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是沈言引進的版權,按理來講,浙江衛視是不需要顧忌沈言的麵子的…
就是字麵意思,直接拋開沈言然後跟韓國方麵合作。
版權?
改個名就是了!
《中國好聲音》的版權被唐德影視拿到手,浙江衛視另辟蹊徑做了個《中國新歌聲》…
名詞解釋:《中國新歌聲》是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製作打造的原創專業音樂節目!
你有版權也沒用!
但沈言買《跑男》的版權,版權歸屬的公司是星火娛樂——沈言跟夏陳安是幕後股東!
那…浙江台也不好做什麼。
雖然,《跑男》不像《中國好聲音》那種純粹的製播分離——製播分離,簡而言之,是指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由不同的機構或團隊負責。在《中國好聲音》這一節目中,具體的製作環節,包括選手的選拔、節目的策劃、舞台設計、後期製作等,通常由專業的製作團隊來完成;而播出環節,即節目的電視播放,則是由電視台或網絡播放平台負責。
當初,《好聲音》的製作方燦星跟浙江台簽署了對賭協議:收視率高於2,燦星將以7:3的比例,與浙江衛視分成廣告收入!
最終,燦星大賺了一筆!
《跑男》簽的是比較保守的協議:成本由製作方墊付,平均收視率過1,廣告費五五分成!
當然,也有補充條款:平均收視率過2,廣告分成6:4;過3,則是7:3,如果平均收視率過4,廣告收益8:2
封頂就是8:2…
即便是按照原版來算,《跑男》第一季平均收視率破3,最高收視率破5…
收視份額一度超過15!
成為現象級綜藝。
一舉捧紅了所有嘉賓…
即便過了十年,《跑男》依舊是浙江衛視的王牌真人秀…
所以,沈言對這檔節目的固定嘉賓人選就挺重視的!
“你是隊長,你知道當隊長最重要的是什麼嘛?”
鄧朝想了想:“造梗?”
“不止造梗,還要保持公平…”
“公平?”
“就你不能因為親疏關係,不跟他玩…”
原時空,《跑男》從第四季開始,或者說天霸組合的成立後,節目效果就基本集中在超赫上了。
看點幾乎全部集中在了鄧朝、陳赫能不能整啥好活。
當然,這也怪不了彆人,除了他倆,其餘幾個人多少有點不思進取,永遠抱著前三季立下的人設不變,不是說一定要變,但你好歹整點擴展自己人設的活…
“陳赫、沙溢、吳景、宋小寶再加一個熱芭,你跟誰比較熟?”
“不是七個人嘛?”
“哦,還有一個王祖藍!”沈言撓頭:“差點把他給忘了!”
這裡麵得有一個港台藝人…
而且,現階段來講楊睇的咖位太差了。
王祖藍其實還行。
原時空,第一季他的表現最好,因為有存在感,跟王寳強搭檔,越往後,他就越沒有存在感了…
乾脆就擺爛了!
這就是環境問題——你在一個環境裡待的舒服,那隻要不是太傻,也不大可能會犯錯做一些讓人煩的事。但是如果這個環境待得不舒服,但是不得不待下去,那肯定也沒心氣去表現了。就是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的道理。
說句不好聽的,後期幾乎沒人搭理王祖藍…
定位等同於小醜!
鄧朝想了想,然後道:“我跟吳景比較熟…我倆合作過兩部戲!”
“嗯?”
“《大人物2》還有《繡春刀》…”
“吳景演了《繡春刀》?”
“他演了趙靖忠…”
“我靠,他演了太監?”
沈言很震驚…
“…他過來幫個忙…”
也是,《繡春刀》是陸洋的戲,《大人物2》他也是監製——導演換成了五百…
然後,《繡春刀》拍攝時候,吳景過來探班被拉了壯丁…
可以理解!
鄧朝接著道:“其他人就不怎麼熟了!”
“不熟沒事,但不要對誰有意見,搞小團隊,你是隊長!”
鄧朝點頭:“我明白。”
隻能希望如此了…
原時空,陳赫、鄧朝組合,壓根不搭理其它人…
兩人聊了一會,然後施施也來了。
……
其實《魔幻時刻》,鄧朝是打算找施施或者楊蜜來演女主角的…
但試鏡了一下瑪麗,立刻決定用瑪麗!
瑪麗太強了!
而且《魔幻時刻》畢竟屬於喜劇,按照沈滕的話來講‘喜劇最怕的就是沒有幽默感,不懂搞笑!’
瑪麗當然很懂喜劇…
鄧朝一眼就看上她了。
不過施施投資了《魔幻時刻》。
“你投資了?投了多少?”
“10…”施施解釋:“我跟麗姐一起投資的!”
“麗姐?”
“孫麗啊!”
“哦,”沈言恍然大悟,然後問了鄧朝:“不是,你拍戲還找老婆掏錢?”
鄧朝搖頭:“這次是意外!”
施施道:“麗姐說了,這個劇本是你挑選的,肯定能賺錢,我很同意這個觀點,然後我跟麗姐各自投了10…”
“總成本多少?”
鄧朝:“不到3000萬…主要場景很簡單,就在象山租了個攝影棚,然後搭了兩個月…”
沈言點了點頭:“即便是《變形金剛4》,我覺得也能有6億票房…應該能賺一倍!”
“你沒有投資嗎?”
“版權都在我們公司,你說呢?”沈言突然想起一個事:“誒,範小胖演了《x戰警》,你有想法嗎?”
鄧朝反問:“我有啥想法?”
《x戰警:逆轉未來》,範小胖飾演blk,閃爍,出場鏡頭少的可憐,幾場動作戲,台詞就隻有一句:“ti’s u(時間到了)。”
事實上,在原漫畫中,“閃爍”是一位白人女性,但福克斯可能出於討好中國市場的考慮,因此讓範小胖出演“閃爍”。
“打個醬油,然後宣傳‘為國爭光’!”
鄧朝翻了翻白眼:“我又不是白癡。”
“好吧,我以後要是執導英語片,如果有亞裔演員的角色,再找你吧!”
事實上,中國影市爆發之後,越來越多資金湧入電影製作,中國資金更開始流入美國電影製作。投資人往往有了話事權,中國麵孔在美國電影裡漸漸多了起來。選哪個藝人參演,常常由投資方說了算。要進軍好萊塢,實際上要先熟悉熱衷投資好萊塢影片的投資人。如果是投資方指定,中國演員相對可以拿到很多大片的角色。
不過鄧朝顯然對另一件事感興趣:“你要執導英語片?”
沈言想了想,然後道:“看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