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樂福最終奪得了三分球大賽的冠軍。
樂福今晚運氣爆棚,他在預賽和決賽都經曆了加賽。
這個年代三分投得這麼好的大個子可不多,不少媒體將樂福跟諾維斯基相提並論。
樂福本賽季的數據也確實很不錯,場均260分133籃板20助攻09搶斷05蓋帽,甚至要比諾維斯基更勝一籌。
不過看過比賽的球迷都知道,樂福現在還差得很遠,他沒有諾維斯基在場上的統治力。
數據是用更多的球權堆積起來的。
森林狼依然是西部墊底,樂福需要帶領球隊贏球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
看到樂福奪冠,作為大學隊友,威斯布魯克也是第一時間給到祝福。
然而威少完全沒有注意到一旁“大哥”杜蘭特的失落情緒。
杜小帥錯失冠軍正在惆悵,沒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威斯布魯克直接去跟樂福擊掌慶祝去了。
威少自己也沒想這麼多,在他看來單項賽冠軍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剛剛也才輸掉技巧挑戰賽。
好在一旁的庫裡及時給到杜蘭特安慰。
一臉呆萌的“小學生”笑道:
“凱文,加油,這次運氣差了點,有點可惜。
下一次我們一起努力。
我還要報名扣籃大賽。”
杜蘭特得到了庫裡的安慰,心裡好受了不少。
但聽完了庫裡的話,杜小帥心裡又打起了鼓。
不是,你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啊,還嫌上次扣籃大賽丟的人不夠大嗎?
杜蘭特一想到上次被庫裡“騎扣”的場景就感到尷尬。
結果怕什麼來什麼,庫裡向杜蘭特發出了組隊邀請:
“kd,我感覺我們兩個特彆有默契,下一次扣籃大賽,咱們繼續配合好嗎?”
呃……杜小帥無言以對,他摸著腦袋嘿嘿一笑。
“不好意思,那天我老媽過生日,我要陪她逛街。”
庫裡:⊙o⊙…
三分大賽結束,接下來就是單項賽的最後一項扣籃大賽。
扣籃大賽原本一直是全明星賽第二天的重頭戲。
從它最後進行就可以看出聯盟對扣籃大賽的重視。
事實上,相比於投籃和運球,球迷們當然更愛看血脈噴張的扣籃。
nba的曆史上,“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半人半神”文斯卡特都在扣籃大賽的曆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願意參加籃球大賽的明星球員越來越少。
這讓扣籃大賽的熱度快速衰減。
李衍的出現倒是讓“瀕死”的扣籃大賽重回巔峰,他的兩次奪冠都創造了nba扣籃大賽的收視紀錄。
然而今年的扣籃大賽又重回了之前的尷尬,沒有成名球星參加。
參加的都是角色球員和初出茅廬的新人。
包括爵士的傑裡米埃文斯、明尼蘇達森林狼的德裡克威廉姆斯,休斯頓火箭的蔡司巴丁格以及印第安納步行者的保羅喬治。
這些名字不少球迷聽了都是一臉懵逼,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踏馬都是誰啊?
沒辦法,這四人中也就保羅喬治小有名氣,其他人除了本隊球迷外基本無人認識,都是各自球隊的小透明。
一個全明星球員都沒有,也難怪球迷們提不起興趣。
nba聯盟倒是對賽製進行了改革,想提高球迷們的熱情。
相比以前,新的賽製隻包括一輪比賽,每名球員有三次扣籃機會。
每名球員完成首次扣籃之後,球迷便可以開始投票。
最終得分按照評委打分和球迷投票各一半的比重來評出。
而在此前的扣籃大賽中,都是包括兩輪比賽,第一輪比賽的獲勝者完全由評委決定。
球迷決定扣籃大賽的冠軍始於2008年,那時的投票方式隻有短信和官網投票兩種。
當時的標語是“他們扣籃,你們決定”。
從今年開始,投票的渠道擴展到了社交網絡,本屆扣籃大賽首次允許球迷通過推特為喜愛的扣籃投票。
現場的主持人開始介紹本屆扣籃大賽的參賽選手。
除了保羅喬治獲得了一定的歡呼聲外,介紹其他三個路人甲時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冷場。
不過很快場子還是熱了起來,因為主持人開始介紹評委了。
參賽選手默默無聞,但評委陣容確實空前豪華。
文斯卡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阿倫艾弗森、科比布萊恩特、李衍。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現場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湊齊了四大分衛加李衍,就衝這個評委陣容,哪怕是奧尼爾的奶奶上去扣籃,中國球迷也願意梗著脖子看完。
“我艸,我的青春回來了。”
“四大分衛,誰能懂這個含金量。”
“大衛斯特恩是懂中國球迷的。”
“有沒有可能,美國人也喜歡四大分衛。”
“關鍵是有at壓軸,李師傅這個賽季沒參加還這麼有存在感,感覺他的行程比很多全明星球員都滿。”
“這就是實力,文體兩開花。”
“不知道選手們看到台下的評委會不會緊張,這可都是大佬啊。”
“大佬們要求可是很嚴的,不知道會不會有滿分扣籃。”
“答案是強行過來湊數的嗎?他能扣籃嗎?”
“孩子你太年輕了,所以沒看過艾弗森扣籃……”
“過分了,答案雖然扣不出什麼花樣,但是扣籃對他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再說了,連卡爾馬龍都能當扣籃大賽評委,答案有什麼不可以?”
“確實,馬龍當扣籃大賽評委太牽強了,應該搞一個nba肘人大賽,這個他是專業的。”
“哦!嘮嗑和李師傅也要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