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敬,冠軍侯!!!(1 / 1)

推荐阅读:

在數萬將士整齊肅穆的迎接隊列中,空氣中彌漫著凝重而莊嚴的氣息。

“魂兮歸來!”

一聲聲悲愴的呼喊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在長城內外回蕩。

聲音完全彙聚起來。

一陣清風徐徐刮過,揚起地上的沙塵,就好像是這清風之中存在那些戰死在北疆的將士們不屈的靈魂,他們仿佛在遙遠的地方回應著這家國袍澤的召喚。

這等悲戚之景,仿佛一層厚重的陰霾,悄然籠罩了整個長城,讓這裡蒙上了一種英靈歸來的神秘而哀傷的氣息。

時間在靜默中緩緩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長。

當朱應麾下所有出征的將士邁著疲憊卻堅定的步伐,全部踏入了長城內,這一刻,意味著他們曆經無數艱難險阻、血雨腥風的北伐之戰,終於畫上了句號。

“末將,參見大將軍。”

入長城後,朱應雖也身心俱疲,但也沒有忘記禮數,利落翻身下馬,雙手抱拳,恭敬的向著郭英躬身一拜。

“冠軍侯免禮。”

郭英臉上帶著和藹笑容,眼中滿是欣慰與讚賞,他迅速大步上前,伸出雙手將朱應扶起,動作中儘顯關切。

“謝大將軍。”朱應立刻謝道。

“冠軍侯無需多禮了。”

郭英目光真摯,語氣誠懇:“這一次深入北疆之戰,你是當之無愧的大功臣。”

“開創封狼居胥之功。”

“你是我大明的英雄,更是我整個華夏族群的英雄。”

“老夫,敬之。”

郭英一臉正色,眼中也帶著著對朱應的敬佩。

身為大將軍的他,此刻鄭重的向朱應抱拳,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十分的認真。

“大將軍,你這可折煞我了。”

朱應麵露幾分驚色,連忙伸手去攙扶郭英,臉上滿是謙遜之色。

“昔日老夫年輕時,曾也向往這曠世之功,對封狼居胥也是有著無儘向往。”

郭英微微仰頭,陷入回憶之中:“老夫當年還想著,如若能夠完成這等壯舉,那該是何等榮耀。”

“可隨著老夫年齡越大,曆經諸多戰事,也深知這等功績的艱難,漸漸也明白自己已不可能做到了。”

“而今日,冠軍侯完成了老夫當年之願,也是昔日老夫諸多老兄弟畢生之願。”

郭英收回目光,注視著朱應,神色莊重。

“這一禮,便是敬冠軍侯為大明,為華夏所創之功。”

此時郭英對朱應的敬,無關官位,無關爵位,純粹是以一名身經百戰的武將之身,對朱應卓越戰功的衷心敬佩,更是一個昔日從元庭殘酷統治下頑強活下來的華夏人,對朱應改寫昔日華夏屈辱命運的深深敬意。

見此!

朱應也不再多言,神情莊重,抱拳回禮。

“敬冠軍侯。”

就在郭英行軍禮表達對朱應敬佩時,長城內,早就列陣以待的數萬將士們整齊劃一,紛紛行起大明軍禮。

他們每一個都是挺直了身體,看著朱應的目光中滿是狂熱與敬佩。

此刻。

他們的眼神仿佛朱應是他們心中的軍魂,戰神!

每個將士都好似已成為朱應的忠實仰慕者。

封狼居胥之功,震古爍今,誰人能不敬?

哪怕是身為藩王的朱棣與朱權,此刻也深受感染,一臉肅然,莊重地行了軍禮,以表達他們內心對朱應的敬意。

在這浩大而震撼的陣勢下,朱應感受到了眾人的敬仰,他沒有再多言,神情嚴肅,行軍禮,緩緩轉身,向著長城之上和長城內列陣以待的將士們回禮。

這一刻,一切言語都是多餘的,唯有這莊重的軍禮,承載著無儘的榮耀與敬意,在空氣中靜靜流淌。

“將軍,是不是要將俘虜都押進來了?”

陳亨腳步匆匆,快步來到朱應麵前,神色恭敬,語氣中帶著詢問。

“都帶進來。”

朱應目光冷漠,毫不猶豫的說道:“入了我大明的長城,他們就再無機會逃脫了。”

“元帝,昔日在元都被他給逃了。”

“今日老夫倒是要一見。”

郭英撫須大笑,雙眼之中透出了強烈的期待,看向了關門外。

此刻!

在眾多朱應麾下大明將士的押送下,一輛輛囚車緩緩被趕入了長城內。

每一輛囚車之上都關押著十幾個俘虜,能坐在囚車裡的,身份都非比尋常。

皇子、公主,北元的大臣,還有他們的家小,這些曾經在北元高高在上的權貴們,此刻都蜷縮在囚車中,神情落寞。

而那些沒有資格坐囚車的俘虜,則隻能步行被押赴前行。

他們腳步沉重,麵容憔悴。本來以騎兵的速度,大軍可以提前很多日就回歸大明,但因為押送這些俘虜,行軍速度大大減緩,耽誤了很長的時間。

“哈哈哈。”

“看到沒有。”

“這些就是北元的權貴,北元的大臣,皇子公主。”

“如今他們已經淪為我大明的階下囚了。”

“快哉,壯哉。”

“當真是揚我大明天威。”

看到這一個個被押送進來的囚車,看著上麵關著的北元權貴,明軍將士們情緒激動,紛紛交頭接耳,話語中滿是興奮與自豪。

雖然這些北元權貴們都顯得十分狼狽無神,眼神空洞,宛若丟了魂一樣,但從他們那雖破舊卻仍能看出材質不凡的衣袍,就可以判斷出他們在北元的身份不凡。

畢竟在北元,綾羅綢緞可不是普通人能夠穿得起的。

昔日元朝入主中原後,迅速沉醉到了中原的奢靡享受之風裡,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

這時!

當一架單獨關押著一人的囚車被緩緩押赴而來,周圍還有著十幾個騎兵嚴密護送。

隻見囚車中的人穿著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雖樣式並非漢家風範,而是北元風格,但他的身份已然一目了然。

“元帝。”

看著這淪為階下囚的元帝,周圍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全部都彙聚在了他的身上。

每一個目光都是赤裸裸的好奇,帶著毫不掩飾的嘲諷。

一個龐大帝國的皇帝,如今竟淪為了階下囚,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的屈辱。

對於一個皇帝而言,自儘或許還可以保全最後的風骨,但這元帝卻沒有這種骨氣,在被擒下後,根本沒有自儘的勇氣。

起初朱應還生怕他尋死,專門讓陳亨時刻盯著他,嚴防他自儘,可後來發現完全是多餘的擔憂。

饒是元帝,此刻感受到了這麼多道目光注視,每一道目光中都飽含戲謔、嘲諷之意。

作為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又怎會感受不到這徹骨的屈辱,隻覺尊嚴全無。

可哪怕到了現在這等地步,他隻能低著頭,將臉深深埋在陰影中,一言不發,默默承受著這種屈辱,身體微微顫抖。

“果然是元帝。”

“哈哈哈。”

“冠軍侯,當真是好樣的。”

看著囚車內的元帝,郭英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笑聲爽朗,回蕩在空氣中,滿是暢快之意。

“一個皇帝竟然就這樣淪為了階下囚。”

“數十萬大軍竟然都護不住他。”

“朱應,竟然達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

朱棣凝視著囚車內的元帝,眼中透露出深深的震撼,一種難言的膽寒從心底升起。

一個皇帝尚且淪落到了如此淒慘的下場,如若以後真的與朱應相對,他一個小小的藩王,又將麵臨何等可怕的結局?

想到這,朱棣隻覺心底發虛,一股寒意順著脊背蔓延,渾身發冷。

“這北元皇帝看起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啊。”

“雖然比父皇年輕一點,但根本沒有任何皇帝的威嚴,本王麵對父皇時,根本就不是如此的感覺。”

朱權也凝視著囚車內的元帝,眉頭微皺,心底暗暗想著。

在看到元帝之前,在朱權的心底看來,作為一個皇帝,自然是威嚴無比的,或許也與自己的父皇差不多吧?

可如今一看,眼前的元帝完全顛覆了他心中所想,除了無儘的屈辱就是屈辱,毫無威嚴感可言,甚至還有些可悲可憐。

“元帝,歡迎來到我大明。”

“不過,是以階下囚的身份。”郭英目光陰冷,凝視著囚車內的元帝,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十分暢快的大笑道,話音之中帶著濃烈的嘲諷之意,仿佛要將昔日華夏族群所受的屈辱都在話音之中宣泄出來。

麵對如此羞辱,元帝仍然低著頭,不敢抬起分毫,更不敢接話。

但可以看到他此刻渾身都在劇烈地發抖,顯然是在極度害怕。

周圍皆是大明的兵卒,每一個都身著厚重鎧甲,手持寒光閃閃的兵刃,寒光在日光下閃爍,讓人膽寒。

他生怕自己要是說錯了什麼話,就會被周圍這些如狼似虎的明軍給瞬間撕成了碎片。

畢竟北元與大明本就是國仇族恨,積怨已久。

雖然如今已經淪為了階下囚,但是元帝不想死,他怕死,對生的渴望讓他隻能選擇默默忍受這一切。

“將士們,你們看到了沒有?”

“這就是北元的皇帝。”

“他也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也會恐懼。”

“北元,沒有什麼可怕的,在草原上的異族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未來,倘若我大明再麵對那北疆的來犯,根本就無需任何擔心,更無需任何害怕。”

“如今我華夏中原並非百年前了,吾大明也並非弱宋。”

“今日擒元帝,來日必可蕩平北疆,攻守易形。”

“大明,威武!”

郭英無比豪邁,情緒激動,高高舉起手,大聲高呼道。

他的聲音高亢激昂,如洪鐘般響徹四方,仿佛要穿透雲霄。

這一刻,每一個將士都被郭英的情緒所感染,心中湧起無儘豪邁之氣。

看著那被擒下的元帝,百年的屈辱,仿佛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每一個將士都是舉起兵刃,齊聲高呼著,聲音整齊劃一,響徹天地。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驕傲,每一個人都豪邁無窮,仿佛彙聚成了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而郭英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囚車內的元帝身上。

“放心吧元帝,你的命,隻有吾大明的皇上才有資格處置。”

“在此之前,你會好好的活著。”

郭英冷冷道,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

隨後一揮手,高聲下令:“來人,將元帝帶下去,好生看管。”

“還有,將所有的俘虜全部都看管好,彆讓他們死了。”

應聲。

親衛統領立刻快步上前,高聲應道:“標下領命。”

隨即,自有守衛在長城內的將士迅速上前,將這些囚車,還有押入長城內的俘虜一一接管。

對於這些北元難道俘虜,每一個押送的將士都是眼神警惕,似乎隻要這些俘虜有異動,大明將士們就會立刻對他們不客氣。

“大將軍,出征的大寧將士都是數月的殺伐,也是數月未曾洗澡了。”

“本王提議讓火頭軍再燒足夠的水,準備好足夠的木桶。”

“還有軍服。”

“如今他們凱旋歸來,理當好好犒勞放鬆一二。”

朱權滿臉笑意,立刻笑著提議道,滿是對將士們的關懷。

“多虧寧王殿下提及。”

“吾隻是記得讓火頭軍埋鍋造飯去了,忘記讓他們燒洗澡水了。”

“速速讓火頭軍燒水。”

“先讓大寧的將士們洗好再吃。”

“他們數月殺伐艱苦,可要好好放鬆一番。”郭英一拍額頭,恍然大悟,立刻交代道,話語中滿是對將士們的心疼。

“是。”親衛統領當即點頭,繼而就快步下去傳令了,腳步匆匆,顯得十分的高效。

“大將軍,此戰,末將麾下戰死五千七百六十七人,還請大將軍命人找到一個地方挖掘好墳墓,我希望能夠儘快將這些英魂遺骨下葬,入土為安。”

朱應這時也是一臉嚴肅,表情帶著悲戚,向郭英請命道,眼中滿是對死去袍澤弟兄的緬懷。

這時!

郭英看了周圍眾大寧將士捧著的布包裹,他臉上的笑容瞬間收起,神情變得凝重而肅穆,然後重重點頭,語氣堅定:“這是自然。”

“他們為我大明戰死,保家衛國而陣亡,不僅要讓他們入土為安,更要讓他們在陰間了無牽掛,此番深入北疆戰死的將士,老夫會親自向皇上請命,發放撫恤,恩澤其家小。”

“冠軍侯,他們的名冊可整理好了?”郭英正色問道,臉上帶著關切與重視。

聞言!

朱應從懷中小心的摸索,拿出了兩本染血的名冊來。

“這一本是戰死將士的名冊。”

“這一本則是受傷殘缺將士的名冊。”

“所有將士的軍牌,末將都已經讓衛鎮撫整理好了。”

朱應鄭重其事的將這染血的名冊遞給了郭英,雙手穩穩的捧著,仿佛捧著的是這些戰死英魂的榮譽。

郭英也是沒有任何怠慢,神色莊重,雙手鄭重的將名冊接了過來。

隨即。

他緩緩打開第一頁,上麵便是一個個名字,百家姓在其上,密密麻麻。

有軍官,有兵卒,但他們每一個都是屬於大明的將士,屬於大明的英雄,華夏的英雄。

他們的名字或許平凡,但他們的功績卻永載史冊。

看了一眼後,郭英麵帶敬重,大聲喊道:“都鎮撫。”

“末將在。”都鎮撫立刻快步跑來,動作迅速的躬身一拜。

“這兩封名冊,以最快速度上稟兵部。”

“讓兵部儘快將撫恤發放。”郭英沉聲道,語氣不容置疑。

都鎮撫當即道:“末將領命。”

“不過,此番冠軍侯已經凱旋歸來,兵部早有交代,一旦有深入北疆大軍的消息,立刻上奏兵部,上奏皇上。”

“末將是否要去準備上奏奏折?”都鎮撫恭敬問道,等著郭英的命令。

“這奏折,等會老夫親自去寫。”

“讓急報兵準備好。”

“以最快速度呈奏應天府。”

“皇上已經等這個消息很久了,相信皇上看到北伐功成,必會大悅。”

郭英當即說道,眼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待得這北伐功成的戰報呈奏上去,應天府會有怎樣的轟動?皇上又會有多高興?

“末將明白了。”都鎮撫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轉身準備去執行命令。

“對了,永昌侯何在?”

“為何不見他們歸來?”

“此番北元王庭之戰,不知永昌侯是否參與其中?”

一直沉默未語的朱棣此刻帶著疑惑的神情,開口問道,滿是好奇。

“回大將軍,永昌侯腳力稍緩,應該今日也可歸來。”

“隻不過,攻破北元王庭之戰,擒元帝之戰,永昌侯之軍並未參與。”

“在冠軍侯攻破北元王庭,大破元軍擒元帝凱旋之後,於數百裡之外與永昌侯大軍相遇。”

“知曉戰果後,永昌侯就率軍返回了,就是不知道他會從何處關隘歸於大明。”

隸屬於朱應麾下的衛鎮撫立刻上前,十分平靜的開口稟告道。

衛鎮撫並不屬於朱應管轄,而是一個統計軍功戰果以及賞罰的獨立存在。

他直接受命於兵部,更受命於當今皇上。

他的話,自然是可信的。

而且每一戰,每一次殺敵,每一次戰果,他都會詳細統計,從無差錯。

“此乃冠軍侯統兵深入北疆之後的戰果。”

“請大將軍一閱。”

說著,衛鎮撫從懷中拿出了一封冊錄,雙手恭敬的對著郭英一遞,非常鄭重。

郭英也是立刻神色一正,鄭重的將冊錄接了過來。

他緩緩翻閱,臉上的神情逐漸充滿了驚訝。

顯然,這衛鎮撫在上麵記錄的戰果十分之斐然,遠超想象。

“冠軍侯,無愧吾大明第一將啊。”

“當真善戰無敵。”

隻是將這戰報粗略掃了一眼後,郭英就滿臉欣喜,興奮的對著朱應誇讚道,甚至於臉上都滿是讚賞與欽佩。

雖然這些戰果比之朱應封狼居胥之功不算什麼,但是這麼多戰功累積起來,便是錦上添花,讓此番北伐的戰果更為亮眼好看了,也讓大明的榮耀更加輝煌。

“如此說來,永昌侯此番殺入北疆卻是無功而返了。”

朱權在一旁,嘴角一翹,帶著幾分嘲弄語氣的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此話一落,自然是讓郭英也是隨之沉默了,不知道說什麼為好。

畢竟,藍玉未曾得功,相比於朱應那耀眼奪目的戰果,這的確是有些令人大失所望。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