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一時領先不算什麼,笑到最後才是贏家。
半場開香檳的人大多都會鬨出烏龍,比如小明哥這次就有點尷尬了。
本來賀歲檔一共有五部大片爭雄,幾乎包涵了港圈、彎彎、華藝等各方勢力。
為此年底的電影市場幾乎打成了一團亂麻,各方的宣發團隊最後連對手都分不清了。
大家幾乎都在朝著友商下黑手,能踩一個是一個,充分演繹了什麼叫做高端商戰。
於是在這種高強度的亂戰中很快便出現掉隊的了。
當然,這並不奇怪,但掉隊的兩部大片都是黃小明主演的就有點尷尬了。
實際上不止小明哥尷尬,《血滴子》和《大上海》背後的出品方也尷尬。
然而不論彎彎和港圈那邊如何拉踩,兩部電影的口碑還是不可逆轉的急轉直下!
早些年內地觀眾不懂他們那一套宣發手段的時候或許會被忽悠,但如今隨著電影宣傳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原本港圈和彎彎那套自抬身價的手法就沒那麼好用了。
至於抹黑?那就更不好用了,畢竟請水軍也是要錢的。
除了極少數港片和彎彎電影的腦殘粉外,大部分電影院裡的觀眾其實已經很現實了。
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導演當年的成績再輝煌也沒用!
再說王京和劉韋強這些年已然將自家的口碑消耗乾淨了,早就沒有什麼號召力可言。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電影本身質量不行!
就比如王京自稱拍的“很用心”的《大上海》,全程看得都讓人尷尬。
誠意在哪裡沒看出來,倒是周閏發的表演很讓人出戲,總感覺像是黃四郎假死脫身來到了上海灘。如果江文再客串一個角色,直接代入《讓子彈飛》都毫無違和感。
不過最讓人出戲的還是周閏發的聲音,真不知道王京是怎麼想的,他竟然讓黃小明去給周閏發配音?腦子瓦特啦?
說實在的,連江哲都想不通王京為什麼玩這一手。
因為這樣一來衝著周閏發來的觀眾不滿意,衝著黃小明來的人也感覺怪怪的。
至於被電影宣傳忽悠進電影院的純路人觀眾,那就看得更出戲了。
最後熱熱鬨鬨的放映了兩個小時之後,讓觀眾記憶最深的反而是元泉的一個回眸!
這對元泉本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兒,畢竟她在有限的戲份裡做到了最大的詮釋。
但是對於整部電影來說,那就簡直失敗的不能再失敗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大上海》上映首日也不過才505.4萬票房。
首周三天下來,也不過僅僅拿到了2309.8萬的票房。
對此其他人的反應不好說,但伯納的餘東肯定是腸子都悔青了。
本來他想著港圈年輕一代影響力注水也就算了,那老一輩港星總有點號召力吧?
可現實卻狠狠的給了他一巴掌!
其實這一巴掌打的也好,至少打醒了很多腦袋僵化的出品人。
不過《大上海》敷衍歸敷衍,但好歹也算是一部電影。
相比於連票房成績都不敢公布的《血滴子》,《大上海》其實已經很優秀了。
【實在是爛到無以複加!艸~看得讓人抓狂!】
【無力吐槽,因為全是槽點!】
【武俠片拍成這樣也真是無下限,算了,武俠片沒救了!】
這就是絕大部分觀眾從電影院出來的感受!
江哲好不容易掀起了點武俠片複蘇的火花,結果卻讓《血滴子》直接乾滅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豬隊友簡直比敵人的殺傷力還大!
……
辦公室內,看著從各方彙聚過來的數據,江哲忽然有些好奇的看向老馬:
“《血滴子》的票房到底多少來著?”
不止是網友們好奇,其實江哲也挺好奇的,但人家不公布他也沒轍。
不過身為“八卦百曉生”的老馬自然有辦法,聞言當即就打了幾個電話。
片刻之後,隻見老馬一臉淡定的放下手機道:
“我問了院線的幾個朋友,據他們透露《血滴子》的零點票房約40萬,目前粗布統計首日票房應該不會超過350萬,不過片方已經開始買票房了,估計過兩天應該會公布。”
“買票房?買了多少?”
“好像預定的是五百萬,後麵加不加就不知道了!”
此言一出,江哲頓時抿了抿嘴,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好家夥,敢情《血滴子》最近到處控訴被偷票房是為了這個呀?長見識了!
明明是自己菜,最後反倒怪內地電影院不規矩~尼瑪,彎彎電影人這回真是臉都不要了!
見江哲的臉色有些不好看,老馬當即輕笑道:
“嗨~不值當為這群目光短淺的家夥生氣!”
“老板,你是不知道,現在院線那邊最煩和這批人合作了。”
“要不是他們在裡麵攪和,院線那邊早就把《血滴子》下線了。”
聽到這裡,江哲頓時無語的搖了搖頭,不過也沒說什麼。
可以說彎彎電影人在內地的變相特權地位,完全就是這群龜兒子們慣出來的。
於是沉吟片刻之後,江哲索性道:
“……那這樣,你再去院線那邊談談,看看能不能再搞點排片!”
“明白,我這就去!”
說罷,老馬當即就風風火火的轉身忙活起來。
畢竟贏者通吃本來就是賀歲檔的生存法則,他們再不爽也隻能憋著。
不直接讓《血滴子》在院線一日遊,就已經是給他們最大的麵子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說《大上海》把老一輩港星的遮羞布拉下來的話,那麼《血滴子》就是把圈內年輕一輩偶像明星的底褲給扒乾淨了。
黃小明、阮精天、春哥、餘文樂、井柏燃、文樟……一群當紅偶像加在一起首日票房今晚都沒有超過400萬,這讓所謂的粉絲號召力也徹底現了形。
毫不誇張的說,這兩部電影直接就讓黃小明三年白乾。
好不容易靠《時間規劃局》拉上去的身價,轉眼就跌回了三年前,商業價值大跌不說,甚至就連個人口碑都開始崩塌,都開始有人叫他“爛片之王”了。
對此黃小明那叫一個欲哭無淚,隻感覺這個世界變化的有點太快了!
其實抱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是他,港圈和彎彎的電影人也覺得鬱悶。
明明以前找一批大明星隨便拍拍就撈錢,現在卻反而虧得血本無歸了。
如果不是程龍大哥的《十二生肖》撐住了場麵,他們基本上都可以被掃到垃圾堆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隨著魚目混珠的爛片出局,賀歲檔已然成了華藝和花果山這對新舊龍頭之間的對決。
今年花果山影業雖然有《誤殺》《在我消失之前》,但華藝也有兩部電影在年底上映。
《1942》的故事基調雖然悲情了一點,但是電影口碑卻不比《誤殺》差。
至於《十二生肖》的票房成績就更不錯了。
首日4404.5萬,首周2.23億的成績,已然是今年賀歲檔奪冠的熱門。
雖然這部電影是華藝和程龍合作的項目,成色有點不足,但勉強也能算在華藝頭上。
所以萎靡了許久的華藝,這個年底竟然罕見的雄起了一陣。
雖然勝負未定,花果山和華藝這幅不相上下的戰況就足以讓王家兄弟興奮了!
沒辦法,被江哲暴揍過太多回了,眼下能有個平局小王總都有些受寵若驚了。
然而對於這幅局麵,最高興其實要數各路媒體。
畢竟棋逢對手的戰鬥看起來才有意思,總是花果山橫掃戰場他們反而看得沒勁兒。
於是江哲和王家兄弟還沒有說什麼呢,媒體們就已經暗戳戳的各種挑事兒了。
《乾坤未定,究竟誰是真龍?》
《臥薪嘗膽三載,王家兄弟一雪前恥!》
《大鬨天宮?不!是反攻花果山!》
《一隻猴子怎能打得過“十二生肖”?》
《國產科幻——江哲的滑鐵盧!》
明明一切尚未定居,但這群媒體就已經唯恐天下不亂的開始唱衰花果山影業了,講究的就是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令江哲看了著實有些無語。
不過論宣發江哲這些年還沒怕過誰,尤其是花果山這些年立下的口碑可不是虛的。
於是港圈和彎彎電影人雖然出局了,但是賀歲檔的戰鬥強度反而又上升了一個等級。
本來就針鋒相對的花果山和華藝,或是主動、或是被動,都不得不開始了全麵大戰!
……
“老板,華藝那邊準備明天辦慶功宴呢,要不咱們也辦一個?”
翌日,花果山文化園。
在看完《火星救援》的後期進度之後,老馬一邊在廠房間溜達著一邊慫恿道:
“圈裡可都在看著咱們呢,這回要是拉胯了咱們龍頭的位置可就不穩了!”
雖然在《1942》的基調和年味不是很搭,但畢竟電影質量擺在那裡。
經過華藝的宣發依舊拿下了首日2555.4萬,首周1.37億的好成績。
並且因為上映的比較早,到目前為止《1942》的累計票房已經有2.54億了。
如果再算是《十二生肖》的票房,華藝這個賀歲檔的戰績其實已然超過了花果山。
雖然眼下花果山影業的市值已經將近是華藝的三倍了,但媒體炒作的時候可不會提這個。
他們樂於造神,但更樂於親手毀了製造出來的神。
即便些許流言傷不了花果山影業的根基,但股價多少還是會受影響的。
然而江哲聞言卻不以為意,隻是玩味一笑道:
“不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說起來《在我消失之前》講的是一個男人準備自殺的故事,乍一看貌似也不適合放在過年的時候。
可是在上映之前江哲就早已想到了這一點,故此電影宣傳的時候主打的是“親情”和“治愈”這兩張牌!
但怎麼說呢,相比於“親情”和“治愈”,自然是功夫喜劇適合賀歲檔。
所以《在我消失之前》的大眾口碑雖然也很不錯,但卻沒辦法快速的裂變。
相比於《誤殺》給觀眾帶來的那種緊張、懸疑、刺激的爽感,像《在我消失之前》這種溫情的電影顯然就要慢熱一點,需要等到時間慢慢發酵!
而這也是為什麼《在我消失之前》首日票房僅僅3960.6萬、首周票房才1.93億的緣故。
誠然,這個票房成績在這個賀歲檔已經很好了,僅次於《誤殺》和《十二生肖》。
甚至相比於《血滴子》和《大上海》,江哲這個票房成績已經相當優秀了。
但是相比於江哲自家過往的戰績,《在我消失之前》的成績其實隻能算是中等偏下。
所以無論是業內同行還是花果山自身,都認為這個票房對於江哲來說算是一個失敗!
即便電影依舊賺錢了,他們也認為江哲的新片票房撲街了,這就是名聲所累!
對於這種不講理的邏輯江哲心裡也清楚,所以彆看他在老馬麵前表現的風輕雲淡,實際上心裡也有點小緊張!
他倒不是怕虧錢,主要是怕丟麵子……所以歸根結底這家夥也就是一俗人!
……
其實《在我消失之前》的口碑發酵隻是江哲安排的第一步。
因為在口碑發酵之後,他還準備了一個導火索將發酵後的口碑徹底引燃。
如此一來,就能最大程度的將口碑轉化為票房,從而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他準備的導火索到底能一炮而紅?
幸好,鄧紫棋這個小姑娘最終還是沒有辜負江哲的期待!
話說去年十月份《中國好聲音》爆火之後,江哲其實就已經在醞釀這個宣傳方案了。
為此還專門讓鄧紫棋唱了《在我消失之前》的電影主題曲。
不過這個計劃真正成型,則是在《大唐風華錄》熱播之後。
當時在得知芒果衛視正在籌備一檔由專業歌手組成的歌唱競賽節目後,江哲便來了興趣,當即就和《我是歌手》的負責人洪濤溝通起來。
最後成功的將鄧紫琪安排進去,並且說服洪濤配合花果山這邊的宣發計劃。
其實《我是歌手》節目組也不用刻意做什麼,隻要稍微調整一下比賽順序就行了。
所以在這個宣發效果見效之前,除了花果山的極個彆人之外基本上無人察覺。
即便知道鄧紫棋參賽,也隻以為是花果山這邊正常的資源扶持。
甚至因為年紀太小,作為首發歌手出場的鄧紫棋壓根不被人看好,隻以為她會一輪遊,直到這個小個子靠著一首《泡沫》技驚四座之後,大家才發現她有點不講武德。
明明才22歲,卻已然隱隱有了天後風範,一時間吸粉無數!
不過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泡沫》就是她一鳴驚人的殺手鐧之後,鄧紫棋一曲《海底》則讓現場觀眾以及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當場“致鬱”。
還是那句老話,電視機的受眾永遠比電影多。
尤其是眼下這個年頭,看電影的花費還真不便宜。
就這樣,隨著《我是歌手》熱度越來越高,江哲等的那把火終於到了。
尤其是在第一期第二輪投票結束後,洪濤遵守承諾讓鄧紫棋和沙寶亮聯手演繹了“拯救版”《海底》之後,《在我消失之前》發酵的口碑終於被引燃了。
於是在上映了兩周之後,《在我消失之前》神奇的走出了一個票房逆跌的趨勢圖,並且再創新的單日票房巔峰。
一時間,如此反常的票房走勢不知道驚呆了多少影視圈同行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