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我隻認這個!(1 / 1)

推荐阅读:

核心技術被嚴格鎖定,杜絕了外泄的可能。更何況,即便圖紙被偷走,沒有配套的精密機床、特殊材料和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支撐,任何國家想複刻這些來自未來的技術,都無異於癡人說夢。

胡唯義遵照楊成的指令,將這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數百個“集團”,全部牢牢地打上了龍魂軍的烙印。它們並非私營,而是徹頭徹尾的“公家”產業,是楊成手中驅動國家巨輪前行的核心引擎。

這些集團創造的龐大財富,其流向早已被楊成規劃得清清楚楚。

絕大部分利潤,如同汩汩彙入乾涸河床的溪流,將被用於支撐整個大夏國的艱難運轉與宏偉藍圖:

築起橫跨天塹的鋼鐵長虹,

鋪就連接四方的康莊大道,

打造守衛疆土的鐵甲雄師,

甚至將那探索蒼穹的“星辰”送入太空軌道……

每一項,都是重塑山河、邁向強盛的基石。

當然,楊成也深知,要讓這台龐大的國家機器高效運轉,離不開每個“螺絲釘”的付出。

因此,也劃出了相當可觀的利潤份額,作為實實在在的酬勞,發放給那些在轟鳴的工廠裡、在建設的工地上揮灑汗水的工人們。勞有所得,方能凝聚人心。

在這數百個集團組成的龐然大物中,一些名字本身就帶著凜冽的鋒芒:津市造船廠、滬市造船廠……它們不僅能製造劈波斬浪的貨輪客船,更能建造令敵膽寒的鐵甲戰艦!這清晰地昭示著:龍魂的工業脊梁,支撐的不僅是民生,更是國家安全的利劍。

誠然,楊成的“係統”,可以直接兌換成品,無論是萬噸巨輪還是先進戰機。

但這速成的“奇跡”,代價高昂,消耗的積分如同流水。

在楊成看來,現在戰事結束,已經不需要那麼急於求成了,“能造”遠比“能買”重要萬倍。建立起一套完整、自主、強大的產業鏈,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至於生產所需的鋼鐵、石油等原料?係統商城自然也可以提供。然而,隨著倭軍被徹底逐出大夏國境,藍星戰火漸趨平息,楊成那通過戰場殺敵獲取積分的“捷徑”正在迅速收窄。冰冷的現實擺在眼前:積分,不再是取之不儘的源泉。

這迫使他必須加速!必須爭分奪秒地建立起大夏國自主可控的全套產業鏈。沒有鋼鐵?沒有石油?那就用龍魂軍旗下的工業集團去賺取的豐厚利潤,再去向國際市場購買!

或者,直接從那些富含資源的國家那裡直接收購,趁著現在藍星科技還未高度發展,許多的國家都並不知道他們國內的那些礦產資源甚至是石油資源未來的巨大價值。

甚至有許多的國家,受限於勘探技術,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國家土地下麵埋藏的‘財富’!

“老天爺……這些……這些到底是真的假的啊?”一個擠在人群前排,穿著打補丁短褂的漢子,手裡捏著一張印著“滬市造船廠”字樣的傳單,手指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眼神裡充滿了巨大的衝擊和茫然,“造船都可以了?咱……咱自己真能造出那鐵打的大家夥?還有這麼多廠子……好些名兒,我連聽都沒聽過,更彆說懂是乾啥的了……”

他的喃喃自語,道出了在場無數人心中的驚濤駭浪。這彙通大廈裡的每一個字眼,都在猛烈地衝擊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邊界。

攢動的人頭裡,一個穿著洗得發白、肩頭打著厚補丁褂子的中年漢子,聲音嘶啞地嚷開了:

“管他娘的真能造出鐵殼子車、大輪船呢?!”

他粗糙黝黑的手掌在空中用力一揮,仿佛要驅散那些虛無縹緲的藍圖。

“俺隻認這個!”他手指戳向旁邊一塊簇新的招工牌,指關節因為常年勞作凸起變形,“這白紙黑字寫的工錢,到時候能不能真落到俺們口袋裡?”

他聲音裡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急切,壓低了些,卻又清晰地鑽進周圍人的耳朵裡:

“家裡……灶膛都快冷透嘍!”

對他,對那些擠在攤位前、伸長脖子、眼神裡混雜著渴望與疑慮的男人們來說,什麼“龍魂地鐵”、“龍魂遠洋”,這些名字聽著氣派又陌生的“集團”,究竟有沒有本事把圖紙上的龐然大物變成現實,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牌子上寫得清清楚楚的待遇:包食宿,月錢十塊到五十塊大夏幣!

這數目,像塊滾燙的烙鐵,燙在他們心尖上。要知道,以前,提著腦袋跟東洋鬼子拚刺刀的大夏軍,一個月也不過十塊法幣的餉!倭寇敗退,西洋人夾著尾巴逃出滬市前,在這十裡洋場賣死力氣,能拿到五六塊錢一個月,就已經是老天開眼,更彆提那些簽了賣身契、連人身自由都沒有的包身工。

十塊起步?這已經是翻著跟頭往上漲了!

雖說這錢現在叫“大夏幣”,是新掌權的龍魂軍收了大夏軍的印鈔權後改的名,可老百姓一時半會兒改不了口,還是習慣叫它“法幣”。不過聽說楊帥管得嚴,銀根緊得很,不像以前那樣濫印票子。這讓大家心裡稍微踏實了點——總不至於像傳言裡說的那樣,一碗陽春麵五分錢端上來,還沒動筷子,夥計就吆喝著漲到一塊了吧?隻要這票子不變成廢紙,這工錢,就是實打實的活命錢!

眼尖的人掃過一溜兒攤子,心裡飛快盤算著:標著十塊的活兒不多,多是些像“龍魂橋梁”、“龍魂鐵路”這類要離鄉背井、頭幾個月還得培訓甚至在家等崗的苦差。真正上手乾起來,聽說能漲到三四十塊。那頂格的五十塊?自然得去最遠、最苦的地方……

“軍爺!我報名!我報這個!”一個二十出頭的精瘦青年,名叫二狗,幾乎是撲到了“龍魂石油公司——回疆省勘探隊”的攤位前,手指點著招聘海報上那行醒目的數字:月薪五十大夏幣。

“二狗!你發昏了?!”旁邊一個相熟的老鄰居一把拽住他胳膊,聲音都變了調,“回疆?那是啥地方?天邊邊!四千多裡路啊!鳥不拉屎的戈壁灘!聽說刮起風來,石頭都能吹跑!你去了,死在外頭都沒人知道骨頭埋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