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文肯定的用力點點頭:“是的,聶部長,我們常委會一致通過,決定推薦劉建業同誌入常,這是我們常委們的統一意見,還請聶部長做個參考。”
西州市委推薦的人選,上報到省委,省委開會討論通過後,再下達任命文件。
市裡的推薦隻是一個參考,並不是最終的決定。
省委會充分考慮這個推薦人選,進行綜合考察和評價,再上常委會議討論。
常委會上的變數也是很大的,哪怕事先經過商量的議題,一旦上了常委會,也經常有可能出現反複。
像這種人事議題,往往都不會隻有一個人選,西州市推薦的人選,隻是其中一個。
聶榮光這次下來考察,也不會隻考察西州市推薦的劉建業,還有省委組織部推薦的人選,以及其他主要領導推薦的人選。
其實張俊早就得到了內部消息,這次考察的人選一共是三個,自己隻是其中一個,另外兩個人是劉建業和曹正。
而西州市委的推薦,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多人,這是一個多選題。
但在實際操作中,唐敬文卻愣是把這道題做成了單選題。
所以聶榮光才覺得奇怪,他進行反問的用意,其實也是提醒唐敬文,你可以再推薦一兩個人選,反正是順嘴一提的事。
然麵唐敬文選擇性的心瞎,似乎沒有聽懂聶榮光的提醒。
聽著唐敬文如此肯定的答複,聶榮光沉著的點了點頭:
“敬文同誌,你覺得建業同誌怎麼樣?我們之間就隨便談談,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都可以跟我講。今天的談話,僅限在場之人知曉,絕對不會外傳。”
唐敬文當然不會相信這樣的鬼話。
官場裡麵有秘密嗎?
隔牆都有耳呢!
活人能真正的守住秘密才怪了!
唐敬文組織了一下語言,認真的說道:“聶部長,建業同誌在工作中表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展現出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始終以服務人民為宗旨,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負責。”
聶榮光微微一笑:“你不用這麼拘謹,咱們也算是老朋友了嘛!認識這麼多年了,嗯,這些套話咱們就不說了吧?你就具體談談建業同誌的成績以及風評,尤其是西州市委對他的考核和評語。”
唐敬文嗬嗬笑道:“聶部長,建業同誌能榮任我市的副市長,就足見他個人能力之出眾。他升副廳級彆已經多年,再加上他年紀偏大,是時候提一提了。”
聶榮光擺了擺手,道:“還是談一些具體的成績和評價吧!現在提拔乾部,年齡和資曆隻是一個參考,而且乾部年輕化,是大趨勢嘛!”
他這是在提醒唐敬文,論資排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唐敬文想了想,這才說道:“建業同誌分管的工作是國土、城建、自然資源、林業等工作,像這次咱們市裡進行大拆遷,就是由建業同誌主持的,做得很到位,快速高效的完成了市裡交待的任務。還有我市的中心文化廣場的修繕,以及整個城市大規劃,他都做得不錯。”
他實在找不到劉建業更多的政績工程了,稍微舉了個例子,然後一筆帶過。
聶榮光的秘書在旁邊記錄談話,聞言抬頭看了唐敬文一眼,似乎想說什麼,但又忍住了。
不用他說,聶榮光也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麼,沉吟道:“這次西州市的大拆遷?指的是文旅發展項目吧?”
唐敬文哦了一聲,點頭道:“對,聶部長也知道啊?建業同誌真的很不錯。整個拆遷工作,沒有出現任何矛盾和衝突。”
聶榮光忍不住笑道:“那不是張俊同誌的工作和功勞嗎?我還聽說,拆遷工作拖了後腿,有人故意卡住拆除手續不審批,後來還是張俊同誌搞定的呢?”
唐敬文心下暗自一驚,真的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西州市發生的那點事,早都傳到省委領導耳朵裡了。
唐敬文嘿嘿一笑:“這個事情我也知道,當時建業同誌在下麵調研,不在市裡,導致審批手續慢了兩天。張俊同誌又是急性子,所以才鬨出那個事情來的。”
他極力想替劉建業圓場子。
無奈聶榮光並不是吃素的,反問道:
“既然劉建業在下麵調研,他又怎麼主持拆遷工作?我知道西州市貸款了兩百億投資到文旅開發項目,每天的利息都是嚇人的數額,張俊同誌著急上火的趕工程,不也為了替市裡節流嗎?”
唐敬文尷尬的道:“聶部長,文旅項目本就是張俊和劉建業一起主持,他們的工作是相輔相成,分工合作的。”
聶榮光話鋒一轉,又問道:“曹正同誌怎麼樣?”
唐敬文愣了愣神,顯然沒想到這次入常還有曹正的事,回答道:“曹正同誌分管的是公安、治安、司法、聯防、信訪等工作,西州市最近治安清朗,營商環境逐步改善和提高,曹正同誌功不可沒。當然也得力於有法書記的統籌布局。”
他故意提了一嘴魏有法,就是想說明,常委裡麵已經有分管政法工作的副書記,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再加一個分管公安的副市長進來。
聶榮光隻是詢問和了解,並不會發表具體的看法。
最後,他才問到張俊。
“敬文同誌,你覺得張俊同誌怎麼樣?”
“張俊啊!那當然好了!”唐敬文又不是傻子,當然聽得出來,聶榮光一直圍繞著張俊在做文章,言語之中對張俊也頗為讚賞,於是笑道,“張俊是我市乾部隊伍中的後起之秀,個人能力十分突出,有想法有乾勁,是我市文旅工作的骨乾!要不是因為他剛剛提拔到副市長沒多久,他還真是本次入常的最佳人選!嗬嗬,當然了,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把張俊誇了一通,又巧妙的擋住了張俊的入常之路。
聶榮光眼底閃過一抹不經意的精光。
唐敬文笑道:“聶部長,我市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國土和城建,各地都在搞土地經濟,我們也不能落後。所以安排劉建業同誌入常,是符合我市目前經濟發展需求的不二選擇。”
聶榮光的手指,淩空指點了幾下:“敬文,你們西州市當前最大的目標,不是搞文旅創建嗎?投資兩百多億,決心不可謂不大!既然如此,你們市委為什麼不推薦分管文旅工作的張俊同誌入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