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老朱是不聽勸的。
按照這老家夥的說法,那就是全殺了也不怨。
反正當官的沒一個好人。
好吧!
這老貨似乎忘了他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官。
好在朱標不是個渾人。
方靜之的意思他明白,而且這事也早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靜之,你看看這個!”朱標笑嗬嗬指了指自己桌麵上的一堆奏折。
方靜之皺了皺眉,隨手打開一本查看。
頓時就明白了朱標的意思。
“大哥,你這是早有計劃了!”
老朱父子,顯然是早就想到了空印案肯定會有一些清官也因此會受到牽連。
所以在抓人之前早早的就做好了調查。
“你小子,特娘的當咱是昏君了!”
老朱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得意洋洋的看著方靜之。
“你能想到的事情,咱會想不到。”
“這些人雖然罪不至死,但終歸是犯了律法。”
“死罪雖然可免,但是活罪難逃。”
“這次把他們抓進昭獄,就是讓他們看看錦衣衛的手段。”
“過後咱自然會下一道旨意,就用太子的名義,讓他們回去以後戴罪立功。”
“怎麼樣,咱是不是算計的很到位,佩不佩服咱的聰明才智。”
老朱覺得,此刻自己的智商足以碾壓方靜之。
讓你個小混蛋總是因為一點小聰明就在咱麵前裝逼。
怎麼樣,服氣了吧!
實話講,方靜之還真是不服氣。
“所以空印的事情解決了嗎!”
老朱父子倆同時愣住了。
這特麼,又給了這小子裝逼的機會?
“所以我今天過來,不單單是為了這事。”
“還有商稅提高,士紳一體納糧這兩件事,如今蘇州城已經在高了,其他的地方,也可以試點一下了。”
“這事情有大哥在辦,我很放心。”
“主要說的就是第三件事情,也就是空印案的解決方法。”
“雖說律法無情,但是大明也要以人為本。”
“類似於雲貴等地,地處偏僻之地,千裡迢迢運送稅糧來南京。”
“這不人道,也不合理。”
“倒不如根據當地得糧價,直接用銀錢來代替糧食繳納稅款。”
“十石糧運到南京城可能會因為風吹日曬變作八石,但是一兩銀子無論如何運輸,卻總會是一兩銀子不會變。”
“而且朝廷也不用擔心儲糧的問題。”
“完全可以用這些錢來平衡糧價。”
“便宜的時候高價收,帶動市場行情,不至於讓賣糧的百姓吃虧。”
“糧價高的時候朝廷帶頭拋售,讓百姓永遠有一個合理的價格買到糧食。”
“總之用銀兩代替糧食納稅,對大明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我就是提個意見,回頭你們好好想想,跟大臣們討論一下。”
“我家裡還有事,就先走了!”
第(1/3)頁
第(2/3)頁
秉持著裝完逼就跑的思路,方靜之一股腦的將自己在路上想的全吐了出來。
不理會已經陷入呆滯狀態下的老朱父子倆,方靜之拔腿就跑。
而在大殿內。
老朱父子倆人還在消化著方靜之剛剛提供給他們的思路。
用銀子代替糧食納稅,這行嗎?
朱標在經過頭腦風暴以後,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
似乎真的行。
老朱雖然年齡大了,但是這廝絕對屬於那種人老成精的狠角色。
相比起朱標,他早就想明白了。
老謀深算的盯著方靜之離開的背影。
老朱喃喃。
“特娘的,還真讓這小子裝到了。”
……
歲月匆匆,一晃而過。
洪武十八年。
經曆過三大案的大明,已然走入正軌。
書院在大變之中,幾乎是占儘了好處。
大量的底層官吏,如今幾乎都變成了書院出身的學子,或者是新進提拔的吏員。
用老朱的話來說,就是等過上兩年,方靜之那混蛋小子就算是在奉天殿撒尿都沒敢彈劾的。
為啥,因為都是徒子徒孫。
雖說這讓老朱有點不開心,但是看看兒子,再看看孫子。
無所謂了。
誰讓這小子是自己給兒子孫子挑的幫手呢。
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小金庫裡堆得滿滿登登的金銀,老朱哪還管方靜之乾啥啊!
朱標也懶得管老朱。
如今的老朱,已經做起了甩手掌櫃,整個大明的朝政,幾乎都是他這個太子在處理。
而書院弟子,他也用的極為順手。
原因無他。
這些書院弟子似乎都有病。
就因為方靜之一句,貧苦之地改天換日,方為大明真男兒。
結果這群剛剛畢業的學子,明明有資格留在南京,轉頭就向自己上奏折,說是希望到貧苦之地為官,而且越窮越好。
甚至有幾個立下了軍令狀。
不讓當地變化個新模樣,寧願死在那裡。
瞅瞅,哪朝哪代有這樣的學子官員啊。
而這些人也沒有讓朱標失望。
為了能上學院的那麵英雄碑,這些學生為了帶領當地致富,也算是使儘了手段。
而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短短幾年內,大明幾乎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雖不敢說人人過上了富貴日子,但是至少再也不用擔心會有百姓吃不飽的問題。
用老朱的話來說,他最近越看北元那邊越不爽,總是覺得北元那群孫子蠢蠢欲動。
太子足以獨當一麵,皇孫也已經開始處理政事。
那他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禦駕親征的事情。
藍玉那小子總是說什麼封狼居胥。
這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帝王名頭,看起來戴在咱的頭上就很合適嗎!
第(2/3)頁
第(3/3)頁
老朱怎麼想的方靜之不管。
他現在也沒空去管這個老家夥。
年齡上來了,肩上的擔子自然要擔起來。
馬皇後一句,這天下早晚要交到你大哥手裡,難道你就忍心不去幫你大哥一把嗎!
於是乎,方靜之的腦袋上就多了一個商務部大臣的頭銜。
當初借著馬皇後名頭設立的煙草司,老卒關愛司等等,如今早已並入大明六部之中。
而所謂的商務部,則是朱標專設的一部,與六部並列,暫時歸屬太子東宮管轄,主要針對的便是海外貿易。
而這商務部下屬單位也隻有一個,那就是暫時停靠在揚中縣的大明海軍。
方靜之當初為老朱父子倆描繪的宏偉藍圖,這倆人可一點都沒忘。
把這大明海軍放到方靜之的手裡,甚至於讓湯和給自己做副手,打的什麼算盤,方靜之用腳丫子想都能想得明白。
“小子,你確定你這計劃行得通?”
“趁著咱過壽招他們過來,能趁機撈他們一把大的?”
“那些外藩可都是不毛之地啊,哪來的錢買咱的東西!”
“不如咱讓他們帶點種子吧!”
哪怕是自己講了這麼多,老朱的眼界還是這麼的差。
吃了沒文化的虧,就算計人家地裡的那點東西了。
“我說老爺子,格局放大一點。”
“咱們先收了他們的金銀,然後武裝咱們得士卒。”
“然後去搶了他們的地,地裡的東西不都是咱的。”
“你就好好想想吧,前宋那麼有錢,那些錢都是哪來的?”
“不就是通過海上貿易來的嗎,這說明什麼,說明那些蠻夷手裡有咱們需要的金銀啊!”
“海上風浪那麼大,險象環生,為啥那些蠻夷商人前仆後繼,不就是利益使然。”
“他們拿著咱們的便宜東西去換取了金銀,一來一回,差價不知道多少呢!”
“一壇子酒在咱們這裡賣十個錢,到了他們那裡,那就是一百個啊,一來一回十倍的利潤啊!”
“反正這錢不管你掙不掙,我們商務部肯定是要掙的,信國公那裡可是說了,十八條大船不夠,想要打穿大洋,怎麼也要再來二十條。”
“還有這臨近年關,萬邦來朝的旨意,太子大哥那邊已經發出去了。”
老朱忽然有種想打人的衝動。
這小子那是來找自己商量啊!
簡直就是通知來了。
不過方靜之的這一番話,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理的樣子。
“所以這跟藩國貿易的事情,勢在必行了?”
“先拿他們的錢,然後再打他們?”
“可是咱那個不征之國的計劃!”
“打住,您給我打住!”不等老朱說完,方靜之就已經開口反駁了。
你就不知道你那個不征之國的狗屁計劃給後世子孫造成了多大的阻礙。
“老爺子,我還有事,先走了啊,衙門裡忙著呢!”
這就很不尊重自己啊!
老朱覺得自己的鞋底子有點癢。
可一抬頭的功夫,方靜之早已經跑的不見人影了。
老朱卻是笑了。
這小子,也像個大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