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市場的成功推廣活動結束後,林粵生坐在新加坡分店的臨時辦公室裡,盯著係統麵板上的數據看得入了神。
——來客數達到預計目標的150,首日營業額創下當地餐飲業的新紀錄;
——社交媒體傳播效果遠超預期,評論區鋪天蓋地都是對“林記快點”的讚譽。
“林總,這次開業活動的數據出來了。”顧清歡抱著一疊文件走了進來,神采飛揚,“初步統計,有超過30家本地媒體報道了我們的活動,熱度還在持續上升!這次啊,真是贏得漂亮!”
“漂亮是漂亮,但咱們不能驕傲,清歡。”林粵生點點頭,眼神中卻閃爍著更大的野心,“東南亞市場雖然初戰告捷,但我現在想得更多的是下一步——如何將‘林記快點’真正送上國際舞台。”
顧清歡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林總,您的意思是——‘粵菜全球化’?”
林粵生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沒錯。係統這段時間給了我太多啟示。既然我們能在封川把‘林記快點’打造成金字招牌,又能在東南亞掀起風浪,那為什麼不能把粵菜的旗幟插到全世界?”
“林總,這可不簡單啊!”顧清歡雖然興奮,但也有些憂慮,“全球化的目標太大了,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得有強大的供應鏈、文化適應能力,還有市場推廣團隊。”
係統這時彈出提示:
新主線任務觸發——《粵菜全球化戰略》:五年內將‘林記快點’拓展至全球五大城市,任務分階段完成,每完成一個階段將獲得豐厚獎勵。
獎勵預覽:特級廚師技能包x1,國際品牌營銷方案x1,餐飲供應鏈優化模塊x1。
看到這提示,林粵生拍了拍桌子,興奮地說:“係統也認可我這個想法了,這次我要挑戰它!‘林記快點’的品牌,不隻是粵菜,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讓全世界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粵味!”
回到酒店的會議室,林粵生召集了核心團隊開了一場深度討論會,顧清歡、廚師長阿坤、市場總監小李,以及新加坡分店的負責人李叔全都到場。
“各位,這次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討論一個更宏大的計劃——‘粵菜全球化’。”林粵生一開場便直奔主題。
阿坤一臉震驚:“林總,您這是要把‘林記快點’開到全世界去?”
“沒錯!”林粵生笑道,“第一步我們已經邁出了,在東南亞成功落地就是證明。下一步,我想把我們的分店開到歐美的華人社區,再逐步打開主流市場。我們隻有真正走出去,才能讓粵菜在全球餐飲業占據一席之地!”
“林總,這個目標確實振奮人心,但全球化涉及到太多複雜的因素。”小李提出疑問,“文化差異、食材供應、市場推廣,還有歐美地區的高標準要求,都會是巨大挑戰。”
林粵生目光堅定,回答道:“我知道這個目標不容易,但越是困難,越能體現我們的能力。我今天找你們來,就是要集思廣益,把藍圖細化,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一一擊破。”
顧清歡接過話:“林總的意思是,這次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來。我建議先製定一個五年戰略規劃,重點布局幾個關鍵城市。”
“哪些城市?”阿坤問道。
顧清歡拿出一份地圖:“首先是東南亞的幾個核心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我們已經打下了基礎。接下來,我們要把目光投向歐美。華人聚集的城市,比如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英國的倫敦,澳大利亞的悉尼,這些地方粵菜基礎深厚,消費能力也強,是最適合拓展的第一批城市。”
林粵生點頭:“不錯,老華僑多的城市是我們打開國際市場的切入點。等我們站穩腳跟,再逐步滲透到主流市場。”
係統提示跳出:
支線任務觸發——《全球市場布局》:選擇最適合粵菜拓展的五大城市,製定初步運營計劃。任務完成後將獎勵:市場調研工具x1,食材本地化研發指導x1。
林粵生看著地圖,內心的熱血被徹底點燃了:“各位,接下來我們要分頭行動。清歡,你帶人負責市場調研,先把各個城市的餐飲市場摸透;阿坤,你和廚師團隊開始著手研發適應不同地區口味的新菜品;小李,你負責聯係當地華僑商會和潛在的合作夥伴。隻要我們有備而戰,就沒有什麼困難能擋得住我們!”
會議結束後,阿坤急匆匆找到林粵生:“林總,您剛才說的‘研發適應不同地區口味的菜品’,可不能小看啊!”
“我當然知道。”林粵生笑道,“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光靠傳統粵菜可不行。我們必須在保留正宗粵味的基礎上,融入本地特色,做出讓當地人也愛吃的菜品。”
阿坤撓頭道:“林總,那咱們這菜該怎麼調?”
係統適時彈出新功能:
開啟‘全球菜品適應模塊’:可根據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推薦創新菜譜。
林粵生當即打開係統,果然看到一串推薦:“比如在美國,可以將白切雞和美式bbq結合,推出‘香烤白切雞腿’;在澳大利亞,可以用當地的海鮮搭配粵式蒸魚的做法,推出‘澳洲海鮮雙拚’;在倫敦,可以做個‘英式粵味下午茶’,把蝦餃和馬蹄糕做成小巧精致的點心。”
“哇,這係統真是神了!”阿坤兩眼放光,“有了這些點子,我回去立馬研究!”
林粵生笑道:“記住,創新歸創新,但我們的粵菜根基不能丟!‘林記快點’的招牌菜必須是正宗的,比如白切雞、燒臘、雲吞麵,這些東西才是吸引老華僑的底氣!”
林粵生和阿坤連夜研究係統給出的“全球菜品適應模塊”推薦菜譜後,迅速著手準備一場試菜會。他們決定先從東南亞開始,把研發的新菜品拿給新加坡本地的華僑和一些美食意見領袖試吃,聽聽他們的反饋。
試菜會當天,林粵生邀請了新加坡華僑商會的幾位重要成員,以及幾位當地的美食博主和餐飲業內人士。
“林老板,這一次試菜可是下了大功夫啊,我們拭目以待。”華僑商會的會長李長青笑著走進來,跟林粵生握了握手。
“李會長,您能來,就是對我們‘林記快點’最大的支持!”林粵生笑得十分真誠,他心裡明白,這場試菜會不僅是新菜品的初次亮相,更是一次品牌形象的展示。
廚房裡,阿坤正帶著團隊緊張忙碌,幾道創意菜品接連被端了出來。
第一道菜:香烤白切雞腿。
林粵生特彆選用了係統推薦的美式風格,將白切雞腿外皮略微烤製,佐以秘製醬汁,香氣撲鼻。
李長青夾了一塊,咬了一口後眼前一亮:“嗯,這雞肉還保留了白切雞的鮮嫩,但外皮的焦香味非常獨特,醬汁又帶點西式的甜辣,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口味!”
美食博主陳先生一邊拍照一邊點頭:“林老板,這道菜很有創意啊,既保留了粵菜的精髓,又多了點異國風味,拍出來很上鏡,估計會大火!”
林粵生聽到這裡,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他暗自對係統點了個讚,這“全球菜品適應模塊”確實靠譜。
第二道菜:娘惹風味蒸魚。
這道菜結合了馬來西亞娘惹菜的酸辣風味和粵式蒸魚的烹飪技巧,用新鮮的本地石斑魚作為食材,既保留了魚肉的鮮嫩,又帶著濃鬱的香料味道。
李長青笑著說道:“這一道菜更是點題了!既有粵菜的蒸法,又結合了娘惹菜的特色,真是‘東南西合璧’啊!”
第三道菜:熱帶水果叉燒包。
叉燒包一直是粵式點心的經典,這次林粵生和阿坤大膽創新,將當地的芒果、菠蘿果泥作為叉燒餡的配料,做出一款帶著微酸甜味的叉燒包。
美食博主小玲試了一口,直接驚呼:“哇,太好吃了!餡料的叉燒香氣搭配熱帶水果的微酸味,完全不會膩,這也太有新意了吧!”
林粵生聽著試吃者們的讚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各位,今天這幾道菜都是我們的初步嘗試,目的就是為了讓‘林記快點’的菜品更適應本地市場,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見,我們會繼續調整優化!”
試菜會結束後,李長青和幾位餐飲人士紛紛表示,這些創新菜品非常有市場潛力,既能吸引本地消費者,也能牢牢抓住老華僑的味蕾。
試菜會大獲成功後,林粵生和顧清歡隨即將目光放在了“林記快點”的品牌形象塑造上。
“林總,咱們現在的口碑已經有了,但是要走國際化,品牌形象必須得升級。”顧清歡拿著幾份資料說道,“我建議重新設計我們的品牌lo,強化‘正宗粵菜’的概念,同時加入一些現代化的元素,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林粵生點頭:“同意。品牌要打得響亮,光靠口碑還不夠,視覺形象也要跟得上。清歡,這事你全權負責,跟專業設計團隊對接。”
係統提示彈出:
開啟‘品牌形象升級模塊’:可自動生成國際化品牌設計方案,並提供市場反饋測試功能。
林粵生打開係統,找到這個新模塊,輸入了自己的要求:既要保留傳統粵菜文化的底蘊,又要體現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設計感。
很快,係統生成了幾個方案:
1 經典牌匾式設計:保留“林記快點”的傳統牌匾風格,同時加入現代化字體和色彩。
2 融合風格設計:將粵菜元素與國際流行的簡約風格結合,打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
3 圖標式設計:以一隻熱騰騰的蒸籠為主體,配上品牌名,簡單明了,易於記憶。
顧清歡看了幾款設計後,眼前一亮:“林總,我覺得第二款最合適!既有傳統的感覺,又不失現代感,特彆適合國際市場。”
“好,就選第二款!”林粵生果斷拍板,“清歡,接下來你帶團隊做市場反饋測試,確保這個設計能被大家接受。”
除了菜品創新和品牌形象升級,林粵生還意識到,要讓“林記快點”真正走向全球,必須講好品牌的故事,傳遞出粵菜的文化底蘊。
“林總,我有個提議。”顧清歡突然說道,“咱們可以拍一係列短片,講講‘林記快點’背後的故事,比如您如何從封川一步步走到現在,咱們的粵菜文化有哪些講究,還有您那些匪夷所思的創新靈感。這樣的內容既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也能傳播我們的品牌文化。”
“可以,這個主意不錯!”林粵生興奮地說,“特彆是關於粵菜文化的部分,我有很多話要說,比如雲吞麵的製作工藝、燒臘的曆史傳承,還有我們選材的講究。這些東西,都是‘林記快點’的魂!”
係統再次彈出提示:
支線任務——《文化品牌傳播》:製作三期品牌故事宣傳短片,任務完成後將獲得:品牌曝光度提升x1,文化傳播技能包x1。
林粵生拍了拍手:“好!接下來,我們就分頭行動,把品牌故事、形象設計和菜品創新同步推進,讓‘林記快點’成為粵菜全球化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