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軍團以不可阻擋之勢掀翻聖安東尼奧馬刺,將開局連勝紀錄推至輝煌的十七場。
銳步的宣傳機器從賽季一開始就在全功率運轉,現在都快冒煙了,林奇卻還沒有讓連勝停下來。
每一場比賽林奇都在創造曆史。
每一場比賽銳步都要把林奇吹得天花亂墜。
林奇享受著本屬於勒布朗詹姆斯的媒體紅利,整個聯盟都在將他捧為頭牌。
而本戈登的複出進一步加大了林奇增加連勝場次的力度。
他填補了尼克斯最後的戰略凹陷,可以在銜接段處理好球隊的進攻。
如此一來,紐約尼克斯從交易流言中徹底消失,林奇不用再擔心中期交易帶給球隊衝擊。
媒體都在討論,林奇到底是怎麼讓本戈登這個暴躁得動不動就讓隊友強製關機的家夥,變成了一個乖乖執行策略的戰術機器。
esn捕捉到了比賽中的一個瞬間:當布魯斯鮑文侵犯本戈登時,戈登的目光立刻變得凶悍,但在看了眼林奇後,他的情緒卻逐漸緩和了下來。
“林奇就像有魔力一般,”史蒂芬a史密斯在電視中說,“就好像奇幻裡,那種光看你一眼就能控製你行為的魔法師一樣,當然,現實世界沒有魔法。天知道林奇對本做了什麼,也許是一夜暢談,也許隻是一張高級按摩中心的鉑金卡。”
在這個由林奇完全統治著媒體的冬天,勒布朗詹姆斯卻突然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殺入大眾視野
就在尼克斯擊潰聖安東尼奧馬刺的同時,克利夫蘭騎士隊在客場擊敗了強大的邁阿密熱火。
邁克爾喬丹當晚剛好在邁阿密,並親臨現場觀看比賽。
賽後,他與lbj親切致意。
天知道這次見麵觸動到了lbj的哪根筋,讓他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突然開舚:
“邁克爾為這項運動所做的貢獻,必須儘快以某種方式得到認可。沒有邁克爾喬丹,就不會有科比布萊恩特,不會有德維恩韋德,不會有卡梅隆安東尼,也不會有我。
我要發起一份請願書,我必須讓nba聯盟裡的每一個人都簽上名。我認為聯盟應該退役23號球衣,從我帶頭做起。下賽季起我將改穿其他號碼,其他球員也必須停止使用這個神聖的數字。”
也許,勒布朗詹姆斯隻是想把自己營造成一個懂得尊重傳奇的好人。
但他的做法絕對是腦殘至極。
不同於耐克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這顯然源自勒布朗的突發奇想,因為耐克絕不會那麼蠢。
這種行為就和道德綁架所有人一起捐錢一樣,風頭他一個人出,卻需要其他人來買單。
用全體球員的號碼選擇權作為自己打造人設的墊腳石。
你如果不答應,還容易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簽。
本質上,lbj這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
勒布朗詹姆斯因此而重新成為了媒體的焦點,當記者詢問林奇如何看待這件事時,林奇沒有給死敵留任何麵子:
“如果勒布朗拿著那份請願書到紐約,我會當場把它送進碎紙機。作為一個在聯盟毫無影響力的球員,他憑什麼牽頭做這件事?他可以自己脫掉23號致敬傳奇,但他有什麼資格讓彆人也這麼做?
我並非不尊重j,勒布朗有一點說得沒錯,沒有j就沒有我們,沒有這個聯盟。
正因我們沐浴著j締造的光輝,我們更應該以超越而非禁錮的方式致敬。
我能致敬他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向他靠攏,甚至想辦法超越他。在他搭建起來的平台上,讓這項運動和這個聯盟更進一步。
真正的傳承和致敬,是在巨人肩膀上建造更高的燈塔。是把23號變成丈量後輩高度的標尺,而非鎖進博物館的標本。
知道什麼最諷刺嗎?勒布朗試圖讓自己看上去像個懂得尊重人的好人。但他的決定恰恰說明,他根本不尊重這個聯盟的其他人。
他在采訪中用了很多次‘必須’這個詞,來表達他想促成這件事的決心。
但我得告訴勒布朗,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自由的聯盟,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號碼的權利,你不能讓任何人‘必須’去做什麼。”
林奇用毫不留情的尖銳言論撕裂了這場道德表演。
他真的忍不了一點,特彆是在想起他日後會用各種莫名其妙的方式碰瓷j,現在卻假惺惺說著什麼尊重這種詞,他就覺得自己的死敵有些不厚道。
原曆史裡沒有大牌球員站出來反駁lbj,那林奇就自己來。
他不怕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簽,因為他知道現在的耐克媒體沒有那個能力。
銳步早已是輿論力量的主導。
林奇大膽的開火說出了全聯盟大多數球員的心聲。
有林奇牽頭,許多人的反對意見立刻湧現。
同樣穿23號的傑森理查德森在社交媒體發言:“從聯盟生態到競技哲學,林都展現著真正門麵擔當的格局。勒布朗或許能贏得數據,卻永遠贏不來整個聯盟的認同。聽著,我們穿什麼號碼不需要騎士團長的批準。”
與林奇私交一直還不錯,且沒有耐克品牌施壓的凱文加內特也表達了支持:“倘若要搞數字崇拜,那為什麼不退役6號?勒布朗不尊重j博士嗎?提醒一下,比爾拉塞爾也是6號,勒布朗不尊重比爾?”
科比作為耐克頭牌之一,且與j有著不錯的私人關係,也沒有直接支持詹姆斯,隻是和稀泥說了句:“我們還是關注一下林奇能不能23連勝吧。”
查爾斯巴克利也在節目中點評:“勒布朗和林奇都很年輕,前者一直想裝作很成熟,卻一直在乾蠢事。後者從來不遮掩自己的年輕氣盛,但卻有著遠超年齡的清醒。”
這件事的影響力比林奇自己預想的更大。
這一刻,林奇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自己,而更像是整個聯盟球員群體的意誌。
他說了其他人不敢說的話,他冒著被攻擊的風險替其他人發聲。
他的聲望正在聯盟飆升。
在此之前,林奇隻是一個很厲害的年輕國際球員,被視為“從異國他鄉而來的征服者”。
國際球員的身份導致了,在尼克斯隊的範疇外,願意與林奇深交的大多都是些女人。
可現在不同了,特彆是當林奇搬出美式自由精神的那一套說辭後,美國球員突然發現,他們與林奇之間的文化隔閡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深。
《體育畫報》更以“自由意誌守護者”為標題將林奇作為封麵。
勒布朗詹姆斯看著鋪天蓋地的批評,望著克利夫蘭的天。
林奇怎麼那麼壞啊!
lbj突然意識到,自己“兄弟籃球”隊伍裡最應該拉攏的人其實是林奇。
如果他和林奇是兄弟,他的職業生涯不會那麼慘,他的影響力不會那麼低。
隻可惜,在林奇進入聯盟之前,lbj就已經趾高氣昂的朝他開火了,斷送了他們做兄弟的任何可能。
勒布朗詹姆斯被推上風口浪尖,林奇的連勝則還在繼續。
本戈登的狀態保持得不錯,雖然他和更衣室其他人的關係並沒有破冰,但他競技狀態是越來越好。
擊潰馬刺後,尼克斯迎來了密爾沃基雄鹿的挑戰。
邁克爾裡德在賽前與林奇握手時表達了敬意:“這個聯盟需要有像你這樣的人站出來說真話,我們才能更好的發表球員真正的意見。瑞思拜兄弟,瑞思拜。”
林奇能感受到一些東西正在改變,他對這個聯盟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隻關乎於勝負。
尼克斯在主場不費吹灰之力的擊潰了雄鹿,後易建聯時代的雄鹿隻有等待那個忠貞不渝的希臘怪物來拯救。
一直到12月中旬,尼克斯都還沒嘗試過失敗的滋味兒。
這讓林奇的火熱一直持續,也讓“退役23號球衣”事件的熱度居高不下。
當林奇在夏洛特拿下山貓,將尼克斯的開局連勝記錄延續到23場時。全世界媒體的鏡頭下,林奇與場邊的j擁抱。
“邁扣,this is for you。我們沒有浪費你留下的籃球遺產,我們正讓這個聯盟的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更進一步。”
j笑著拍了拍林奇的後背,實話實說lbj那事兒搞得喬丹挺尷尬的。他無意讓所有人退役球衣來致敬自己,他也知道lbj是想拿自己樹立人設,但又不好直接反駁後輩的好意。
若默許便成了幫凶,反對則顯得心胸狹隘,籃球之神從未陷入過如此的話語陷阱。
林奇完全解決了這事兒,這也讓j在擁抱後從西裝內袋抽出一張燙金卡片:“有空一起玩牌。”
次日,《今日美國》頭版刊登的巨幅照片下隻有一行注解:“當璀璨的23連勝遇見23號傳奇”。
此刻的籃球世界清晰呈現著新舊秩序的交接——企圖用道德綁架塑造形象的勒布朗仍在公關危機中掙紮,而用實力與擔當說話的林奇,已然贏得全維度的認可。
奧蘭多魔術最終成為了終結尼克斯連勝記錄的那支球隊。
二番戰,魔術隊射手們全體手感火熱,雷阿倫第四節更是頂著大學學弟本戈登連進三記三分。
這讓林奇吃到了0809賽季的第一場敗仗。
但這不會對林奇的高度造成影響,連勝紀錄遲早會斷,23連勝的成績已經足夠輝煌。
比賽結束時,在球員通道裡,本戈登一腳踢飛了垃圾桶,迸濺的礦泉水瓶蓋在攝像機追光中劃出刺目銀弧。
這一切都暴露在攝影機麵前,他知道這會引起不好的輿論,但他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他衝著空氣嘶吼,眼球布滿血絲,甚至非常危險的一拳打在了牆麵上。
林奇走進球員通道時看著亂七八糟的場景,大喝一聲:“本尼!”
“法克,法克!但凡我能防住他一次,今晚我們就能繼續連勝!操,我現在真想把這兒給拆了!”
“好了本尼,彆他媽像個沒出息的軟蛋一樣,輸了球之後談什麼‘如果’。
我們都在東部,所以若是你想贏雷,你有的是機會。彆如果了,下次讓我看看你的決心,對著垃圾桶泄憤算什麼本事?就連史蒂夫的女兒也能踢翻一個不會反擊的垃圾桶。”
本戈登閉上眼,努力深呼吸。
林奇收起嚴肅的表情,把手搭在本戈登肩上:“你在esn的2009年自由球員排行榜上已經進入前十了,你知道嗎?繼續努力,你會拿到大合同的。從更衣室毒瘤到千萬年薪先生,聽起來怎麼樣?彆再讓我看到你做蠢事。”
通道儘頭傳來工作人員催促的聲音,他們需要林奇立刻去接受采訪。
林奇把手從本戈登肩上拿開:“把這裡收拾好,做個好榜樣。”
然後在攝影機的記錄下,這個剛剛還暴躁的家夥,居然老老實實的撿起地上的垃圾,然後將垃圾桶扶了起來。
林奇對更衣室的掌控之牢固,超乎所有人的預期。
尼克斯的連勝被終結,克利夫蘭騎士近來則遭遇了一波四連敗。
理由是lbj這段時間投籃手感起伏很大,在手感不佳且內線擁擠的情況下,騎士隊的進攻進入了一段便秘期。
雖然拜倫斯科特已經用精妙的輪換策略減少了lbj與鯊魚同時在場的時間,緩解了他們兼容性的問題。
但他們畢竟不能徹底各打各的。
lbj在更衣室怨聲載道,當林奇在竭力避免交易給球隊帶來影響時,lbj卻首次在媒體麵前公開表示想換隊友:“如果我們有安托萬賈米森那樣的四號位,進攻空間會好太多。”
這句話讓埃爾頓布蘭德很受傷,他為騎士隊儘心儘力,可眼下lbj卻想換掉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可他的意思就是要換掉四號位。
沒人知道騎士隊會不會做交易,但esn寫手馬克斯坦恩的專欄卻讓事情發酵。
“勒布朗的隊友更迭史堪比時裝走秀,騎士隊像個任勞任怨的家長,雖然沒法讓lbj像科比那樣穿上一身名牌,卻總能湊出一套不錯的行頭。
然而這位‘時尚先生’從未停止對團隊的非議,他總覺得輸球是因為彆人。
他總是我行我素,無論是退役23號的自我營銷,還是對待母隊的若即若離,其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事邏輯都與他塑造的人設背道而馳。
在騎士隊做了這一切後,他甚至還不想和騎士續約,說自己並不是克利夫蘭人。
我必須得說,他讓所有人失望了。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家夥,他被選中他的城市視為救世主,他剛入隊時,他們的陣容糟糕得不像話。
但他沒有否認任何人的努力,他沒有抱怨過陣容的問題。他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他一直在嘗試著帶領自己的球隊,嘗試著當一個真正的領袖。最終,他眾望所歸的成為了那座城市的英雄。
這就是林奇,而勒布朗詹姆斯簡直就是‘反向林奇’。是的,lbj所有的作為,幾乎都是林奇的反麵。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有著同樣高的,現在的差距卻如此巨大。”
馬克斯坦恩“反向林奇”的敘事,徹底擊垮了耐克這些年來對lbj的營銷。
因為林奇就是人們幻想中,lbj該有的樣子。
勒布朗詹姆斯本人立刻進行了反擊:“我就是我,我就是勒布朗詹姆斯,我不是任何人的影子。”
但查爾斯巴克利的點評讓克利夫蘭人心寒。
“隨便lbj怎麼安慰自己,林奇就快在紐約捧起第三座冠軍獎杯了,至少他有捧起第三座獎杯的機會。克利夫蘭呢?可伶的騎士球迷,他們下賽季甚至不一定會在大名單中看見勒布朗詹姆斯的名字。”
林奇影響力的提升和lbj的徹底潰敗,讓他在與宿敵的競爭中遙遙領先。
當然,林奇對這種領先並不在意。
“我不想提他,我要超越的23號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