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然降臨,黑暗如同一塊巨大的幕布,緩緩將世界籠罩。
寧辰仿佛耗儘了全身力氣,虛弱地躺靠在床上,整個人像是被抽走了靈魂一般。
雖說葛連翹留下了治病的藥方,小太監們也依照時辰,按時為寧辰煎藥熬湯。
然而,這段時日的操勞奔波,早已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氣色愈發顯得憔悴萎靡。
如今,宋國忠終於倒台,寧辰長久以來為之奮鬥的目標,總算是達成了。
按道理,他該滿心歡喜,可一想起宋國忠在自己眼前決然自殺的場景,他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始終無法釋懷。
這究竟是為什麼?
他究竟為何要做出這樣的舉動?
一切都透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怪異!或者說,整個過程都順利得有些超乎尋常,有驚無險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宋國忠既然有本事安排眾多殺手,為何不選擇趁亂逃走?
再者,倘若他真的鐵了心要置寧辰於死地,在小安子刺向他的那一刻,那群刺客理應不顧他的死活,直接對寧辰下手才對。
可事實卻是,那群人僅僅圍著小安子展開圍殺,甚至沒有一個人朝寧辰這個年僅九歲的孩童偷襲。
尤其是在最後關頭,寧辰抓住試圖逃走的宋國忠時,宋國忠身上明明藏著匕首,他完全可以順勢對寧辰動手,可他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殺。
想到這裡,寧辰下意識地搓了搓手指,一股強烈的不安瞬間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仔細想來,這場看似針對自己的刺殺,實則更像是宋國忠精心設計的一場以自殺為目的的局。
可他費儘心思設下此局,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
“小安子!”
寧辰像是突然被一道閃電擊中,腦海中靈光一閃,大聲呼喊起來。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另一個小太監。
這時,他才猛地想起,小安子身負重傷,此刻正在接受治療。
寧辰無奈地歎了口氣,對著來人問道:“小安子的情況怎麼樣了?”
來人畢恭畢敬地回道:“安公公恢複得很好,請陛下放心……”
“那範大有與曹大海那邊清查的進展如何?”
來人又回道:“他們正馬不停蹄地進行清算審查,目前還沒有收到奏報。”
寧辰微微皺眉,叮囑道:“去,告訴範大有,務必查清楚宋國忠那個義女的情況……”
來人立刻領命,匆匆離去。
宋國忠有一兒一女,不過知曉這個秘密的人少之又少。
對外,他宣稱自己並無子嗣。
之前工部尚書於曉光曾交代,宋國忠還有一個義女,隻是從未有人見過,於曉光也是偶然間發現的。
寧辰隱隱覺得,宋國忠故意設計這麼一出看似刺殺,實則求死的戲碼,應該不會是為了他那兩個親生子女。
那會不會是為了這個義女呢?
可目前,他手頭沒有任何關於這個義女的情報……
時光悠悠流轉,不知不覺間,已然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
這段時間,大寧朝堂可謂風雲變幻。
先是工部尚書一家與禮部尚書一家慘遭滅門之禍,緊接著,堂堂宰相宋國忠又突然被定罪。
而後,宰相竟然意圖刺殺大寧天子,結果落得個滿門被抓的下場。
這一係列變故,在民間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恐慌的情緒如洶湧的潮水,迅速淹沒了最初對宰相倒台的歡呼聲。
但無論多大的風浪,終究會歸於平靜。對於百姓而言,他們最關心的不過是每日的吃食,國家大事、朝廷局勢,頂多隻是他們填飽肚子後閒聊的談資罷了!
然而,沒有人真正清楚,這一係列事件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範大有與曹大海等人夜以繼日的努力下,宋國忠一黨如同山崩一般,迅速被連根拔起。
此次所涉官員,上上下下共計二百餘人。
當名單呈送到寧辰麵前時,寧辰長舒了一口氣,說道:
“凡是主動認罪的,一律從輕發落;那些冥頑不靈的,該抄家的抄家,該砍頭的砍頭,絕不容情!”
範大有點頭領命:“是,陛下!”
“對了,陛下,宋國忠義女的身份已經查明。”
“此女今年十二歲,是宋國忠早前外出巡查時撿到的一個小女孩,祖籍江南……”
“臣等經過仔細調查,並未發現可疑之處,此女十分配合,沒有任何隱瞞。”
寧辰眉頭微皺,追問道:“你確定?”
範大有回道:“回陛下,臣等萬分確定。”
寧辰點了點頭,可神色依舊凝重。
既然不是為了義女,那宋國忠以性命布局,到底所圖何事?
難道真的隻是因為他愚蠢,亦或是徹底放棄了掙紮?
“對了,陛下……”
正思索間,已然被提拔為首輔的範大有掏出一本奏折,恭敬地說道:
“陛下,這是吳宴寧呈上來的密奏,今日早上剛送到內閣,請陛下禦覽。”
早已恢複的小安子立刻上前,接過奏折遞給寧辰。
看著密奏上完好無損的油封,寧辰微微挑起眉毛:
吳宴寧,宋國忠的兒子?
他此時送來密奏,所為何事?
拆開信件一看,寧辰嘴角不禁泛起一絲冷笑:
沒想到,這宋國忠竟然還是個如 “潘仁美” 般的人物!
信中,吳宴寧坦白了他與宋國忠的關係,直言宋國忠早年中舉為官後,便絕情地寫了一封休書,拋棄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這麼多年來,對他們母子三人不聞不問。
吳宴寧兄妹無奈之下,改隨母姓。
恰逢西南戰亂,吳宴寧毅然參軍,憑借著赫赫軍功,一路晉升成為將軍。
他的妹妹也因緣巧合,成為了王妃。
他在信中強調,他們一路走來,與宋國忠沒有絲毫關聯,甚至直言,像宋國忠這樣的人,早就該受到律法的製裁。
吳宴寧在信中主動請罪,言辭懇切,態度誠懇得讓人咂舌,稱願為這麼多年隱瞞與宋國忠的關係一事負荊請罪。
看完信,寧辰露出不屑的神色。
可笑!
朕豈是如此好糊弄的?
一個平民百姓,僅憑自身軍功,就能一路高升成為鎮守西南的大將軍,其妹又能成為王妃?
若說背後沒有宋國忠的助力,誰能相信?
但寧辰卻並未打算就此追究此事。隻要吳宴寧沒有謀反之心,隻要大寧能夠保持穩定,這便是目前最好的結果。
寧辰看向範大有,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緩緩說道:“幫朕擬旨,重重賞賜吳將軍!”
範大有一愣,疑惑道:“陛下,這是為何?”
寧辰笑了笑,並未做出解釋。
太後已然被自己掌控,宋國忠也已倒台。接下來,寧辰的目標清晰明確,那便是兩手抓。
一手抓改革,大力推行新政!
一手抓兵權!
而要掌握兵權,首先要拿下的便是京都四營!
寧辰收起笑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關於攤丁入畝的新政,你們研究得怎麼樣了?”
範大有看了看其餘兩位內閣成員,示意他們也該發表看法。
夏言當即起身說道:“陛下,新法固然是好,隻是所涉及的範圍太過龐大。”
“彆的不說,僅僅是重新丈量土地、統計人數這兩項工作,就必然會觸動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的大寧,鄉紳門閥遍布各地,隻怕推行起來會遭遇不小的阻力……”
正說著,陳伯禮也起身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直接在全國推行新政,會不會顯得過於激進了……”
寧辰微微一笑,說道:“確實,直接在全國推行是有些激進,朕也沒打算這麼做。”
“江南水災剛剛平息,朕的想法是,不如將江南一帶設為試驗區,先在小範圍內試行新政……”
正說著,夏言興奮地一拳砸在手上,說道:
“不錯,這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陛下高見!”
“江南一帶百廢待興,此次宋國忠一黨倒台,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都被清查了一遍,正是作為試驗區的首選之地。”
“臣有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能讓臣負責此次新政的試驗……”
寧辰笑了笑:“人選問題不急於一時!”
“除了新政的推行,朕還有一個想法。”
三人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寧辰。
見三人滿懷期待地看著自己,寧辰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考成法!”
三人不禁異口同聲地問道:“陛下,何為考成法?”
……
新年伊始,皇宮裡新添了一些侍女和太監。
“柔兒是吧?”
領班看著麵前這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忍不住挑了挑眉。
心中暗自驚歎:好一個漂亮的小妮子!
這眉眼,這氣質,長大後必定是舉世無雙的大美人。
若是好好培養,說不定將來能得到聖上的青睞。
一朝得勢,便可飛上枝頭變鳳凰……
領班上下打量著柔兒,眼神中透著幾分審視與算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柔兒,從今日起,你便跟著我好好學規矩。”
“這皇宮裡,規矩可大著呢,若是犯了錯,那後果可不是你能承受的!”
柔兒怯生生地點點頭,聲音如蚊蠅般細小:“是,柔兒定會用心學。”
領班見她這般乖巧模樣,心中更是滿意。
跟著領班熟悉了宮裡的環境,柔兒的注意力卻一直都在鳳儀殿。
義父!
您放心,柔兒定會幫你報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