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道理!”那邊的彭叔非常肯定,說道,“原灣台省雞嘴區日亞醫院以劉峰和院長為首的團夥故意把人治死,以摘取器官後,我們已經對器官移植有了更加詳細和嚴格的規定。”
“比如,不管以前有沒有簽器官捐獻協議,在真正要摘取前都必須要第一監護人補簽,才能真正的實施;二是器官移植由係統配對,也由係統指定醫院手術,這樣就避免了人為乾涉謀利。”
“這些措施讓一般的醫院和醫生都看不到基因配對,隻有被通知手術時才知道有這回事,完全可以避免醫生私下動手腳,已經避免了有人打著合法的旗號騙學生體驗和暗中謀利的可能。”
“可是之前沒有想到,還有這種完全就是地下操作的非法移植,這種,用剛才說出來的製度似乎都規避不了,但是你說的這種方法應該可行。”
“畢竟基因配對都是要設備來進行的,沒有設備是不可能測出基因的。我就在想,能不能以後的驗血設備,一般人用的,根本就沒有測基因的功能,而隻有管理基因係統的人才有。”
“這樣一來,隻要基因管理係統在每個縣設一個點,就能管理好基因,而彆的人根本不可能接觸的到。不知道基因,自然也就不可能配伍,也就不會再存在非法移植一說了,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可以!”這時,尼家小三插了一嘴,說道,“從技術方麵來說,完全可以做得到,讓基因檢查成為專門部門的工作,其它的人無權操作,自然就不會再發生私自配型移植的可能,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替你們生產出專門測基因的係統,然後你們就可以把其他有基因檢測的功能都關掉或者刪除就行了。”
“太好了,這樣就能絕對的避免私下操作了,每次看見有人為了器官而把人搶走,導致有人失蹤,遇害,我就痛心,一直在想該如何避免,現在好了,這個辦法一定可行,感謝你們呀,吳凡和小三。”那邊的彭叔非常激動地說道。
“不用客氣!”吳凡說道,“這個平港治安局還好,有人報失蹤,馬上就會全力去查找。彭叔,你知道吧,曾經有一個地方,一個有權有勢的人需要器官移植,下麵的人馬上四處出動,通過各種學校體檢和醫院暗中操作,來尋找基因配型能成功的人。”
“結果有一個女孩子配對成功了,有人向她了解,願不願意捐獻器官時,人家女孩子明確拒絕了。可是不久後的一天,她在回家的路上,就被幾個男人綁架了。”
“家屬報案後,相關的部門根本就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有也是敷衍的,導致真相一直沒有出來,家屬一直不知道女孩子的生死,成了一個謎。而實際上這個女孩子已經被殺了,她的器官已經在那個實權人物身上了。”
第(1/3)頁
第(2/3)頁
“碰上這樣的實權人物和相關部門,才是百姓真正的悲哀呀。這裡還好,治安人員都是一心為百姓的,在確定年輕人遇害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來偵破這個案子。治安局長都主動向受害人家屬和百姓道歉,說自己工作失責,要主動辭職。”
“而那個女孩子所在的地方,從上到下的實權人物都是拒絕為她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讓她們家看不到任何希望。”
“哎!”那邊的彭叔聽了之後長歎了一聲,說道,“你說的雖然是極個彆的案例,但是卻足以摧毀百姓對相關部門的信任,我也為之非常痛心。”
“希望我們在日亞醫院的慘案及平港市慘案發生後采取的措施,能從根源上杜絕有人從移植器官上謀利,就不會再有人遇害了。”
“行,彭叔,那你跟楊叔好好討論一下吧,有技術上要支持的就找尼家姐妹,一定把杜絕這些人間慘劇的發生。之前,會員知道自己兒子的屍體被找到並且已經被摘取器官時,那種傷心欲絕的淒涼,讓我心裡實在是不好受,哎!”吳凡也歎息了一聲。
他在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就為了器官而被人殘忍殺害而悲痛,為了一個家庭失去親人而難過。
“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改過的,相信也會越來越好的,對於敢以身試法的人,不管權力多大,不管多有錢,都會嚴厲打擊的,這個案子明天新聞發布會也會詳細公布的。”彭叔堅定地說道。
“好,那就期待這個社會更加美好吧,但願靠移植器官謀利的事情成為曆史,不可能再發生!”
“嗯,吳凡,再次感謝你們在偵破這個案子中起的關鍵作用,謝謝,再見!”彭叔主動結束了通話。
尼家小三非常肯定地說道:“說實話,彭叔和大部分手下人都讓我敬佩,是真正的一心為民,痛恨犯罪,想要真正的保一方平安。”
“但是,隻要有利益驅使,總會有一些人鋌而走險,不顧一切去做一些事情。而治安人員也不神,不可能每一個角落都看得到,隻能從製度和技術手段時去加強防範了,要他們有需要技術支持就隨時找我們吧。”
第(2/3)頁
第(3/3)頁
“嗯,我跟他說了,那就先這樣吧,我們回去!”吳凡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很快,三個人就回到了會員表弟的家裡。
會員夫妻倆因傷心過度,精神有些不正常,人也是暈暈糊糊的,被人攙扶回來後,就去房間躺下休息了。
表弟夫婦和得知情況的鄰居都在他家裡,一是表示安慰,二是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一個年長的鄰居看見吳凡和兩個女孩子回來了,馬上站起來,朝他們鞠躬。
吳凡略有一些不解,說道:“大爺,你這是……”
老人非常真誠地說道:“我是會員表弟的鄰居,你們農民互助會的人在我們這裡遇害了,我們也是非常悲痛。同時我也要感謝你們這些來自農民互助會的人。”
“你們對會員,真正的像是對待自己的家裡人,得知會員有難, 不遠千裡左奔襲而來,讓他們有了精神上的依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