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先的電話發過來後的第二天,人就到了李家台子,隨行的還有海城市各部門的一把手,以及眾多市委成員。
說得再多,也不如親眼去看一看,親身去感受一下。
可問題是……
王叔,您倒是提前打個招呼啊!
王作先一行人來的時候,李天明正在家裡給幾個小的擺弄冰棍兒呢。
之前小五直接把紅糖水放冷藏室裡,結果凍出來的全都是大冰坨子。
嗦了一天都化不開,還讓幾個小的全都鬨了肚子。
尤其是秋秋,這孩子脾胃弱,裹進去那麼一個大冰坨子哪受得了。
可越是這樣越上癮,一開始還隻是紅糖水,後來小五又逐漸開發出來各種各樣的新玩意兒。
家裡東西多,可以讓她隨心所欲的自由搭配,然後……
振華他們幾個就成了小五的試驗品,每天連飯都不好好吃了,就想吃小姑做的冰坨坨。
把小蓉氣得好幾次都想把插座給拔了。
沒辦法,李天明隻能親自出馬,找李學工做了一個木製模型,嘗試著給幾個小的做冰棍兒。
“爸,啥時候能好啊?”
甜甜帶著秋秋和振興蹲在冰箱前麵,滿眼期待的看向李天明。
“再等半個鐘頭!”
李天明隨口應著,兩條胳膊架著,正在幫著宋曉雨纏毛線。
“半個鐘頭是多久?”
呃……
“你看咱家那個大座鐘,短的那個針走六個格子就是半個鐘頭。”
甜甜聽得似懂非懂。
“你咋還有閒工夫玩呢!”
就在這時候,李學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叔,這是咋了?咋還著急忙慌的呢!”
“王主任,那位王主任來了,還帶了市裡的一大幫領導。”
啥?
李天明聽得也是一臉懵。
知道市裡已經在開會研究他之前提出的那個方案了。
可咋還把王作先給招來了?
難道這事已經傳到了上麵?
“彆愣著了,王主任這會兒正帶著人在廠裡視察呢,趕緊跟我走!”
李天明答應了一聲,叫來小蓉纏毛線,急匆匆的和李學慶一起出了門。
而此刻,王作先帶人已經從方便麵生產車間出來了。
“大家看過以後,有什麼想法?”
了解李家台子情況的,對此並不覺得意外,至於那些還在心裡把李家台子發展模式當成反麵典型的,受到的衝擊,讓他們的思維都開始混亂了。
王作先也沒想著讓眾人現在就說出個所以然,接著又帶領大家到了馬路對過。
李天明和李學慶也在這時候趕到了。
“王主任,不是,王部長!”
好家夥的,這次來的人還真不少,杜樹平、馬援朝、盧源……
還有好幾張熟悉的臉,隻是叫不上名字。
“天明同誌,學慶同誌,好久不見了。”
王作先笑著和兩人握手,接著抬手一指那片工地。
“這裡就是大柳鎮的下一個項目吧?”
“是,還在打基礎,準備今年下半年就把廠房建起來。”
王作先連連點頭,走到了工地邊上,回頭看向一起來的海城市委領導。
“老杜,還有各位同誌,看到這片工地,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啊?”
眾人都知道,王作先今天下來,肯定是帶來了上麵某位大領導的最新指示,這個時候,就算是心裡有再多的想法,誰又敢當麵說出來。
“基層的同誌都能敢想敢乾,不怕失敗,我們這些身處高位的乾部,怎麼做起事來還畏手畏腳的?”
得嘞,有了這句話,上麵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已經很明朗了。
“同誌們,無論是乾革命,還是搞發展,都要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總是抱著老思想,難道我們這些革命者還要講祖宗成法不能變?”
這話說出來,人群中有好些都低下了頭,顯然這話就是在點他們呢。
“不要怕走錯了路,隻有知道什麼是錯的,我們才能及時調整,回到正確的路上來,可要是連邁開步子走路的勇氣都沒有,我們的事業還怎麼進行下去?”
點過了海城市委的領導乾部們,接著王作先又看向了李天明。
“天明同誌,你提出的想法,上麵已經開會研究過了,想法很激進,但也值得嘗試,海城的電冰箱廠,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試點來搞一搞,怎麼樣?你……有沒有信心啊?”
“有!”
李天明毫不猶豫的回答。
“好,既然你說有,那麼敢不敢放著海城市委各位領導的麵,立下個軍令狀,需要多長時間能改變電冰箱廠的現狀?”
這一次李天明沒記著回答。
“改變現狀,要看能給我多大的權限!”
這個時候不講條件,還等到什麼時候。
李天明可不想真的開始合作以後,處處遭遇掣肘,最後再被電冰箱廠給拖死。
王作先聞言,並不覺得意外。
他以前經常和李天明打交道,知道這小子不是那種一拍腦門兒啥大話都敢說的愣頭青。
“你說說,需要多大的權利?”
“未來電冰箱廠的經營權,決策權,原有的領導班子可以參與管理,但隻能有一個說了算的!”
嗬!
好大的口氣!
這小子是打算將電冰箱廠原有的領導班子完全架空啊!
“還有呢?”
“現有的設備全都要淘汰,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外彙……”
“外彙不行,你自己說下的大話,自己想辦法解決。”
呃……
李天明早就猜到了會這樣。
“國家外彙儲備底子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你和那位海立格先生談得生意,自己善後吧!”
連這個都知道了?
“那我需要海城市的商貿局協助。”
王作先看向了盧源。
“可以!還有呢?”
“大柳鎮能拿到未來電冰箱廠多少股權?”
“你想要多少?”
李天明猶豫了片刻,道:“不低於百分之……五十一!”
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李天明已經做好了討價還價的準備。
畢竟國有控股是一道紅線,跨過去,誰知道會踩到多大的雷。
王作先也陷入了沉思:“關於這個問題,你去和海城市委的同誌們談,既然是合作,那就要講究一個公平,國家不能吃虧,集體也不能吃虧,老杜,這小子已經做好準備要和你談判了,你也得打起十二萬分的小心,可千萬彆讓這小子占了便宜。”
杜樹平笑道:“正好我也想試試天明同誌究竟有多深的道行。”
王作先昨天已經和他通過氣了,他知道這是上麵那位大領導的決定。
既然要搞經濟改革,每條路都要試一試,集體經濟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至於你剛才說的決策權和經營權,我可以做主放權給你,現在能說說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電冰箱廠救活了吧!”
電冰箱廠雖然是楚明玉力主推進的項目,但投產卻是在王作先複出之後,真要是維持不下去,給國家造成重大的損失,他同樣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李天明想了想:“國外的設備投入生產以後,最多半年!”
他可不是胡吹大氣,之所以定在半年也是有底氣的。
而他的這份底氣,正是來源於吳月華。
“好,就以半年為期,到時候,我要看你的工作成績,做得好,有獎勵,做不好,可是要受罰的!”
呃?
這語氣聽著咋感覺有點兒熟悉,要是換成四川口音的話……
那可就更形象了。
“同誌們,我們再去村裡轉一轉,看看李家台子的群眾對於現在的生活,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這還需要看嗎?
在村口雖然沒辦法將全村收入眼底,但是那筆直的道路,整齊的磚瓦房,還有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無論哪一處都在彰顯著李家台子的與眾不同。
有的人忍不住在想,如果全國所有的農村都能像李家台子一樣,革命事業才算是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