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我不是劉辯 > 第二百零四章:盧植:你們老劉家都這麼沒有邊界感的嗎?

第二百零四章:盧植:你們老劉家都這麼沒有邊界感的嗎?(1 / 1)

推荐阅读:

暮陽如西下的熔金,緩緩沒入崤山重巒疊嶂之間,將天際染成一片赭紅。

皇宮中的尚書台內內,銅鈴聲在搖晃下叮叮作響,鈴聲和腹中的饑餒,盧植恍惚間驚覺已至下值時刻。

揉了揉酸澀的眼眶,目光掃過案頭堆積的奏疏,盧植提筆蘸墨,揮毫著將手頭的最後一封奏疏批閱完,這才地擱下筆,拾起腿邊放著的胡桃木錘,輕輕地敲打著僵直的脊背和酸軟的大腿。

良久才扶著案幾緩緩起身,正欲離去,卻聽見廊下拖遝的腳步聲和歡笑聲,盧植抬眸望去,隻見尚書令劉陶與司徒劉焉把臂聯袂,行至近前。

三公自帶錄尚書事之權,故而劉焉也是在尚書台一同處置政務的,劉焉與劉陶又同為漢室宗親,二人交好自然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劉焉扭著臂膀,不作聲色地掙脫開被劉陶把著的臂膀,握住盧植的手,露出幾分親切的笑意,道:“子乾,且去我府上小酌幾杯如何?”

盧植眼簾微垂,微微搖首,婉拒了劉焉的邀請。

劉焉聞言,笑意未減,隻眼底掠過一絲晦暗,與劉陶對視一眼,二人也不強求,便自行離去了。

待二人那親密無間般的聯袂背影消失視線中後,盧植負手而立,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腰間玉帶鉤,喉間溢出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

兩個老東西,在尚書台明爭暗鬥,還偏偏喜歡在下值後表現出一團和氣的模樣,不就是想掩蓋爭權的本質嗎?

好讓太子殿下和朝中百官認為,你二人爭執皆為公事,並無私心。

三公是自帶錄尚書事之權的,而何謂“錄”?

錄者,總領也!

尚書台已經有一位尚書令總領尚書台事務了,但偏偏在製度上,三公、大將軍和太傅皆自帶錄尚書事之權,還有諸多由君王特賜錄尚書事之權的朝臣。

沒有哪個尚書令喜歡頭頂上除了君主外,同時還坐著幾個拉屎的,因此劉陶對於劉焉這位年歲相近的宗親司徒,不能說是一點也不歡迎吧,隻能說希望劉焉趕緊生場大病然後因病免官。

誰讓劉焉擺明了是來者不善,是籌謀著來尚書台當主人的。

劉焉覺著,老夫為太子屠了汝南袁氏全族,自是太子信重的臣子,而且還是當朝唯一正常任職的三公!

你尚書令再權重,再為人尊稱一聲“劉令君”,也不過是區區千石官員,銅印黑綬。

而老夫乃當朝司徒,秩萬石,金印紫綬,你跟老夫都不是一個級彆的,難不成還想指使老夫?

劉陶雖性情寬宏豪爽,卻也忍不了劉焉這種試圖喧賓奪主的行為。

太尉楊賜、司徒袁隗和司空張濟三人同時在尚書台錄尚書事的時候,都不會如此喧賓奪主,你劉焉算什麼東西?

因此兩人就這麼杠上了。

你挑我的刺,我說你的不是,二人在尚書台針鋒相對,這些看似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話語,還偏偏說得讓所有人聽起來頭頭是道,似乎二人都是在為公事而爭執罷了。

不過,盧植也摸不準這件事的底細。

焉知此二人不是故意表現出因爭權而不和的模樣,以此來安太子殿下之心的呢?

若是兩漢君王希望尚書台隻有一個頭,那麼又何必設置那錄尚書事之權呢?

嗬,鐵板一塊、上下一心的尚書台,也該招致太子殿下的忌憚了,這樣的尚書台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不過盧植也並不是太關心這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反正無論真相如何,他都不想牽扯進其中,隻要彆不是太耽誤國事就行。

盧植與一眾同僚話彆,步出尚書台時,夏日的熱浪撲麵而來,蟬鳴聒噪,暑氣蒸騰,盧植抬手遮擋刺目的夕陽,感受著來自夏日的暑氣,不免有些煩躁。

太子體恤臣下,尚書台當值時自有冰鑒消暑,出了門反倒是讓人有些不適應。

上了馬車,行不過一刻便抵達了後將軍府。

太子時常召見盧植,故而特意賜了一座宮城邊上的宅邸,但馬車尚未停穩,盧植便透過隨風輕飄的車簾,嗅聞到了陣陣珍饈佳肴的香氣。

聞這味兒,應當是那個豎子來了。

這香味,對於尋常官員也許隻是幾道珍饈的香氣,但對盧植這位太子府用膳的常客而言,實在是太熟悉了。

胡椒炙鹿肉,茱萸牛肉湯,這般辛香的氣味即便是在府門處都能嗅到,定然是太子府的庖廚手藝。

果不其然,盧植剛過府門沒幾步,便見一道身著赤色蟠龍紋常服的身影頗為輕佻地一路小跑而來,腰間玉組佩叮當亂響,一邊跑一邊喊著,全無威儀。

“盧師!孤可是等了許久,就等盧師入席用膳了。”

“上林苑新貢的鹿脊,盧師最愛的吃食!”

盧植被拽著胳膊往裡走,望著熟悉的府邸和道路,心中忽生錯亂之感,恍惚間竟分不清這到底是誰的家,隻覺自己仿佛成了這府中的外人。

這是他的後將軍府啊,怎麼莫名有一種被鳩占鵲巢的感覺?

盧植看著眼前的太子,忽然聯想到了尚書台中,劉陶麵對劉焉之時,莫非也是這般感覺?

你們老劉家都這麼沒有邊界感的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