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 第45章 大才?大財。

第45章 大才?大財。(1 / 1)

推荐阅读:

鄒靖離開涿郡了。

走之前,劉備向他推薦了牽招,鄒靖征牽招為從事郎,負責護烏桓校尉本部事務。

從事郎掌旗幟印綬,相當於助理,這是鄒靖能自行任命的高級屬官。

牽招為父複仇是大孝之舉,本身又是樂隱門下最出色的士子,又是良家,征其為從事郎都算是委屈了,畢竟屬官不算正途朝廷命官。

這屬於劉備推薦良才給鄒靖幫忙,鄒靖其實是得感謝牽招相助的。

當然,對牽招而言,這是玄德大兄給了他複仇的機會,也給了他一個合適的進身之階。

這段時間,牽招便在劉備的‘資助’下,開始為護烏桓校尉本部正兵‘增補缺額’。

鄒靖離開時說會給劉備送些錢糧過來,但他這一去需要時間,眼下招兵買馬隻能靠劉備撐著。

但劉備手頭沒什麼錢糧。

簡雍帶著馬匹去找張世平幫忙了,還沒回來。

糧食更是一點沒有,吃飯都得蹭太平道的食堂。

於是劉備找上了太守劉衛。

劉衛見到劉備,其實也已經意識到公孫瓚是為了攬兵權,但彆部司馬的任命已經給了,而且公孫瓚與他同出於劉寬門下,算是一黨,自然不好再說什麼。

此外,中山那邊確實有很多流民進入涿郡,劉衛擔心暴民生亂,也擔心張純隨時生亂,便由著公孫瓚在北新城募兵。

隻不過,他沒給公孫瓚提供太多錢糧,畢竟此時未到秋收,庫裡本來就沒多少存貨。

“府君,備近日需留在家中孝順母親,等待朝廷征辟。隻能將府君所授的代曲侯之職辭去,請府君見諒。”

劉備到了太守府,先很識相的辭掉了代曲侯的身份:“眼下公孫伯珪領了彆部司馬,不如便將那一曲馳刑士編入伯珪麾下,也免得他們無人監管。”

“那……也好。玄德有功於本郡,如今獲勳,吾亦有榮焉。”

劉衛這倒不是場麵話,劉備的戰功得了朝廷承認,那劉衛自然也是有功的。

“隻是,備雖消了往昔罪過,但聲名不顯。為了將來任事方便,備想在郡裡籌些善孝名望,不知府君可願相助?”

其實劉備的名頭在涿縣還是很響亮的,隻是放到周邊郡裡確實沒人知道。

不像簡雍,簡雍的孝名都快傳遍幽冀兩州了。

劉備勳傳已經在手,是肯定要被征辟為官的,按照這年頭士族的邏輯,此時劉備確實應該弄個大善人之類的名頭,以便將來在其它郡縣做官的時候能方便些。

對劉衛而言,這種情況當然應該做個順水人情:“不知玄德要如何行善孝之事?”

“備有一片荒地無人耕種,中山那邊過來的流民甚多,備打算收攬流民屯田。”

劉備看起來確實像是要行善積德:“但備此時沒有糧食供流民活命,想請府君賒借些粟米,待明年有了產出,便連本帶利歸還。”

“此事確是善行,吾當助之。不過,本郡米庫眼下無糧可用……唉,若是各家大戶都有玄德此心就好了……”

中山那邊過來的流民數以萬計,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劉衛當然想解決,但郡庫確實沒糧。

不過,劉衛私人其實是有錢糧的,他光是仆從都有好幾百,私兵部曲也有幾百,還在涿郡蓋了彆院,養了十幾房小妾……

“府君若是想讓郡內各宗行善,備倒是有個建議。”

劉備又開始無償提供幫助:“府君不妨先自出些錢糧作為表率,號召各家族捐贈陳粟以救民,用今年的稅糧雙倍劃賬衝抵,捐贈之家還可以為其立個良善人家的功德牌坊,必能得不少錢糧。”

“這……雙倍衝抵稅糧……”

劉衛開始猶豫了。

“府君,備此言隻入府君一人之耳……”

劉備輕聲低語道:“若是各家捐了一萬,府君便可從稅糧上劃賬三萬,那多出來的……反正都是施粥給了流民,誰知道到底消耗了多少呢?”

“嗯?”

劉衛眼前一亮。

“而且立了良善牌坊,便足以證明府君是將糧食用到了救濟正途,此事必得本郡各宗讚賞,畢竟他們雙倍免稅並沒吃虧,還得了名望……”

劉備繼續說道:“不過,備名下土地甚少,無法安置太多流民。需得引大部分流民去上穀一帶安置,那裡遭了兵災,無主之地甚多。”

“引流民去上穀?”

劉衛眼前又是一亮,兩眼已經有了五銖錢的模樣。

“是啊,府君可以出個征民夫修邊的郡令,以支援上穀戍邊的名義,讓上穀沮陽接收流民維修邊牆。上穀此時並無太守,沒法拒收府君派去支援的民夫……”

劉備看著劉衛笑了笑:“這樣一來,備隻需一次性給流民發些乾糧作為路上消耗,也就不會持續施舍耗費太多糧食……那多出來的糧不就……”

“嗯!玄德大財!上穀胡患甚重,本郡正該支援……此事就這麼辦!”

劉衛覺得劉備的辦法考慮得很周到。

既能讓各家大戶出糧,又能免去秋收征收糧食的麻煩和損耗,關鍵是還能掙到自己腰包裡。

牌坊立在那兒,朝廷考績時各家大族還都會幫他說話,還能和大戶們結個親善。

……

劉備辭去了代曲侯的職務,不再領馳刑士了。

此時的馳刑士也已經不再是罪人,而是郡兵,但他們並不願意跟著公孫瓚,聽聞劉備辭職,紛紛請求歸鄉種地。

他們本就是臨時增設的編製,打了鮮卑已經算是了結了任務,郡裡自然也不能強留。

公孫瓚許下了私兵部曲的酬勞標準,但馳刑士們依然不乾,也就隻好作罷。

不過,這些家夥歸鄉,卻全都歸到十裡亭當了佃戶,而且一百多號人,一共隻租了兩畝地……

劉衛用今年還沒收的稅糧衝抵,讓郡內大戶們籌糧。

隻不過,劉衛劃賬的時候劃了三十萬斛——他把涿郡今年的糧稅額度全都劃掉了。

然後,劉衛讓劉備以‘征招民夫支援上穀郡修邊牆’的名義招收流民。

大戶們運糧需要些時間,劉衛個人先做了表率,很快給劉備運了些糧食過來……號稱五千斛。

但實際上,運到十裡亭的糧食隻有一千斛——路上當然有損耗……

隻不過,劉衛的彆院,也就是他私人糧庫所在地在涿縣東南邊不遠,離十裡亭僅僅三十裡地……三十裡就能損耗成這樣,也是相當厲害。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戶們會給劉衛籌集好幾萬斛糧食,但這些糧大概是落不到劉備手裡的,而且原本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多糧。

不過無所謂,至少現在劉備手裡有糧了。

那一千斛都是陳粟,但至少能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