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20師師部。
“師座,收到電報,整3師已經被全殲了。”
“踏馬的,廢物!”20師師長楊臣棟不屑道。
“傳我命令,部隊停止前進,等待下一步指令。”
20師自從收到求援電報後,就立刻急行軍前進,現在已經抵達朗陵,距離興和鎮還有四十五公裡。
不過既然整3師已經沒了,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去了。
然而20師不打算去趟這趟渾水,正在等他的陳司令卻沒打算放過他。
這次大破襲的目的,是吸引大彆山敵軍出來支援。
可直到現在,對方還一動不動,那肯定不能就這麼算了。
整20師,是李培元第五兵團的主力之一,是全美械裝備的滿編師。
而朗陵又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就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稱。
如果進攻朗陵的時候果軍不支援,那就順勢拿下朗陵,到時候能能威脅進攻大彆山的果軍後方。
如果果軍增援,那就能有效的調動和脫散敵軍。
收到兵團司令部的命令後,陳成興和李雲龍立刻南下。
而且除了二總和d縱以外,已經渡過淮河的中野外線部隊也進至朗陵東南,承擔阻擊任務。
28號下午,大軍對朗陵的包圍完成,到了29號,總攻就已經開始。
此時朗陵城內的楊臣棟早已慌了神,接連向上級求援。
得知主力被圍,前麵張鐘麟和宋榮光的傷心往事又湧上了常瑞元的心頭。
為了避免悲劇重演,常瑞元立刻讓白建生從大彆山抽兵增援。
可是白建生收到命令後卻是嗤之以鼻。
“虧還沒吃夠啊?挖肉補瘡!”
白建生很清楚,g軍的目的就是逼迫他們從大彆山抽兵增援。
“那委座那邊怎麼交代?”參謀長問道。
“隨便你怎麼說,兵,一個不給!”
收到白建生的回電後,常瑞元差點沒氣死。
麵對這種情況,常瑞元立刻召開了軍事大會。
“有些人,為了搞山頭,全然不顧黨國的利益!”
“g軍的三支隊伍,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互相策應,打的那是得心應手、得勝會師!”
“可我們呢?北伐和抗戰的革命精神都跑到哪裡去了?”
“我目前還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隻要在台上一天,就要說話算話,就要對黨國負責!”
聽到常瑞元在台上指桑罵槐,白建生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可是常瑞元在大會上拿出了大義,白建生不得不遵從他的命令,從圍攻大彆山的隊伍中,抽調了整編9師、10師、11師回援朗陵。
與此同時,歸德一帶的第5軍和整編75師,商都的第47軍也都出動支援。
整編11師的推進速度很快,31號就已經抵達了朗陵以南地區,並與中野a縱交上了火。
見常瑞元圍攻大彆山的戰略部署已經被打亂,各部隊沒有戀戰,立刻分彆撤出了戰鬥。
整編11師和機械化推進的第五軍在朗陵勝利會師。
元旦的早上八點鐘,常瑞元收到了勝利會師的消息。
原本還悶悶不樂的常瑞元,心情立刻好了起來。
在九點鐘的廣播上,還進行了元旦致辭。
朗陵城內,為了慶祝元旦,邱楓也專門請胡子奇吃飯。
聽著廣播裡的致辭,邱楓笑道:“胡司令官,你我這次朗陵會師,就像是關公張飛唱了一出古城會,把老頭子樂壞了。”
“我看不見得吧?”與狂妄的邱楓相比,胡子奇的大腦就清醒多了。
“校長清楚的很,他要的是俘虜、是戰俘,要是能捉上幾個穿軍裝帶手槍的g黨乾部到金陵,他才真正高興呢。”
“哈哈哈這件事看我的。”邱楓拍著胸脯說道。
“這次我給他來個窮追不舍,發揮機械化的優勢,逮他幾個師長團長的。”
聽到邱楓的話後,胡子奇立刻勸道:“老兄,一定要謹慎啊,萬萬不可步了張鐘麟的後塵。”
“據我偵查部隊的偵察,g軍華野主力似有北轉的跡象,但是現在還不知道g軍又想玩什麼圈套。”
“嗬嗬”邱楓搖了搖頭:“這g軍呐,真成了老頭子說的那樣,隻有打轉旋磨,盲目竄擾嘍。”
“誒老兄,校長可以那樣講,我們可不可以那麼想。”胡子奇勸道:“我們是深陷沙場的人。”
“踏馬的,我倒是想得到一個與g軍直接對壘的機會!”邱楓說道。
“中原自古多戰,有你老兄大戰宏圖的時機。”
“乾!”
“來,乾!”
與邱楓、胡子奇甚至是常瑞元的好心情不同,事情傳到白建生這裡後,他卻是瞬間破口大罵。
“一個朗陵頂個屁用!”
“以犧牲大彆山局勢的代價,保住一個小小的朗陵,值得嗎?”
“這簡直就是在幫g黨的忙!”
“司令,從大彆山調兵,是委座在會上定的,跟咱們沒關係啊。”參謀長還沒明白白建生是在罵誰。
“我說的就是他!”
“我早就講過了,他根本就稱不上統帥!”
“越級指揮,毫無章法,充其量是個步兵營長、步槍司令!”
“瑪德,不待了,回金陵!”白建生越說越氣:“讓他姓常的來指揮!我白某人不伺候了!”
白建生氣呼呼的返回了金陵,而且將一腔怒火全賴在了常瑞元的瞎指揮上。
而且他還從此下定決心,以後不再合作,而是專心拆台。
因為大彆山困局得到暫時解除,中央同樣很是開心。
元旦這一天,在新華社致辭中,首次采用了‘進攻’這個詞。
並且將三軍外線出擊前,5年內徹底粉碎果軍統治集團的時間,提前到了兩年左右。
而就在這一天,常瑞元也在跨年晚會上,說果軍在戰略上已經達成了最大的任務。
雙方其樂融融的,攜手邁進了新的一年。
因為白建生的撂挑子不乾,常瑞元毅然決然的親自出山,集結六十六萬大軍逐鹿中原。
為了改變之前的被動局麵,經過深思熟慮,常瑞元製定了固守東北,力爭華北,集中兵力進剿中原的分區防禦戰略部署。
常瑞元深知得中原者得天下,因此他對中原的兵力部署和建製進行了大的調整。
經過與岡村寧次的深入交流,中原戰區被分為8個綏靖區。
這些綏靖區各自配屬一定數量的正規軍,有的轄兩個整編師,有的轄一個師和地方保安部隊,各自擔負區域內的防禦任務。
而中原戰場的67個整編師約六十六萬人,除了一部分配屬給綏靖區擔任防禦外,其餘主力部隊組成了六個機動兵團和四個快速縱隊。
常瑞元準備以隴海、平漢鐵路為依托,集中兵力對付中原的g軍部隊,並加強長江防線,確保金陵和江南地區的安全。
而這一套,正是岡村寧次當初對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與蠶食策略的放大版。
在完成相關部署後,老蔣指示胡子奇兵團再次向大彆山區發動了進攻,企圖尋找中野主力決戰。
此時中野挺近大彆山已有四個多月,因為果黨在大彆山地區的長期屠殺,百姓根本不敢幫助g軍。
而中野長期無後方作戰,部隊的彈藥、服裝和糧食越來越困難。
迫不得已,在1月25號和26號,接連向中央發報請求支援。
有鑒於此,27號,中央決定派華野3個縱隊渡江南下,深入果統區作戰。
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二十至三十個整編旅回防江南,進一步把戰火燒向果統區。
但是在經過了長達四十天的深思熟慮之後,野司卻上書中央,希望暫不渡江,而是華野集中兵力配合中野在中原地區打幾個大仗。
經過幾番溝通與交流之後,中央勉強同意了華野的意見,但是也讓野司首長立下了軍令狀。
在未來6個月內,要殲滅中原地區果軍最精銳的整編第5軍為核心的612個整編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