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崇禎:既然你們都在勸朕,那朕就勉為其難的過一次壽誕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崇禎:既然你們都在勸朕,那朕就勉為其難的過一次壽誕吧!(1 / 1)

推荐阅读:

他本以為朱慈烺會拒絕或者提出什麼彆的意見,結果沒想到朱慈烺真就這麼答應了。

想到這裡,崇禎忍不住開口說道:

“等等,這件事情你就這麼答應了,你就沒點彆的什麼意見?”

一旁的周皇後聽到這話都無語了。

“陛下,你到底是怎麼了?烺兒沒來之前,你擔心他不答應,結果烺兒答應之後,你又覺得他答應得太爽快,這都什麼跟什麼呀?”

與此同時,朱慈烺也有些無語。

但緊接著他還是繼續說道:

“兒臣相信父皇和母後的眼光,所以這件事情就交給父皇和母後去處置吧,兒臣絕無意見。”

當然,話說是這麼說,但最後關頭朱慈烺肯定是要親自把關的。

畢竟這件事關乎他的終身大事,他可不會如此輕易地就交給彆人決定。

不過他倒是不擔心周皇後會給他選一個醜八怪當太子妃,畢竟縱觀大明曆任皇後,除了個彆之外,基本上都是賢良淑德之人,容貌也不會太差。

眼看著這件事情進行的這麼順利,倒是把崇禎給搞的不會了。

不過很快崇禎還是反應的過來,然後心中一陣無語。

看來有些事情還真是他自己給想的太複雜了。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開口道:

“對了父皇,兒臣剛才聽王公公說,再過三個月就是父皇的壽辰了,還說禮部曾經奏請過,要不要為父皇舉辦壽宴,結果父皇拒絕了,這是為何?”

這話其實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畢竟朱慈烺已經知道了崇禎為什麼會拒絕,不過這並不重要。

崇禎聽到這話,歎了口氣說:

“其實也沒什麼彆的原因,就是朕覺得壽宴實在是太花錢了,有這銀子還不如增加一些軍費,再說了,這麼多年以來,朕也沒有過壽的打算和習慣,和新年一起過也就行了。”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朱慈烺也看得出來崇禎這話說的有些言不由衷。

畢竟想想也是,作為一個好麵子的皇帝,崇禎怎麼會不希望自己能操辦一場盛大而又隆重的壽宴呢?

隻是國家剛剛有了起色,這種事情他要是答應的話,也說不過去啊!

萬一到時候百姓們認為他鋪張浪費,不關心國家的疾苦,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下一秒,朱慈烺卻是搖了搖頭道:

“父皇,兒臣倒是覺得這次應該給父皇好好操辦一場壽宴,雖然操辦壽宴會花些銀子,但對於如今的朝廷而言,這些銀子並不算什麼。”

“關鍵是可以通過這次壽宴,讓大明的百姓以及那些外邦臣子們知道大明如今的國力昌盛,讓他們不敢造次。”

“除此之外,什麼朝鮮使臣、蒙古使臣、建奴使臣,甚至一些遙遠的外邦使臣全部都可以邀請過來,讓他們見識一下大明如今的樣子,讓他們不敢再輕視大明,揚我大明之威!”

話說到最後,朱慈烺的聲音都不由的拔高了幾分。

而崇禎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因為這一切也正是他所期盼的,他一直希望能夠讓大明重新恢複往日的輝煌,讓那些外邦臣子們對大明敬畏有加。

所以一瞬間,他就心動了!

不過緊接著,他還是有些扭捏地說道:

“這樣真的好嗎?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們會不會覺得這樣不妥?認為朕這是在極奢淫欲?”

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和擔憂,卻又帶著一絲期待。

簡單來說,崇禎現在這副樣子就是純粹的“既要又要”。

他既想要操辦一場盛大的壽宴,來彰顯大明的國威,又擔心彆人會說他鋪張浪費,好麵子。

但朱慈烺也不在乎崇禎的這點小九九了,而是直接說道:

“父皇放心,如今的大明不比之前,遠了不說,整個京城內的百姓過得還是相當富足的,糧價也算穩定,蜂窩煤以及煤炭供應也十分充足。”

“再加上朝廷實行了一係列的救助,就算孤苦無依著如今也有飯吃、有地方住。”

“而且對外又打了幾次勝仗,甚至也算是開疆拓土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兒臣覺得為父皇舉辦一次壽宴並無不妥。”

“再說了,父皇自登基以來也沒有舉辦過一次像樣的壽宴,難道不該舉辦一次盛大的壽宴嗎?”

聽到這話的時候,一旁的周皇後也是欣慰地說道:

“陛下,既然烺兒有這樣的心思和孝心,你就答應下來吧,反正一場壽宴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她的聲音輕柔而溫和,仿佛在為崇禎提供一個台階。

眼看著朱慈烺和周皇後都在勸說,崇禎這下子也不端著了。

他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即便笑盈盈地說:

“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那朕便答應了。”

此刻的崇禎,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畢竟他這個皇帝終於也能過一場像樣的壽誕了!

就這樣,關於壽宴一事總算是敲定下來了。

宮殿內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仿佛剛剛的焦慮和擔憂都隨著這個決定而煙消雲散了。

緊接著,朱慈烺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之前關於國債的事情。

他內心一番猶豫後,終究還是覺得此事應先與崇禎打個招呼,畢竟這件事情也需要崇禎幫忙。

於是朱慈烺再次開口說道:

“父皇,除了方才所言之事,兒臣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父皇稟告。”

崇禎此刻心情猶如春日暖陽般和煦,聽聞朱慈烺此言,當下便是爽朗地說道:

“有話便說,朕聽著。”

但朱慈烺卻並未立刻開口,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皇後,神色略顯鄭重地說道:

“母後,此事乃是國家大事,還望母後暫且回避。”

周皇後聽聞此言,臉上並未露出絲毫慍色。

畢竟眼前兩個一個是自己視若珍寶的兒子,一個是與自己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的夫君,又怎會因這點小事而生氣呢?

更何況國家大事本就不是她一個後宮女子能夠隨意插手的。

於是周皇後優雅地站起身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輕聲說道:

“行了行了,你們父子倆就安心談正事兒吧,母後去彆處逛逛。”

言罷,周皇後便邁著輕盈的步伐徑直離開了。

與此同時,屋內的所有宮人太監在王承恩的示意下也都紛紛退下。

畢竟事關國家大事,這種事情可不是他們能夠隨意偷聽的。

待宮殿之中隻剩下崇禎與朱慈烺父子二人時,崇禎這才麵帶好奇地問道:

“究竟是何事?”

朱慈烺也不再客套,直接說道:

“是關於修建水泥路的事情。”

水泥路?

崇禎聽到這三個字先是微微一愣,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頗為讚許地說道:

“原來是這件事情啊,說起來,朕還得再誇你兩句呢!”

“這水泥路修通之後,整個京城的風貌那可真是煥然一新啊,朕之前親自去瞧過,確實好得很呐。”

說這話的時候,崇禎的眼中滿是自豪與欣慰。

想當初,水泥路剛開始修建的時候,崇禎心裡其實是有些疑慮的。

他覺得這修路之事多少有些勞民傷財。

畢竟京城原本的路雖然不算特彆寬敞平坦,但好歹也能走人,何必非要大費周章地修路呢?

而且這修路的動靜著實不小,搞得京城裡人心惶惶的。

然而,等水泥路修好之後,崇禎親自去實地查看了一番,頓時就被震撼到了。

那平坦如鏡的水泥路堅硬無比,馬車在上麵行駛,竟連一道印子都不會留下。

即便是在下雨天,路麵也不會變得泥濘不堪,讓整個京城都顯得整潔有序,風貌煥然一新。

更主要的是,這水泥路看著就大氣磅礴,那無比寬闊的馬路,比以前的青石板路、石磚路以及泥濘的土路不知好看多少倍。

作為京城的最高統治者,崇禎看著這嶄新的水泥路心中自然是滿心歡喜。

然而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開口問道:

“父皇可知修建這京城的水泥路花了多少銀子?”

崇禎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後說道:

“戶部和工部之前好像送過來一道折子,說是關於水泥路的,但朕想著你快回來了,就沒有去看,你且說說,到底花了多少?”

朱慈烺神色平靜的說道:

“一千八百萬兩。”

多少?

崇禎聽到這個數字,整個人都被震驚得從座位上彈了起來。

他萬萬沒有想到,隻是修路而已,竟然花費了如此巨額的銀子。

要知道這一千八百萬兩銀子,幾乎相當於以往一年整個朝廷的稅收了,而且還是不吃不喝、一分不花的情況下才能攢下的收入。

一瞬間,崇禎隻覺得原本看著無比順眼的水泥路,突然變得不那麼順眼起來。

這哪裡還是水泥鋪成的路啊?這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銀子鋪成的啊!

想到這裡,崇禎忍不住開口問道:

“怎麼會花這麼多銀子?這其中是不是有人貪汙受賄?若是有的話,朕絕不能輕饒!”

朱慈烺搖了搖頭,神色平靜地說道:

“兒臣已經仔細核對過了,確實沒有貪汙受賄的情況,隻是因為這修路的成本實在太大了,所以才花費了這麼多的銀子。”

崇禎聽到這話,心中雖然有些不甘,但也不好再說些什麼了。

不過,緊接著崇禎還是皺著眉頭說道:

“既然這修路如此花錢,那朕覺得還不如暫時不要修了,在朕看來,修路雖然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如此鋪張浪費啊。”

“光是修個京城的路就花了一千八百萬兩銀子,要是想修建整個大明的道路,那還得花多少銀子?”

然而,朱慈烺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父皇,這可不行,兒臣已經和工部以及戶部商議過了,等到明年一開春,就要同時修建三條路。”

“一條是京城通往宣府的,一條是京城通往遼東的,還有一條是京城通往天津的。”

崇禎聽到這話,神色複雜地看了一眼朱慈烺,緩緩說道:

“朕知道如今內帑和戶部都不缺銀子,但花錢也不能如此大手大腳吧?這三條路修下來,恐怕得花費三千萬兩以上的銀子吧。”

朱慈烺糾正道:

“不是三千萬兩,是四千萬兩。”

“而且這也隻是最初的估算,實際花費可能會更多。”

崇禎再次被震撼到了,他隻覺得自己的腦袋“嗡”的一下,仿佛被雷擊中了一般。

好家夥,修個路竟然要花四千萬兩銀子,這已經不是多不多的問題了,這簡直是離譜到家了。

但即便如此,崇禎也不好再繼續反對了。

因為他已經從朱慈烺的眼神中看出來了,這件事情朱慈烺已經下定了決心,就算反對的話也改變不了什麼。

再者說了,這大明早已經不是他能完全當家作主的了。

想到這裡,崇禎隻能是無奈地說道: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就去做吧,反正朕也管不了你。”

“可是朕還是覺得這實在是太奢侈了,畢竟如今這路又不是不能用。”

“當然,朕也知道這些路修好之後,大軍可以迅速在宣府以及遼東之間往返,對於大明的邊防安全有大好處。”

“但是你彆忘了,如今的大明可不隻有修路這一條事情要做,蒙古駐兵、賑濟災民、防範建奴、遼東移民哪一樣不需要銀子?這些可都是關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啊!”

崇禎苦口婆心地勸說道,猶如一個老媽子一般。

沒辦法,他真是窮怕了。

以前他當皇帝的時候,國庫空虛,內帑也沒錢,窮得簡直都要尿血了,幾乎每天都在為銀子的事情發愁。

結果現在突然一下子暴富,內帑裡有了兩萬萬兩銀子,他自然也變得小氣起來,覺得每一筆銀子都要精打細算地花。

朱慈烺自然也清楚這點,因此並不在意崇禎的話,而是笑了笑說道:

“父皇擔心的事情,兒臣其實也早就考慮到了,所以兒臣想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那就是發行大明國債。”

朱慈烺說著,便將大明國債的事情簡單地說了一下。

他詳細地解釋了國債的發行方式、償還期限以及利息收益等內容,以便崇禎能夠理解他的這個計劃。

崇禎聽完解釋之後,突然一下子睜大了眼睛,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因為他算是聽明白了,這所謂的大明國債,說白了還是借錢。

而且這次不是向哪個人或者哪個階級借錢,而是像整個大明的所有人借錢!

說起借錢,崇禎可就更害怕了。

要知道他當皇帝十幾年,借錢這種事還真沒少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