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王府管家看到秦王如此生氣,一時間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秦王的怒火會波及到自己。
一旁服侍的下人也都跪了一地,整個書房都彌漫著一種壓抑而緊張的氣氛。
可沒過多久,秦王突然又冷靜了下來。
緊接著他就有些後悔了,覺得自己剛才貌似是有些太衝動了。
畢竟孫傳庭可是在信中說了,他要是不給糧食的話,那就要把這十萬人全部送來西安府讓他養!
真到了這一步的話,那才是真的要了他的老命!
要知道如今西安府的總人口也就不到二十萬人,要是再來十萬人,那可就亂套了。
到時候街道上會擠滿這些衣衫襤褸、饑腸轆轆的百姓,治安會變得一團糟,社會秩序也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小偷小摸、打架鬥毆的事情肯定會層出不窮,到時候,連他自己也會被這群人折騰得焦頭爛額,甚至有可能被“生吞活剝”了。
福王被煮成‘福祿宴’的事情才過去多久啊!
秦王可不希望一覺醒來自己變成了‘秦祿宴’!
不行,絕對不能讓這十萬人來到西安府!
想到這裡,秦王隻能壓製住內心的憤怒,然後衝著一旁的管家吩咐道:
“去從府庫裡拿些銀子來,大量收購市麵上的糧食,不過這次不要收什麼大米白麵,什麼便宜收什麼,隻要是能吃的全部都收了,越便宜越好,越多越好。”
“另外也收點棉花和治療外傷的藥物,西安府要是不夠的話就去鹹陽、或者更遠一些的地方。”
秦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卻又透露出一種無奈,因為他完全是被孫傳庭逼著這麼做的!
這家夥,算是徹底拿捏住了他的軟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來。
管家得到命令之後,趕忙便下去準備了。
不過他心中也充滿了擔憂,不知道能不能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的糧食。
視線再次回到潼關,孫傳庭這幾天也沒閒著,他接連寫了好幾封信,然後分彆送到了河南周邊的省份向當地借糧。
為了防止當地的官員不借,孫傳庭特意將之前崇禎的聖旨抄錄了一份,然後附送了過去。
並且嚴重聲明這是朝廷的命令,是陛下的聖旨,如果有人敢不借糧食,那他就會上奏陛下,到時候餓死多少人都要算在他們的頭上。
雖然這同樣帶著威脅的意味,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如今十萬百姓的生死存亡就掌握在這些糧食上了。
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孫傳庭不是三邊總督嗎?他不是能直接掌控三省的所有軍政、且和任何人商量嗎?
也就是說從周邊省份調糧孫傳庭根本不需要和任何人商議,直接下令即可!
事實上確實如此,作為三邊總督,孫傳庭確實是擁有隨意調遣三省糧食的權利。
但要知道,河南周邊的省份可不止孫傳庭管轄的三個省份,還有其他省份,這些地方孫傳庭可就管不了了,所以隻能用“借”的方式。
不過有崇禎的聖旨在前,在孫傳庭看來借糧的問題應該不大。
畢竟這些地方官員也不敢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否則他們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了。
除此之外,孫傳庭還在信中說明已經向朝廷求援了,等到糧食運到之後就會歸還。
事實上也是如此,早在昨天的時候,孫傳庭便寫了一封密信,大概講述了如今陝西這邊的局麵,然後讓人八百裡加急直接送到了京城。
他在信中詳細地描述了如今麵臨的困境,希望朝廷能儘快給予支援。
就在孫傳庭滿心憂慮地思考著往後或許會麵臨的種種複雜局麵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如戰鼓般由遠及近。
緊接著,一名士卒神色慌張的匆忙來報:
“大人,不好了!闖賊那邊又有動作了!”
什麼?
聽到這話的瞬間,孫傳庭隻覺腦袋“嗡”的一聲,好似有一記重錘狠狠砸下,腦袋都要炸了。
他實在沒有想到,在經曆了之前那一場事件之後,李自成居然又要搞事情了。
雖然心中驚訝,但孫傳庭還是迅速整理好思緒,然後腳步匆匆地登上了城牆。
城牆之上,寒風凜冽,如刀割麵,吹得他身上的衣衫獵獵作響,孫傳庭神色凝重地接過一旁武將遞來的望遠鏡,然後緊緊貼在眼前,開始仔細地觀察起來。
透過望遠鏡,他果然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隻見李自成的大營中,此刻居然又變得無比混亂,如同被無形的手攪動的蟻群,開始向四周擴散開來。
其中一部分農民軍更是直接朝著潼關方向緩緩移動而來,人數約有三萬!
什麼情況?
孫傳庭有點懵了,他瞪大了眼睛,心中滿是困惑,實在想不明白李自成到底要乾什麼。
因為這看起來怎麼好像李自成的軍隊突然崩潰了,然後所有人都在逃命?
但孫傳庭知道,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位於李自成大營最核心的區域,此刻卻沒有絲毫的動靜!
隻不過沒過多久,異變再次發生!
位於李自成大營最核心區域的軍隊終於開始行動了起來,然後浩浩蕩蕩的向著南麵移動了起來。
那場麵,壯觀而又令人膽寒。
“李自成的大軍怎麼動了?他要乾什麼?”
就在這時,旁邊一個武將忍不住驚呼道。
很明顯,他們也被這一幕徹底震驚到了。
一旁的羅汝才先是利用望遠鏡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隨後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
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什麼,然後有些急切地說道:
“不好!李自成這是要入川啊!”
那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眾人心中炸開了鍋。
聽到這話的時候,孫傳庭瞬間就愣住了,然後一臉不可思議地看向了羅汝才,那眼神中滿是震驚與懷疑,仿佛羅汝才的話就像一個荒誕不經的笑話。
畢竟從河南入川可是要翻越無數的大山、渡過無數的河流,而且少說也有千裡之遙。
再加上如今正值冬季,大雪封山之後山路更是難走,怕是三個月也未必能到,李自成莫不是瘋了,這才做出了這般決定?
眼看著眾人都是一臉的驚愕,羅汝才趕忙解釋道:
“大人有所不知,之前李自成曾和末將商量過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在河南真的待不下去的話,接下來去往哪裡最好。”
“當時末將和李自成商量了一下,最終覺得四川較為合適。”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四川易守難攻,隻要李自成能夠順利進入四川,那便可以以四川為根基開始發展,到時候就算朝廷再想要對他出手,恐怕也是鞭長莫及。”
“不過當時李自成覺得四川實在是太遠了,再加上他一直想去的其實是陝西,所以這件事情也就被擱置了。”
“隻是沒想到李自成如今真的要入川了!”
這話一出口,包括孫傳庭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認同了羅汝才的看法。
因為羅汝才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畢竟自古以來,四川就以易守難攻著稱,它四周環山,地勢險要,猶如一座天然的堡壘。
無論是何處進攻,都要麵臨重重困難。
而且四川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一旦李自成占據此地,就如同蛟龍入海,猛虎歸山,想要再對付他,可就難上加難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李自成的軍隊開始向南轉移,也未必是要去四川,難道他就不能去湖北、安徽,然後直接去攻打南京嗎?
畢竟比起四川,南京作為明朝的陪都,很明顯比四川更有價值!
而且隻要打下南京,就算是滅了半個明朝,這豈不是更有利於農民軍的發展?
雖然從表麵來看確實如此,但事實上這根本是不可行的!
首先,李自成的權力基礎始終在西北一帶,其核心成員多為北方人,對江南缺乏認知。
其次就是李自成的團隊說到底還是一群莽夫,嚴重低估了江南一帶的經濟價值。
他們沒有認識到江南財賦對政權存續的決定性作用。
再者說了,明末這個時候北方和南方也不一樣,北方處處都是天災人禍,百姓食不果腹,所以李自成才能振臂一呼就拉起數十萬人的軍隊。
而南方相對安穩,就算偶爾會有天災人禍,百姓們的日子也不至於過不下去,所以就算李自成去了南方,南方的百姓也不會願意跟他造反的。
綜上所述,李自成從未有過去南方一帶的念頭,他隻想在北方發展。
畫麵再次回到潼關。
想明白了李自成即將要做的事情之後,潼關的一眾武將頓時不由得都鬆了口氣。
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的任務隻是守住潼關,而李自成眼下撤走,那麼潼關也就安全了,也就是說他們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你說他們能不高興嗎?
反倒是孫傳庭一臉的憂心忡忡,因為他心中清楚,要是讓李自成進入四川的話,那麼李自成就會徹底占領四川,到時候事情隻會更加麻煩。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李自成在四川站穩腳跟後,勢力不斷壯大,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場景。
再者說,如今的四川並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了,最能打的白杆兵也被調到了京城和宣府,這就代表四川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可以抵擋李自成了!
想到這裡,孫傳庭的眉頭越皺越緊,眼神中滿是憂慮。
片刻之後,孫傳庭突然開口道:
“傳令下去,派人時刻監視闖賊的一舉一動,如有任何情況,速速來報!”
“另外,派人即刻通知河南周邊的省份,讓他們即刻調遣軍隊追擊李自成入,另外再派人去四川傳信,讓他們一定要阻止李自成入川!”
眾人聽到這話,瞬間收起了之前的慶幸之色,然後趕忙應道:
“遵命!”
隨後紛紛領命而去。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麼這個時候孫傳庭不派人去阻止李自成呢?
畢竟眼睜睜的看著李自成帶著大軍向四川進發,而他卻無動於衷,這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但其實孫傳庭還真沒法這麼做!
一來是因為如今潼關城內投降的農民軍實在是太多了,足有十二萬之眾。
這些投降的農民軍雖然已經歸順了朝廷,但孫傳庭心中清楚,他們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所以,他必須要派遣軍隊來看住他們,防止他們再次叛亂。
這就導致孫傳庭如今能動用的軍隊其實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隻有兩三萬人而已。
而這兩三萬人麵對李自成的四十多萬大軍實在是少得可憐,真要打起來的話搞不好一個照麵就沒了。
萬一到時候李自成再來個回馬槍,然後潼關沒了,這可怎麼辦?
所以孫傳庭不敢冒這樣的險。
再者說了,眼下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李自成的大軍在開拔的時候突然又驅散了十幾萬的農民軍。
這些農民軍有三萬左右是奔著潼關來的,其他七萬則是向著四麵八方擴散,也嚴重阻礙了明軍的行動。
而這,其實就是李自成之前所謂送給孫傳庭的‘一份大禮’了!
李自成心裡清楚,在這個時候想要從潼關入川,僅僅隻是攜帶兩個月的口糧肯定是不夠的,到時候說不定幾十萬大軍都會餓死在山裡。
所以他必須準備三個月以上的口糧!
可他們的糧食隻有兩個月的,怎麼才能變成三個月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減少吃飯的人數!
於是乎,李自成下定的決心,那就是縮減一下農民軍的數量!
李自成這次差不多驅散了十五萬左右的老弱病殘,隻留下了三十萬左右的青壯年跟隨他一起入川,這才有了眼下這幅場麵。
而這麼做也有兩個好處,一來是可以節省糧食,保證這三十萬人可以順利入川。
二來是可以讓這些農民軍拖延明軍的行動,讓他們無力來阻擋自己入川!
不得不說,李自成的目的確實也達到了!
與此同時,簡單的吩咐了一下守將的將領之後,孫傳庭即刻返回書房,提筆又寫了一封密信,然後讓人八百裡加急將密信送去了京城。
畢竟李自成入川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須要第一時間通知朝廷,好讓朝廷儘快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