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無一不是人精,都聽出了他話裡的硬氣,好幾個乾部麵麵相覷。
好家夥!
現在的小夥子都這麼硬挺的嗎?
張成南自討了個沒趣,但錢進遞上來的是個軟釘子他沒法表達出任何意見來,隻能淡淡一笑坐下。
早就過了開會預定時間。
可韓兆新作為老大低著頭一個勁看文件不說話,其他人也沒法說什麼,隻好繼續麵麵相覷,大眼瞪小眼。
足足得等了接近一個鐘頭,韓兆新突然抬起頭伸手拍桌子:“好,好啊,王主任說的太對了,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把稿子立馬交給秘書:“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油印,每個同誌先到手一份——記住了,千萬千萬不能給我影響了原件的清晰度!”
“可以油印失敗,但不能給我影響了原件,這裡麵的東西是法寶啊!”
秘書急匆匆離開。
韓兆新將鋼筆一扔,對錢進露出感興趣的表情:“這份草案是你開會之後準備出來的?”
錢進說道:“是的,不過有些內容是我之前就已經了解的,隻是沒有形成一個結構清晰的綱領。”
“前天中午我請假回家開始謀劃,昨天早上開始有了思路,一直寫到了今天淩晨時分。”
韓兆新立馬指著他衝其他人說:“看看、看看,這年輕人做事就是有衝勁啊。”
“各位同誌,錢副指揮是大家夥——包括我在內學習的榜樣,待會你們看看他寫的那份抗旱救災初期工作指南吧,內容務實,非常有建設性!”
複印件帶著油墨香味被送過來。
非常新鮮。
新鮮到不敢碰,用手一抹就要黑一大片。
乾部們隻好小心翼翼的端著紙,跟端著聖旨似的仔細看。
韓兆新沒有誇張,錢進這份工作指南做的很詳實。
他從四個方麵開展工作,先是災前預防與準備,其次是應急響應分級與措施,再次是水源保障工作,最後進行農民的救助工作。
層層分級,井然有序。
在災前預防準備工作方麵,他強調了要立即組織力量檢修機井、疏通灌溉渠道——由市政主要出資、各大廠和單位輔助出資,組織現在市內閒置的知青勞動力去上工。
知青們不光可以拿錢,還可以拿‘積分’,後續安排工作跟這個積分掛鉤。
同時一些山區丘陵等可能遭遇重型乾旱的地帶,緊急修建簡易蓄水池——這裡他也給出了思路,叫五小水利工程。
所謂五小水利工程就是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壩、小水渠組成的山區水利基礎設施。
這個看起來平庸,其實在山丘地區水利發展曆史上是相當有建設性的想法,具體出現還得再等三十年呢。
錢進查了很多資料,未來針對旱情有的是方案,奈何很多需要結合未來的生產力開展。
而三十年後中國的基建和機械生產能力那叫一個誇張,現在是彆想。
所以他需要尋找當下能適用的手段,然後選出了這個五小水利工程項目。
這是國家專家們根據山丘地區和乾旱地區的地理特點,為解決農業用水難題想出的答案。
三十年後雲貴川山丘地區和西北乾旱地區,靠五小工程都成功對抗過旱災。
此外還要在全市範圍推廣抗旱保墒技術,這又是他提出的一個新理念。
所謂抗旱保墒就是通過土壤改良、耕作方式調整與覆蓋材料應用等手段提升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農業技術體係,這個東西的誕生就更未來了,四十年後才出現。
它的核心措施包括深耕深鬆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蓄水能力,運用地膜、秸稈等覆蓋材料減少蒸發,使用保水劑等化學製劑調節水分消耗,配套施水播種技術保障作物出苗率。
錢進在這裡提出了剛剛在外國農業發達地區開展的滴漏灌溉模式,強烈要求各大農產品生產廠轉型生產滴漏水管。
這個可以為農業生產節省大量水分!
同時立即建立並激活生產大隊一級的土壤墒情監測點,每日上報土壤水分情況。
還要明確製定全市用水優先級預案,那就是居民生活大於醫療教育大於關鍵農業大於一般工業……
原本的碰頭會主題變了,韓兆新毫不客氣的將其他成員送來的指導方案給扔到了一邊去。
他當機立斷的說:“今天就圍繞錢進同誌這份工作指南進行討論,看看它的可實行性。”
“你們要注意裡麵那個應急響應分級與措施,他初步指定的藍黃橙紅四級響應框架非常好,明確了不同旱情等級下的啟動條件和關鍵動作,是我們這個指揮部所要重視的一個措施。”
四級響應框架裡,四級地區推廣保墒技術。
三級地區組織消防車、機關單位車輛向缺水村莊送水。
二級地區研究跨區域調水可行性並關停高耗水行業。
一級要請求部隊支援運水,民政預備救濟糧等。
錢進可不是簡單製定了四個級彆,他也給出了具體判定標準。
這四級響應框架自然也是從21世紀抗旱資料裡得到的啟發,但他自己也出了大力。
21世紀對旱情級彆定義跟當下不一樣,保障能力和措施也不一樣。
這時候錢進得感謝自己總是下鄉的經曆,在座彆看都是土著領導,但如今真說起對農村的了解,沒人能比得上他。
錢進就是根據自己下鄉經曆來重新擬定的標準,具有相當大的現實意義和可執行性。
水利局的張成南因為錢進那一句綿裡帶針的回應有些不樂意。
於是他就發揮專業技能來挑刺。
他在第二項的水源保障重點工作上,看到錢進要求開源尋找備用水源,尤其是要尋找海濱市西北地區地下溶洞,進行取水可行性調研。
這條他認為有槽點:“錢主任你這是說什麼?咱們海濱市地區還有地下溶洞?山裡頭的地下還有水呢?”
錢進微笑點頭。
這一條此時看起來確實有些古怪,但隻要專家團出動,會有大驚喜!
此時全海濱市的專家和官員都不知道,海濱市確實是有儲水豐富的地下溶洞。
錢進也是偶然間參考地理書籍的時候才發現,省內在九十年代開展地質調查,發現海濱市西北地區的山區林帶,樹木生長茂盛異常。
專家團經過調研,最終找到了大量地下溶洞,並且發現有儲水情況。
錢進之所以斷定這裡儲水豐富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98年該山區出現了山洪危機,水源來曆一是大規模降雨,二是溶洞水位異常導致地下水上湧。
第二則是21世紀海濱市建起了礦泉水廠,然後就是建在了西坪山更要往北的北梨山地區,用的便是山巒深處的地下水。
正好西坪山屬於這個區域。
錢進就把自己在自店公社上班然後去西坪山進行考察的結果說了出來:
“西坪山區土地貧瘠,卻可以發展蔬菜種植行業,另外山內的林木非常茂盛,那麼它是哪裡來的水呢?”
“我進山考察過地理環境後,又結合了幾部地理學和水利學著作,最終判定我們西北地區的山巒中蘊藏了豐富的溶洞,裡麵擁有相當可觀的水資源!”
張成南搖搖頭:“這絕對不可能……”
“那張局長你是去現場調研過?還是什麼時候有專家去勘察過?”錢進當即反懟他。
好些乾部當場倒吸涼氣。
好家夥。
小夥子霸道!
這真是年輕氣盛,這真是鋒芒畢露!
錢進毫不在意張成南的意見。
老子馬上就要掌控大半個省的外資合作工作,到時候你水利上想引進設備還得我點頭呢,你想讓我避你的鋒芒?
開玩笑呢!
再說了,現在可是救災備戰階段,他隻向真理和事實低頭,至於官場規矩之類的?
靠邊站。
張成南被他氣得很不忿,當場拍桌子就要安排人手去調查西北山區的地下水儲量情況:
“行,錢進同誌我不跟你在這裡吆喝,咱們用事實說話,我會讓你在事實麵前啞口無言。”
“等我派出的勘探隊回來,發現山裡沒什麼溶洞更沒有什麼地下水可以用,我看你怎麼嘴硬,我看你浪費了關鍵的勘探資源……”
“張副指揮!”韓兆新也拍了桌子,“你這是要乾什麼?”
“現在是賑災應急備戰階段,我們要提供一切可能的思路去解決旱災,這些思路有的是對的有些是錯誤的,難道誰提出了錯誤的思路就要治誰的罪嗎?這樣誰還敢提建議、發表見解!”
他又對錢進虎著臉說:“錢副指揮,我知道現在你很著急,可你得控製你的脾氣。”
各打一板子,不過對張成南是真打,對錢進是高高抬起輕輕落下。
輕工局的領導趕緊和稀泥,轉移了話題:
“這份指南考慮相當齊全,瞧,在這個節水方麵,錢進同誌提出要檢查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推廣汙水簡易處理回用——”
“他特意提到了特定工業冷卻水的回用,這個細節抓的相當好,確實,我們有大量工廠存在水資源浪費問題,工業冷卻水沒有受到汙染但最後往往白白排放。”
“會後我立馬給各工廠的主管開會,讓他們解決浪費水問題。”
又有領導說道:“這個農民救助要點也很仔細,他要求發動大學生的力量,組織進行農村地區水質抽檢,發放消毒藥品來協助農民們用上衛生水。”
“這點很好,我也想到了這件事,昨天我查看我單位資料,發現以往旱年總會出現農民食物中毒問題,往往就是水中毒,然後給抗旱救災工作拖了後腿。”
“當時我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因為旱情來了,農村地區缺水,彆說優質飲用水了,就是爛池塘破河道裡的積水都是稀罕東西。”
“我是在農村長大,這個場麵見過太多次了,很多人家在旱年隻能跟牲口搶水,把爛池塘破河道裡的積水打回家,靜置後就喝掉,結果喝的中毒了。”
說著他彈了彈紙張:“錢進同誌提議的好,給他們發放消毒片,這是小錢辦大事的典範啊。”
“那燒水就是了?”張成南下意識說道。
剛才說話的領導沉默下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說道:“張局,旱年不光人缺水,草木也缺水。”
“草木缺水會導致它們大規模枯死,農民哪能有那麼多的柴火?”
“再一個恰好是夏天災情嚴重,天氣炎熱,農民懶得煮熱水放涼了再喝。”
“總之出於節儉和省事的心態,很多農民不會把水煮開去消毒殺菌的……”
張成南低下頭不說話了。
韓兆新那邊搖搖頭:“理論結合實際,理論結合實際啊!”
“難怪領袖同誌要求我們不能脫離人民群眾,我們要是離開人民遠了,就……哎!”
他看了眼張成南,沒說什麼,但又等於說了很多。
對錢進的工作指南做了簡單批改後,他立馬將原件交給秘書:“送去給國棟同誌閱覽。”
後麵他們開會討論工作指南的具體工作開展方式,門被推開,鄭國棟龍行虎步的進來了。
他滿臉欣喜的用手拍著工作指南原件,笑道:“老韓,你們指揮部乾的好啊,這麼快出來了一份切實可行的工作指導書?”
“很好,很好,我看過了,嗯,可以說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把該抓的關鍵環節都點到了,很有操作性!”
好些人立馬將豔羨的目光看向了錢進。
韓兆新不搶功,把工作指南的來曆說了出來。
鄭國棟看向錢進的目光多少有些震驚:“你自己做出來的?”
錢進說道:“其實是看了很多資料,然後電話請教了國內不少專家後,靠集體的……”
“彆瞎謙虛了,這不是謙虛的時候。”鄭國棟忍不住上去拍了拍他肩膀。
很使勁,砸的他肩膀生疼。
後麵鄭國棟站到了韓兆新身邊,放下稿子後環視眾人,進行了一錘定音:
“這份《工作指南》寫得很好,它抓住了要害,切合實際,條理清晰!”
“我看,可以作為我們指揮部當前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張局長,你們水利局牽頭,結合你們的專業方案,再細化一下,特彆是水源調度和工程搶險部分,今天下午就要拿出一個更具體的執行方案來!”
張成南又尷尬又局促:“好的好的,國棟同誌,會議結束後我立即回單位圍繞該工作指南進行細化。”
鄭國棟看向錢進的滿臉疲態,最後點了點頭:“錢進同誌,你辛苦了!”
市裡一二把手都賞識,三把手則把錢進恨不得當自家孩子。
這下子工作組裡沒人再敢小瞧這個年輕乾部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錢進壓根沒有走關係,人家是實打實的拿出了硬材料。
他的水平擺在這裡,能力展現了出來,缺的就是個資曆而已。
如此一來,他的副指揮位置迅速坐穩了,甚至隱隱有點成為第一副指揮的意見。
因為他的工作指南裡出現了大量新東西,很多領導乾部看不懂,還得來谘詢他,請教他。
這樣無形之中就讓他的地位更高了。
總之,大家之前對他成為副指揮而存在的疑慮和輕蔑,現在都被實實在在的工作能力和這份極具分量的《指南》打消了。
會議結束,連張成南都老實了。
張局長主動拍了拍錢進的胳膊示好:“錢副指揮,後生可畏啊,你這腦袋瓜子轉得快、想得深,這指南對我們水利口的行動,很有參考價值!”
語氣中充滿了佩服。
其實他暗地裡還是趕緊調人去山區探查溶洞和地下水存儲情況去了。
他期望自己可以打個翻身仗,證明錢進也不是什麼都是對的。
碰頭會結束後,緊接著就是表彰大會和動員大會。
因為參會人員眾多,這次大會在全市最大的工人文化宮禮堂進行。
時間緊急,布置簡單。
現場沒做特殊布置,隻給參會人員一人準備了一個白瓷茶杯喝水。
主席台後方懸掛了鮮紅的巨大橫幅:
海濱市抗特大麥蚜蟲災先進集體及個人表彰大會暨全市抗旱救災動員大會”。
此外就沒有彆的東西了。
上午時分,台下坐滿了來自全市各區縣、各公社的主要領導乾部,其中上次在蟲災中表現突出的勞模和領導乾部坐在前麵。
市裡主管領導全部出席會議,甚至省內都來了領導。
因為韓兆新把錢進的工作指南做了細致修改和增減後,給省裡送去了一份。
省裡的主管領導很懂行,立馬看出了這份工作指南的價值,所以提前趕來了海濱市,一來參加大會,二來看看海濱市的抗旱指揮部怎麼開展工作。
各級領導坐在了主席台上,全是基層乾部們隻能在報紙上看到的人物,於是每個人都老老實實。
整個禮堂莊嚴肅穆,氣氛凝重而熱烈。
大會由王振邦主任主持。
在簡短的開幕詞後,會議首先對抗擊麥蚜蟲災中湧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韋斌代表供銷總社上台領取了“特殊貢獻單位”的錦旗。
錢進、王振邦等人被授予“重大貢獻特等獎章”。
當錢進上台領獎時,台下響起了格外熱烈的掌聲,許多來自安果縣的基層乾部都認得這位在危急時刻帶來“神藥”的年輕乾部。
表彰過程簡潔而莊重。
表彰環節結束後,領導們臉上的笑容立馬全沒了,一個個嚴肅的跟要下場打仗似的。
頓時,會場的氣氛變得更加肅穆。
鄭國棟走到主席台中央,發表了題為《發揚抗災精神,奪取抗旱鬥爭新勝利》的動員講話。、
他沒有回避旱情的嚴峻性,詳細分析了當前麵臨的困難和挑戰,然後話鋒一轉,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
“……同誌們!”
“蟲災的硝煙剛剛散去,旱魔的陰影又已籠罩!”
“但是!我們海濱的乾部和人民,是嚇不倒、壓不垮的!”
“今天這個大會,既是表彰會,總結我們戰勝蟲災的成功經驗;更是誓師會,吹響我們向旱災發起總攻的衝鋒號!”
他用力地揮動手臂:
“我代表各單位各機關乾部正式宣布:從即日起,全市進入抗旱救災緊急狀態!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抗旱救災這個中心任務展開!一切資源都要優先保障抗旱救災的需要!”
“我們要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精神,把抗擊蟲災時那股子‘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氣概拿出來,用到抗旱鬥爭中去!”
他接著宣布了市抗旱救災工作指揮部的正式成立及核心成員名單,當念到“副指揮:錢進”時,台下不少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錢進現在風頭太足了。
連這些基層乾部都看出來了。
這是有一顆新星在升起,而且升的飛快!
指揮部人員名單公布,作為總指揮的韓兆新進行發言,語氣很重,一句話就是一個感歎句:
“指揮部就是全市抗旱的作戰司令部!各級各部門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部的統一調度!”
“水利、農業部門要衝在一線;供銷、物資部門要保障供給;交通、公安部門要暢通運輸、維持秩序;各公社、大隊要組織好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
“全市上下,黨政軍民學,要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韓兆新最後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響徹整個禮堂:
“同誌們!海濱市正式向旱災宣戰了!這是一場關乎全市人民口糧、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硬仗!”
“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發揚偉大的抗災精神,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旱魔,奪取抗旱救災鬥爭的最後勝利!”
“最後我要說,戰天鬥地,人定勝天!”
“戰天鬥地,人定勝天!”台下數千名乾部和勞模代表,群情激昂,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呼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