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 第174章 山地步兵巔峰(上)

第174章 山地步兵巔峰(上)(1 / 1)

推荐阅读:

1月20日

最後一支俍兵隊伍進入龍州,那是南丹的瑤族隊伍。

900瑤族漢子跨越數百裡山路,用了不到7天就赴約趕到龍州。

雖然沒有趕上光複龍州的戰役,但頭人的盤石卻對接下來的戰事很有信心。

沒什麼,因為死對頭黃勇也帶了近千壯族俍兵赴約。

兩族從成化年間的瑤民叛亂開始,俍兵總目黃李繼率部駐守博白界碑隘,鎮壓瑤民。

而黃勇便是那第一代俍兵頭目,壯族頭人黃李繼的後人。

無論如何都要在【朝廷】麵前與那黃勇爭個高低!

21日

各縣的補給陸續運至龍州,沈複興趁機率兵東進,兵不血刃拿下崇左。

日寇在短暫占領龍州與崇左後,無力駐守,也無後勤補給,隻能快速撤離。

事情到這裡,其實很明顯了。

日寇兵力、補給完全不足。

偌大的廣西之地,就靠一個第5師團與寶島混成旅團,怎麼看都不是全麵進攻的信號。

其實戰爭打到這裡,日寇已經不期望占據所有的土地,隻是希望在切斷後勤之後,重慶方麵能夠投降。

但他們低估了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決心,與艱苦卓絕的韌性!

顯然,這種愚蠢的短視,已經快要將日寇國內的高層與民眾壓死。

如何解決呢?

他們正在準備一場驚天動地的新戰爭,來解決目前的戰爭問題。

哦,他們有個屬於自己的說法:

賭國運!

根據沈複興的計算,小鬼子這次投入的兵力不會太多,目前的情況,應該也就2萬人左右。

南寧、防港城與欽縣這個三角地帶,還要反擊,這些兵力是完全不夠的。

沈複興站在崇左城外,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在向桂林行營通報光複龍州與崇左的消息後,沈複興第一次召開作戰會議。

21名各部族頭人穿著各式勁裝,至少沈複興沒能勸動他們換上軍裝。

會議並不在城內進行,而是在城南的營地裡。

俍兵們在空地上生了一把火,然後按照部族出兵多少,以北為首,以左為尊,次第圍了一圈,安置好桌子。

唯一讓沈複興不太適應的,就是沒有椅子。

看著端上來的野味與自釀的紅蘭酒,沈複興有一種被拉回酒桌文化的錯覺。

篝火在暮色中跳動,將各部族頭人、長子的麵容映照得忽明忽暗,連續光複龍州與崇左,但眾人的臉上並沒有喜色。

這次會議的內容沈複興早就讓人告知下去,東進,殺鬼子!

他解開軍裝最上方的銅扣,謝過青年為他倒上的酒。

在眾人的注視下,沈複興緩緩起身,端起酒杯:“那日,沈某孤家寡人來此,僅帶著德公一紙文書與古老的約定,不曾想僅僅兩日功夫,近萬俍兵彙聚龍州,蕩平日寇,光複崇左。”

“幾百年過去了,沈某似乎又看見了瓦氏夫人劍斬倭寇的場麵,何其壯哉!”

說完沈複興仰頭將酒灌入喉中:“此乃一飲!”

喝完酒,沈複興將德公的手書攤開,高高舉起:【俍兵出山,如吾親臨】。

裝是真的能裝,但沈複興不得不承認,在這裡,十個白崇禧也比不上李宗仁!

眾頭人看著那一紙文書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等著沈複興繼續開口,倒是那幾個少族長心情激動,似乎這樣的漢子,才是他們欣賞的漢人。

沈複興又給自己碗裡倒上一杯,繼續說道:

“昔年,馮子材變賣家產在欽州募兵,各部族再次下山,鎮南關一戰,驚天地泣鬼神,打得那些洋人哭爹喊娘。”

“沒多久,那洋人的【朝廷】便因此倒台,此亦是俍兵之功,值得再飲!”

沈複興再次仰頭,一口將酒灌下。

辛辣之感順著喉嚨燒到了胃裡,不少頭人眼露異色,這個沈複興與以前來的人都不一樣。

以前那些趾高氣昂的官員,仗著德公的麵子,傲氣的很。

話裡話外都是讓他們要對朝廷感恩,對德公感恩。

但這個沈複興

不等大家反應,沈複興再次給自己倒滿,將酒杯端了起來。

心道,要是李希烈在就好了,一定能喝死這幫家夥。

但來都來了,活還得乾,這裡再不動手,恐怕戰局就要變了。

“萬曆七年,淩雲韋氏俍兵隨俞大猷平定瑤亂。”沈複興的柴火點在沙盤西南角:“戰後朝廷改土歸流,韋氏先祖在淩雲土司府前立誓:改土歸流恩如天,世守邊疆報皇恩。”

“如今,俍兵遵守古老的約定,再次下山守衛國土,驅逐韃虜,我沈複興何其有幸,再敬諸位!”

說完,沈複興看著眼前晃晃悠悠的酒碗,一咬牙,猛地灌下。

“好!”

“好酒量!”

“沈參讚名不虛傳!”

一連三大碗紅蘭酒,加上這些話,哪怕是再苛刻的頭人,也不得不敬佩沈複興這豪爽的氣質。

隻是沈複興喝完,隻感覺胃中仿佛有烈焰在燃燒,翻江倒海的感覺隨之而來。

他強忍住不適坐下,讓自己連連深呼吸,在一眾頭人的讚美中,慢慢夾起不知名的素菜的入口。

“沈參讚!”

左手的【布儂】壯族頭人黃勇端起酒碗起身:“您的豪爽吾等已經看在眼裡,德公說您就是他親弟弟,要像對待他一樣對待您,今天,我代表【龍州布儂】部落,向山神、先總理、關聖帝起誓,必將竭儘所能,助參讚蕩平日寇!”

說完,黃勇猛地將酒灌下。

沈複興心中又高興又痛苦,他嘴角一抽,左手不自覺地摸向胃

罷了!

為了抗戰,豁出去一回!

可當沈複興緊閉雙眼,一狠心將年輕人剛倒下的酒猛然灌下,這才發現入口沒有那種辛辣,還有些甜甜地。

他扭頭看向身旁專司為他服務的黑衣壯族年輕人,對方隻是衝他眨了眨眼,示意他彆暴露。

沈複興會意,立馬呲著牙,搖頭吐出一口酒氣,隨後對著黃勇拱手:“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有了黃勇帶頭,眾人按照順序起身,沈複興來者不拒,隻是到最後已經有些站立不穩。

恰逢此時,有人開口:“不知參讚,我等下一步要怎麼做?如此多的武器裝備,嗬嗬,要是按兵不動,有些人該緊張了。”

他說的沒錯,武裝了近萬俍兵,雖然還沒經曆實戰,可有些人確實不太放心。

此刻,沈複興已經紅著臉,強撐著坐在位置上。

一口氣灌下近7兩紅蘭酒,現在開始慢慢酒精上頭了。

“打!必須乾他小鬼子!”沈複興對於戰爭有足夠的敏感度,大腦瞬間清醒:“我也不瞞著大家,這次,我需要2支千人的部隊開道。”

他伸手指向東南的防城港:“一支,急行軍穿越十萬大山,去防城港扇鬼子一個巴掌!”

“一支,不走左江,直接走直線,穿越山嶺丘地,直奔大塘,截斷日寇北上的路線!”

“我親率大軍,徐徐跟上!”

兩支部隊,這是兩支先鋒啊!

左首的黃勇突然拍案而起,腰間祖傳的匕首在火光下泛著冷光:“我龍州布儂請為先鋒!”

說完,他他刻意瞥了眼對麵的瑤族頭人盤石:“無論是當年隨瓦夫人抗倭,還是在鎮南關殺洋人,我龍州布儂都是先鋒!可不像某些人,隻知道躲在後麵。”

另外一邊,正在用竹筒給自己倒酒的盤石動作一滯,竹筒瞬間發出“哢哢”的聲音,有細心的人看到,酒液順著竹筒正緩緩滲出。

鏘!

一把鑲嵌著寶石的匕首瞬間釘在桌案上,盤石將幾乎漏完的竹筒遞給旁人緩緩起身,眼睛死死盯著黃勇:“某南丹瑤族刀劍未嘗不利!”

這兩族的矛盾延續數百年,雙方在那次大規模衝突後,瑤族退居高山,壯族控製低地,形成“瑤居山巔,壯占山腰”的格局。

壯族稱瑤族為“山瑤”,瑤族視壯族為“官軍幫凶”,這種互相汙名化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

雖然在去歲德公的號召下,大家共同簽署《抗戰公約》,對著先總理與關聖帝發過誓。

但真正的大緩解還是在新中國之後,雙方才逐漸化乾戈為玉帛,逐漸走到一起。

至於現在,那便是在德公威望之下的和平。

就在眾人覺得劍拔弩張,要起衝突的時候,盤石猛地轉向,對著沈複興行禮:“某南丹瑤族雖然人少,但這次德公有詔,吾儘起全族可戰之兵,也要與龍州布儂爭一個高低。”

盤石的話擲地有聲,這也打消了其他部族要搶功的想法。

畢竟這次出兵,【朝廷】給的實在太多了。

一顆鬼子頭100大洋,到時候可以換成多少頭牛?多少鐵器?

還有一來就發的槍支彈藥,沈參讚可是說了,絕不收回!

乾!

這一票乾成了,部族至少有十年好日子過!

見兩人爭鋒相對,沈複興強撐著起身:“沈某感激二位,現如今,有兩條路,如何分呢?”

“把最難的給我!”黃勇仰起頭說道,看來他勢必要爭個高下了。

盤石冷笑一聲:“你的族人在山裡跟烏龜爬一樣,乖乖走你的大路去吧,這十萬大山,就是我們瑤人的後花園!”

“你!當年殺上山的時候,你們可沒有跑這麼快啊!”

黃勇喝過酒,頭腦一熱,言語間更是毫無忌憚。

“黃頭領!”

身旁同是壯族,但年紀更大的頭人低喝一聲。

瞬間,黃勇反應過來,這次不是來找瑤民麻煩的,但他也不想認錯,隻是扭過頭去,冷哼一聲。

沈複興見狀,知道自己該出麵了。

他緩緩起身來到篝火旁,黃勇與盤石兩人自覺站了過來。

沈複興伸出雙手抓住兩人的胳膊:“明日卯時,沈振華與周化慶會各自與你們出兵,現如今,我們就用最古老的方式來決定出兵順序。”

沈複興一把抽出黃勇腰間的小刀,撿起地上的兩根樹枝,劈成同樣大小。

他將樹枝舉起:“先燃儘者,走十萬大山,後燃儘者,走大塘。”

“三日為期,先到者,我沈複興許安南一年三熟良田萬畝!”

轟——!

幾乎瞬間,所有頭人都站了起來。

不少人紅著眼睛看向黃勇與盤石,這可是安南的萬畝良田啊,一年三熟!

整個部族都不會挨餓了!

老人也不用年紀大了就自己出去覓食了!

而處在漩渦中心的黃勇與盤石兩人頓時呼吸粗重,誰特麼知道還有這麼高的獎賞。

這下,豁出性命也要搶下頭功。

沈複興很滿意這些俍兵頭領的反應,德公的威望是足夠了,但沒有足夠的獎勵,這不是開國際玩笑麼?

他伸手將樹枝伸入篝火點燃,然後分給兩人,沈複興抓著他們的手臂高高舉起。

所有人都開始喊叫起來,整個營地的戰意燃到了極限。

在這裡不遠處,還有幾十處篝火聚會,聽到聲音人們紛紛趕來。

七嘴八舌了解之後,龍州布儂與南丹瑤族的族人瞬間也紅了眼睛。

這可是部落至少百年的根基啊!

他們也不想自己未來的孩子,成年禮是一張去廣東打工的車票。

沈複興沒有抬頭,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這兩根燃燒的樹枝上。

不少人恨不得上去將對方的吹滅,十萬大山距離防城港近,但路難走。

崇左距離大塘遠,但路好走,可是沿路有可能遇到鬼子。

一時間,誰也說不上來哪條路更好。

隻是此刻黃勇與盤石兩人早已被沈複興這一步步“勾引”地下不來台,無論是頭功還是【安南萬畝良田】,都逼著他們拚命。

火焰一點點燃燒落下,本就隻有20公分的樹枝很快就燒到了極限。

兩人從握著的手勢也變成了兩根手指捏著,儘管溫度越來越高,但兩人都舍不得放手。

到最後,早已不是哪根樹枝先燒完的事情,而是兩個頭人之間的較勁。

仿佛這數百年來的恩怨一般,一定要在這火焰中比個高低。

“呃!”

一聲悶哼,黃勇的食指被火焰燙傷,樹枝落了下來沒有燃儘。

盤石死死咬著牙關,轉了一圈向所有人展示一遍手中的樹枝,然後拋在地上,高舉雙手接受族人的歡呼。

另外一邊,黃勇低著頭,一手捂著手指,看向盤石的眼神都要冒出火來。

沈複興知道,不能添油了,他立馬高聲宣布:

“南丹瑤族,走十萬大山,三日內抵達防港城外!”

“龍州布儂,東出崇左,三日內抵達大塘,封鎖日寇北上路線!”

看著一個誌在複仇,一個揚眉吐氣的兩人,沈複興最後補了一句:“率先完成者,賞安南萬畝良田!”

散會之後,沈複興搖搖晃晃回到自己的營地。

該吐的,摳的,都已經做了,如今大腦還有些暈,但他還是堅持著沒睡。

子時

警衛來報:“龍州布儂黃勇連夜帶兵出征,南丹瑤族盤石部族的營地看起來還有幾人守衛,但也已經空了。”

沈複興擺了擺手,在電報上寫下:俍兵已出,健公千萬當心日寇繞過昆侖關,直取賓陽。

第二日

沈複興的電報傳入桂林行營,但白崇禧已經來到前線指揮部,遷江。

陳誠看完覺得有道理,便已讀轉發給了第38集團軍司令徐庭瑤,讓他小心日寇繞擊。

可接到電報的徐庭瑤隻是看了一眼就丟入垃圾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反擊在即,竟然擔心日寇千裡奔襲賓陽?荒謬!”

這一日,南丹瑤族已經深入十萬大山,電報沒有信號。

這一日,龍州布儂前出百裡,其疾如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