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板橋霜(1 / 1)

推荐阅读:

關於元朝的蒙古人,似乎對諸暨有一種特彆的感情,可以說沒有對諸暨有過激的行為,傳說這裡是夏朝殘餘勢力的聚集地,而蒙古就是曾經的匈奴,匈奴又是夏朝的殘餘勢力。

所以說,通過道士勢力,諸暨與蒙古人還是有很多淵源的。

眾所周知的是,元朝的道士勢力是最強大的,因為元朝給予道士勢力權利是最大的。

故事令陳老頭也是感覺奇怪,這些故事的吸引力還是蠻大的,因為陳老頭都願意聽啊!

因為沿路講故事,所以很快就到陳蔡的。

陳老頭因為比較忙,就不打算送去廖宅了,反正鄉下的孩子就是“賤”,這樣的平路根本不在話下。

張偉背著可可,與姐姐一起“趾高氣揚”的走著,因為心裡有某種得意情緒啊!

這次從廖宅出來幾天,收獲超乎想象。

雖然隨著自己的成長,以後的處境有危,可危中有機啊。如吞太陽的蛇、靈蛇的回歸…

“陳老師好!”可可大老遠的就對熟人打招呼了…

剛剛出了上蔡,就碰到了陳泉永老師,他要去斯宅,就有一段路可以相互打趣了。

“前麵就是水湖莊了,我從小的時候開始,經常去斯宅蔣村的外婆家,便一定要路過水湖莊,一架木橋、一個涼亭、一座擂鼓坪便把這個村撐起來了。”接著就講了一些蔣村的情況,陳老師老是喜歡講蔣村,看起來外婆家肯定是滾瓜爛熟了。

雖然張偉與姐姐對蔣村也是熟悉得很,可是聽起來還是有點自愧不如。

陳老師是畫家,也喜歡寫作,他的文章有一個特點,就是文章如畫。還就一些村子專門寫了文章,如這個水湖莊就專門寫過。

水湖莊周圍環水,時不時會有水靈靈的小美女出來路邊轉悠…

忽然,前麵有蛇遊過,張偉認得是青青,難道島國女人要從梅西的道觀遷往大山裡?

或許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島國人注視中?

此處是水湖莊,四處環水,記得吞太陽的蛇喜歡走水路,從地理環境分析,這片區域適合島國人布局。

“張偉!你今後有什麼打算?”陳老師冷不丁的問出一句…

“奇怪!”陳老師不應該問這個問題啊!因為他是老師,而自己是學生,老師問學生今後有什麼打算,難道是想讓他的學生放棄學習?

這個陳老師會不會是島國人修仙人?

如果,島國人在這片地方動手對付自己,自己屬於孤立無援者,張偉開始拉遠距離,這是以防萬一。

從陳蔡到殿口,被人稱呼為春風十裡,村子之間是彼此相連的。

這裡的人來人往如同川流不息,所以自己應該立於不敗之地,那就是聯係熟人。

“陳老師!這水湖莊有我家的親戚…”張偉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提醒,又在躲避陳老師的問題…

從假楊玲事件分析,島國人可能就是所謂的路人,也有可能就是“熟悉”的人。

“張偉!你這樣走路,等到蔣村也趕不上吃中飯了。要不跟我一起去附近吃一頓算了…”陳老師一點生疏表情都沒有,那麼剛才問自己有什麼打算也是指吃中飯?張偉心裡輕鬆了很多…

肯定不是島國修仙人,張偉開始回憶曾經的假楊玲,那就是假楊玲的眼睛有種“閃爍其詞”的遊離感…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以,這個陳老師值得信任。

張偉又運起了靈蛇望天功法,意在觀察周邊情況的波動…

張偉發現青青進入了水湖莊…

“對!要到蔣村吃中飯的話就得快一點走。”姐姐補充了一句。

說話間大家已經要到月龍對麵了,月龍在本地被叫成“掘龍”,這裡的含義現在無人知道。

……

而陳老師還意猶未儘的在聊一些附近的“曆史”…

陳老師聊完了水湖莊,又聊茅店,“雞聲茅店月”。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唐·溫庭筠《商山早行》(妙句之妙)

陳老師喜歡古詩詞,喜歡畫畫,他口上時不時冒出一些“靈感”。

張偉與姐姐不懂某些句子,可是可可卻不同,明明不懂,卻仿佛什麼都知道,還說了“鄭板橋”應該來過這裡,要不然怎麼會有“板橋霜”。

搞得陳老師大大的表揚了一番,小丫頭竟然知道鄭板橋。

可是張偉就不知道鄭板橋,隻能樂嗬嗬的傻笑。

陳老師似乎對這片區域的感情頗深的,說的時候就有某種特殊的韻味,仿佛在說仙境似的。

因為有可可的搭配,陳老師就聊得更加起勁了…

在他的口裡,村子就如詩如畫,也許就因為他是大畫家,所以講故事就如畫畫一樣的一絲不苟。

茅店這個村,熟悉的人就很多了,儘管我沒有查證過什麼資料,但是,對其風物的記憶是相當深刻的。

這個村兩個大姓,吳姓和周姓,有一個祠堂,叫吳氏頓悟堂,一個私塾,還有一個庵堂,都保存完好,其中的私塾改作學校,我兄長們一個年齡段的人小時候都在茅店上學。庵堂儘管還在,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尼姑。

諸暨鄉風崇尚讀書,建國以來,凡學校,都是村裡最好的建築,在我們周邊數一下便知道了,陳蔡中學、陳蔡完全小學、下河圖在陳德茂的官邸,水湖莊、白果樹下在翁國華的小洋房,還有遠一點的斯宅斯民小學和盤山的盤山小學,更是榜上排名的。

記得我小時候茅店的教書先生是斯淑珍、周伯林老師,雖然我沒有在他們那裡讀過書,但是他們倆位以對學生極其負責任和對教育的態度非常認真而出名。

陳老師在說茅店的時候,可可偷偷摸摸的與張偉和姐姐說了一件事,那就是茅店曾經是茅山道士開的店,與應店街的道理一樣,傳說曾經是陰家開的店。

不過被陳老師聽到了,陳老師的意思是我們這片區域是茅山道士的根據地,所以這個茅店曾經是非常興旺的,不過後來因為後台弱,所以不得不隱掉了。

陳老師還就國家與家的關係做了某種類比,說明修仙意思與國家的支持有關係的。

有句話叫:“我不追求人脈,我就是人脈!”,說明人必須要自強自立,隻要你真正的做到有用了,那麼人脈就有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