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可修翻來覆去想不明白,魏明小時候看的那些閒書都是自己看剩下的,自己勉強也算是高中學曆,而且閱曆比他更豐富,憑什麼他左一個嚴肅文學新銳,右一個童話大王,自己卻怎麼寫都沒人要。
晚飯吃著都不香的齊可修放下碗筷,不行,自己還得寫,從城裡人變成農村人的自己除了那不靠譜的兒子,唯有手中的一支筆能夠改變命運了!
可是寫什麼呢,秦始皇的故事雜誌社不太喜歡,要不自己寫點清朝的事。
最近逛故宮,聽聞了不少清宮秘聞,他的靈感又呲呲往外冒了。
對,就寫這個吧,雍正因為忙於政務,荒廢了後宮。
於是後宮裡的女人找王爺的找王爺的,找禦醫的找禦醫,找太監的找太監,還有找女人的。
雍正在民間口碑比較殘暴,讀者們肯定愛看!
至於投給誰,齊可修想了想,這種格調的作品,當然還是投給《故事會》啊。
~
何成偉沒想到自家雜誌在齊狂人心中是這種格調,簡直,簡直言之有理!
今天何成偉提前宣布下班,然後編輯部全體成員一起去大光明看《自古英雄出少年》。
這可是第一部從《故事會》上出來的故事變成了電影,而且還是合拍片,在香港收獲了全城觀眾的追捧。
電影沒有讓魔都觀眾失望,也沒有讓何成偉等編輯失望,精彩,精彩啊!
而出了電影院,路過街邊報刊亭的時候,見有不少人湊在那裡,他也過去看了看,這才知道是《中青報》的一篇報道惹來了大家的熱議。
何成偉一看,喲,這說的不是自己的老相好魏明老師嗎!
他當即買了一份,這才知道魏明老師的魏什麼身份曝光了。
他看完全文都沒看到“魏狂人”三字,可惜了,外界還不知道魏老師也是一名優秀的通俗文學作者。
更可惜的是,現在魏老師好像放棄“魏狂人”這個筆名了,他都多久沒給《故事會》投稿了,也沒聽說投給彆家,唉!
~
“爺叔那咱們明天見。”
“留步。”
魏明把老費送了出去,他查驗了魏翎翎帶來的文件,非常齊全完備,感覺問題不大,明天就可以去走手續了。
老費走了不久,阿龍就一個人回來了,麵無表情的。
“咋了,沒成功啊?”
阿龍道:“挺成功的啊,叔叔阿姨覺得我還不錯,哥哥嫂嫂也喜歡我,他們也答應讓阿瑩跟我去香港了,就是母女倆最後抱頭痛哭了一場,聽得我心裡也怪不忍的,好像我拐走了阿瑩,讓她們骨肉分離。”
魏明拍拍他的肩膀:“他們去香港不方便,到時候你們可以常回家看看啊。”
阿龍點點頭,他已經見過家長了,接下來輪到龔瑩了,這次龍之母楊老師也要跟著去香港見看望柳叔,到時候他們會同行。
接著魏明和阿龍商量著明天去美影廠。
第二天,當麗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來找他們,卻得知魏明要跟他們分頭行動。
房子的事老爹和小姑兩個當事人足夠了,魏明準備去美影廠看看《天書奇譚》和《黑貓警長》的拍攝進度,阿龍則想看看能不能從美影廠挖牆腳。
是在美影廠賺幾十塊的工資,還是去香港賺2000港幣,這個選擇既容易也不容易。
《中青報》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經過一天的發酵,全國起碼上百萬人已經知道魏明和魏什麼的關係了。
在去美影廠的公交車上,魏明還聽到有兩個中年人在討論魏什麼和魏明這件事。
比起魏明的文壇成就,觸動了多少人的內心世界,滬爺顯然更好奇魏什麼賺了多少外彙,兩人一直討論的是魏明手上有多少外彙。
在1981年這個節點,中國人和正府對外彙太渴望了。
為了改革開放,為了引進先進技術,1980年中國外彙儲備甚至變成了負數,而在80年之前,也就幾億美元而已,總是捉襟見肘。
為了更多的吸取外彙,中國的古董文物承擔了非常重要的創彙任務。
外貿部門將收購的文物,包括明清瓷器、玉器、古籍等,作為“一般文物”批量出口。
另外還會通過友誼商店、榮寶齋等渠道麵向外賓銷售文物、字畫、高端工藝品等,一直到88年國家手頭寬鬆些了才叫停批量出口。
所以這時候一個兒童作家能賺取如此多的外彙,相當於一些效益不錯的手工藝廠了,在全國必然會引起廣泛討論,何況這位兒童作家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大號,更添傳奇性。
這也是魏明讓金庸把稿費打到大陸賬戶的原因,從梅琳達那裡獲取的稿費也有部分彙入大陸。
儘管外彙到了大陸,魏明就隻能享受不合理的官方彙率,自己肯定要蒙受一些損失,但為國家賺外彙的名聲同樣很重要,他這個小作家恐怕在很多高層那裡都是掛了號的。
至今魏明單單是在大陸的賬戶上就已經進賬了將近十萬美元,香港的賬戶就更多了,算上《ht shadow》100萬銷量時的分紅,總體上賺了40多萬美元,其中將近一半都是這首歌產出的。
不過香港的那些就恕魏明不能奉獻了,這筆錢他用起來也能辦很多大事,賺更多外彙,將來也能回饋國家。
美影廠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經常來廠裡指導工作的這位童話作家魏什麼就是魏明。
不過現在他們都知道了,從魏明進廠開始就受到了遠比之前更熱烈和主動的打招呼以及寒暄。
一位前途遠大的嚴肅文學作家願意陪他們搞這些小孩子的玩意兒,這思想境界簡直太高了。
“魏老師,歡迎歡迎,你現在可是全國大名人啊,”照例是車間主任王百榮招呼魏明,“你透個底,你那一首歌到底賺了多少外彙啊?”
兩人已經很熟了,而且魏明知道王百榮是廠子裡的革新派,對代工賺外彙很感興趣。
魏明估摸著:“大概相當於《天書奇譚》賺的吧。”
“啊,那,那麼多啊!”
這可是全廠精銳猛乾幾年才能賺到的。
見王主任這麼驚訝,魏明又謙虛道:“也是運氣好,趕上了全球歌迷對約翰·列儂的去世耿耿於懷,我這首紀念他的歌曲才能有這麼多人關注,想要賺外彙,還是得踏踏實實的。”
踏踏實實的乾代工。
變形金剛的玩具出爐後必然要配合相應的動畫進行營銷,而香港的動畫產業實在太薄弱了,這麼多年也就出了個《老夫子》,美國日本又太貴,其實找美影廠代工是個不錯的選擇,回頭可以跟小姑推薦一下。
魏明這次沒急著看《天書奇譚》,而是先問《黑貓警長》的情況。
王百榮:“戴鐵郎導演雖然獨立導演的經驗不多,但對黑貓警長這個題材情有獨鐘,這段時間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第一集基本完成了。”
一集差不多20分鐘,從開始做到最終呈現,差不多三個月。
這個效率來做《變形金剛》肯定是不行的,不過可以把單集時間縮短,通過片頭曲和片尾曲營造一集很長的錯覺。
隨即王主任帶著魏明和柳如龍去找戴鐵郎和他的團隊,路上還笑問柳如龍。
“阿龍同學是不是又要來我們廠實習了,你放心,以你的能力,畢業後我們廠肯定搶著要,哈哈。”
阿龍撓撓頭,他不好意思騙人,魏明替他道:“他這次可不是來實習的,而是來魔都見家長的。”
“哦?阿龍找了個魔都女孩?”
阿龍:“嗯。”
“哎呦,有本事,有魄力啊!”
現在《黑貓警長》第一集《痛殲搬倉鼠》還差一些才能做完,但已經可以看看前半段的成果了。
戴鐵郎有些忐忑地看著原作者在觀看影片時的表情。
魏明沒什麼表情,《黑貓警長》他看過太多次了,哪怕前世他已經成年,但每當電視上播放這部片子的時候,他還是看的津津有味,就五集翻過來覆過去地看,仿佛有50集。
如今提前了幾年,但片子的品質並沒有降低。
魏明問:“第一集完成後是不是就可以播出了的?”
“對,到時候會在魔都台放映,試試反響。”王百榮道。
魏明點點頭,戴導終於忍不住了,問魏明:“小魏老師,我這片子拍的怎麼樣啊?”
魏明:“好啊,可太好了,跟我腦子裡想的一樣一樣的,我希望這個係列能一直由戴導你來拍。”
“哈哈哈,我也希望如此啊。”戴鐵郎導演終於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後又開始跟魏明聊起他的新作《侏羅紀公園》,他本身也好這口。
在魏明陪王百榮、戴鐵郎聊天的時候,阿龍已經借口離開了。
中午魏明阿龍離開美影廠,阿龍表示:“三個描線工都願意跟我去香港,而且都是已婚有家庭的,就是希望能給家人更好的物質條件。”
“不過他們去了那邊,來回可就很不方便了。”這跟海員男也差不多了。
阿龍:“他們說了,就想著乾上個兩三年,賺夠幾萬塊就收手。”
魏明:“如果到時候他們願意回來,我們也不攔著。”
兩三年,足夠讓狂人漫畫的團隊走向成熟了。
這次魔都行阿龍的任務就算全部完成了,接下來他要陪龔瑩了。
魏明獨自回家,畫了一會兒畫,總算等到老魏他們回家。
魏翎翎有些不太優雅地癱在沙發上,今天走了太多衙門,打了太多官腔,心累。
麗智趕緊狗腿地給老板捏捏腿,讓她放鬆放鬆。
“你還累,人家對你態度多好啊,身在福中不知福。”老魏批評她道。
講老實話,老魏去衙門辦事的時候遇到的官吏有好有賴,但最好的也沒今天的態度好。
老魏感慨:還得是美國人啊!
魏明問:“那今天算辦下來了嗎?”
“沒有啊,隻是接受了我們的申請,他們還要調查考證,確定這房子是屬於姑姑和姑父的,而且沒有其他繼承人。”魏翎翎簡單說了一下今天的成果。
老魏補充:“而且確定歸還不等於真正歸還,還要給在裡麵辦公的單位找好辦公地點才能退給咱們,那時間就沒準了。”
魏明問:“那我們要等多久啊?”
魏翎翎歪著腦袋:“短則三四天,多的話,十天半個月吧,這還隻是確定歸還的時間,等確定了我就走,後麵的事委托老費辦好了。”
這下子魏明也癱了,他想家了,想雪姐,想霖姐。
~
“不知道阿明有沒有想自己。”香港的小阿敏看著窗外的落日思念著那個男人。
暑假真是難熬,不過之前幾年的暑假沒這麼難熬啊,而且明明家裡還更有錢了。
隨著一聲開門的咯吱響,媽媽回來了,而且還帶了一份報紙回來,但啥也沒說。
周惠敏過去瞅了一眼,發現是一份《明報》,頭版竟然是關於阿明的!
之前亦舒寫的阿明的事都沒放在頭版,阿敏又看了一下,呀,竟然是金庸先生親筆!
難怪。
這是金庸北上的第一篇文章,全港的精英階層和富豪階級都在等著看。
然而這一篇文章都還沒寫到和燕京高層的見麵,他先是講了飛機上,汽車上的見聞,細致描寫了燕京的夏景,然後在酒店遇到了魏明,並求證魏明的另外幾個筆名。
魏明親口承認,魏什麼,魏狂人,包括英文筆名y都是他,另外他還有個寫歌的藝名“阿明”,在香港寫過幾首膾炙人口的國語歌和粵語歌。
所以金庸的標題是“何止一氣化三清,魏明,魏什麼,魏狂人,阿明,y都是他!”
看到這篇文章,周惠敏激動地都不想吃晚飯了,阿明的耀眼終於不再隻有她一個人看到了!
現在全香港都知道阿明有多了不起了!
之前魏明就是魏什麼並沒有實錘,現在金庸背書,那肯定沒問題。
當然,“全香港”隻是阿敏的一廂情願,《明報》的發行量沒那麼強,平時也就十萬出頭吧,遇到熱門事件能有個十萬四五,不過用戶群都是白領和精英。
所以這篇文章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消費力最強的一群人都認識了魏明,知道了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還有些恃才傲物。
在文章後半段金庸用“一人可抵香江四大才子”來評價魏明。
魏明先是謙虛了一下,然後就開始狂了,自稱單項不如金庸、黃霑和蔡瀾,但說起科幻,卻不服倪匡。
~
倪匡看著《明報》上魏明對自己的評價,氣的冷哼一聲:“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
這已經是他最近第二次成為熱門新聞人物了,上一次是拔河輸給大象吃屎。
後來他真的吃了,不過吃的是貓屎咖啡,而且還聯合咖啡商人成功把這種高端咖啡炒熱,並從中小賺了一筆。
這就是名人效應,吃屎都能吃出經濟效益來,對此倪匡一直沾沾自喜。
這時他兒子倪鎮從身邊走過,嘴裡哼著的正是時下年輕人都非常喜歡的《ht shadow》。
17歲的男孩正是追求時髦的年紀。
“不許唱!”倪匡聽歌思人,越想越氣。
17歲的男孩也是叛逆的時候:“憑什麼不能唱。”
“我不喜歡這首歌,再唱你出國後我就不給你零花錢了。”倪匡威脅道。
17歲的男孩也是正需要錢的時候,他硬氣道:“哼,不唱就不唱!”
然後他又唱起了譚勇麟的《水中花》粵語版。
倪匡:“你還唱!”
“我已經換歌了啊!”
“這首歌也不能唱!”因為他記得這首歌的作者叫“阿明”。
~
現在香港很多音樂人都已經知道了那個神秘的“阿明”到底是何方神聖。
既能寫《溜溜的她》《水中花》《難舍難分》《夢駝鈴》這些國語粵語流行歌曲,還能寫《在希望的田野上》《同一首歌》這種來自大陸的傳統歌曲,又能寫《ht shadow》,這個魏明實在太全麵了!
張國融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正在跟恩師黎小田錄歌,然後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這個人有多絕。
黎小田道:“我跟這個人合作過。”
“啊?我怎麼不知啊?”
黎小田:“《霍元甲》劇組邀我寫主題曲,而填詞人正是這個魏明,他寫了一首《萬裡長城永不倒》,並交給葉振棠演唱,歌詞寫得太好了,我相信誰唱誰火,可惜這首歌的風格不適合你。”
“師父,你說我邀請他幫我量身定做一首歌怎麼樣?”
“這個嘛,可是他人在大陸啊,我們聯係不上吧。”
“對了,阿倫之前邀他寫過歌,他肯定有聯係方式,我們可以問他啊!”
此時張國融跟譚勇麟不在同一家公司,地位上也有差距,還不構成競爭,但黎小田心想,人家能聯係上會告訴你嗎。
譚勇麟:這不是告不告訴的問題,是我也聯係不上啊,隻能通過阿敏那個小丫頭。
譚勇麟知道,隻要阿明的身份曝光,香港的歌手肯定會盯上這塊唐僧肉的,剛剛陳百強和鐘鎮濤也都找他打聽阿明了。
譚勇麟自知他不可能獨霸阿明,隻希望阿明看在大家以前的合作上,能優先給自己寫歌。
作為罕見的能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音樂人,在香港音樂人眼中,魏明身上自帶一層光環,就連新藝城的泰迪羅賓也看到了這則新聞,還在公司神采飛揚地跟人吹噓魏明的音樂素養極高。
“要不然他絕對寫不出這麼多風格迥異的歌曲來。”
新藝城七怪裡泰迪羅賓比曾智偉還矮,導編演能力也不太突出,但他做音樂還不錯,60年代受披頭士影響,他曾和鄭漢東組建了香港第一隻華人搖滾樂隊——花花公子樂隊。
鄭漢東就是寶麗金的總經理,有個兒子叫鄭中基。
這時黃柏鳴路過,叫泰迪羅賓小聲些,並指了指後麵低聲道:“麥嘉。”
泰迪羅賓嘿嘿一笑,事實證明魏明真的可以一首歌賺上百萬,這就讓把這件事捅出去的麥嘉很沒麵子了。
麥嘉現在不太開心,前陣子他還想模仿《表錯七日情》搞個劇本,他覺得那個劇情模式還是不錯的,可以做成搞笑版的。
可現在魏明名聲大震,金庸親自寫文介紹,全香港的富豪都在看著。
而且青鳥已經宣布項目啟動了,再搞這種小動作就容易授人以柄了,甚至會讓自己成為笑柄。
欺負欺負小編劇可以,跟這種國際名人鬥,那就得不償失了。
麥嘉隻是想著侵權魏明,但有的人已經侵過了。
《明報》雖然不在大陸發行,但香港跟深鎮是連著的,廣東不少地方可以通過特彆途徑看到香港的一些出版物。
太平洋影音公司的總經理廖明祖的桌子上此時就放著一份《明報》。
現在他已經知道,被太平洋盜用過的《溜溜的她》《水中花》《夢駝鈴》等歌曲的作者竟然都是老朋友魏明!
“哎呀,這事,這事鬨的!”廖明祖很重視維係跟魏明的關係,畢竟太平洋不可能永遠做獨家生意,以後音樂市場競爭大了,還是要品質說話,而魏明老師就是品質的代名詞啊!
現在廖總已經跟北影廠在研究把《媽媽再愛我一次》原聲大碟做出來了,那裡麵的歌基本都是魏明一人操刀的,這些歌簡直太神了!
這得多少次跟母親生離死彆才能寫出來啊,他都不敢聽第二遍。
廖明祖當即聯係燕京方麵,希望給魏明補齊他的稿費,雖然隻有幾十塊,但那也是他的誠意。
可惜魏明不在燕京,無法聽到廖明祖親自說抱歉。
~
魔都。
李曉林已經找到魏明了,兩人聊了一天出版修改的細節,魏明列出了三十多條。
除了聊稿子,李編也提到了父親對四川老家的擔心。
四川大水的新聞終於開始見諸報端了。
首先是9號那天,因為大雨產生的泥石流,導致成昆線發生重大事故,也是中國鐵路曆史上旅客傷亡最為慘重的事故,有數百人死亡或失蹤。
而從9號開始,一直到現在,四川的大雨就沒停過,身為盆地地形,四川難逃被淹的命運。
魏明心情沉重地回到家,魏翎翎總算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正府經過確定,這套房子可以還給我們了!”
(本月5號補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