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笑道:“不知幾位力捧林某,所為何來?”
祿王趙秉也插口道。
“非也非也,實乃林國公確具大將之風,非我等亂誇。”
祿王的兒子趙圭在禦林軍中做了小卒,中間也曾回家看望父母。
雖然辛苦,身體卻訓練得更加結實,精神頭也足,言行也變得謙遜有禮。
這些變化,讓其父甚為欣喜,心中對林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不過,就算有意見,這些人老成精,官高至頂的人物,早已修煉的啥事都能不露聲色,口中所言與心中所想,差了千裡之遙。
幾個人正隨意聊著,身後的殿門被緩緩拉開,幾個太監從裡麵走出來。
大殿內也燃起了燈火,照的一片通明。
“各位大人,該進殿麵聖了。”
站在台階頂端的幾位王公大臣,紛紛謙讓著,往大殿內走去。
林豐進殿時抬頭看了一眼,高大的殿門上懸了一塊巨匾,上書:正德殿,三個大字。
到了殿門口,裴七音也不能再跟著林豐進入殿中,隻得往一側走去,跟在一個小太監身後,進入一旁的耳房內。
大殿內的站位,是官越大,距離皇帝越近,文左武右,分成兩列,中間空出過道。
瑞王和祿王站在最前麵,就在丹墀之下。
林豐被引到武官行列裡,站在了最前頭,與文官相對的是丞相韓琦。
而萬太師則給了個座,與瑞王並行。
大殿內已經站滿了官員,嗡嗡地聲音在空中來回飄蕩。
林豐回身看了看,站在自己身後的是兵部尚書唐炳乾,本來不用回頭也該知道是他,那種絲絲拉拉的特有聲音,林豐也挺熟悉。
他本來是站在文官一列的,隻是還得往後排,便依仗自己有軍銜,可以站在武官一列中的第一個。
現在他又被林豐搶了先,臉色陰沉的能滴下水來。
林豐心裡好笑,這家夥還真能挺,身體都這個樣了,竟然一直靠在皇宮裡。
“唐大人,您這身體見好啊。”
反正整個大殿內都在說話,林豐閒來無事,便跟唐炳乾逗個悶子。
“老夫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馬步軒也跑到了武官一列中,因為他還掛了禦林軍副統領的職務,在武官行列中排到了另一列的第二位。
看到林豐後,馬步軒衝這邊拱手。
“林統領,好些日子沒見您了,一向可好。”
林豐扭頭衝他點頭笑了笑,算是打過招呼。
馬步軒很高興,自己跟著林豐打了個大勝仗,身為禦林軍副統領,自然臉上有光,與有榮焉。
這次皇上在早朝上,肯定會嘉獎林豐等一批禦林軍官,馬步軒肯定也在此行列中。
唐炳乾瞥了他一眼,鼻子裡冷哼一聲。
馬步軒連忙縮了回去,頂頭上司不高興了。
林豐剛要調笑他幾句,突然聽到有人高聲喊道。
“皇上駕到!”
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眾臣停止交談,站直身子,整理好衣襟,麵色嚴肅。
朱啟盛躬身跟在皇上趙震身邊,快步往丹墀上行去。
趙震來到龍椅前,掃了一眼台下諸位大臣,目光在林豐臉上停留片刻後,這才收回目光,緩緩坐下。
一眾文武百官立刻附身跪倒,三跪九叩,山呼萬歲。
整個大殿內,隻有瑞王、祿王、太師萬詮,丞相韓琦,另外加上禦林軍統領林豐,隻是躬身垂首。
眾臣禮畢,都站直身子,垂著頭,等待皇上說話。
“眾位愛卿,可有本奏?”
殿內沉寂一瞬,瑞王趙巽躬身道。
“臣有本奏。”
趙震沒說話,隻是點點頭示意他說話。
“陛下,禦林軍統領林豐,率五萬禦林軍,收複臨都府城,一戰滅敵五千,俘獲四千叛軍,此乃大勝,懇請陛下嘉獎。”
趙震微笑:“日前朕已派太子前往坤城犒賞三軍,至於封賞,且等議後再行頒布。”
“謝主隆恩。”
瑞王話音剛落,唐炳乾往前跨了一步。
“陛下,臣有本奏。”
見皇上首肯,唐炳乾大聲道。
“禦林軍統領林豐率五萬之眾,收複臨都府,大勝回朝,卻將五萬禦林軍留在了京都之外,削弱了京都城防,此乃不智之舉,請陛下頒旨,令五萬禦林軍回防京都。”
趙震聽後將目光轉向林豐。
林豐拱手道:“陛下,臨都府是京都之前的重鎮,原府兵已被叛軍帶走,以致無軍駐守,叛軍在晉江東岸仍然陳有重兵,臣本來要駐守三萬人馬,可臨都府與京東府之間,還有一大段空隙,須屯軍駐守,如此,亦可在外圍加強了京都城的防禦。”
唐炳乾反駁道:“林統領,禦林軍駐守京都城與駐守臨都府城有何區彆?你為何堅持讓禦林軍駐紮在京都以外的地區?讓京都城防禦空虛,你是何居心?”
林豐笑道:“唐大人,請問臨都府是不是我大宗疆土?難道在你心中,大宗朝便隻有京都城一隅之地?”
“我的意思是叛軍環伺,京都城的防禦乃重中之重,不可有絲毫閃失。”
林豐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唐大人,從解京都城之困,到反擊叛軍收複臨都府城,叛軍被林某逼得步步後退,直到如今的隔江對峙,不知你所說的叛軍環伺,是指哪個區域?”
“隔江對峙?那京東府還在叛軍手中呢。”
“林某可再請皇上派兵,十日內收複京東府城,唐大人可是相信?”
“我”
唐炳乾無言以對。
他能不信嗎?
他當然相信,可是不能再讓林豐將京都城僅剩的禦林軍往外帶了。
丞相韓琦見唐炳乾被駁的沒了詞,便咳嗽一聲。
“咳咳,林統領,大宗疆域遼闊,當然不止京都城一地,隻是,鎮西七府,也是大宗轄下重鎮,已被林統領治理的井井有條,經濟發達,官庫充盈,百姓富裕因連年戰爭導致前幾年民不聊生,朝廷也體恤百姓辛苦,但是,如今是否可以繳納一部分稅賦呢?”
林豐知道,他們讓自己參加朝會,就是主要解決朝廷的稅賦問題,眼看京都城又要挨餓了。
“丞相大人,還是之前的問題,鎮西七府的欠賬該如何處理?再者說,官庫並非如丞相所言的充盈,而是已經全部補貼給了百姓,沒有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