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你來府中見我!”
吳文此刻腦海中思緒翻湧,撂下這句話後,便徑直離開。
陳雲聽聞,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之色。他明白,吳文這位鎮南公是願意救治自己了。
他趕忙起身,恭敬地送吳文離開。
吳文回到府中後,當即吩咐守衛,不準任何人打擾他。
隨後,他便進入一間安靜且封閉的房間。
其實,吳文很早就接觸過大腦開發相關的探索。
那便是他的師伯李淳罡所煉製的長生藥:
一種能夠開發大腦潛能的藥物。
當初,吳文還曾專門花費一段時間對其進行研究。
但由於當時自身能力有限,再加上後來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他便漸漸將這一領域的研究擱置了下來。
今日與陳雲接觸後,吳文決定重新開啟“長生藥”的研究。
根據他早期的探索研究,在長生藥相關領域,吳文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他曾研製出一種名為“益智藥”的藥物。
這是一種神經類藥物。
屬於西坦類化合物,能夠改善大腦功能。
其作用機製是通過激活穀氨酸受體,增強乙酰膽堿能係統功能,進而影響大腦的新陳代謝和腦化學,促進神經遞質的釋放,最終增強大腦功能。
內景之中。
吳文借助數據信息,將他早期研究出來的“益智藥”具現出來。
接著,他依據現有的數據信息庫,對該藥物重新進行推演分析。
“益智藥”,呈白色結晶性粉末狀,易溶於水,熔點為 203c。
能夠直接作用於大腦皮質,對神經細胞起到激活、保護和修複的作用。
大腦皮質,是負責高級神經活動,如認知、思考、記憶等。
此外,“益智藥”還能增強流向大腦的血液,增加氧氣和葡萄糖的供應,從而提高人的精神能量和敏銳度。
不過。
長期服用該藥物,會出現失眠、頭暈、嘔吐、過度興奮等副作用。
吳文運用數據模型進行推演,對“益智藥”展開優化。
隨著算力持續投入。
海量的數據信息,如精密運轉的齒輪般,開始高效處理與分析。
吳文先是精心設計出一種又一種優化方案。
隨後,對這些方案逐一進行推演測驗。
采用嚴謹的排除法,在數量多達千萬種的方案中,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尋找珍寶一般,仔細甄彆、篩選,力求找出最優化的方案。
就這樣。
在內景的不斷演算下。
經過一夜的時間,吳文成功優化出一種新型號的“益智藥”,20版本。
20版本的益智藥不僅保留了改善大腦功能的基本特性,還具備更強大的功效。
它能夠增強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理解力。
其原理,乃是通過激活神經傳遞質,增強視覺、聽覺的敏感性。
“效果增強了,但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吳文回想起師伯袁天罡煉製的“長生藥”。
若是自己能擁有一顆研究一下,那麼對於推演益智藥,就能節省下大半的精力和時間。
察覺時間差不多了。
吳文記得自己昨日讓陳雲今日前來。
想必此刻,陳雲已經到了。
於是,吳文起身離開房間。
果然,下人對他稟報,說陳雲聽從他的命令,今日一早便來了,此刻正在廳中候著。
“我知道了!”
“再讓他等會兒。”
說著,吳文轉身離開,前去找阿蠻。
大約四個時辰過去
天色已接近黃昏,
吳文才再次現身,準備去見陳雲。
前廳中。
焦急等待了一整天的陳雲,終於見到吳文出現,趕忙上前行禮。
“拜見鎮南公!”
吳文微微點頭示意,隨後徑直走到正中央的座位上坐下。
在陳雲期待的目光中,吳文手掌一翻,一個水晶瓷瓶出現在他手中。
他將瓷瓶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這就是能讓你擺脫羸弱身軀、解決壽命問題的藥。”
“不過,我得提前告訴你,所謂是藥三分毒,我這藥采用的是以毒攻毒之法,並非百分百安全。
所以,你要考慮清楚是否使用!”
聽著吳文的警告,陳雲一臉鄭重,肯定地回答:
“我相信鎮南公的能力。若真出現什麼差錯,那也隻能怪我命該如此!”
如今,留給陳雲的時間已然不多,他幾乎無路可選,所以對於吳文的警告,他並未放在心上。
“好!”
吳文手掌再次一翻,一根細小的銀針出現在兩指之間。
這根銀針上刻有特殊的螺旋花紋。
“把上衣脫了。”
聞言,陳雲二話不說,便脫掉了上衣,露出光坦的胸膛。
吳文打開水晶瓶,將銀針探入其中,瓶中的液體藥物順著銀針特殊的螺旋花紋被吸附上去。
隨後,他手指快速點出,銀針瞬間刺入陳雲的胸膛心臟處。
‘心內注射術!’
吳文給陳雲用的,是他從阿蠻體內提取出來的“完美級病毒”。
這種‘病毒’不僅副作用小,而且效果顯著。
隨著藥物的注入,陳雲頓時感到困意襲來,身體疲憊不堪,站立不穩,眼看就要癱倒在地。
吳文伸出手臂將他架住。
“來人!”
“把他帶下去,不要乾擾他,讓他慢慢自行蘇醒。”
“是。”
兩個下人聽從吳文的吩咐,將陳雲抬了下去。
—
解決完陳雲的問題。
吳文再次回到那間靜謐的房間,繼續推演優化益智藥。
在內景全部算力的加持下。
經過兩天的時間,吳文又推演出一種更為強化的益智藥,30版本。
這是一種合成的神經肽類似物。
其結構與腦肽力這種多肽物質相近。
但結合了促智成分甘氨酸乙酯的苯環結構。
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直接作用於神經元突觸。
其作用在於能使神經突觸超頻,激活休眠的膠質細胞,將神經元間的信號傳遞速度提升至常態的 300。
還能模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促進海馬體神經元新生。
從而實現“超憶症模式”!
“這 30版本的益智藥,差不多已經是我目前能推演出來的極限了。”
“要想繼續優化,就需要更多的知識理論和實驗數據作為支撐。”
“正好,這 30版本的益智藥也差不多了,把它製作出來,用於實驗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