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漢營。
“子經竟欲開城歸降於朕?這真是天佑我大漢也!”
皇帳內的劉備,手握著一封書信,滿臉欣喜。
張飛等眾臣,皆是精神一振。
劉備便將那道密信,展示給了眾臣。
這是一個時辰前,一名黑衣人由晉陽潛出,自稱是牽招心腹送來的一道密信。
一封降書。
牽招稱已暗中糾集了數千反魏義士,將於兩天後發動兵變奪取南門,迎劉備主力入城。
到時,請劉備儘起大軍,於南門外接應,裡應外合一舉奪下晉陽。
“牽招這小子,終於是想通了,這個糊塗蛋,等破了晉陽後,俺定得好好揍他一頓不可。”
張飛口中罵罵咧咧,臉上卻皆是喜色。
牽招乃幽州人,不光是劉備的發小,亦是他的同鄉,交情也算不薄。
原本當初劉備伐河北時,就曾授意張飛,寫密信給牽招,想要招降這位共同的好友。
可惜牽招卻以曹操於他有恩,不願做魏國叛臣為由,拒絕了劉備的招攬。
時值今日晉陽被圍的絕境,牽招走投無路之下終於回心轉意,張飛欣慰之餘,不免對牽招有幾分怨言。
“子經乃君子,素有忠義之心,當初不願來降也有他的苦衷,翼德你就莫怪他了。”
劉備卻是大度依舊,捋著細髯笑道:
“子經他此時來降也為時不晚,況且還能助我們拿下晉陽,實乃兩全其美也。”
張飛這才收起了埋怨。
眾臣皆知牽招與劉備的關係,現下見牽招願降,晉陽旦昔可破,皆是精神倍受鼓舞。
畢竟依原先計劃,按照最樂觀的設想,至少也得圍城三到五月,方能攻下晉陽。
現下圍城不到一月就能破城,結束這場收複並州之戰,回家與妻兒團聚,諸將焉能不喜。
“伯溫,這牽子招的歸降,你以為如何?”
劉備目光轉向了蕭和詢問意見。
蕭和接過那封手書,凝視半晌後卻道:
“臣聽聞早幾年時,陛下曾以書信招攬牽招,卻為其嚴辭拒絕,由此可見,此人並非是輕於去就之徒。”
“況且陛下也說了,這牽招乃心懷忠義之人。”
“而曹操對這牽招,又有知遇提攜之恩。”
“有此種種前提,這牽招當真會在晉陽被圍,他走投無路之下,選擇獻城歸降陛下嗎?”
這一問,問的劉備臉上笑容頓收,眉宇間立時掠起幾分疑色。
劉備思緒不轉,不禁微微點頭。
蕭和說的有道理啊。
牽招既是忠義之士,那麼就該對曹操忠義到底。
就算要歸降於他,也應該是在晉陽城破被俘,確實走投無路之下,才被迫降他。
以牽招的為人,不應該在晉陽未破的時候,就提前降他才對!
而且還要背叛魏國,奪門兵變,幫著他打下晉陽。
如此所做所為,豈非與牽招的忠義之風背道而馳?
“伯溫言之有理,如此看來,子經這歸降確實有些不合常理。”
劉備微微點頭,又重新端詳手中書信,卻不解道:
“可是這封書信,確實是子經的筆跡無疑,若他不是真心歸降,那就是詐降了。”
“子經乃君子,與朕又是刎頸之交,朕實不相信,他會對朕用詐降這等的詭計。”
矛盾就此產生。
牽招因乃忠義君子,故而不會背叛魏國,更不會出賣曹操。
那牽招的歸降,便一定是詐降。
對劉備這個刎頸之交用詐降,反倒又與忠義君子這個人設不符。
那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麼?
劉備抬頭看向蕭和,想要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蕭和雖對牽招的歸降有質疑,一時間卻又對此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於是隻能讓劉備再細細審視這封書信,以確認到底是不是牽招的筆跡。
劉備遂打起精神,再次審視起手中書信,每一個字都不敢錯過。
看著看著,他眼眸微微一亮,忽然發現了一絲異常之事。
這封信,隱隱有斜對折的痕跡。
舊時回憶,立時浮現心頭。
他依稀記得,兒時與牽招於鄉中學堂就讀時,曾有過“秘密約定”,彼此寫信給對方時,若是怕被旁人截獲,就將密語藏於字裡行間。
所謂密語,就是將書信斜對折,折痕上的話才是真正要傳遞的信息。
“莫非…”
劉備猛的猜想到什麼,忙是將書信斜向對折。
“招乃被迫詐降,魏軍實為北門突圍。”
劉備眼眸驀然一聚,臉上湧起萬分驚喜,大笑道:
“朕就知道,牽子經不是那種不義之徒,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哈哈哈——”
眾人見天子突然大笑,又說些莫名其妙的話,皆是茫然不解。
“翼德,伯溫,你們看…”
劉備強壓下欣喜,當即將對折後的書信重新展示給蕭和幾人,又將其中所藏玄機點破。
眾臣無不麵露驚奇,方才知曉牽招這書信之中,還藏著這樣的密語。
“陛下,牽招這話是啥意思?”
張飛摸著腦門,臉色依舊茫然,不解其意。
蕭和一笑,替劉備解釋道:
“翼德將軍,牽招這段密語,顯然是想說他是受了夏侯頓威脅,不得不違心寫下這道降書,實則乃是詐降。”
“這後一段話的意思,應該是想說夏侯惇此乃調虎離山之計,詐稱牽招將奪門獻城,實則想將我軍調往南門,他卻趁我北營兵力空虛,從晉陽北門突圍。”
聽得蕭和這番解釋,張飛方始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我誤會牽招這小子了,原來他是被夏侯惇所逼。”
“夏侯惇這狗賊,當真是既陰險又無恥,俺非得親手宰了他不可~~”
想明白的張飛是大為惱怒,口中罵罵咧咧起來。
蕭和則見怪不怪,隻冷笑道:
“夏侯惇也好,曹仁也罷,眼中隻有曹家江山,其他一切他們皆不在乎。”
“當此走投無路之下,利用牽招與陛下的關係,威脅其用此詐降之計,也不足為怪。”
劉備微微點頭,深以為然,遂問道:
“現下既是識破了夏侯惇詭計,伯溫,依你之見朕當如何應對?”
蕭和手一拂,不假思索道:
“自然是將計就計,兩日之後,全殲出逃魏軍,一舉拿下晉陽,結束並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