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內政官員緊張,陸川也就沒有給郭嘉太大的壓力,隻讓郭嘉挑選五十名內政官員就行了。
貴霜帝國麵積也不小,人口超過一千萬,僅僅五十名內政官員根本就不夠,所以這次陸川是真的在照顧郭嘉,不讓他太為難。
當然,陸川也知道僅僅依靠五十名內政官員肯定是不夠的,所以他做了另外一種選擇,讓貴霜帝國人治理貴霜帝國。
沒錯,陸川雖然消滅了貴霜帝國九成以上的軍隊,也有了直接滅掉貴霜帝國的能力,但他卻沒有選擇直接滅掉貴霜帝國,而是暫時保留貴霜帝國的名號,免得引起太多的反抗。
既然保留了貴霜帝國的名號,陸川也有讓貴霜帝國人治理貴霜帝國的意思,那索性就讓那十名投降快的貴族組建議會,並將這個議會設立為貴霜帝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十名貴族組成議會,共同治理貴霜帝國,從封建的君主製度變成了議會製度,聽起來是進步了,但實際上這個議會也僅僅隻是一個工具而已,真正能夠掌控貴霜帝國權柄的,必須是陸川派過來的人。
所以讓十名貴族組建議會,就可以有效分化這些貴族之間的關係,讓他們無法團結起來,除非他們願意放棄他們手中的權力。
又因為沒有推選國王,所以這十名貴族在地位上是相當的,誰都彆想壓誰一頭,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的狀況。
十名貴族無法團結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對陸川派來的人構成威脅,方便陸川徹底掌控貴霜帝國。
至於韋蘇提婆一世的私生子,依舊隻是一個擺設。
除了給他足夠的榮華富貴之外,陸川不會給他任何權柄,防止他振臂一呼,拉起一支反抗力量。
有了這樣的決定之後,陸川把這十名貴族叫到一起,也不問他們的意願,直接就宣布了。
事實上這十名貴族根本不可能反對,因為陸川一開始就沒打算給他們任何權力,他們隻是保留一小塊封地,有那麼一點私兵的貴族而已,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國家大事。
但是組建議會之後,他們就等於掌握了國家權力,地位甚至比之前還要高,所以他們為什麼要反對?
陸川就是利用這十名貴族的私心,輕輕鬆鬆就將那麼一小部分權力給分化了。
反正在陸川的計劃中,這十名貴族充其量就是各種政策的執行者,而真正製定政策的人,必須是陸川派來的人。
而說到真正的負責人,陸川又開始頭疼了。
想要讓貴霜帝國穩定下來,必須要讓有足夠實力的人才能做到,必須是頂級將領和謀士。
陸川身邊不缺少頂級將領和謀士,但問題是他們都已經有安排了,不好輕易調動,就比如曹操和荀彧在冀州,荀攸和張遼在並州,呂布和陳宮在青州,張繡和徐庶在徐州等等。
陸川拿出地圖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有些地方的人還是可以調動一下的,就比如青州和徐州緊鄰大海,而如今這個年代,隻有大陸王朝擁有組建海軍的能力,所以青州和徐州一般是不會遇到外敵入侵的。
同樣的,揚州也是這樣的情況。
豫州和兗州位於大陸王朝腹地,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遭遇外敵入侵,因為外敵想要入侵大陸王朝,就必須先對大陸王朝邊界位置的州動手。
這樣算下來,青州、徐州、揚州、豫州和兗州,其實沒有必要保留太多的軍隊,也不需要有頂級謀士和將領坐鎮。
相比較起來,貴霜帝國這邊更需要頂級謀士和將領,所以陸川當即做出決斷,將陳宮、徐庶、夏侯淵、張繡四人調到貴霜帝國。
陳宮和徐庶在曆史上的名聲雖然比不上諸葛亮、周瑜、荀彧等人,但也是一流謀士,能力方麵絕對沒有問題。
張繡和夏侯淵也是一流將領,領兵打仗方麵也不是貴霜帝國那些將領能比的。
讓他們四個來貴霜帝國坐鎮,想來貴霜帝國也鬨不出什麼花樣。
再說了,陸川對他們四個的要求也不高,隻要能穩住局麵,源源不斷地將貴霜帝國的內的資源送到大陸王朝就行了。
貴霜帝國存在時間也不短了,陸川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抹除貴霜帝國存在的痕跡,所以他選擇了退而求其次,那就是保留貴霜帝國的名號,實際掌控貴霜帝國,搶奪貴霜帝國的資源。
隻要這麼過上幾年時間,貴霜帝國的存在感就會快速降低,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再將貴霜帝國的名號徹底抹除,就等於是將貴霜帝國融入到大陸王朝了。
趁著典韋、關羽還有張飛討伐剩下那些貴族的時間,陸川就發出了調令,讓他們四個人抓緊時間趕過來。
考慮到張繡和夏侯淵都是將領,所以陸川還讓他們各帶五萬士兵過來。
至於他們離開之後留下來的職位空缺,就從當地政部或者軍部找合適的人選接任就行了。
原本呂布和曹操都是很合適的人選,但陸川擔心他們兩個野心太大,可不敢把他們兩個一起放到貴霜帝國,甚至都不願意讓他們離自己太遠。
當初曹操和呂布之所以肯投降,就是因為被陸川給打服了,可過去了這麼多年,誰敢保證他們兩個不會生出彆的心思?
陸川可不會輕易給他們機會。
同樣的道理在司馬懿和孫權身上也適用。
在等待陳宮、徐庶等人到來的時間裡,陸川就開始了解貴霜帝國的這邊的風土人情,順便等典韋、關羽和張飛的消息。
典韋、關羽和張飛也沒有讓陸川失望,他們雖然隻帶了三千騎兵過去,但那些貴族根本就不敢和他們戰鬥。
這些貴族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為他們位於貴霜帝國的偏僻位置,認為陸川不會在乎他們。
可陸川偏偏就是一個認真的人,既然他都來了,又怎麼能容忍這些貴族不投降?
不僅不能容忍,而且還要將這些貴族全都殺掉,以儆效尤。
當然,對外宣布的話,肯定不能說他們不肯投降,所以才會被殺掉,而是給他們安插一個罪名,就比如不願意接受十貴族組成的議會,所以才會被清理。
隻要打著貴族議會的名義動手,那這就是貴霜帝國的內部矛盾,跟他陸川沒有關係。
同樣的,殺死韋蘇提婆一世,廢除大部分貴族的身份這這種事,也被陸川變著花樣地安插到了貴族議會頭上。
反正陸川是不會這麼做的,他隻是為了貴霜帝國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才親自過來,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治國經驗,為貴霜帝國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這樣的說辭或許短時間內很難讓貴霜帝國人相信,但隻要貴霜帝國的實際掌控權力還在陸川手裡,時間長了之後,人們自然也就接受了。
統治底層人民真的不要太簡單,隻要上位者能夠克製自己的貪心,知道體察民間疾苦,給底層人民一條活路,他們就很滿足了。
還是應了那句話,隻要不是被逼到絕路上,誰願意造丨反?
隻可惜並不是所有的上位者都能克製內心的貪念,總覺得再多拿一點也沒關係,卻不知道就是這一點一點又一點,才徹底斷了底層人民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