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萬曆新明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星隕(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星隕(一)(1 / 1)

推荐阅读:

萬曆十三年的早春二月,淩雲翼自日本返回述職,安南攻略也告一段落。黎朝光興帝逃亡占城新州後逃入深山,平南公爵龔顯已經移文占城三大土司,責令他們立即交出光興帝和鄭鬆。而遠在歐洲的徐光啟使團在春節前已經踏上了羅馬的土地,即將覲見羅馬教皇。

中洲大陸上大明王朝,經曆了變法的第一波陣痛之後,已經初現市場經濟的雛形。

隨著銀幣“龍元”與小額銀票的發行,大明市場從澀滯走向流動性充足;隨著東北、西南兩個方向的大移民深入開展,手工業學徒以及第一代“工人”的薪酬水漲船高;隨著緬甸稻米、東北大豆和玉米以及官府力推普及的土豆、紅薯大量種植,大規模的饑餒之憂亦不再現於世。

自萬曆九年已經出路端倪的盛世之像由是已經被朝野上下所肯定——“萬曆盛世”已經毫無疑問,至少在民間的口碑中,此際天下已經遠邁國朝“仁宣之治”。

二月二十五日,內府統計局發布了《萬曆“二五年規劃”的之回顧》並在報紙上廣而告之,以無可辯駁的數據證明了如今盛世的榮景

萬曆十二年,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一百二十萬噸,為萬曆七年五倍,萬曆三年的十倍,隆慶六年二十五倍,西班牙、英國鋼鐵產量的八倍。

萬曆二年開始製定的“五年計劃”,開始的時候隻是掛在皇極殿的一張紅綠色相間的圖表,朱翊鈞初始目的隻是讓群臣養成“計劃——落實——反饋——改進”的“規劃”意識和工作習慣而已。

但這張計劃表經過“張居正考成法”以及“朱翊鈞加強版考成法”的加成,自萬曆三年開始,就已經初具頂層設計的一切要素,這些年尤其是大變法後,逐漸成為指導朝廷施政的綱領性文件。

萬曆十二年,是第二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朝廷也付出了大量人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