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二百六十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

第二百六十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1 / 1)

推荐阅读:

宋江麵聖回來,將趙俁給其部官員將士的升賞帶來,使得原來的宋江義軍現在的虎賁軍氣勢如虹。

在這樣高昂的氣勢下,虎賁軍順江西進,接連攻克富陽、新城、桐廬、建德……一直打到了方臘的老家睦州清溪縣。

與此同時,劉法也帶人攻克了歙州,目前正在收複歙州所屬婺源、祁門、績溪、黟縣等地,將方臘部的方臘義軍全都趕回睦州,準備與虎賁軍合圍方臘部的方臘義軍。

這裡順便說一句,之所以劉法的進展沒有宋江快,不是劉法率領的西軍的戰力不如宋江率領的虎賁軍的戰力,而是從趙俁到童貫再到劉法,製定的戰略都是用宋江義軍消耗方臘義軍,這虎賁軍才充當起了剿方臘義軍的主力。

到了清溪縣,宋江命人出去打探方臘義軍所躲藏的幫源洞的地形。

結果,得知那座高山,整座山恰似一尊天然的覆缽式白塔,主峰擱船尖海拔數百丈,有東南諸山之祖的讚譽,擁有最神秘的矽質岩峰牆地貌,怪石嶙峋,奇峰羅列,構成了複雜的山地地形。

這裡還有“石門九不鎖”的獨特地勢,十道天然石門有的是山勢攏聚成似天然城門,有的是山中原居民的先輩們從岩石上開鑿出來,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地形。

其山地處歙州、杭州、睦州三地交界處,與臨安、淳安兩縣交界,東北有千畝田七尖,西邊是嶂山清涼峰,南邊是白際山脈,東南是金紫峰,北邊是東西倆天目山、昱嶺山脈。

總之,這裡既險要無比,又四通八達,輕易攻打,不僅難以攻克,還有可能使己方造成巨大傷亡,而且還可能讓方臘義軍利用複雜地形四處逃竄,死灰複燃。

宋江深知,此戰關乎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安寧,也關乎他及麾下虎賁軍的榮辱,所以不敢有絲毫輕率。

宋江召集手下一眾將領、智囊、參謀,圍坐於臨時搭建的軍帳中商討剿滅方臘的對策。

“幫源洞地勢之險,非比尋常,若強行攻關,必損兵折將,且難以奏效,萬一教方臘借小道逃離此地,或將前功儘棄,為朝廷留下大患,諸位暢所欲言,該當如何是好?”宋江問道。

“為今之計,唯有重金懸賞,找到熟悉幫源洞地形之人,方能為我軍指引路徑,繞過險峻,直擊賊巢,一戰定乾坤。”張所建議道。

“大善。”宋江說:“傳我軍令,即日起,凡能提供幫源洞地形詳圖或能引領我軍尋得隱秘路徑者,賞黃金千兩,若立有大功,朝廷再有封賞,上不封頂。同時,派遣探子深入周邊村落,秘密探訪,務求尋得熟悉幫源洞地形之人。”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稟報相公,外麵有一個箍桶匠求見。”

宋江有些愕然,‘怎麼,連箍桶匠都敢來求見我了嗎?’

不想,一旁的宇文虛中卻“騰”地站了起來,大喜道:“陳箍桶!”

經過宇文虛中的提示,宋江才反應過來,來人是方臘的重要謀士陳箍桶。

宋江暗自思量,‘這陳箍桶既是方臘的心腹智囊,必對幫源洞的地形了如指掌,此番前來,莫非是上天助我?’

宋江忙說:“快請!”

反應了一下,這還不夠表現出自己的誠意,關鍵,在這個節骨眼上,陳箍桶若真是來投奔朝廷的,那就等於是官渡之戰許攸因袁紹多疑而轉投曹操。

如此,他宋江即便不學曹操未及穿鞋便赤腳相迎,也得親自出迎,方能顯示出朝廷的誠意。

念及至此,宋江不及束好外袍,三步並作兩步疾奔出帳。

宇文虛中等人見此,也跟著出去迎接陳箍桶。

晨光中,隻見陳箍桶戴著破氈帽,身上穿的短衣衫和草鞋上沾滿泥塵,一副普通老農的樣子,但仔細一看,他身上卻有一種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神態,給人一種他很不凡的感覺。

宋江整了整衣襟,快步上前躬身一揖:“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宋江三生有幸!”

陳箍桶笑著還禮:“相公折煞草民了,草民不過山野箍桶匠,豈敢當此大禮?”

宋江說:“先生過謙!非止宋江久聞先生胸藏丘壑,陛下亦聽過先生大名。”

這回,陳箍桶是真有些詫異了!

宋江一直在江南,還跟方臘是死敵,知道他陳箍桶的名字很正常。

而趙俁可是遠在東京汴梁城的皇宮中,居然也知道他這小小箍桶匠的名字,這怎能不讓他感到意外?

陳箍桶心中暗自揣測著宋江話中的真假,麵上卻不露分毫,依舊保持著那從容淡定的笑容:“陛下竟也知曉草民,真是讓草民榮幸萬分。”

宋江知道陳箍桶不信,他也沒有立即就解釋,而是側身相讓,“帳中備了粗茶,還請先生移步入內一敘。”

軍帳內,宋江親手給陳箍桶倒了杯茶,才說:“前些日子我回京赴闕,談起方臘時,陛下言,方臘手下三人最可惜,包康、呂將、陳箍桶。包康乃忠臣之後,卻棄朝廷而從賊,實乃朝廷之失;呂將‘揮師直取金陵,扼守長江天險’之謀,乃謀取江南良策;先生‘殺徽、嚴以示威,長驅渡江,結人心以入長安耳’之謀,更為陛下所讚,陛下稱乃王者之略,尋常草寇豈敢用這成王之策?”

宋江這話,不,是趙俁的點評,正中陳箍桶的心坎,要是方臘采用他的謀略,肯定不會輸得這麼慘,所以,他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激動,卻仍保持著冷靜與矜持,緩緩地說道:“陛下謬讚,草民不過一介箍桶匠人,所為皆出於無奈,哪有甚麼王者之略,不過是亂世中的一點微末智計罷了。”

宋江看出來了陳箍桶已經被說動,隻是還差一點點火候,所以,他又加大了力度:“陛下還曾言,先生‘天下勢猶桶板,能箍則合,不能箍則離’之論,實乃洞察世事之金玉良言。這世間萬千州郡、黎民百姓,恰似桶之木板,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緊密相連。朝廷若能如強箍般以仁德為繩、以政令為釘,將天下人心緊緊聚攏,那我大宋自會堅不可摧,任憑風雨侵襲,亦能穩如泰山。”

聽宋江轉述了趙俁的這番話,陳箍桶徹底動容,在他看來,朝政積弊叢生,貪官汙吏橫行,士紳地主瘋狂掠奪土地,不給百姓活路,這就像那鏽蝕斷裂的桶箍,漸漸失去了束緊木板的力量。方臘揭竿而起,正是瞅準了這桶箍鬆動的契機,才攪動了天下風雲。若早有明君賢臣領悟此道,以雷霆手段修複那斷裂的桶箍,又何至於讓方臘之流有機可乘?

不想,趙俁竟然一點就透,完全明白了趙宋王朝的症結所在。

陳箍桶心中激蕩難平,不禁感歎:“桶箍若鬆,則水必漏;人心若散,則國必危。陛下能以此喻治國,足見其胸懷天下,心係蒼生。實乃我大宋之福,百姓之幸也!”

“成了!”

宋江心中一喜,接著直言不諱地問:“小可聽聞幫源洞地勢險要,十門九鎖,不易攻打。先生若能指點迷津,解朝廷燃眉之急,宋某願以剿匪首功相贈,更會如實奏明陛下,保先生才華不被埋沒,光宗耀祖、封妻蔭子。”

陳箍桶這次過來,就是投降趙宋王朝的,又得知趙俁已經注意到他了,怎麼能不順勢幫趙宋王朝解決方臘,使自己上岸?

陳箍桶也沒廢話,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幫源洞於山穀幽深、地勢險要之處,地形複雜多變,又險關重重,非本地常跑山人,實難找到地利之便,而此地之人,要麼教方臘誅殺,要麼早已從賊,而我亦非本地人,上下山皆須靠本地人指引,於此事之上愛莫能助。”

說這話的時候,陳箍桶不著痕跡地觀察著周圍人的神色變化。

確實有不少人在聽陳箍桶這麼說了之後,露出失望之色,甚至有惱羞成怒的意思,但宋江等主要人員還是很能沉得住氣的。

陳箍桶暗自點了點頭,又說:“我雖不熟悉幫源洞地形,但知曉有一人必對幫源洞了如指掌,且一定願助我大宋一臂之力。”

宋江問:“何人?”

陳箍桶答:“方庚。”

不用宋江再問,陳箍桶就主動說出:“方臘聚眾起義,殺害方有常家四十二口,獨教方庚跑了,我有一弟子知曉方庚在何處,必能說他來投。”

聽陳箍桶這麼說,宋江等人大喜,催促陳箍桶趕緊派人去說方庚投軍。

陳箍桶點頭答應下來,請宋江派人去尋他的徒弟過來。

陳箍桶交代完他徒弟去找方庚,又對宋江說:“方臘之侄方瓊鷹視狼顧,天生叛主之相,應能策反……”

有了熟悉方臘義軍的陳箍桶為宋江出謀劃策,宋江重新布置軍隊,封鎖了方臘義軍逃跑的可能。

但借著幫源洞附近複雜險要的地形,方臘義軍跟宋軍還是周旋了月餘時間。

陳箍桶告訴宋江等人,幫源洞的方臘義軍大概二十多萬,而且有眾多摩尼教核心教徒統帥的精銳。

更麻煩的是,隻要給方臘留一口氣,那用不了多長時間,以方臘和摩尼教發展義軍的速度,很快就能卷土重來。

為了不給方臘義軍死灰複燃的機會,劉法親率十幾萬西軍駐紮在幫源洞的前麵,宋江則親率十幾萬虎賁軍駐紮在幫源洞的後麵,封鎖了方臘義軍逃走的所有道路。

待一切準備就緒,虎賁軍首先向幫源洞的箭門嶺發起進攻。

箭門嶺是幫源洞的西側門戶,一旦被宋軍打開,方臘義軍被剿滅可能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因此,方臘親率幾萬摩尼教的精銳,在這裡堵擊宋軍。

仗著箭門嶺這裡易守難攻,方臘義軍在十餘日內一連打退了宋軍的上百次進攻。

箭門嶺的南麵山腰上隱蔽著一條小道,這是進出幫源洞的要道,名叫南山口。

南山口被茂竹叢林覆蓋著,十分隱蔽,不熟悉這裡地形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

方庚投軍後,在第一時間就把這條小道告訴給了宋江。

虎賁軍在正麵攻不下箭門嶺的情況下,選擇從小道迂回進入南山口,連夜架起了鐵火炮,發動了進攻。

鐵火炮一發接一發,隻炸得南山口土飛石揚,煙霧彌漫。

在鐵火炮的掩護下,盧俊義、林衝、徐寧、楊誌各率領本部精銳猛撲過去。

方臘在部署兵力的時候,認為南山口隱蔽,宋軍不會從這裡進攻,所以隻派了少量的兵力把守,進而被宋軍從南山口攻了進來。

麵對宋軍鐵火炮的轟擊,和數萬精銳從後麵殺上來,方臘義軍毫不退縮,他們邊吟頌著聖歌,邊憑險抵抗,與宋軍展開了一場激戰。

雙方在這裡一直激戰到了深夜,方臘的第一軍師汪公老佛在這一戰中戰死了,方臘本人也殺得馬沒了寶劍也丟了。

方臘義軍的精銳在此戰當中死傷不計其數。

同樣的,宋軍,主要是虎賁軍,在這一戰當中,也沒少死人。

雙方的鮮血將這箭門嶺都染成了血紅色。

後來,宋軍不斷增援,方臘義軍不得不放棄箭門嶺。

宋軍且戰且進,鳴鏑縱火,拚命的壓縮方臘義軍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劉法從正麵也擊敗了包康、方七佛等人的防線,率大軍從幫源洞的東麵攻入幫源洞。

被圍困在幫源洞中的方臘義軍,不得不困獸猶鬥跟宋軍展開血戰。

見方臘義軍太過頑強,殺傷了他們大量的將士,劉法也是邊殺、邊漫山遍野的縱火焚燒,壓縮方臘義軍的戰略空間。

雙方從清早戰至黑夜,從黑夜又戰至天明。

經過數日苦戰,方臘義軍僅剩下七萬多人。

這七萬多人在包康、方七佛、呂將、管孫眾、方世宗等人的率領下,繼續跟宋軍且戰且退,尋找突圍的機會。

而方臘一家和少數方臘義軍則因為混亂與大部隊失去了聯係,在一座極為隱秘的山洞中躲了起來。

跟方臘有血海深仇的方庚,利用熟人收買了方京。

方京交代,方臘一家和兩百多方臘義軍的骨乾藏身在幫源洞的一個崖洞內。

方庚趕緊向宋江報告。

宋江當即就派魯智深和武鬆率領三千精銳步兵去捉方臘。

在方京的帶領下,魯智深和武鬆找到了方臘所在的崖洞。

雙方大戰了一場之後,方臘和他兩個兒子方定和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至於其他人則全都被魯智深和武鬆給擊殺了……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