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二十三章 騎馬步卒列疊陣

第二十三章 騎馬步卒列疊陣(1 / 1)

推荐阅读:

有人說,金軍是以騎兵為主體而組建的一支軍隊。

這句話對也不對。

因為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東亞的傳統精銳騎兵,應該都得身備三仗乃至於身備五仗。

上馬扛槍能衝陣,拉弓能襲擾;下馬立矛就是方陣,抓起刀盾就是散陣。

如果不是全能手,怎麼能被稱為精銳呢?

再加上金國喜歡臨時捉簽軍,也就有了金軍是少數精銳加上垃圾海的說法。

宋軍一開始的建軍思想也是如此,但到了靖康之變之後,由於戰爭對手的變化,各個戰區的元帥也隻能適應。

與嶽飛的大開大合,長驅直入,打主力會戰的戰略思路不同,由於西川、漢中與隴右地形複雜,所以吳家兄弟走的是防守反擊的路數。

具體實行起來就是占據一個讓金軍不得不攻的位置,隨後用神臂弩配合著地勢,對金軍造成極大殺傷,等待金軍疲憊之後,再進行反擊。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吳璘所改進的疊陣法十分奇葩。

第一排是長搶手,大部分時間是坐在地上,將長槍斜插起來。

第二排是弓箭手與強弩,單膝跪地等待。

第三排是神臂弓手,站著等待。

在這期間,如果有條件的話,騎兵在兩翼掩護,在長槍手身前布置拒馬。

敵軍正麵衝到百步的時候,神臂弓手先射擊,隨後是其餘弓弩手。

這種陣型不能算是完全毫無用處,但與後世營銷號中所吹捧的三段擊卻也不是一回事,戰力也不能劃等號。

根本原因是,射擊燧發槍是不用什麼體力的,而無論是拉弓放箭還是給勁弩上弦,都是得需要力氣的。

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在急速射出二十支箭的時候就會雙臂酸軟,接近力竭。

所以,指望弓弩手以大量箭矢打擊敵人之後,還能上陣肉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指揮官與普通軍卒都有一種心理準備,在一場戰鬥中,遠程射擊與近戰廝殺隻能二選一。

相比於慘烈的近戰,遠程射擊可是太舒服了。

這也就導致了吳璘所部的宋軍發展越來越畸形,遠程火力無比強悍,近戰廝殺能力越來越弱小。

在曆史上,一開始吳璘所部所向披靡,因為任誰看到這麼多弓弩手都會害怕。

更何況還有啼哭郎君完顏撒離喝的例子在前,誰也不會讓兒郎們再次白白送死。

而後來完顏璋之所以能在原州一舉將老將姚仲擊潰,就是因為他看透了疊陣的本質,並且真的找準機會。

完顏璋派遣一路兵馬從側翼或者繞後,繞過最前方負責肉搏的宋軍,隨後自帶另一支兵馬,穿著重甲勇猛向前廝殺,將肉搏宋軍擊潰之後,整個宋軍就瞬間大亂起來。

吳挺麾下這支兵馬雖然精銳,卻依舊是吳璘手把手訓練出來的,同樣是一支由弓弩手為主力的軍隊。

但是與其餘宋軍不同的是,這支人數高達五千步卒有大量的馬騾,可以騎著馬騾機動作戰。

他們馬上本事十分稀鬆,不擅長騎戰,但可以依靠強悍的機動能力,迅速轉移出現在敵軍意想不到的地方。

章文此時已經率領一千兵馬,迅速占據了馬嵬坡周圍兩座小丘,隨即在距離完顏亮不過兩裡之處,下馬列陣,在兩座小丘之上布置好的疊陣。

這一手可把完顏亮整不會了。

在他看來,宋軍也隻有兩種戰法。

要麼宋軍騎兵在平原上正麵衝來,要麼宋軍步卒遠遠列陣,緩緩推進到小丘上。

因此,完顏亮根本沒有讓金軍先去占領製高點。

可誰成想到,宋軍會有這麼一手?

這麼一來,金軍豈不是直接喪失了地利,一照麵就小輸一陣?

而此時章文也是滿頭大汗。

“列陣!列陣!這操蛋的地勢!太他娘的緩了!各個都分出一半人來,用長槍頂上去!”

“拒馬?!我到哪裡去給你找拒馬?你他娘的看我像不像拒馬?!”

“弓弩手都留著一些力氣!準備肉搏廝殺!”

“呼!”

“喝!”

此時天氣雖然涼爽了許多,然而完顏王祥麵對此等局麵,還是瞬間額頭布滿汗水。

他娘的現在遇到的宋軍怎麼全都是硬茬子?

在兩淮時那些一觸即潰的宋軍跑到哪裡去了?

不過完顏王祥也知道,能充當奇兵執行任務的,必然都是精銳,但他還是不禁胡思亂想起來,是不是自己流年不順,撞了太歲了。

“王祥!”

眼見又有宋軍騎兵從小山丘之後衝了出來,完顏亮大聲下令:“帶著漢兒軍輕騎,先頂上去!”

“喏!”

完顏王祥立即舉起長矛,指了指身側二人:“胡宇,你帶本部兵馬,先去襲擾。孫政,劉彥,你們二人隨我來!”

胡宇就是剛剛點破此處乃是馬嵬坡的關西將領,他聞言不敢怠慢,帶著四百餘漢兒騎分散向前,以弓箭擾亂宋軍陣型。

胡宇這幾人都明白,此番先派他們出戰,是因為完顏亮擔心他們見到吳璘所派的兵馬之後反水,所以先要讓雙方先打出傷亡仇恨來,才能放心。

但是大宋的恩德,西軍的恩義,那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對於胡宇等新生代來說,宋國隻是父祖口中一個虛幻的符號,而他們的青年時代幾乎全都是金國人。

人都是會變的,尤其是當老一代人落幕,新一代人崛起的時候,新的思想與道德觀都會以新一代人所成長的環境而決定,而不會直接繼承。

這也是虞允文覺得這就是宋國收複中原最後機會的原因。

自中原南下想要收複失地的北人,留在中原翹首以望王師的父老,都會被時間無情的磋磨。

在新一代的世界觀中,天下本來就是南北分裂的樣子,為什麼要冒著身死族滅的風險去改變這一切呢?

現在正是新舊交替的關鍵點,也因此,在關西一地,與吳璘暗通款曲之人有很多,但想要為金國效力之人也不少。

以胡宇為代表的關西漢兒就是後者。

也因此,胡宇麵對宋軍的時候,雖然也對父祖口中的吳太尉有些畏懼,但隻要吳璘不親自來,他根本就是不怕的。

“我乃吳挺!關西將門!爾等……”

吳挺帶著百餘親衛,自兩座小丘躍馬而出,拎著長槍在陣前高呼自名,耀武揚威。

然而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胡宇一聲暴喝:“將門你媽!”

一邊怒罵,胡宇手上也沒閒著,直接彎弓搭箭,一箭射向了吳挺的麵門。

雙方相距不過三十步,吳挺沒有想到胡宇竟然這般不給麵子,他猝不及防,倉促間隻能微微偏頭。

“吱!”

箭頭與頭盔摩擦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爆發了一連串的火花,箭矢隨後偏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吳挺扶著頭盔,勃然大怒:“直娘賊!給臉不要!”

說罷,吳挺帶著親衛直接向前衝殺。

胡宇本來就是為了襲擾宋軍,見狀也沒有與吳挺正麵衝殺的打算,而是分散開來,以五到十人為一隊,放箭襲擾。

張從進帶著二十多名親衛,抱著一杆長刀,看著這一幕冷笑出聲。

有親衛低聲詢問:“總管,咱們要不要去幫忙?”

張從進搖頭:“嗬嗬,本來就應該驅散這些輕騎的,如果小吳將軍連這點破事都解決不了,那還北伐個屁,早些回家哄孩子去吧。”

然而隻是笑了兩聲,張從進的笑容就變得自嘲起來。

這名打著胡字大旗的漢兒口音明顯是關西人,他們見到北伐而來的宋軍之後,不但沒有聞風而降,反而直接殺了過來。

叔父的謀劃出了錯漏了!

關西士民即便對歸屬感不強,但對宋國更是如此。

想到這裡,張從進不由得看向了身後的張字大旗。

事情還是不對。

關西父老不認金國宋國,難道還不認關西張氏嗎?為什麼連一句話都不詢問,就直接開打了?

“總……總管……看前麵。”親衛的聲音有些顫抖,將張從進從沉思中喚醒。

張從進連忙轉頭眺望。

待他看到那麵碩大的金吾纛旓刺破了煙塵,出現在了戰場之後,臉上的笑容驟然凝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