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家老爺忽然間入了白羅教,跟白羅教的人來往甚密。
有一天,她去給主母送東西,卻被白羅教的一個老頭子看中,非要要了她去。
之前就有一個丫頭被白羅教要去了,聽說是給一個老頭子做了姨娘。
她怎麼可能去給一個老頭子做姨娘啊。
主母那個軟性子,護不了她一點。
綠竹撒了個謊出府就直接逃了。
她的身契還在主家手裡。
她身上的銀子有限,為了吃飯,她自己去買了一件白裙子,自己戴上麵紗進了白羅教。
她在裡麵混了幾天,就發現有個女子想從後門進來,進不來還把門搖掉了。
那就是杏兒。
對她的一生都很重要的人,沒有杏兒,她就不會到太子妃手下。
她一生都感激杏兒和太子妃。
白羅教被鏟除,她本來被放了,她卻非要自守,跟著來京城。
後來杏兒把她從衙門接出來,去了大柳樹村錢嬤嬤手下,再後來就進了宮,成了東宮的大管事宮女。
那一年跟著太子妃去了北地,她遇到了莫丹青。
他是她心裡的英雄。
綠竹笑了笑。
莫丹青,她等了很多年。
杏兒最早大婚,伊諾過了一年,嫁進了鬱王府,成為了小鬱王妃。
接著春桃也嫁了,嫁給了蒼青,出宮居住,每日早上仍就進宮,成了東宮的管事姑姑。
皇後娘娘多次問她,是否還是要等莫丹青。
莫丹青在邊關,莫說一時半會回不來,興許哪天就沒命了。
她還是很堅定。
“除非他另有了心上人。”
莫丹青當然沒有。
嶽如霜了解相思的苦,每年冬日去邊關都帶著她。
一年又一年。
那一年,她二十四歲,十年過去了。
她再次去北地,莫丹青受了重傷,奄奄一息。
她和皇後娘娘拚儘全力,把他搶救過來了。
不過他也不能再待在北地了。
她和莫丹青在北地舉行了婚禮。
在所有北地將士的見證下,她一襲大紅嫁衣,終於嫁給了他。
再後來,莫丹青就被調回了京城。
也是這一年,綠竹被皇帝下令,成為太醫院院正。
當時很多人反對,太醫院院正都是有年歲的,在太醫院待了很多年的,可綠竹連太醫都不是。
皇上馬上說出了蔣院正,有例可循。
蔣院正當年也不是太醫,他是來進京趕考的舉子,剛好趕上京城發疫情,蔣院正毅然放棄了科考,以一己之力,壓下了京城的疫情,救人無數。
當時的皇上直接將他送進太醫院,成為太醫院院正。
綠竹是從前朝到現在,第二個沒有當過太醫直接成為院正的。
皇後娘娘送了她一個鋪子,並建議她來賣藥。
這家鋪子價格低,藥店裡也有坐堂的郎中,還有許多的中西藥。
皇帝陛下親自賞了一座大宅子,並賜了一個京郊的莊子。
一年後,她生下了女兒。
再後來,她在上京城遇到了原來的主家。
當家主母一下就把她認出來了。
那主母一下子上前就將她抱住了。
“綠竹,自從你走了以後,就沒人幫我了,嗚嗚嗚……”
她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拉開了。
如今的綠竹早已是她高攀不起的人了。
那當家主母正是患了病,聽說京城中有家醫院,看病的法子與眾不同,才從江南趕過來。
綠竹給她做了檢查,乳腺病。
家裡那麼多姨娘小妾,個個都是會作妖的,能不生氣嗎?
綠竹安排了她住院。
那主母身邊的丫頭還是從前和綠竹一起伺候主母的人,如今嫁給了那府裡的一個賬房做續弦,還在主母身邊服侍著,她本覺得自己嫁得好,雖說是續弦,但是她男人是府裡的賬房,總比配個小廝好。
便是看到綠竹,竟然在太醫院當了女官,領著朝廷的俸祿銀子,走到哪,身後的人都跟在身後叫大人,羨慕的神情擋也擋不住。
當年兩人關係還算不錯,待那夫人出院的時候,綠竹還請她們去西慶街吃了鍋子,看到綠竹今日如此風光,不由得都很感慨。
綠竹收回了思緒。
人生的際遇多麼奇妙。
若乾年後,她上了大錦的史書。
太醫院院正綠竹,禦賜三品女官。
番外之蔣院正
臭溝開,舉子來。
上京三月,京城開始修京城的排水溝,正是這個時候,各地的舉子都到了京城。
春闈就要到了。
貢院兩邊的客棧都住滿了人。
蔣靜遠背著自己的行囊在其中一家客棧住下了。
每日讀書,預備考試。
穿過來十七年了,他今年十七了。
他也對這個時代有了認知,十七年,足夠他平靜且認命的接受了穿越的現實。
此刻他正熟練的用毛筆寫著字。
前世用慣了水筆,但這一世從四歲開蒙就開始用毛筆了,開始隻覺得寫得慢,沒效率,可是毛筆用久了,你才會發現,毛筆字多美,一撇一捺儘是功夫。
他也就漸漸喜歡上了毛筆字。
他打開自己的小包袱,裡麵有一個自製的聽診器和一支體溫劑。
這是他在老家自己做的,比不了現代的聽診器,但是足夠用了。
在京城待了十幾天,有時候也和同鄉或其他舉子一起喝個茶,聊聊時政,聊聊學問。
不想有一天,上京城忽然發了瘟疫。
所有的舉子都不敢外出了,春闈在即,誰都怕染上。
他帶上診脈枕和聽診器,義無反顧的跑到大街上救人去了。
他看了幾個病人,就知道到底是什麼疫情了。
他先寫了方子讓人去抓藥,又教大家怎麼防治。
病人隔離,沒病的人封住口鼻,再用草木灰、石灰等到處撒,再煮板藍根給沒病的人喝,板藍根在這個朝代叫藍靛根。
這天,有頂小轎沿街而來。
小轎上下來一個人。
“你是郎中?”
蔣靜遠理也不理他,隻管專注的給一個孩子看病。
他戴上自己做的羊腸手套,正用白酒澆在銀針上,然後給一個孩子挑水泡。
那人又道:“我給你銀子,去我家裡,我家裡有病人。”
蔣靜遠道:“銀子我不要,你去藥鋪裡把銀子都買了這方子上的藥,然後回去把病人送來。”
那人道:“還請先生移步。”
蔣靜遠道:“我就在這兒,哪兒也不去,愛看不看。”
那人眯起眼道:“一百兩。”
蔣靜遠理也不理他,隻專注的給那孩子看病,然後拿了幾副藥給了那孩子的家人,就看下一個了。
那人又道:“一千兩。”
蔣靜遠道:“我不說第二遍。”
那人邊兒上一個小圓臉的老伯伯怒道:“你怎地這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