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黨委書記辦公室。
李懷英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臉色沉鬱,麵前的煙灰缸裡,幾支新掐滅的煙蒂淩亂地堆疊著。
馬援朝輕輕推門進來,一眼就看到了那煙灰缸的煙頭和李懷英凝重的神色,他心中一凜。
“懷英書記。”馬援朝恭敬地喚了一聲,在對麵沙發坐下,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題,“黎錦同誌那邊……談得如何?”
李懷英沒有立刻回答,他抬起手,用力揉了揉眉心。半晌,他才長長籲出一口氣,聲音低沉:“這個黎錦……果然不好對付。”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最終加重語氣強調,“非常不好對付!難怪……難怪巴特會栽在他手裡!”
馬援朝聞言,神色也嚴肅起來。他之前雖知黎錦厲害,但能讓李懷英如此直言其“非常不好對付”,甚至提到巴特栽跟頭,這還是第一次。
他接下話來,道:“是啊。更匪夷所思的是,巴特居然真的選擇跟他達成了某種……妥協。”
辦公室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馬援朝觀察著李懷英的臉色,試探性地問道:“李書記,那接下來……我們自治區層麵的態度?是否需要……與黎錦同誌進行更深入的、更具建設性的溝通?”
李懷英的目光投向窗外,他沉默良久,最終,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希望他……真能給草原這裡帶來更好的經濟發展,帶來真正的社會穩定吧。”
他可以接受黎錦的存在和介入,但前提是,黎錦必須帶來實質性的“好處”——發展和穩定,也就是他們最核心的政績。
馬援朝心中豁然開朗。他完全明白了李懷英的意圖:可以合作,可以給黎錦在草原布局的空間,但黎錦必須拿出實打實的成績——用推動地方發展的實績,來換取自治區最高層對他紮根草原的默許甚至支持。
“我明白了,懷英書記。”馬援朝立刻應道,語氣變得積極起來,“我會儘快安排時間,與黎錦同誌進行一次單獨的、更深入的交流。具體的發展思路和合作方向,需要當麵詳談。”他略作停頓,拋出了一個更具實質性的提議,“為了名正言順,也便於後續工作的協調推進,我考慮,以自治區政府的名義,正式聘請黎錦同誌擔任政府經濟發展顧問。你看如何?”
“可以!”李懷英回答得乾脆利落。這個頭銜既非實權職位,不會立刻衝擊現有權力格局,又能給黎錦一個介入經濟事務的合理身份和平台,同時將黎錦的“貢獻”與自治區政府的經濟發展需求更緊密地綁定在一起,是一步好棋。
兩人又低聲合議了幾句關於後續可能涉及的重點領域以及需要把握的尺度,很快達成了更深層次的默契。
權力場上的合作意向,往往就在這種心照不宣的寥寥數語中確立。
與此同時,在專案組所在的武裝部大樓。
黎錦剛簽署完一批關於專案收尾階段資產處置的關鍵文件,筆尖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輕響。秘書輕敲門進來,低聲道:“郭部,肖靜怡同誌來了,說是……來向你道彆。”
黎錦微微一怔,放下筆:“請她進來。”
肖靜怡走進辦公室,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匆忙和歉意。“黎部,我又來打擾你了。”
“坐。怎麼這麼急著回去?是不習慣這邊的氣候,還是身體吃不消?”黎錦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語氣平和,帶著關切。
肖靜怡坐下,微微搖頭:“謝謝部長關心。主要是……家裡有些事需要我回去處理。”她頓了頓,補充道,語氣更正式了些,“另外,部委那邊也有一個臨時性的重要會議通知,要求我務必參加。不然,我也不會選擇這個時間點離開。”
黎錦了然地點點頭,沒有追問細節,隻是道:“明白了。工作為重,家裡的事也要處理好。那你先安心回去。過段時間,這邊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我也會回京述職。到時候,我們再碰麵,好好聚聚”
“好的,我等著你!”肖靜怡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和安心。有了黎錦這個明確的承諾和“好好聚聚”的邀約,她回京後就不會感覺到那麼無聊
黎錦接下來安排一下工作,送肖靜怡去機場,看著她登機。
回武裝部的路上,黎錦的手機震動起來。他看了一眼屏幕,來電顯示是“馬援朝主席”。
按下接聽鍵,馬援朝沉穩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熱絡的聲音傳來:“黎錦同誌,忙完了嗎?”
“馬主席,你好。剛處理完一些文件。”黎錦回答。
“哈哈,黎部真是辛苦。”馬援朝笑道,“是這樣的,今晚我在家裡設了個便宴,都是些本地的特色家常菜,想請你這位貴客過來嘗嘗鮮,也順便……聊聊草原未來的發展藍圖嘛。不知黎部長肯不肯賞光啊?”
黎錦嘴角浮現一絲極淡的、成竹在胸的弧度,聲音平穩而清晰地回應道:
“馬主席盛情相邀,黎錦榮幸之至。我一定準時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