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心生疑惑,阿布奈又不是白癡,他怎會輕易上當受騙呢?
拜托!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這哪裡能叫上當受騙呢?
這分明就是一場互利共贏、皆大歡喜的好事呀!
要知道現在的阿布奈窮的簡直都要尿血了。
雖說他成功收複了之前蒙古的土地,可在此之前,蒙古早已被建奴攪得雞犬不寧、滿目瘡痍。
建奴就像一群貪婪的蝗蟲,所到之處,大量的牛羊被掠奪,以往積攢的財富也被席卷一空,並且全部都被帶到了遼東。
留給蒙古的,不過是一片荒蕪破敗的景象,連維持牧民基本生存的物資都所剩無幾。
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下,阿布奈即便重新擁有了這片土地,又能得到什麼呢?
他不僅無法獲取物資,反而還要承擔起贍養那些投奔他的牧民的重任。
畢竟那些牧民可是拖家帶口,眼巴巴地指望著他這個新任大汗能夠給予他們庇護和生存的希望呢。
可話說回來,阿布奈又能從哪裡變出足夠的物資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而且根據最近從宣府和遼東那邊傳來的密報,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牛羊馬匹源源不斷地從蒙古運到宣府和錦州的互市進行交易。
隨後這些交易來的銀子又會立刻被拿去換取糧食、布匹、茶葉、食鹽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
很明顯,這一切都是阿布奈乾的。
而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儘辦法保證他手下的牧民能夠順利熬過這個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天罷了。
然而僅僅做到這一步還遠遠不夠,普通的牧民吃飽飯或許就已經很滿足了,但是那些跟隨阿布奈的大軍,可不是僅僅吃飽肚子就行的。
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阿布奈賣命,要是阿莫奈隻拿吃飽飯來搪塞他們,那他們怎麼可能會答應?
畢竟,誰不想過上好日子呢?
彆的不說,最起碼馬匹、牛羊、草場、銀子這些東西總該有吧?
可這些東西,阿布奈目前根本就拿不出來,因為大部分的早就被建奴搶走了,剩下的他基本上也都拿來和大明換了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
所以無奈之下,阿布奈隻能想辦法去劫掠周邊的部落,希望能從那些部落手中搶到一些物資,來緩解眼前的困境。
要是放在以前,阿布奈絕對會把目光投向大明。
畢竟大明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要是能搶上一把,一定可以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可是經過了之前的鬆錦之戰,阿布奈算是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甚至連想都不敢再想了。
因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他親眼目睹了大明軍隊的強大戰鬥力。
大明軍隊連不可一世的建奴都能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更何況是他呢?
他手下的這點兵力,在大明軍隊麵前根本就不堪一擊,要是貿然去招惹大明,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在朱慈烺看來,隻要大明願意拋出合作的橄欖枝,阿布奈肯定也會欣然答應的。
到時候雙方一起出兵,齊心協力,平分戰利品,然後再平分打下來的領土,這難道不是一件皆大歡喜、合作共贏的美事嗎?
至於這樣做會不會成為其他草原部落的公敵,阿布奈估計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
在他心裡,沒有什麼比穩定軍心、以及順利度過這個冬天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是不能穩定軍心、以及順利熬過這個寒冬的話,他剛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蒙古帝國就會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在狂風暴雨中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
而這就是阿布奈最恐懼的事情!
無論如何,阿布奈都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作為大明的兵部尚書,李邦華自然也是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毫不猶豫地表示讚同。
不過緊接著,李邦華似乎想到了什麼,臉色瞬間就變得有些難看了起來。
朱慈烺一直關注著李邦華的表情變化,看到這一幕,隨即直接開口問道:
“怎麼,是不是想到了什麼事情?要是有的話,現在便說出來。”
李邦華聽到這話,趕忙收斂起臉上的表情,然後恭恭敬敬地說:
“太子殿下,臣覺得阿布奈可能不會輕易答應這件事情,畢竟之前太子殿下您可是擺了他一道,讓他吃了一個天大的虧。”
“有了這麼慘痛的教訓,阿布奈應該不會再這麼輕易地信任大明了。”
朱慈烺聽了之後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了李邦華說的是什麼事情。
毫無疑問,李邦華說的就是之前鬆錦大戰時發生的事情。
當時,朱慈烺曾經信誓旦旦地承諾要派遣大軍和阿布奈一起合兵進攻義州。
而阿布奈得到這個消息後,當下也是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和大明軍隊一起並肩作戰。
可是到了約定的時間,朱慈烺卻並沒有按照約定派兵出擊。
阿布奈左等右等,始終不見大明軍隊的蹤影,反倒是等到了多爾袞的大軍!
事已至此,阿布奈也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帶領著自己的騎兵去對抗多爾袞。
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阿布奈損失慘重,死亡的人數更是超過了五千。
這對於當時的阿布奈來說,可謂是損失慘重到了極點。
而這也是阿布奈第一次在朱慈烺手底下吃的大虧。
雖然最終他們還是獲得了勝利,阿布奈也重新收複了蒙古,但這個虧,阿布奈卻是吃得結結實實,心裡一直憋著一股氣。
想到這裡,朱慈烺不由得伸手摸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因為他發現李邦華說得確實沒錯,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阿布奈可能還真的會對他心存畏懼,不敢輕易答應這件事情。
畢竟到時候阿布奈心裡肯定會犯嘀咕:
雖然說好的是打其他蒙古部落,但萬一到時候朱慈烺暗中聯合其他蒙古部落,突然調轉槍頭來打他的話,那他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朱慈烺不確定阿布奈會不會這麼想,反正如果他是阿布奈的話,他是肯定會這麼想的
想到這裡,朱慈烺抬起頭看著李邦華問道: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阿布奈相信我們的誠意,答應和我們合作呢?”
李邦華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神情。
這事他能有什麼辦法啊?
大明太子都能說話不算數,還指望人家怎麼相信大明呢?
在他看來,似乎也隻能讓崇禎親自下一道聖旨,來表明大明合作的決心了。
畢竟聖旨這玩意兒那可是代表著皇帝的權威,還是很有分量的。
等阿布奈見了聖旨,說不定就會相信大明的誠意了。
想到這裡,李邦華這才開口說:
“如果可以的話,不如讓陛下親自下一道聖旨,詳細說明此事,阿布奈見了聖旨,應該就會相信大明的誠意了。”
朱慈烺仔細琢磨了一下,總覺得這件事還是有些不太穩妥。
畢竟之前阿布奈已經吃了一次大虧,而且是在他手底下吃的大虧。
所以阿布奈有沒有可能也會懷疑大明皇帝同樣也會讓他吃虧呢?
畢竟在阿布奈心裡,皇帝和太子那可是一家人。
太子都能坑他,皇帝說不定也會坑他!
事實上阿布奈還真是想多了,畢竟比起朱慈烺,崇禎還是要臉的。
崇禎可拉不下臉來做這種看起來背信棄義的事情,哪怕這件事情的本質是在為了大明考慮。
而這或許也是崇禎不適合做皇帝的原因吧!
因為他實在是太在乎自己的那點微不足道的名聲了。
突然就在這時,朱慈烺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絕妙的主意。
緊接著,他直接看向李邦華道:
“隻是一道聖旨的話,可能阿布奈還是不會相信的,必須還得有一位大人物親自到達宣府和阿布奈詳談此事,阿布奈才會真正相信大明的誠意。”
李邦華聽到這話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還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太子殿下說的沒錯,僅僅隻是一道聖旨的話,阿布奈可能真的未必會相信大明的誠意,可要是再派一位舉足輕重的大臣到達宣府,親自和阿布奈溝通,阿布奈估計也就相信了。”
“除此之外,這件事情必須要速戰速決,要是拖延下去,等草原下了大雪,道路被封鎖,可就來不及了。”
“隻是不知太子殿下要派何人去做這件事情呢?”
李邦華問這話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其實已經飛快地閃過幾個合適的人選。
一位是英國公,畢竟英國公可是大明第一勳貴,在大明朝廷中地位尊崇,聲望極高。
他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鎮得住場子,想必阿布奈也知道英國公的名號。
除此之外,就是那幾個留在京城裡的王爺了,這些王爺雖然到了京城之後就沒什麼實權,但說到底也是大明宗室,身上流淌著皇室的血液。
他們去宣府,也能代表皇室的威嚴,同樣能鎮得住場子。
但是很明顯,李邦華實在是想的有點遠了。
緊接著下一秒,就聽到朱慈烺笑著說:
“不如本宮親自前去如何?”
什麼?
聽到這話,李邦華瞬間就不淡定了,整個人仿佛被一道驚雷擊中一般。
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地看著朱慈烺,似乎不知道朱慈烺這又是在抽什麼風!
回過神來之後,他趕忙勸說道:
“太子殿下,不至於此啊!隻不過是一次雙方軍隊的聯合行動而已,沒必要您親自去涉險。”
“宣府雖然現在局勢還算穩定,但畢竟是在邊境,周邊局勢複雜,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險。”
“所以依臣的建議,無論是派英國公前去、還是派一位在京的藩王前去,都足以震得住場子了。”
“他們都是朝廷的重臣,肯定能把這件事情辦好。”
然而朱慈烺聽到這話卻是搖了搖頭。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畢竟你之前都說了,這件事情是需要速戰速決的,若是本宮親自前去,便沒有任何人敢偷奸耍滑。”
“而且此事涉及邊境安危,萬一到時候發生了什麼不可控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又超出了所有人的權利範圍,到時候又該如何處理?”
“難不成還要發一道八百裡加急的奏疏回京詢問此事該如何處理嗎?”
“真到了那個時候,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但若是本宮親自前去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在去之前,本宮會向父皇請旨,全權處理所有的事情。”
李邦華聽到這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因為朱慈烺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但他的內心還是有著擔心,然後一臉憂心忡忡地說道:
“太子殿下,臣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畢竟宣府可是在大明邊境,那裡的情況複雜多變,萬一出什麼事的話,這可怎麼辦?”
“您可是大明的太子,大明未來的希望,要是有個閃失,臣萬死難辭其咎啊!”
朱慈烺聽到這話,隨即便笑著說道:
“怎麼,李大人這是把本宮當成英宗了嗎?害怕本宮也遭遇一次‘土木堡之變’?”。
“臣臣絕無此意!”
朱慈烺這話一出口,李邦華頓時嚇了一跳,怎麼開口解釋了起來,就連說話都不怎麼利索了。
雖然他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這位太子殿下也太直白了,直接就把話挑明了,這讓他覺得很是尷尬。
朱慈烺也不管李邦華到底有沒有這麼想,他也不在乎。
下一秒,隻見他神色一正,語氣沉穩的說道:
“行了,莫要再這般憂心忡忡了,大不了本宮答應你,等到了宣府之後就會一直留在宣府坐鎮,斷不會親自去涉險,如此這般,你總該安心了吧?”
李邦華聽聞此言,心中雖仍有諸多擔憂,卻也深知朱慈烺已然做了決定,自己再勸也是無益。
隨即他無奈地在心中歎了口氣,這才拱手道:
“臣遵命!”
朱慈烺微微頷首,接著繼續說道:
“調兵之事,需儘快著手準備,本宮到時候會命騰驤五衛、京營、關寧鐵騎各調五千騎兵準備去往宣府。”
“另外,再傳令遼東,讓祖大壽派兩萬騎兵火速趕往宣府集合。”
“其餘所需騎兵,便從宣府以及其他邊鎮調用,速度務必要快,切不可有絲毫延誤。
“至於糧草輜重,無需從彆處另行籌備,宣府當地的糧草儲備充足,足以供養大軍所需。”
“除此之外,以最快的速度給秦良玉回一封信,讓她派人即刻聯係阿布奈,將此次之事詳細說明。”
“直接與他講明,就說本宮要親自帶兵前往宣府,與阿布奈當麵詳談此事,讓他務必親自前來宣府商議。”
“他要是不來,那麼這五萬騎兵就指不定要去哪裡燒荒了!”
朱慈烺的這一番謀劃,簡直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直說得李邦華滿臉都是敬佩之色。
他不由得在心中暗自驚歎,這哪裡像是一個十幾歲少年所能擁有的思維與謀略?
哪怕是他這個兵部尚書,竟也挑不出朱慈烺計劃中的半點毛病。
反應過來之後,李邦華趕忙躬身行禮。
“殿下思慮周全,臣即刻便去辦理,定不辜負殿下厚望。”
就在李邦華準備轉身離去之時,朱慈烺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麼,對著站在一旁的馬寶吩咐道:
“吩咐下去,再準備一份同樣的火鍋,送到兵部去,就當是本宮請李大人吃飯了。”
李邦華聽到這話,心中不禁一陣尷尬,又帶著幾分感激。
同時這才明白,原來之前自己那不經意間的小動作,竟被朱慈烺敏銳地察覺到了。
不過既然太子殿下如此盛情,他也不再客氣,趕忙又回過頭來,對著朱慈烺深深躬身一禮。
“臣謝過太子殿下體恤!”
朱慈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道:
“李大人不必多禮,快去辦事吧,此事關係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李邦華不再猶豫,再次躬身行禮後,便直接轉身匆匆離開了。
直到李邦華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朱慈烺這才慢悠悠地回到了寢宮之中。
而此時,鄭小妹和琪琪格依舊坐在桌前。
隻是鄭小妹早已沒有了動筷子的心思,她的一雙美目不時地望向殿門方向,一心隻盼著朱慈烺能早日回來。
而琪琪格可就沒那麼多顧忌了,她依舊是大快朵頤,那模樣,活脫脫就像一隻貪吃的小饞貓。
眼看著朱慈烺終於邁步走進了殿內,鄭小妹趕忙迎了上去,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殿下,你終於回來了,可讓臣妾好等。”
朱慈烺看著鄭小妹那關切的模樣,心中不禁一暖,笑著說道:
“不是讓你不用等本宮嗎?自己先吃便是。”
鄭小妹輕輕挽住朱慈烺的胳膊,柔聲說道:
“臣妾就是想等殿下回來一起吃,這樣才覺得高興。”
緊接著,二人一同回到了桌前坐下。
朱慈烺再次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鮮嫩的牛肉,然後放進了火鍋裡。
雖說剛才被李邦華的到來打斷了一下,但這倒也並不打緊。
片刻後,一口牛肉下肚,那爽麻鮮香的口感瞬間在口中散開,朱慈烺隻覺渾身都爽快了起來。
突然就在這時,他像是想起了什麼,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琪琪格。
略作思索後,朱慈烺最終還是決定不打算隱瞞琪琪格。
他先是自顧的又夾起一片牛肉放進鍋裡,這才說道:
“琪琪格,你可知道剛才李邦華李大人找本宮商量的是什麼事情嗎?”
琪琪格正吃得津津有味,頭也不回地隨口說道:
“不清楚,不過我也不關心,畢竟這是你們大明內部的事情,跟我可沒關係。”
朱慈烺聽到這話咧嘴一笑,故意提高了音量說道:
“那你可猜錯了,因為這件事情還真和你有關係!”
“實話告訴你吧,他前來和本宮商量的事情,是關於邊軍燒荒和搗巢的事情。”
什麼?
琪琪格聽到這話,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就連嘴中咀嚼羊肉的動作都停了下來。
沒辦法,她確實是被這個消息給嚇住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人,琪琪格實在太清楚燒荒和搗巢這兩個詞背後所代表的恐怖含義了。
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親身經曆過一次明軍的燒荒和搗巢行動,那對她而言簡直是一場噩夢。
熊熊大火在草原上肆虐,所到之處,一片焦土,無數蒙古牧民的家園被焚毀,牲畜被燒死。
更是有不少人在這場災難中流離失所,甚至失去了生命。
那慘烈的場景,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陰影,即便過去了這麼多年,每當回想起來,她依然會不寒而栗。
隻不過在之後的十幾年裡,大明似乎逐漸放棄了這項軍事行動,再加上蒙古被建奴打敗,這種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怎麼突然之間,大明又要開始這樣的軍事行動了呢?
而且蒙古不是剛剛臣服於大明嗎?怎麼著也算是大明的藩屬國吧?
為什麼大明還要這麼對待蒙古?
想到這裡,琪琪格的眼神瞬間變得陰冷了起來,她的雙手緊緊握拳,仿佛下一秒就要忍不住向著朱慈烺衝過來。
看到這一幕,鄭小妹也不禁緊張了起來,她自然也知道朱慈烺口中的燒荒和搗巢是什麼意思。
那可是對蒙古人來說極其殘酷的軍事行動。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她倒是沒什麼太大的感觸,畢竟她又不是蒙古人。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朱慈烺居然會當著琪琪格的麵堂而皇之的把這件事情說出來。
畢竟蒙古可是琪琪格的家鄉,她聽了這件事情之後,怎能不生氣,怎能不擔憂?
為了避免琪琪格真的動手,造成什麼不可控的事情,鄭小妹趕忙來到琪琪格身邊,一把拉著琪琪格的手臂焦急地說道:
“琪琪格,你不要衝動,殿下可能是在跟你開玩笑呢,你可千萬彆當真。”
此時此刻,鄭小妹是真的擔心琪琪格會突然暴走。
不過彆誤會,她擔心的可不是琪琪格會對朱慈烺做些什麼,而是朱慈烺會對琪琪格做些什麼。
畢竟在她的認知裡,朱慈烺可是真武大帝轉世,要是他真的想動手,估計琪琪格瞬間就會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