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今日我掌天地 > 第355章 梁國王城

第355章 梁國王城(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梁國的王城在國境西嶽山嶺之下,那一整座山嶺都是國君的春獵場所。

三月裡,正是各方大臣進京朝聖,國君組織親族臣民大獵之時。

王城外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鐘紫言和鐘守一爺孫二人慢步走在城外的春獵攤子間。

不要以為隻有官家才有資格春獵,這是國朝習俗,百姓們也深以為神聖之事,隻不過官民們去的地方不同。

如今的王城並非前朝王城,這裡在七八十年前算作梁地,由梁王統領,梁國立國後,這裡直接成了都城。

西嶽人民彪悍好戰,一直是梁國最大的軍力儲備之地,不過管理國家不比管理封地,自梁國建成安定以後,各地封疆大吏無不是文官根底,武將們被貶的很低。

這是曆朝曆代都會做的事,凡人們總是由武力開國,文筆治世。

鐘守一看著那一張張春獵強弓擺在各家商販攤鋪前,心中喜歡的緊,不由自主湊近觀摩。

小攤老板自然是好客的,看著像是個手藝人,年紀當有五十多歲,滿臉堆著黃皮褶子,“小娃兒,喜歡射箭?

瞧瞧老漢精製的這些弓與箭,鳳羽弓、牛角弓、鐵木弓、象牙弓、黑竹弓,哪一把都是盤磨三年以上的材料,吃力的緊。”

對孩子吹噓一番,那人又對鐘紫言吹噓:“這位道門兄弟,給娃兒選弓,得挑力道合適弦勁適中的,不然他這個年紀,會落病,這鳳羽弓製造精良,又有朱紅色雕文襯美,尤為合適……”

鐘紫言隻靜靜聽著,言語不多。

他大概知道為什麼鐘守一喜歡弓,因為這孩子的父親鐘念青,自己那素未謀麵的侄兒便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獵戶。

弓、斧、割鹿刀,是每一個獵戶必不可少的三件兵器套裝,由遠、中、近三個條件分彆對獵物采取行動。

鐘守一喜愛弓,但他看了良久,心情忽而低沉下來,慢慢離開了攤位。

二人穿梭與各處攤販間,鐘紫言沒打算安慰勸說什麼,既是觸景生情,那便由時間抹平。

男孩子在少年時,大多數對刀槍劍戟都很喜愛,和女孩子喜歡色彩鮮豔的棉麻布偶有同樣的原因,乃是血脈基因所傳。

此間除了弓以外,還有各式兵器,有的是匠人們賣,有的是商人們采集來賣。

攏共沒三裡長的商區,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攤鋪。

講價的人都是些窮苦人,鐘紫言耳中時不時會聽到:

“您要是嫌貴,那您去王城瞅瞅,這柄劍在城裡那些富家公子手下,保準一口價叫二十兩銀子,您看看這銅雕雀紋……”

“不賣不賣,老張我不得虧死?開泥爐的費用都收不回來……”

“你說什麼?這麼小小的一柄匕首,你找本姑娘收二兩?你這是在欺負人家?”

……

人間煙火氣,基本都是自各色人嘴裡說出來的話中體現的,明麵上聽著他們是在說話,背後體現的是他們對生活的掌控或者無奈。

越往西逛,越熱鬨。因為不知道城裡的哪位官兒做主,擺著小鬥圈,各種衣著光鮮的中層民眾在賭銀子押注。

小鬥圈不過五十丈長寬,內裡兩個人互相揮舞著劍,你刺我挑,打得不亦樂乎。

這種比鬥,不分生死,大多都是大戶人家的武教家丁出來做戲,搏眼球而已。

莫說是鐘紫言,就連鐘守一也能一眼瞧出其中的貓膩,練過武的人,爭鬥起來要麼招招致命,要麼事先留契機給對方出手打陪練。

兩個實力相當的人很容易玩過火,所以當下的這種比鬥,事先一定在暗地裡練過不知多少回。

午間散場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哀愁,畢竟賭銀子哪有不會輸的道理。

從春獵攤到王城大約有兩裡的距離,路上多有官兵巡邏,但來往的年輕人並沒有什麼拘束收斂,該笑該鬨自顧自玩。

爺孫二人在距離王城不過五百步時,被迫停下了。

事情是突然發生的,一個背著長槍的灰袍壯漢和一個滿身甲胄的將軍嚴肅對立,周邊人群很快被兵卒疏散:

“獵虎騎內部爭議,遊民速速撤散,沿護城河往北門去!”

“獵虎騎內部爭議,遊民速速撤散,沿護城河往北門去。”

……

官家發話,百姓們可不見得離去,朝廷的事,大有人關心,圍著看的各色人群很少有主動離開的。

東門的路被堵了,鐘紫言也沒打算換門進城,索性讓鐘守一看一看熱鬨。

先前有兵卒喊話說這是獵虎騎內部爭議,說明那個灰袍大漢也是國朝軍方的人,獵虎騎作為大梁頭號軍備力量,百姓們平常時候根本見不到。

隻聽那身穿甲胄頭戴金冠的將軍人物厲聲訓斥:“穀三銅,軍令已出,你何苦抗命?”

灰袍大漢手握長槍,冷笑一聲:“你以茶待我,我尚多有敬佩,自不與你爭論。

可當下既然要用武器說話,我便不能讓人小瞧了我!”

他將長槍橫掃指向周遭一圈圍著的獵虎騎兵,隨後踏腳一躍三丈,直接揮槍劈向甲胄將軍。

旁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有人說和灰袍大漢撕鬥的這位是獵虎騎參軍,許多人更加對灰袍大漢的身份感到好奇。

鐘守一指著裡麵將槍技揮灑的淋漓儘致的灰袍大漢,問鐘紫言:“大爺爺,他的修為……”

鐘紫言捋須頷首,“不錯,已入後天武境,卻是難得的練武奇才。”

這種人在凡俗世界,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力量,國朝哪一方勢力不想爭奪。

沒過五十個回合,那身穿甲胄的將軍已經被挑落在地,被槍尖抵住喉嚨,不得動彈。

灰袍大漢背起長槍,直入王城。

周遭民眾見戰事已了,紛紛撤散開來,該進城的進城,該出城的出城。

鐘守一隨著鐘紫言穿過城門,入眼既是寬闊的城道,這裡的民宅隨意拎出來一戶,都比袁城最富有的人家還富,走近城裡,全是樓宇和大道廣場,各類府門裡住著的多少和‘皇權’這兩個字都沾點關係。

“大爺爺,以我的速度,何時才能練到和那人一樣精湛的技藝?”鐘守一平時言語不多,但一有疑惑,他定會開口請教。

“七年。”鐘紫言隻說了一個數字,並不說為什麼是七年,他不需要多解釋,因為技藝方麵,除了時間,再無彆的辦法。

鐘守一的本命是一把無名玉斧,金火土三靈根的資質,注定他日後修煉速度不會太快,若不能以勤補拙,將來的成就大概率不會高。

這是鐘紫言目前的看法,他深切知道靈根資質對於一個修真之人的重要性,自家這孫兒他日能不能有所成就,可能得看那柄玉斧的能力。

一定程度上來講,性格決定命運,通過這幾個月的觀察,鐘紫言發現鐘守一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執著倔強,這種東西對於修行是好事,但管理門派不是好事。

所以他已經決定,這孩子將來的路,如果沒有什麼意外,隻能入貪狼殿。

梁國王城顯然是威儀富麗的,城中各類高牌除了官家法印,便是西華觀的符文道篆,僅憑這一點,足以說明梁國國教的力量有多大。

找了一處不顯眼的客棧定好房間,教鐘守一填飽肚子,爺孫二人又出去逛到夜裡,與傳言中不同的是,夜間宵禁時間隻有兩個時辰。

到了第二日,客棧中莫名多出來好幾個道人,明裡暗裡都在注視著鐘紫言,待鐘紫言佯裝用過早飯,其中一個黃袍青年道人走近執禮問說:

“我等乃是西華觀記名弟子,負責祥祿街監察已有近半年,瞧道友不似我教中人,敢問可有分觀授印?”

令鐘紫言奇怪的是,巡街本應是官兵的職責,怎麼幾個毛頭小子成了擔職之人。

“素聞王城廣納天下道門高功,難道沒有授印即不能入城?”鐘紫言平靜問說。

為首這青年道人還沒開口,他身後長著一口碎牙的矮子道人皺眉:“王城自然廣納天下道門高功,可你是高功麼?”

這人一開口就像是咬著狗屎一般,坐在凳子上的鐘守一瞬間轉變臉色,凶狠盯著他。

“小鬼,看什麼,我師兄奉命糾察城中冒名道士,你老爹一副人模狗樣,其實根本沒有授印,對不對?”那人一副鄙夷厭惡神態,優越之感浮滿麵容。

鐘紫言負手平靜觀望這一乾人,末了,忽而笑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