”
“澤東影業聯合上影、tv聯合發布聲明,由王佳偉執導,胡戈、馬伊莉、唐豔、辛芷蕾、鄭凱、遊苯昌主演的電視劇《繁華》,曆經18個月拍攝,於今日正式宣布殺青!”
7月7日,又是熱鬨的一天。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官宣主演陣容,鄧朝和孫麗將會啟動夫妻檔拍片模式,共同主演新電影。
粉絲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期待這對“逗比”夫妻在大銀幕上擦出彆樣火花,同時猜測他們會如何演繹乒乓賽場上的熱血與激情。
同時,黃小明離婚後的首部電視劇《玫瑰之戰》也即將於8月8日多平台開播。
媒體和觀眾都在密切關注,想看看他在劇中會以怎樣全新的狀態詮釋角色,打破離婚後的輿論陰霾。
還有王佳偉的《繁華》,整整用時近兩年時間,終於迎來了殺青的時候!
這部劇可謂是星光熠熠,胡戈、馬伊莉、唐豔等一眾明星的精彩演繹備受期待。
殺青消息一經傳出,網友們紛紛討論劇情走向,對開播日期翹首以盼。
圈內人都知道,王佳偉拍起戲來是出了名的“磨”。
當年拍《一代宗師》,一個鏡頭反複拍了十七遍!
後期剪輯時,他能對著一幀畫麵琢磨整夜,連配樂裡鋼琴的延音時長都要精確到秒。
正是這種近乎偏執的細致,讓《一代宗師》成了口碑標杆,也讓觀眾對《繁花》多了幾分篤定的期待。
畢竟《繁花》從開機那天起就自帶“慢工出細活”的標簽。
劇組在上海影視基地直接複刻了一條90年代的南京路。
小到街邊電話亭的搪瓷標牌,大到和平飯店的旋轉門紋路,都按老照片1:1還原。
有群演爆料,王佳偉連演員口袋裡的糧票年份都要核對檔案。
如今《繁花》終於殺青,網友們的期待早已從“何時開播”變成“會不會超越《重慶森林》”。
有人翻出王佳偉早年訪談裡的話:“好作品像燉紅燒肉,火候到了,香味自然跑不了。”
評論區裡,點讚最高的留言寫著:“願意等兩年,換一部能記住十年的好劇。”
在當下快節奏劇集紮堆的當下,王佳偉的“慢”,反倒成了觀眾最踏實的期待。
按理來說,這些熱搜足以吸引網友視野,讓娛樂圈的熱度持續攀升。
然而,就在這熱鬨非凡的時刻,一則消息卻如同重磅炸彈一般,在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話劇報考那邊出問題了……
董評此前著急想蹭熱度,沒想到卻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見勢不對,他連忙刪了微博。
這種情況他可不敢摻和。
網上浪潮太洶湧,一個搞不好,當事人本人都有可能會被封殺!
在這種情況下,《滿江紅》絕對不能被波及!
時間已經到了淩晨,董評的辦公室還亮著燈。
煙灰缸裡塞滿煙蒂,電腦屏幕上《滿江紅》的拍攝進度表被紅筆圈得密密麻麻。
他捏著眉心撥通公關總監的電話,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從現在起,官微停更三天,直接禁言。”
“董總,劇組那邊呢?”
“讓副導演盯現場,所有人員務必守好嘴,采訪隻談劇本和角色,還有,易樣千璽的戲份暫時先停下來,群戲全部延後,告訴造型組,把他的戲服先收進道具庫,對外就說‘調整妝造細節’。”
掛斷電話,他點開與張一謀的聊天記錄,翻到上個月討論“演員備選方案”的對話框。
當時隻當是以防萬一,如今沒想到真的出現了麻煩。
雖然換角損失同樣巨大,但要是電影連帶著出現問題,那損失的可是整個項目!
娛樂圈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保住電影才是唯一活路!
7月8號這天,《神探大戰》正式上映,掀起了小範圍的觀影熱潮。
這又是一部由英煌和嘉禾聯合出品的電影,集齊了劉青耘、蔡卓顏等一眾香江藝人。
首日票房3538萬,口碑中規中矩。
趁著暑假檔這波熱度,賺錢還是沒問題的,隻是想讓票房大爆是沒什麼希望了。
7月11號,《神探大戰》首周末三天票房新鮮出爐。
151億的票房成績,讓這部電影稍微掀起了些許波瀾。
隻是,在洶湧的網絡輿論麵前,仍然沒能衝破壓製。
鮮肉家的公關團隊連夜啟動應急預案,營銷號矩陣同步發力,試圖通過“造新瓜”分散注意力。
狗仔突然爆料某頂流小生隱婚生子,營銷號集體跟進炒作……
然而,網友們卻迅速識破套路,扒出爆料賬號與小鮮肉所屬公司存在關聯,反而讓質疑聲浪愈演愈烈。
……
7月10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官宣開機。
中影、愛奇藝、上影三家聯合出手造勢,但熱度卻還是被一壓再壓。
7月12號,《寄生蟲》在首都舉辦了首映禮。
陳飛和劉藝菲剛抵達現場,便被韓佳女給拽到了角落裡。
其他原本準備上前打招呼的同行們一看這架勢,心領神會的走到一旁。
看著這丫頭一副很焦躁的模樣,陳飛好奇問道:“有什麼事嗎?”
韓佳女攥著裙擺的手指微微發白,壓低聲音問道:“師哥,你有關注網上最近的熱搜嗎?”
“有。”陳飛不僅親自關注過,還打聽過相關消息。
韓佳女歎了口氣,無奈道:“你說咱們這部《寄生蟲》上映會不會出問題嗎?”
陳飛早有預料,神色沒有任何變化。
他瞥了一眼在場眾多明星,說道:“你還記得拍攝時,我們為張毅一家在暴雨夜哀求痛哭那場戲爭論過多少回嗎?”
韓佳女愣了愣。
當時在片場裡,陳飛堅持要保留主角們在汙水倒灌的出租屋內掙紮的長鏡頭,可她卻認為畫麵太過殘酷。
而今……
她微微低下頭,甕聲甕氣的答道:“記得,你說真實的生活比鏡頭更刺痛人心。”
“現在也是一樣。”陳飛十分堅定道:“電影隻是鏡子,照見的是觀眾心裡的東西。
有人想用它製造對立,那是他們的選擇,但我們的初衷從不是參與爭論,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做好作品,剩下的交給時間和觀眾。”
韓佳女緊繃的肩膀漸漸放鬆,心中些許擔憂緩緩散去。
舞台上此時傳來了主持人激昂的報幕聲,首映禮倒計時的電子屏開始閃爍。
陳飛轉過身往前方走去,邊走邊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甭管他們是不是真的考上了編,亦或者是走了後門,這都跟咱們沒關係。
如果因為害怕爭議就畏縮不前,當初我們就不該拍這部電影,而現在,就讓觀眾自己解讀這個故事去吧。”
韓佳女深吸一口氣,和劉藝菲對視一眼,踩著高跟鞋快步跟上。
……
《本年度金棕櫚作品《寄生蟲》,於今日正式舉辦首映禮活動。》
《寄生蟲,寄生的是肮臟的、陰暗的,不可描述的“區域”!》
《寄生蟲的隱喻……》
媒體報道十分“膽大”!
網友們一時間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紛紛開始推崇這部電影。
7月15日,《寄生蟲》正式上映。
零點場放映剛結束,網上的討論聲便此起彼伏的爆發了。
“那個暴雨夜全家在汙水裡痛哭的鏡頭,像極了我在大城市租房,半夜被房東趕出來的樣子。”
“可不嘛,咱們拚命乾活,掙的錢還不夠給房東交房貸,和電影裡的寄生蟲有啥區彆?”
“看完後感覺渾身發冷,原來我們都是困在階層裡的蟲子,張毅最後那一刀砍出了多少人的心裡話!”
“我覺得就該像男主那樣反抗!”
“樓上的,醒醒吧,男主最後還不是躲進了地下室?刀子能砍死一個人,可砍不斷階層的鐵鏈。”
翌日上午,隨著電影口碑發酵,社交媒體上關於“階級”的討論徹底被引爆!
有人截取了電影裡兩個家庭生活環境的對比畫麵,配上文字“你努力一生,不過是彆人的而已”。
但也有理性派網友提出不同看法:
“電影是藝術創作,現實遠比電影複雜……”
可惜,這條評論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這場全民熱議,最終更是直接轉化為票房奇跡。
上映首日,作為一部文藝劇情片,《寄生蟲》的票房數字卻像火箭般飆升,最終定格在了177億。
電影院裡場場爆滿,不少影院臨時加映午夜場。
票務平台上,“二刷”、“三刷”的留言比比皆是。
有人甚至寫道:“每看一次,對生活的刺痛感就更深一層!”
隨著口碑持續發酵,《寄生蟲》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網絡上,支持與反對的聲音激烈碰撞,卻讓這部電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有人說它是“時代的鏡子”,也有人罵它“製造焦慮”。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成功戳中了某些人最敏感的神經。
與此同時,某人也倒了大黴,本應該拿到的榮耀全部付諸於東流。
“《寄生蟲》真牛逼,哈哈,怪不得能在戛納拿金棕櫚,這樣的電影才是我們想要的。”
“唉,又想哭又想笑,這可真是太難了。”
“我就說嘛,沒必要去喜歡什麼小鮮肉,他們又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教育家,更不是軍人,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去舔,真是服了。”
塵埃落定,這件事熱度很快壓了下去。
隻是嘛,後續影響卻還在持續著。
特彆是《滿江紅》這邊,雖然用不著換角了,但一些問題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