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我不是劉辯 > 第二百零六章:既然考不進雒陽,那就打進雒陽!

第二百零六章:既然考不進雒陽,那就打進雒陽!(1 / 1)

推荐阅读:

涼州,漢陽郡郡治冀縣

玄墨鑲邊的赤色軍旗於風中獵獵作響,皇甫嵩跨坐馬上,,身後大軍甲胄鏗鏘,戰馬噴鼻聲此起彼伏,隨著鼓點緩緩壓至城下。

漢陽郡守蓋勳身著袍甲,率屬吏與郡中豪族列隊出迎。

漢陽郡守本為範津,安定郡守左昌貪汙軍費被朱儁斬首示眾,而後向太子上奏,請調範津為安定郡守,並請擢漢陽郡長史蓋勳為漢陽郡守。

蓋勳是敦煌郡人,族中世代二千石,但皆止步於涼州各郡的二千石太守,從未曾跨出過涼州一步。

身為涼州刺史的朱儁,則是在蓋勳接任漢陽郡守那日,向蓋勳許下了承諾。

冀縣不失,入京為官!

是的,朱儁的意思就是,隻要冀縣還在,漢陽郡其他地方全丟了都沒事!

誰讓冀縣是涼州的州治呢!

兩漢時期的涼州,由於軍事、政治等因素,州治時常變遷,或在武威郡姑臧,或在隴西郡的臨洮、襄武、狄道,或在漢陽郡的冀縣,在這幾個地方之間來回變遷。

治武威郡,是為了穩固剛剛開拓的河西四郡。

治隴西郡,是為了監督涼州西南白馬羌、鐘羌、參狼羌等諸羌。

而最終遷移至漢陽郡冀縣,則是後漢朝廷對於涼州羌亂的妥協,不得不向後遷移治所,使得朝廷失去了對河西四郡的大部分掌控力。

作為如今的涼州州治,攻下冀縣於涼州叛軍的意義不言而喻,屆時叛軍士氣也會為之一振,最終鯨吞整個涼州,進犯三輔之地。

蓋勳也沒有辜負朱儁的期望,北地郡先零羌經安定郡北部的逢義山奔襲漢陽郡。

蓋勳親率郡國兵一千五百並征召漢陽郡各豪族仆從及青壯二千人赴阿陽縣,以寡擊眾擊退了萬餘先零羌整整二十七次進攻,重挫其銳氣,逼得先零羌不得不暫時後撤休整。

不過儘管蓋勳暫時擊退了叛軍,但叛軍勢大,誰也不能保證蓋勳手中這點兵力次次都能勝。

而這時,朝廷的王師抵達了漢陽郡。

那自然是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

皇甫嵩翻身下馬,身後一眾將校們見到主將都下馬了,他們自然沒有理由托大坐在馬背上。

皇甫嵩翻身下馬,軍靴踏地激起一蓬塵土,主動邁著大步上前,親切地握著蓋勳的手,常年握著兵刃的掌心滿是粗糲的老繭,輕輕拍打在蓋勳的手背上,道:“元固,漢陽得保,閣下之功也!”

“將軍謬讚,勳既食漢祿,自當竭力奉公,守住漢陽郡不過是儘忠職守罷了。”蓋勳肩背微躬,眉梢卻揚起三分凜然,指向身後的屬吏與豪族,道,“至於功成,若無郡中官民士紳團結一心,便是韓白複生,亦無能為力也。”

皇甫嵩朗笑一聲,挽住蓋勳臂膀轉向眾將,道:“蓋君者,巍巍乎君子也!”

眾將也沒有駁了皇甫嵩的麵子,紛紛附和誇讚蓋勳為君子。

這般尊重和禮遇不免讓蓋勳受寵若驚,但卻沒有再謙辭皇甫嵩的褒讚之語。

蓋勳是個真正的赤誠君子,他覺得守住漢陽郡的功勞在於眾人,而非他一人,所以他謙辭了。

但皇甫嵩誇讚他為君子,他也的的確確認為自己是君子。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蓋勳認為自己保全了漢陽郡百姓免遭屠戮,是“仁”的表現,自然無需謙辭“君子”之稱。

而後,皇甫嵩令一萬三河良家子入城駐紮,接管了城防。

說到底,皇甫嵩也是涼州人,知道涼州羌亂背後的鬼把戲,他信任蓋勳不代表他信任城中的其他涼州豪族。

而餘下的五萬餘大軍,則是住進了由漢陽郡豪族們搭建的城外兵營之中,營中設施完善,清一色的牛皮帳篷,除了略帶牛皮味兒以外冬暖夏涼,另有被褥以及軍靴等物置辦完備。

輜重營倉庫中也已備齊糧秣,醃肉成捆懸於木架之上,另有蔬果堆積如山。

於高順的步兵校尉部和曹仁的羽林左騎而言,這樣的環境都幾乎能與雒陽皇宮的兵營相提並論了,更遑論那其餘良家子、郡國兵和輔兵等兵馬呢?

這裡簡直是人間仙境!

曹仁這位羽林左騎監率騎兵卸下馬鞍,從馬槽旁的麻袋裡掏出一抔飼料,眼見這其中竟是豆料、穀殼與細乾草混裝而成的戰馬飼料,不由眉間微挑,驚異道:“乖乖,涼州豪族竟這般闊綽?”

韓約撚須冷笑,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漢陽四姓的薑、閻、任、趙是什麼德行他還不清楚,這幫暗中資助涼州叛軍的家夥能是真心用那麼闊綽的大手筆招待朝廷大軍?

外人也許不知道,但韓約可是太清楚涼州的豪族們究竟是一幫什麼擬人玩意了。

昔年羌亂,哪次沒有涼州豪族暗通款曲?

不過也沒辦法,朝廷和中原世家豪門歧視和排擠涼州人,即便是被舉孝廉入雒陽,隻要不願意給中原的士人老爺們宣誓效忠當狗,策士你就彆想通過!

誰讓經學最終解釋權在中原的士人老爺們手裡呢!

然後涼州各郡豪族中,忽然有人站了出來,表示他有一個點子!

既然考不進雒陽,那就打進雒陽!

我們涼州人,要讓涼州再次偉大!

一句句口號鼓舞人心,聽得人熱血沸騰,然後有人提議大家夥說乾就乾,揭竿而起吧!

進了雒陽城,搶錢搶糧搶娘們!

眾涼州豪族:你神經病啊!

口號固然喊得震天響,真到了舉兵反叛的時候就開始瞻前顧後了,畢竟打進雒陽也不容易啊,若是敗了那就喜提九族消消樂了。

熱血冷卻後,涼州豪族們中又有人提議,不如打代理人戰爭!

給錢、給糧、給兵器!

於是涼州豪族開始大量資助涼州各郡不得誌但頗有勇武的漢人軍官,提攜漢羌混血,籠絡諸羌胡,如此一來即便叛軍襲卷涼州,也不會對他們下手。

如果這群泥腿子敗了,那敗的是涼州叛賊,他們這些豪族老爺也是被“劫掠”的受害者,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如果這群泥腿子勝了,若是要治理得到的新地盤,鞏固勝利果實,還不得靠他們這些同鄉的豪族老爺?

不靠他們難道靠不識字的泥腿子,還是靠向來鄙夷涼州人的中原士人?

後來,涼州的豪族老爺們覺得這件事還是不夠穩妥,索性再資助一批想考進雒陽的涼州人,隻要他們發達了也能提攜自家後輩。

至於他們怎麼發達?

這不是有一群反叛的泥腿子嘛!

隻要豪族老爺們發力,斷其後勤,賣其情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叛軍借助涼州豪族的情報砍下官軍的腦袋獲取叛軍中的話語權,官軍靠著涼州豪族的情報砍下叛軍的腦袋提升官位,誰不聽話誰就會成為下一批被砍下腦袋的人。

但就在韓約前往雒陽的這段時間裡,涼州豪族們的方略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太陽來了,還打什麼代理人戰爭啊!

(2547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