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火槍”格溫嘟囔了起來“抱歉,先生,我從未離開過北境,對帝國的火槍也隻是聽說過,可以給我說說它的威力如何麼?”
“不妨由你這邊先說說對火槍的了解吧,你是白鴉公國的人?”
“是的,我從小生在一個村子裡,後來戰亂發生,父母都死掉了,我也便逃難去了,對於火槍的了解隻是聽聞——聽聞白鴉公國的軍隊在帝國的火槍麵前不堪一擊,直到靜默聖堂的神甫們出手,才勉強驅趕走了帝國人。”
“是的,那一戰也是超凡者在戰場上唯一成功的戰鬥,靜默聖堂組織了大量身穿冰原重甲的神甫衝陣,結果居然真的逆著子彈衝穿了防線可惜不過是曇花一現,靜默聖堂死了太多人,從此一蹶不振。”
甚至在白災發生後也無力庇護信徒,連抵抗軍也拋下了,若不是諾拉,北境未必能活下來多少難民。
“火槍是一種近距離使用的武器,雖然理論上能把子彈打到幾百米遠,但”
艾薩克攤了攤手。
“我隻能說,帝國的陸軍操典中嚴禁在一百米外射擊,那上麵的原話是‘那隻會浪費寶貴的槍藥’,正常的射擊距離一般不會超過七十米,事實上,越近越好。”
格溫皺起了眉頭:“那似乎還不如弓箭啊?”
北境有的是資深的獵戶,可以在百米外射中郊狼。
“你的弓箭能穿透騎兵的胸甲麼?”
格溫沉默了下來。
“而且培養一名弓箭手需要多久?你的手下讓我來訓練,幾天時間就能熟練掌握火槍——如果敵人來的快的話,一天足夠讓他們學會怎麼開火。”
艾薩克並沒有說謊。
當天晚上,抵抗軍的小夥子們就已經學完了所有的流程——事實上艾薩克和灰燼同盟會的人隻花了一個小時就講完了要點,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反複糾正錯誤。
而接下來的時間,抵抗軍的戰士們就開始不停重複這些單調的訓練了,聽從命令,舉槍齊射,簡單到格溫都有些不可思議,而最困難的不過是裝填火槍,一共也就那幾個步驟,格溫看都看會了。
“就這麼簡單?”格溫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己手中的火槍,花了一小時就能學會的東西,竟然能打得整個白鴉公國差點滅亡、靜默聖堂都不得不出手?
艾薩克咧嘴一笑:“它強大就強大在操作簡單上,而且真正困難的其實是隊列與射擊指令,士兵必須嚴格聽從指令,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戰鬥的時候可沒時間想步驟,大多數人都會嚇得腦子一片空白——所以下意識遵循命令極為重要。”
艾薩克帶來的物資整整有好幾車,據他說,在城鎮中還有些不那麼方便搬運的。
這著實讓格溫有些驚訝,按這個男人的說法,灰燼同盟會的主要勢力都在帝國那邊,那把物資運來可是要穿過雙方的戰線啊?
這怎麼可能做到?
但艾薩克的回答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幸虧兩邊在打仗,要不我們估計搞不到這麼多火槍。”
訓練火槍手,艾薩克還把帶來的其他物資分發了一些,包括一些簡單的工具,各種藥品等,都是抵抗軍緊缺的,這些難民們斷了和城鎮的交流,雖然能打到些獵物吃食,但整個營地都湊不出幾把斧子。
有了這些,抵抗軍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工事,營地中也可以搭一些遮風擋雨的棚子了。
但敵人並沒有給他們多少慢慢建設的時間。
艾薩克找上了格溫,告知她城鎮中的騎兵出動了,此時不過他來這裡的第二天而已。
“出動了多少人?”格溫雖然儘量不表現出來,但艾薩克還是在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慌張。
她隻是個普通的農家女,為了活命才帶著抵抗軍在此掙紮,她並沒有什麼戰場經驗。
“不必擔心,隻有三隊騎兵。”艾薩克看到格溫眼中的迷茫,又補充了一句“北境的軍製,一隊偵查的騎兵是七人。”
“七人!?他們怎麼敢就派這麼點人來,就算是偵查,也很容易被全部留下吧?”
“因為他們是騎兵。”艾薩克聳了聳肩“你對騎兵沒多少概念吧?”
格溫沉默了,白鴉公國不產戰馬,騾馬都沒幾匹,連靜默聖堂的神甫都沒有馬騎,她對騎兵的了解就是人+馬。
“沒有精銳的騎兵或者陷阱,很難留下一整個騎兵小隊的,他們的機動性極高。”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在林子中躲藏,對吧?”
“不,我們主動出擊,吃下這波人。”
格溫很是有些吃驚:“艾薩克先生,我有些不理解——就算有您幫助我們訓練,再加上火槍,我們在正麵戰鬥也很難贏過冬狼吧?那為何要提前暴露自己的實力呢?”
在格溫的想法中,抵抗軍要一直潛伏隱忍,等冬狼衛隊準備出來圍殺他們時,埋伏一波,用火槍打他們個出其不意,然後趁他們潰敗的時候立即南下,逃離北境。
艾薩克搖了搖頭。
“格溫小姐,你還是小看了騎兵,就算我們把冬狼衛隊打散,他們隻要重修集結了隊伍,想追上我們花不了多少時間,而我們埋伏的機會隻有一波,等到他們再次集結,便是我們的死期了。”
“可是我們有火槍啊”
“帝國也有火槍,比我們更多,訓練也比我們更加精良,但他們依舊和北境在對峙。”
“您的意思是”
“你知道巴澤爾伯爵的冬狼衛隊,為何能在北境殺出片領土嗎?”
“您說過,他們全都身著製式鎧甲,馬匹也不錯。”
“那都是添頭,最重要的是,他們也擅長使用火器。”
格溫睜大了眼睛。
“凜冬之狼是他們的自稱,在外界他們有個更加響亮的稱謂——手槍騎兵。”
“手槍騎兵,也有人叫他們胸甲騎兵,這些士兵隻著胸甲,巴澤爾伯爵研究出了一套複雜的戰術可以保證持續開火,靠著這些他成功的在北境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