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沒錢賽什麼車? > 208 不被妒忌都是庸才

208 不被妒忌都是庸才(1 / 1)

推荐阅读:

麵對布裡亞托利如此斬釘截鐵的話語,會議室的眾人全部沉默了。

花布彆看他很多時候一副笑眯眯,貌似吊兒郎當好說話的樣子。

事實上他真要決定一件什麼事情,手段無比強硬!

甚至於到了不講道理的那種程度。

特魯利曾經被踢過一回,他很清楚這件事情沒得商量。

更重要一點,法拉利車隊的二手風洞已經調試完畢,自己沒有了跟布裡亞托利對抗的本錢。

過河拆橋這種事情,意大利老流氓不止做過一次,不要期望他能遵守承諾。

“索特,不要爭了,我接受舊套件。”

望著義憤填膺的比賽工程師,特魯利朝他搖了搖頭。

緊接著便把目光轉到陳向北身上,開口說道:“冬測階段引擎故障我沒跑完那一圈,澳大利亞大獎賽可以繼續。”

“如果這一次我輸了,你就是一號車手。”

就如同奧德托在會所說過的那句話一樣,車手的恩怨跟利益衝突應該放在賽道上麵解決。

特魯利期望能跟陳向北一決高下!

“好。”

沒有過多言語,陳向北隻是簡單點了點頭。

某種程度上這並不是一場公平對決,升級套件往往對舊套件有著速度優勢。

但跟布裡亞托利的接觸,潛移默化中改變了陳向北一些“天真”想法,f1圍場內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公平,隻有絕對的勝利。

自己沒有憑借車隊管理層施壓,強製指令讓特魯利擔任二號車手,而是給他一個對決機會輸的心服口服,其實就已經是一種額外公平了。

“謝謝。”

特魯利五味雜陳道了一聲謝。

如果說曾經他對陳向北的“挑戰”,帶著一種前輩的傲慢,以及對新人的輕視。

那麼現在特魯利有些佩服陳向北。

中國新人是一名真正的車手,值得尊敬的那種。

說完這句話後,特魯利就走出了會議室。

升級套件問題塵埃落地,接下來hrt車隊要處理的問題便是“產能爬坡”。

無論是動力單元,還是底盤,甚至是車殼,通通需要大批量生產,才能滿足車隊需求。

畢竟這個時代的車損跟故障率,遠比十幾年後更高,隻要陳向北跟特魯利出現一次上牆,缺少備用件兩人就得被迫停賽一個。

這對於已經點燃野心的hrt車隊全體成員而言,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車隊進入了全速運轉狀態,陳向北更是除了常規訓練,還會抽時間跟在設計總監鮑伯·貝爾的身後,儘可能的參與到賽車研發項目裡麵。

陳向北上輩子的車壇偶像是舒馬赫,很多人都知道德國車王的實力超群,卻不知道他是為數不多能對賽車研發起到巨大幫助的車手。

並且舒馬赫通過自己的參與跟反饋,極致徹底的了解賽車每一處細節,從而做到真正的人車合一。

陳向北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車手!

短暫的一周多時間過去,陳向北跟策略組成員集結出發澳大利亞。

不過這一次,還多了首席測試工程師馬佐拉同行,他將在“實戰”中收集升級套件的有效數據,緊接著反饋到車隊總部進行優化或者改進。

相比較揭幕戰時期的轉場,這一次車組成員很明顯要輕鬆了許多,行程中眾人有說有笑。

至於陳向北,則是透過舷窗望著越來越渺小的倫敦,心中對於接下來的賽事充滿期待。

巴林站第五的成績,對於陳向北的意義不僅僅是首秀拿分那麼簡單,還讓他破除了心中的執念。

曾幾何時中國賽車的弱勢,以及自己上輩子倒在f1圍場的門檻麵前,讓陳向北麵對這座賽車運動的巔峰殿堂,以及那群堪稱“神”一般的車手,潛意識裡麵存在著一股心理劣勢。

自己真的能戰勝“諸神”嗎?

巴林大獎賽,粉碎了陳向北認知中對f1車手的光環。

他們並非不可戰勝,自己也能成為那個最強者!

經曆了接近二十小時的飛行,車隊包機緩緩降落在墨爾本的國際機場。

陳向北從未來過澳大利亞,自然算是比較陌生,接收到的信息幾乎都是來自於網絡,反正上輩子印象不怎麼好。

不過他是來比賽的,又不是來體驗風土人情,這些東西都不重要。

f1大獎賽作為重大國際賽事,機場方麵都會開辟出一條專門的接機通道,方便媒體記者拍攝以及車迷們近距離接觸,同時又不會影響到正常的旅客出行。

陳向北從通道出來,立馬就看到一片黑壓壓人潮,粉絲跟車迷接機的盛況就跟巴林國際機場差不多。

隻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跟巴林場景有很大不同,迎接陳向北的聲音除了粉絲歡呼之外,還有不少謾罵跟挑釁!

羅斯伯格的賽後指責,科瓦萊寧的會所衝突,通過這一周多時間的發酵,基本上成為了賽車界的頭條新聞,很多人都對陳向北的莽撞跟狂妄感到不滿。

區區一個首秀第五,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

特彆澳大利亞本身就充斥著反華氛圍,更是放大了對陳向北敵意。

以至於當hrt團隊成員亮相,接機人群瞬間就分為了兩個陣營。

陳向北的粉絲,瘋狂的為之呐喊!

“向北,加油,爭取這一站登上領獎台!”

“陳向北,讓外界感受一下中國車手的實力!”

“中國車神北,現在這個頭銜跟稱號名副其實,等著你成為世界車神!”

支持者的激動情緒要遠超巴林,畢竟那個時候更多是站在立場跟同胞的角度為陳向北加油鼓勁,對能不能取得成績其實心裡麵沒多大底氣。

通過巴林一戰,陳向北展現出來的實力,已經不是拿分那麼簡單,讓人看到了衝擊領獎台的希望。

中國新人,也能成為f1圍場內的頂級車手!

本來那些看陳向北不爽的車迷,顧及到影響跟體麵,僅是冷眼旁觀。

現在聽到“腦殘粉”瘋狂吹噓,連世界車神都出來了,這下真不能忍。

“中國佬還做夢登領獎台,這一站能完賽算他贏。”

“真以為‘魚雷’開法能嚇住f1車手嗎?再來一次中國佬絕對會被撞出賽道。”

“滾蛋吧,沒有體育道德的車手不配留在圍場!”

“碰瓷萊科寧還不夠,居然還敢在酒吧羞辱,科瓦萊寧會讓你明白什麼叫做芬蘭車手!”

曾幾何時陳向北在低級彆方程式賽道,麵對這種逆風局麵沒有人會站出來為他說話。

亦或者說,支持的聲音太小太小。

但現在不同。

哪怕身處澳大利亞這種“客場”謾罵者眾多,回擊的聲音依舊不甘示弱。

“fuck you,憑本事贏的,什麼叫做沒有體育道德?”

“科瓦萊寧也配跟陳向北叫囂,先讓他看到車尾燈好嗎?”

“中國車手不僅能登上領獎台,有朝一日還能拿下分站冠軍,咱們等著瞧!”

“哪個車手有本事就對北‘魚雷’試試,沒本事就閉嘴!”

囂張的回應此起彼伏,有什麼樣的車手,就有什麼樣的粉絲。

一個外在表現“狂妄”、“張揚”的中國小子,不管這是不是他的本性,還要求他的支持者都是低調隱忍風格,那簡直就是開玩笑。

就如同維斯塔潘的車迷一樣,從來不會去指責什麼“魚雷”開法。

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陳向北塑造的公眾形象,影響到了很多中國車迷。

拋棄了唯唯諾諾,不再去考慮什麼負麵影響,可以放肆桀驁吐露內心裡麵的想法。展露骨子裡麵的血性精神。

連偶像都沒慫,粉絲有什麼好怕的?

實在要是遭遇逆風局,你去攻擊我偶像就好了……

麵對這些支持自己的聲音,陳向北麵帶笑容的高舉拳頭。

這個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刺激了支持者的狂熱情緒,接機大廳兩方陣營的叫囂跟摩擦愈發激烈。

見到局勢有愈演愈烈的跡象,機場安保跟賽會工作人員,取消了短暫的拍照跟簽名活動,直接安排陳向北從另一條通道上車撤離。

坐上接駁的大巴車,阿勇語氣依舊激動的說道:“北哥,剛才真特麼的爽,咱們終於不用忍氣吞聲,可以放肆的反擊回去了。”

冷言跟嘲笑沒什麼,勢均力敵很重要。

“爽是爽了,就是向北估計負麵輿論會更多。”

梁馳略顯無奈的回了一句,年輕人的世界他著實有些跟不上了。

“梁,不被人嫉妒的車手那是庸才!”

“想想舒馬赫跟阿隆索,他們早期口碑全部都是反派。”

“反派車手獲得勝利,難道不刺激嗎?”

布裡亞托利非常興奮,曾幾何時他就是圍場內最大的反派跟惡人。

現在陳向北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很符合花布“人以群分”的觀念。

正派君子怎麼可能跟大惡人同流合汙?

對於布裡亞托利的觀念,梁馳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畢竟是中國老一輩賽車從業人員,很多不同觀念能理解卻很難認同。

站在傳統中國觀念,更推崇以德服人。

當然,就如同老話說的那樣“求同存異”,梁馳心裡麵也很明白在弱肉強食的f1圍場裡麵,“好人”往往沒有生存空間。

就算是成功的基米·萊科寧,很多時候都是靠著背後強大芬蘭賽車基礎。

這個冰雪國度,誕生頂級車手的數量幾乎不輸英國!

大巴車上的議論沒有持續多久,短暫的興奮情緒刺激過後,很快眾人就陷入了旅途的疲憊之中。

二十來個小時的飛機行程並不短,再加上存在著時差影響,就連陳向北都倚靠在座椅靠背上昏昏欲睡。

經曆了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接駁大巴車停在賽道旁的下榻酒店。

hrt車隊負責轉場的成員,已經先一步入住,不過他們此刻都站在大門位置迎接。

這種舉動一方麵是展示車隊團結。

另外一方麵,則是陳向北巴林站的表現,徹底贏得了他們的認可。

競技體育就是如此,沒有實力的車手,很難擁有尊重。

入住下榻酒店這一次陳向北沒有著急訓練,相反是洗了個澡好好睡了一覺倒時差,同時讓自己體力恢複到良好狀態。

次日來到周三,理論上這是車手的自由活動時間,不過陳向北在酒店有些呆不住,就乾脆前往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幫助車隊進行房搭建跟賽車組裝,同時還可以近距離觀察一下賽道環境。

要知道賽道的維修站區域,非比賽期間每一間房就是毛胚,根據賽事類型的不同,再由每一支車隊自主進行搭建組裝。

這可不像搭建一間活動板房那麼簡單,擺放好設備再裝上幾塊監控屏幕就完事。

f1維修站框架隻是最基礎的東西,真正難點在於各種設備的鏈接跟布線,並且還要保證數據跟信號的絕對穩定!

先不說什麼數量問題,單單電腦跟電纜的重量,就高達誇張的數噸之多。

當然,術業有專攻,陳向北身為一名車手,更多是介入賽車組裝。

13號賽車隻有一個光禿禿的底盤停在車位,殼體跟各項空氣套件擺放在一旁。

梁馳等技師組成員在組裝過程中,還得進行各項零部件的檢修。

f1賽車檢修跟大眾認知裡麵的“保養”完全不同,幾乎可以視為把各項單元拆成零件級彆的大修!

就拿動力單元來距離,每次檢修需要把活塞、連杆、軸承等部件全拆,然後再通過設備對氣缸進行探傷,防止任何一點瑕疵影響到比賽爆缸。

之所以需要如此嚴格,就在於作為這個星球上純粹為比賽而生的車型,需要把功率壓榨到極致,同時還把重量給降至最低。

既要又要這點,放在f1賽車上麵毫不衝突。

研發設計師,就不得不把發動機缸壁做的很薄,同時采用各種輕量化材料。

形容車手的極致有一句名言,叫做遊走在失控的邊緣。

隻有做到這一點,你才能吃透賽道的全部潛能。

圍場內形容賽車,同樣有一句名言,叫做世界上最好的f1賽車,就是在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刹那爆缸!

沒錯,隻有衝過終點線爆缸了,才能證明把這台引擎性能給壓榨的乾乾淨淨。

否則就意味著動力單元還存在餘量。

就在陳向北跟梁馳為首的技師團隊進行裝配的時候,測試工程師馬佐拉也從下榻酒店趕了過來。

當他看到陳向北的身影,臉上神情十分意外。

馬佐拉原本是法拉利車隊成員,隨著馬拉內羅的二手風洞出售給hrt車隊,他身為外派工程師參與了組裝,最終得到鮑伯·貝爾的邀請順勢加入hrt車隊。

可以說馬佐拉跟陳向北之前沒有過接觸,了解全部來自於車隊成員的介紹以及媒體新聞。

從同事嘴中他知道陳向北很努力,每天都保持著高強度訓練。

隻是馬佐拉沒有想到,陳向北還會參與賽車裝配。

這一刹那,他仿佛看到了舒馬赫的影子。

曾經圍場內二十名車手,也隻有舒馬赫會跟著車隊工程師,一起完成賽車的裝配跟調試。

陳向北自然也是看到了對方,他順勢站起身來詢問道:“馬佐拉,升級套件跟舊套件有很大不同,能不能介紹一下特性?”

其實陳向北看過資料,不過相比較那幾張簡單的文字描述,他更期望跟工程師進行直接溝通。

“ok,沒問題。”

馬佐拉點了點頭,他很欣賞這種努力學習的車手。

“這次tf110賽車的空氣動力套件升級,主要放在前排襟翼跟尾翼上麵。”

“前排襟翼對其可調性進行了改動,參考了梅奔w01賽車的設計,主要是改善賽車在彎道轉向不足的問題。”

對於賽車的轉向不足問題,陳向北早在冬測階段就跟車隊進行過反饋。隻不過f1賽車的氣動布局太過於複雜,很多時候屬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研發方向差異注定無法徹底根除。

就好比後世紅牛賽車世人皆知轉向超級過度,車隊同樣沒有辦法去解決問題,能做的事情就是儘可能改善。

不過從結果上來看,好像沒什麼卵用。

這個時代屬於“空動車”的時代,簡單點形容就是空氣動力學應用,全部都集中在空氣套件上麵,而不是像後世那樣還有底盤大幅度參與。

意味著想要根治,相對而言容易許多。

畢竟又動空氣套件,又動賽車底盤,相當於把整輛車給推倒重來了。

介紹完前排襟翼的升級特性,馬佐拉指著尾翼說道:“我們參考了上場邁凱輪車隊的尾翼設計,造出了同款的失速尾翼,這樣能減少氣流提供的尾部下壓力,從而提高長直道的極速,以及再次緩解轉向不足的現象。”

f1賽車研發說穿了,就是各支車隊互相學習跟“抄襲”的過程。

去年布朗g車隊的黑科技雙層擴散器,同樣是沒過幾場比賽就流傳開來,各支車隊全部都用上了。

今年很明顯“抄襲”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彆是陳向北還點出了邁凱輪車隊“f導管”跟失速尾翼的效用,更給車隊指名了研發方向。

先進經驗就在眼前,反正先抄了再說!

馬佐拉講解完特性之後,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失速尾翼還沒有經過風洞的全麵驗證,更沒有經曆全尺寸模型的擬真,具體效果如何還有待考量。”

“另外邁凱輪賽車失速尾翼跟f導管互相配合,我們暫時沒能破解車殼體氣流引導通道,這方麵有多大影響同樣存疑。”

不存在什麼報喜不報憂的情況,馬佐拉把利弊全部告知了陳向北。

空動車時代抄襲空氣套件很容易,畢竟這東西沒有辦法遮掩,隻要能拍到高清照片就能一比一複刻出來。

不像後世地效車,除非是發生嚴重事故把賽車吊起來,否則是看不到底盤的氣動設計。

f導管同樣如此,不拆開邁凱輪賽車的殼體,就不知道內部結構如何。

“抄襲”終究隻能抄個外形,想要參透內部精髓還需要時間。

“我知道了。”

陳向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他很清楚升級套件就是如此,必須要車手經過驗證才能得知正確答案。

完成了賽車裝配過後,陳向北沒有在房裡麵多呆,就獨自前往賽道逛逛,相當於提前進行走賽道。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就如同它名字一樣,並不是全天候的專業賽道,而是臨時由公園路段改造而來的“半街道”賽道。

平常的阿爾伯特公園,可以說絲毫看不出任何賽道的影子,就是一條湖濱公路的模樣,普通人也可以看著家用車進去逛逛,看看沿途的風景吹吹湖風。

每年大獎賽來臨期間,阿爾伯特公園就會進行大規模改造,就連房跟賽事指揮中心,其實都是由體育中心改建而來。

隻不過相比較一般的街道,阿爾伯特公園賽道要寬廣許多,還有草坪提供緩衝區。

但這也隻是相對而言,阿爾伯特公園賽道依舊存在著狹窄、緩衝區小、路麵特殊、容錯率低等等特點。

特彆是對於陳向北這種從未跑過的新人車手,更是存在著嚴峻挑戰。

當陳向北踏上賽道的瞬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光潔亮麗”的路麵,意味著今年阿爾伯特公園重新鋪設了瀝青。

新瀝青對於賽車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好處自然是讓賽車平整了許多,不用擔心顛簸磕碰底盤以及造成底板木塊的磨損。

缺點則是第一年抓地力會嚴重降低,再搭配賽道高橫向負荷的特性,對於輪胎管理的要求極高!

就在陳向北掃視著賽道邊邊角角的時候,他意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便是特魯利居然也出現在了這裡。

自從商定澳大利亞大獎賽一決高下之後,兩人就進入了一種競爭模式當中,恢複了以前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平日裡就連話都不會搭上一句。

陳向北看到了特魯利,對方自然也看到了他。

遲疑了片刻,特魯利終究還是靠了過來,開口詢問道:“你在走賽道嗎?”

“算是吧,提前看看。”

“這條賽道不好跑。”

特魯利默默的回了一句。

這一站雙方不會共享數據,意味著要全靠自己摸索賽道以及對賽車的調校。

“不好跑在哪裡?”

雖然兩人處於競爭關係,但有請教的機會陳向北不會放過。

問不問是自己的事情,答不答是特魯利的事情。

就如同巴林賽特魯利“嘲諷”陳向北是個新人菜鳥,他毫不猶豫就承認了一樣。

虛心求教才是一名車手提升自己的必經之路。

你可以讓外人認為狂妄,卻不可以讓自己真的目中無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