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自成:該死的!本王居然被崇禎擺了一道!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自成:該死的!本王居然被崇禎擺了一道!(1 / 1)

推荐阅读: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武將心裡感到十分不滿。

他們心裡想著,自己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才換來了如今的官職。

如今這些農民軍隻要帶人投降就可以做和他同樣的官,這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但後來又仔細一想,要是這麼一直打下去的話,說不定自己哪天也就掛了,到時候豈不是什麼都沒了?

再者說了,就算投降了朝廷,這些農民軍最後也會被派去遼東對抗建奴和戍邊,未來能不能活著還不一定呢!

想明白了這點,他們心中的不滿這才消散了些。

就在這時,孫傳庭突然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然後說道:

“諸位,既然聖旨已到,那麼接下來就該派人去李自成那邊宣旨了。”

“大家覺得這個宣旨的人由何人擔任為好?”

眾人聽到這話,瞬間麵麵相覷起來,原本熱鬨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安靜了下來。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趟有可能會是有去無回,畢竟誰都知道李自成從來都不是真心投降的,他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推翻朝廷自立為王。

萬一前去宣旨的人剛一宣讀聖旨,結果李自成當場翻臉,直接砍殺了宣旨的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猶豫了起來。

雖然作為一個武將,報效國家,戰死沙場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但要是就這麼白白的去送死,誰又願意呢?

畢竟這樣死的也太窩囊了!

眼看著眾人都有些猶豫,孫傳庭也不生氣,因為他也知道這些人心裡在顧慮些什麼。

緊接著正當他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突然就在這時,一個武將站了出來。

“大人,末將願往!”

那武將聲音洪亮,眼神中透著堅定和無畏。

孫傳庭看著眼前的將領,他認識這個人,此人名為孫守法,是他手下的一名參將。

孫守法向來十分勇猛,在戰場上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是一個難得的猛將。

而且在曆史上,孫守法也是一位難得的忠臣。

他祖上三代皆為軍戶,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天啟年間的時候,他加入榆林邊軍,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被授予總旗銜。

之後他先在曹文詔麾下作戰,後隨洪承疇、孫傳庭圍剿農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原本的曆史上,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孫守法在鳳翔起兵抗擊建奴,他擁戴秦王朱輔,收集潰兵,聯絡賀珍,兵力達七萬。

一六四七年,孫守法在喬麥山被建奴重圍,他力戰被俘,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

他也是一個民族英雄,為後世所敬仰。

看吧,無論何時何地,華夏從來都不缺為國儘忠的忠臣,而就是這些忠臣築起了漢人的脊骨!

即便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哪怕相隔百年、千年,他們的名字依舊會被後人記住!

當然,此時的孫傳庭並不知道這些,他隻是鄭重地看著孫守法說道:

“孫守法,你可知道此次前去的風險?若是出什麼意外的話,你有可能回不來了。”

孫守法聽到這話,笑了笑說:

“回大人的話,末將自然知道,但這種事情總該有人去做不是嗎?總不能讓賊寇小看了朝廷的威嚴。”

“末將身為朝廷的武將,理應為國家分憂,為朝廷效力,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退縮。”

就在這時,又有幾名武將站了出來。

“啟稟大人,末將願意一同前往!”

隨後更多的人站了出來,願意與孫守法一同前往李自成的大營宣旨。

孫傳庭看著這些人,心中頗為感動。

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孫守法的肩膀說道:

“好!好!你們都是朝廷的忠勇之臣,你們放心,等你們回來,本官一定會奏請朝廷,為你們加官進爵,讓你們得到應有的賞賜和榮譽。”

“就算你們不幸殉國,本官照樣會為你們請功,你們的官職和爵位由你們的子孫承襲,讓你們的家族得以榮耀。”

“你們的名字也將永遠留在史書之中,為後世所銘記。”

眾人聽到這話,趕忙跪謝孫傳庭。

“多謝大人!”

這一刻,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緊接著,經過了簡單的整備之後,一支十三人的宣旨小隊便離開了潼關。

他們騎著快馬,揚起一路塵土,準備前往李自成的大營。

與此同時,農民軍這邊,李自成正端坐於營帳之內,眉頭微蹙,似在思索著當下複雜的局勢。

突然就在這時,一名將領神色匆匆地闖入營帳,單膝跪地,聲音略帶急促地稟報道:

“闖王!明朝的皇帝有回信了,而且孫傳庭馬上就要派人來宣讀明朝皇帝的聖旨!”

營帳之中,原本安靜的氛圍瞬間被打破。

李自成猛地抬起頭,瞪大了眼睛,一臉震驚地看著眼前的將領,難以置信地問道:

“你說什麼?”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愕與疑惑,畢竟在他看來,朝廷的辦事效率向來不高,此次的反應速度著實超出了他的預料。

要知道從他們提出和談條件到現在,也就過去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而已。

在李自成的印象裡,崇禎向來是個優柔寡斷、喜歡拖拖拉拉的人,怎麼這次如此迅速就有了回複?

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一時間,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了層層疑雲。

然而那將領則是繼續說道:

“此事絕對不會有錯!孫傳庭派來宣旨的人已經在路上了!”

此時,坐在一旁的羅汝才和張獻忠臉上同樣露出了納悶的神情。

羅汝才微微皺眉,摸著下巴思索著什麼,而張獻忠則忍不住嘟囔道:

“這朝廷的反應也太快了吧?怕不是其中有什麼陰謀?”

他們和李自成一樣,都覺得這次朝廷的舉動有些反常,仿佛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儘管心中充滿了疑慮,但羅汝才還是很快鎮定下來,他清了清嗓子看向李自成說道:

“闖王,不管如何,既然朝廷已經有了回複,孫傳庭也要來宣旨,那麼咱們自然還是要見一見的,不然這和談也進行不下去了。”

“咱們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一種睿智與冷靜。

李自成聽到這話,微微點頭,算是同意了這個說法。

他深知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因為一時的疑慮而影響接下來的計劃。

隨後,他揮了揮手,示意來人退下,然後又喚過一個親衛,吩咐道:

“既然是崇禎的聖旨,那麼你們也準備一下,將這裡布置得莊重些,不要給咱們丟臉了。”

“咱們雖然是一群草莽出身,但也不能失了禮數。”

親衛聽到這話,笑著答應下來,然後便開始忙活起來。

隨後李自成便不再多話,而是來到了另外一處營帳之中,羅汝才和張獻忠見狀,也連忙跟了過來。

李自成壓低了聲音,小聲問道:

“羅先生,你覺得朝廷的聖旨上麵會寫什麼?崇禎會不會答應我們的要求?”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與擔憂,畢竟這次和談的結果將直接關係到他們未來的命運。

羅汝才聽了這話,摸了摸胡子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過了片刻,他緩緩說道:

“以我之見,若是朝廷沒有答應我們的要求,估計孫傳庭也不會來宣旨了,既然他肯來宣旨,那就證明朝廷應該是答應了我們的條件。”

“不過我總覺得這背後還有什麼彆的算計。”

他的聲音低沉而謹慎,仿佛在提醒著李自成要時刻保持警惕。

李自成嗯了一聲,臉上的憂慮之色卻並未消散。

他皺著眉頭,又有些憂心忡忡地問道:

“可這樣也不行吧?這聖旨要是一宣讀,崇禎答應了咱們的要求,咱們接下來又該怎麼做?”

“要是不投降的話,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咱們之前已經提出了和談的條件,要是現在反悔,恐怕會落人口實。”

眾人心裡也都清楚,最開始李自成提出投降,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

畢竟按照他們的估算,朝廷在接到孫傳庭的奏報之後,肯定會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和權衡,怎麼著也要拖個兩三個月才能商量出一個解決辦法。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才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冊封聖旨就到了,這倒是讓他們有些不知所措了。

因為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和朝廷翻臉的話對他們而言實在沒什麼好處。

畢竟朝廷的勢力依然龐大,如果貿然與之對抗,他們很可能會陷入困境。

可要是接受朝廷的冊封,然後主動投降朝廷,那也太荒唐了!

他李自成怎麼能接受朝廷的冊封呢?

再說了,難道他接受了冊封,孫傳庭就會乖乖讓他進入陝西,然後當這個陝西總兵、掌控陝西的所有兵馬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孫傳庭是朝廷的忠臣,一直視他們這些農民軍為眼中釘、肉中刺,怎麼可能輕易讓他們進入自己的地盤?

一時間,李自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紮,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然而一旁的羅汝才卻沒有絲毫的擔憂,隻見他笑著說道:

“闖王放心,這種事情也沒什麼好糾結的,既然朝廷要冊封闖王,那麼闖王接受便是,至於接下來的所有事情,隻有一個字,那就是:拖!”

“反正我們之前也沒說在朝廷答應我們的投降之後什麼時候會完成所有的交接,所以即便拖到明年也是很合理的。”

“大不了到時候每天再送一些老弱病殘到潼關去就行了,這樣也不算違背之前的承諾,朝廷也拿我們沒辦法。”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狡黠和自信,仿佛已經找到了應對之策。

李自成聽到這話,當下便拍了拍大腿,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說道:

“好!軍師果然是大才,這種辦法都能想到!就這麼辦,如果朝廷真的答應了我的條件,那麼我就假意接受朝廷的冊封,然後一直拖下去,直到想到其他辦法為止!”

就這樣,李自成總算是下定了決心。

那就是先看看朝廷的聖旨上到底寫了什麼,如果真是答應了他的所有要求,那他就假裝投降,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隨後,他回到營帳之中,靜靜地等待著孫傳庭派來的人宣旨。

不多時,伴隨著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響起,便看到十來個人走了進來。

為首的正是孫守法,他手中高高捧著一份聖旨,神情異常嚴肅。

他的身後跟著十二名士兵,個個身姿挺拔,眼神堅定,緊緊地護衛著孫守法。

說實話,孫守法現在其實也怕得厲害,他深知自己此次前來宣旨,無異於深入虎穴。

畢竟李自成等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寇,但是他是朝廷的武將,自然有武將的風骨,哪怕身處險地,他也要保持氣節。

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般想著,他暗暗握緊了手中的聖旨,心中充滿了悲壯之情。

就在這時,隻聽站在李自成身邊的一個武將突然大聲嗬斥道:

“大膽!見了闖王為何不跪?”

那人的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在營帳內回蕩。

周圍的闖軍將領聽到這話,也是瞬間行動起來,一個個拔刀相向,刀刃閃爍著寒光,似乎要直接動手。

孫守法等人見狀,臉色瞬間也是一變。

他們其實早就知道這次有可能有來無回,卻怎麼也沒有想到李自成會在剛見麵的時候就直接動手。

就在劍拔弩張之擊,李自成卻擺了擺手,示意眾人不要衝動,然後看向孫守法,語氣平和地說道:

“這樣吧,你不跪本王,本王也不跪著接你們皇帝的聖旨,這樣可好?”

孫守法聽到這話,並沒有說話,而是點頭默認了。

因為來之前,孫傳庭早就告訴過他,無論如何李自成都是不可能跪著迎接聖旨的,所以他的任務隻要完整宣讀完聖旨就可以,不管對方跪不跪。

看到孫守法點頭,李自成也不再多話,隻是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孫守法可以宣讀聖旨了。

孫守法深吸一口氣,這才緩緩打開手中的聖旨,然後大聲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臨禦天下,素以仁德撫民,豈忍見黎庶陷溺於兵火?

今念及闖將李自成等部暫困窮途,特開一線生機,若爾等誠心歸附,朝廷當既往不咎,厚加封賞:

封李自成為陝西、河南、山西三邊總兵,總領三省軍務,加督師銜,節製諸將、便宜行事,許其統轄三省兵馬、整飭邊務,以示朝廷懷柔之至意。”

什麼?

當聽到這裡的時候,李自成瞬間就懵了。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張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甚至彆說李自成了,就連羅汝才、張獻忠以及其他所有在場的將領全部都懵了。

一瞬間,營帳內靜得可怕。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們之前要的明明隻是一個總兵的位置,結果崇禎卻封給他們一個陝西、河南、山西的三邊總兵,外加督師。

這簡直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李自成並不知道督師是什麼,他隻覺得前麵三個總兵已經夠嚇人了。

因為在他看來,這就代表著他可以掌管這三個省的所有兵力了,這不就是他想要的西北王嗎?

可是話說回來,崇禎到底怎麼想的啊?他明明要的隻是一個陝西總兵,怎麼還真讓他當西北王了?

一時間,李自成的腦海中一片混亂,他不知道這是崇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彆忘了,聖旨還沒完呢!

緊接著下一秒,孫守法的聲音再次響起:

“至於麾下將卒,無論人數多寡,但凡解甲來降,一概接納:

帶百人降者,授百戶,帶千人降者,授千戶,帶萬人降者,授指揮使,官職世襲,糧餉從優。

其有能勸諭部眾、立功心切者,更可破格擢升,不吝爵賞。”

孫守法這一番話出口,現場的所有人瞬間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仿佛時間都為之凝固,空氣也停止了流動。

在場的每一個闖軍將領,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怎麼也沒想到崇禎居然會玩這麼一招!

這哪裡是招降啊,分明就是在李自成的大軍裡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啊!

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這三人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們心中清楚,這聖旨上的內容一旦傳開,將會在他們的隊伍中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李自成更是麵如土色,他深知這要是繼續念下去的話,周圍那些原本就有些搖擺不定、蠢蠢欲動的人,肯定會升起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那些心思一旦滋生,就如同野草一般,難以遏製,很可能會讓他的隊伍瞬間分崩離析。

下一秒,李自成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猛地暴怒而起,雙眼圓睜,大聲嗬斥道:

“閉嘴!不要再念下去了!”

那聲音,猶如一聲炸雷,在營帳中回蕩。

這聖旨上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匕首,在刺痛著他的神經,威脅著他的地位。

然而,孫守法卻仿佛沒聽到他的嗬斥一般,依舊自顧自地念了下去,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李自成見狀,心中又急又怒,他急忙示意一旁的手下上去製止孫守法繼續念下去。

然而這個時候李自成的手下們心中也有些心動,畢竟這聖旨上麵的內容實在是太誘惑了。

說到底,誰不想升官發財?誰不想有個安穩的前程呢?

可李自成已經開口了,他們又不能不做,隻能假裝一臉憤怒的圍了上去。

“閉嘴!”

“不要念了!”

“該死的快閉嘴!”

但就在這時,孫守法帶來的那些武將們也是迅速反應了過來,他們直接將孫守法圍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嚴密的保護圈。

任憑李自成的將領拳打腳踢,不做任何反抗。

而因為沒有得到殺人的命令,所以李自成的手下也不敢直接動手殺人。

於是孫守法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居然將聖旨讀完了。

“朕以天地為量,布此殊恩,望爾等早棄逆途,共赴王化,倘執迷不悟,天兵一至,玉石俱焚,悔之晚矣!欽此。”

話罷,隻見孫守法一臉傲然,高舉聖旨,目光直直地盯著李自成大聲說道:

“李自成,聖旨已宣完,接旨吧!”

那聲音,充滿了威嚴和不容置疑。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李自成簡直恨得牙癢癢,他的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仿佛下一刻就要衝上去打死孫守法。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明明就在自己麵前,自己居然能被彆人擺了一道,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想到這裡,李自成忍不住狠狠地瞪了孫守法一眼,那眼神,仿佛能噴出火來。

再看看現場的其他人,臉色都有些怪異。

很明顯,剛才聖旨上的內容他們也都聽進去了。

那些內容,就像一顆顆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了不安和動搖的念頭。

一瞬間,李自成心中不由得湧起殺意,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那就是直接上前殺掉這些明朝武將,以絕後患!

可就在這時,一旁的羅汝才突然輕聲勸道:

“闖王,切不可意氣用事,要是殺了這些人的話,會影響到我們接下來的計劃的。”

“還是先留著他們的性命再說吧。”

李自成聽到這話,心中雖然極不情願,但也不好拒絕。

因為他深知羅汝才說得有道理,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壞了大事。

於是他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咬著牙說道:

“把他們壓下去關起來!沒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與他們說話!”

一旁的手下連忙領命,然後押著孫守法等人就要離開。

即便如此,孫守法也並沒有表現出害怕的神情,反倒是對著李自成笑了笑,那笑容中似乎帶著一絲嘲諷。

不多時,那道聖旨就被送到了李自成麵前。

但此時此刻,李自成看著這道聖旨,隻覺得內心一陣惡心,仿佛那是一坨令人作嘔的汙穢之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