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再戰玄武門(1 / 1)

推荐阅读:

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息,仿佛連風都變得小心翼翼。

太極宮的飛簷上,烏鴉聒噪地叫著,嘶啞的啼鳴在空曠的宮闕間回蕩,仿佛在預告著什麼不祥之事。

厚重的宮牆隔絕了市井的喧囂,唯有更漏聲在死寂中格外清晰,李治駕崩的消息如同毒蛇吐信,悄然遊走在每一處朱門深院。

這座繁華的都城,就像平靜的湖麵被投入巨石,泛起層層令人不安的漣漪,暗流在青石板下翻湧,連宮槐的枝椏都在暮色中扭曲成詭異的形狀。

此時的皇宮內,各方勢力暗流湧動。

諸位皇子雖年幼,可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勢力,卻如同蟄伏已久的猛獸,嗅到了權力更迭的血腥氣息,紛紛從陰影中探出獠牙。

太子府的燈籠徹夜未熄,李顯黨羽在西市酒樓觥籌交錯,李旦的暗衛踏著月光穿梭街巷。

在這些皇子之中,太子李賢的勢力最為龐大,然而這龐大的表象之下,卻藏著深深的憂慮——他的東宮屬官不過二十餘人,奏折批閱權早被天後截去,就連每日的膳食都要經過尚食局三次查驗。

李賢雖隻有十二歲,卻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睿智。

燭光映照著他蒼白的臉龐,那雙清澈的眼眸中,時常閃爍著令人捉摸不透的光芒,仿佛能看穿這宮廷中的一切陰謀詭計。

當得知父皇駕崩的那一刻,他攥緊了父皇賞賜的玉玨,指節泛白卻未落下一滴淚。

宮女捧著喪服進來時,見他正對著《貞觀政要》凝神,墨汁在宣紙上暈染成一片。

在這殘酷的宮廷鬥爭中,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唯有緊握權力,才能生存下去。

禦史中丞格前心急如焚地來到東宮,見到李賢後,立刻單膝跪地,袍角掃落了案上的青銅燭台。

"太子殿下,陛下駕崩,這是國之大事。"

他的聲音帶著哭腔,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還請太子即刻前往崇華殿,在靈前繼位啊!如今這局勢動蕩不安,若您不儘快登基,恐生變故。"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有人扯開衣襟露出舊傷疤:"當年隨陛下平定阿拉伯,末將這條命就是為大唐留的!太子若不即位,我等萬死難辭其咎!"

李賢微微眯起眼睛,冷靜的掃視著下方自己的班底。

燭光在眾人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陰影,有人目光灼熱,有人神色遊離。

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卻又無比堅定。

沉默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雖稚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不,靈前繼位,毫無意義可言。"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一片嘩然。

格前滿臉震驚,膝蓋在青磚上蹭出鮮血:"太子殿下,您可是太子啊!父死子繼,天經地義,怎麼會毫無意義呢?”

“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隻要您在靈前繼位,名正言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就不敢輕舉妄動。"

李賢輕輕歎了口氣,起身推開雕花窗欞。

"格中丞,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轉動著腕間的銀鐲——那是母後賜的生辰禮,內側刻著梵文咒語,"長安十二衛,五衛府印在母後手中。”

“不良人遍布街巷,連我東宮的掃地的老仆都是她的眼線。”

“我這個太子,看似尊貴無比,實則手中沒什麼實權。”

“就算我現在登臨皇帝位,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皇帝而已。"

說到此處,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甘,狠狠攥窗戶沿。

停頓了一下,李賢繼續說道:"玄武門中郎將蕭萬權,是我的人。"

此話一出,殿內眾人先是一愣,隨後紛紛露出驚訝的神色。

玄武門的曆史如同一卷血腥的長軸在眾人眼前展開。

李世民在此射殺兄弟時,箭矢穿透了第三重朱漆門。

李承乾當年舉十萬大軍,也是進的玄武門,登臨的大位。

李璟祐奪權時,守門校尉的首級至今還掛在城樓上示眾。

如今,李賢提起玄武門,眾人心中都明白,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即將發生。

李賢看著眾人的反應,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自信。

他解下腰間玉佩擲在案上,清脆的碎裂聲驚飛了梁間夜梟:"我東宮還有甲胄千副,藏在西跨院枯井之下。”

“到時蕭萬權會以巡查之名打開左掖門。”

“隻需要將我們的人,送到玄武門之內,到時候,大事可定!"

他抽出案頭的唐橫刀,劍鋒削斷一縷垂落的帷幔,"我們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奪回屬於大唐皇室的權力!"

與此同時,崇華殿內,氣氛莊嚴肅穆得近乎窒息。

李治的遺體靜靜停放在金絲楠木棺槨中,麵容被水銀浸泡得泛著青灰色。

武媚娘一身素白的喪服,跪坐在蒲團上,膝下的冰蠶絲毯早已被淚水浸透。

她雙手合十,手中的佛珠在指尖緩緩轉動,每一粒都刻著往生咒,可指甲卻深深掐進掌心。

殿外的更鼓聲傳來,她數著節拍,在心中默算各營兵力部署。

文武百官皆身著白衣,整齊的跪坐在武媚娘身後兩側。

張柬之扶著玉笏的手微微顫抖,新科進士們交頭接耳時,衣袖間滑落的密信掉在青磚上。

不少李唐老臣心中滿是擔憂,太子到現在還沒來,已經差人三通報信,卻依舊不見蹤影。

他們不禁懷疑,是不是天後暗中囚禁了太子,不然為何太子遲遲不出現?

人群中,狄仁傑凝視著武媚娘挺直的脊背,突然想起三日前在禦書房,曾見她將虎符拓印在帕上。

就在眾人焦急等待、議論紛紛之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身金甲的金吾衛神色慌張的跑進來,甲胄上還沾著玄武門的塵土,單膝跪地時,腰間的鎏金佩刀當啷作響:"稟報天後!太子殿下帶兵打開了玄武門,如今已朝崇華殿衝來!局勢危急,還請天後暫避!"

這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瞬間讓崇華殿內炸開了鍋。

老臣們驚恐地抓住彼此的衣袖,有人打翻了祭祀的酒盞,酒水在青磚上蜿蜒。

狄仁傑更是忍不住在心裡驚呼:"壞了!太子糊塗啊!這貿然起兵,無疑是以卵擊石,隻會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還可能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他想衝出去阻攔,卻被兩名羽林衛按住肩膀。

武媚娘緩緩睜開眼睛,手中的佛珠停止了轉動。

她看著燭火在棺槨上投下的暗影,忽然輕笑出聲。

那笑聲讓所有人不寒而栗x她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發間的白綢滑落,露出鬢角新添的白發:"慌什麼!既然太子來了,那就讓他來吧。"

她輕撫棺槨上的龍紋。

"我倒要看看,他小小年紀,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她的話語中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威嚴,讓原本慌亂的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

此時,皇宮外的街道上,喊殺聲震天。

李賢騎著高頭大馬,身披玄鐵戰甲,手持長劍。夜風卷起他的披風,露出內襯的龍紋。

他看著巍峨的皇宮,想起當時兄長死後,,父皇摸著他的頭說:"吾兒當為明君。"

如今,明君之路竟要踏著鮮血前行。

身後,東宮甲士舉著"李"字大旗,腳步聲震得地麵微微顫抖。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