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縣長劉與中對楊東的批評,一開口就非常狠辣。
一些黨員乾部甚至都不敢聽。
但是劉與中的批評,卻不會停下來。
他依舊繼續的對楊東展開批評。
“楊書記對日常工作管理的太細,這不是一個好現象,當然這體現了楊書記的認真負責仔細,可會讓班子裡的同誌缺少積極性和開闊性。”
“而且楊書記這麼做,也會非常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精力,轉化成高效率的治理,這很考驗一把手的智慧。”
“楊書記需要把一些日常工作交給相應的領導班子去做,書記要要把控局,總覽全局。”
“這是書記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書記對一些小事要求的太高,事無巨細,這也不好。”
“小事情雖然也很重要,但還是要分清楚主次關係,把小事交給應該做的黨員乾部,若他們做的不好,書記再批評指正他們,也就足夠了。”
“第三,書記對於大事情把控的太死,沒有給其他同誌們留有餘地,留有自我創造的空間,留有自我發揮的動力,這也是一個不太好的現象。”
“但是話說回來,楊書記今年才三十一歲,對於一位三十一歲的同誌來說,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優秀的。”
“我今天批評書記,並不是想挑書記的毛病,而是想借此機會告訴下麵一千多名同誌們,我們的書記很累,非常累。”
“幾個月前,書記甚至兼任縣長,管的不僅僅是縣委的工作,還有縣人大以及縣政府的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壓在了書記一個人的肩上,要知道書記隻有三十一歲啊。”
“因此,書記事無巨細,也是為了慶和縣著想。”
“你換做任何一個人過來,都不可能做的更好了。”
“同誌們精神壓力大,思想包袱大,我完全感同身受。”
“但是再大,能有書記大嗎?”
“書記管理著整個慶和縣四十多萬人,三千多名黨員乾部,以及各無黨派人士,社會民主人士,唯恐有什麼不好的批評,會損害到慶和縣的發展大局。”
“自從書記來到慶和縣之後,幫慶和縣解決了財政危機,為慶和縣引進資金,至今怕已經超過了三百億。”
“今年慶和縣gdp注定突破一百億以上,最大的功臣就是書記。”
“壓力大,換來的是碩碩成果,壓力大,換來的是慶和縣的美好明天。”
“我跟書記雖說都不是慶和縣人,但我們是東北人,是吉江省人,我們都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而奮鬥而拚搏。”
“你們在座的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本地乾部,你們從小就在慶和縣,你們的父輩祖輩都是慶和縣人,你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個發展起來的慶和縣。”
“同誌們,書記今天自我批評,是給我們泄壓,給我們鬆綁,我們能辜負書記的這一番好意嗎?”
“我想是不能的,書記如果要舒服,如果要偷懶,完全可以啊,以書記現在的政績,哪怕什麼都不做,屆滿之後也會進步。”
“為什麼書記還要努力呢?為的是他自己嗎?不,為的是全縣,為的是咱們的每一位同誌。”
“當你們都拿出優越的表現時候,都做出實實在在成績的時候,你們各單位人事科會看在眼裡,縣委組織部會看在眼裡,市委組織部也會看在眼裡。”
第(1/3)頁
第(2/3)頁
“人要有夢想,人要有理想,人要有思想。”
“書記今天趙開了自我批評會,我身為縣長,首當其衝對他展開批評,話越狠,越是能夠幫助書記提高。”
“這不是批評會,這是奮鬥會,這是前進會,這是團結會。”
“我相信隻要我們同誌們攜手共進,奮勇向前,沒有任何困難能夠困住我們,沒有任何磨難能夠磨滅我們。”
“我就說這麼多,謝謝。”
劉與中也是情緒起來了,說了這麼一堆,把整個會議室的同誌們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了。
劉與中沒有去看楊東,今天他是自作主張,當然也是默契的體現。
他知道楊東肯定需要自己唱雙簧。
但沒有提前溝通過,反而顯的真實。
縣委副書記宋曉峰目光複雜的看向一旁的楊東,這一刻楊東帶給他的震撼,遠超於慶和縣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他沒想到楊東會自我批評,而且能夠意識到他的錯誤,他對老百姓無節製的好,所造成的後果。
而這些都是自己之前勸過楊東的。
現在楊東也算是聽進去了,也做出改變了。
“還有哪位同誌,想要說說?”
“人不以言論獲罪,大家都說說吧。”
楊東滿臉笑意的看向會議室的所有同誌。
這時,台下第二排有人舉手。
“崔麗麗同誌,你來說。”
舉手的是慶和縣文旅廣電局的局長崔麗麗。
崔麗麗是個女同誌,因此她的舉手需要更大的勇氣,畢竟是要批評書記。
一旁的工作人員把話筒遞給她。
崔麗麗起身,拿起話筒,朝著楊東開口道:“我站起來不是批評書記的,我也不覺得書記需要被批評。”
“反而我要自我展開批評,剛才縣長的話深刻也很紮心。”
“作為縣委書記,縣長,各位常委,這麼多領導負責全縣各項事務,他們的壓力會比我們小嗎?”
“身為領導才是第一責任人,做事情做不好了,領導受罪,領導受到批評。”
“去市裡麵開會,經濟不好了,民生指標達不到了,教育成績下滑了,醫療衛生不達標了,兩創進展不快了,誰被批評?還是領導。”
“我們這些局長,街道辦書記,主任,還有鎮長,壓力再大,也沒有領導大。”
“今天書記主動展開自我批評,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給我們鬆鬆綁,給我們卸閥門,不讓我們的壓力太大,在今後也給予我們更高更多的自主權。”
“這樣的領導,我崔麗麗這輩子隻見過一個,那就是楊書記。”
第(2/3)頁
第(3/3)頁
“我不知道其餘同誌是怎麼想的,但我崔麗麗代表縣文旅廣電局表個態,今後的工作,我們文旅廣一定會保質保量的完成,絕對不會退縮。”
“壓力大,那就轉換成動力。”
“我不相信努力沒有結果,我也不相信進步是錯誤。”
“隻要我們團結一致,一定能夠把所有工作給做好。”
崔麗麗說到這裡,突然引吭一聲,聲調都拔高了不少。
“同誌們!”
“楊書記不光是老百姓的書記,也是我們黨員乾部的書記。”
“彆讓老百姓瞧不起我們,覺得我們是拖書記後腿的!”
“彆忘了,我們才是書記的兵!”
崔麗麗的最後幾句話,振聾發聵。
隨即,掌聲雷動,全場劈裡啪啦的掌聲,響個不停。
楊東的自我批評,他們不敢鼓掌。
縣長對楊東的批評,讓他們深入沉思。
隻有崔麗麗的講話,換得他們的掌聲。
因為崔麗麗的這番話,也是他們的心聲。
宋曉峰望著劉與中,又看了崔麗麗,最後盯著楊東。
今天的會議,不像是刻意安排過的。
因為情緒都來的比較自然和到位,說明是氣氛烘托導致的,而非提前安排。
他也聽說楊東昨夜才決定召開自我批評大會,一夜的時間根本排練不到這種程度。
因此,今天的所有環節,包括講話,同誌們都是臨時起意。
是誰說自我批評,會折損縣委書記楊東的權威?
你瞧瞧,你看看…
非但沒有折損權威,還進一步提高了權威。
楊東之前的權威是靠鐵打的成績,是靠資曆,也是靠地位。
但從今天開始,楊東徹底得到了全縣乾部的尊重和信賴,得到了他們的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