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桑海鼎心 > 第 3 回:技術革新萌 七

第 3 回:技術革新萌 七(1 / 1)

推荐阅读:

過了一會兒,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了,著火了!”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市場的一角濃煙滾滾,火光衝天。大家頓時驚慌失措,紛紛四散奔逃。王富貴趁機指揮著夥計們,想要強行搶走這批絲綢。

李福順見狀,連忙喊道:“王富貴,你敢耍陰謀!” 他帶著自己的夥計們,衝上前去阻攔。雙方的夥計們扭打在了一起,場麵一片混亂。交易市場裡,貨物被打翻在地,攤位被撞得東倒西歪,人們的喊叫聲、咒罵聲不絕於耳。

就在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隊官兵趕到了。為首的軍官大聲喝道:“都給我住手!” 眾人這才停了下來,紛紛退到一旁。軍官走到王富貴和李福順麵前,嚴肅地說:“你們在市場上公然鬨事,擾亂秩序,跟我回衙門走一趟!” 王富貴和李福順都想辯解,但軍官根本不聽,直接下令將他們帶走了。

這場在絲綢交易市場的衝突,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長安。人們紛紛議論紛紛,對皇後一族和太子之間的爭鬥更加關注。而朝中大臣們,也因為各自立場不同,分彆支持皇後或太子勢力。

在朝堂上,支持皇後一族的大臣們紛紛上書,指責 “瑞錦軒” 挑起事端,要求嚴懲李福順等人。而支持太子的大臣們則針鋒相對,指出是 “錦繡閣” 先使用陰謀手段,企圖強搶貨物,應該追究王富貴的責任。雙方在朝堂上爭論不休,互不相讓。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爭吵的大臣們,心中十分不悅。他深知,絲綢產業對國家的重要性,而皇後一族和太子之間的爭鬥,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絲綢產業的穩定和發展。如果不加以製止,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於是,皇帝下令成立一個專門的調查組,徹查此次事件的真相。同時,他也警告朝中大臣們,不得再在朝堂上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吵不休,一切都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然而,皇帝的警告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皇後一族和太子之間的矛盾已經根深蒂固,他們都在等待著下一個機會,繼續為爭奪絲綢產業的控製權而鬥爭。

在這場權力與利益的博弈中,長安的天空仿佛被一層厚厚的烏雲所籠罩,讓人看不到一絲陽光。而絲綢產業,這個曾經給大唐帶來無數榮耀和財富的行業,也在這場爭鬥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每一匹絲綢的背後,都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與夢想,然而現在,這些希望和夢想卻在權力的漩渦中搖搖欲墜 。

關鍵時刻:政治博弈的高潮

數日後,皇帝下旨,在太極殿召開宮廷會議,專門商討絲綢產業相關事宜。這一日,太極殿內氣氛凝重,文武百官早早地來到殿內,按照品級依次站列。大殿的金磚地麵被擦得光亮照人,殿內的龍柱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金龍,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殿頂的藻井中,一顆巨大的夜明珠散發著柔和的光芒,與殿內的燭火相互輝映。

皇帝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威嚴而深邃。皇後身著鳳袍,頭戴鳳冠,儀態端莊地坐在皇帝身旁。太子則站在群臣之首,神色冷峻,目光堅定。

會議開始,皇帝率先開口:“今日召集眾卿前來,是為了商討絲綢產業之事。如今絲綢貿易受阻,且朝堂內外紛爭不斷,諸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話音剛落,右相楊國忠便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如今絲綢產業的關鍵在於穩定商路。西域一帶局勢動蕩,常有盜匪出沒,騷擾商隊。臣建議,增派軍隊護送商隊,確保絲綢能夠順利運往西域各國。” 他微微側身,看了看太子,接著說,“此外,為了提高絲綢的品質和產量,應當扶持那些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絲綢商隊,比如‘錦繡閣’所屬商隊。他們多年來一直為朝廷效力,對絲綢產業貢獻頗大。”

太子李亨聽後,心中冷笑,心想這楊國忠果然是在為皇後一族謀私利。他向前一步,朗聲道:“陛下,右相所言雖有道理,但並不全麵。增派軍隊護送商隊,固然能保證一時的安全,但並非長久之計。西域局勢複雜,僅靠武力難以徹底解決問題。臣認為,應當加強與西域各國的外交溝通,通過簽訂友好協議,建立互信機製,共同維護商路的安全。”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著群臣,繼續說道:“至於絲綢商隊的扶持,不應僅僅局限於某幾家。市場應當公平競爭,隻有這樣,才能激發整個行業的活力。‘瑞錦軒’所屬商隊雖然規模較小,但他們勇於創新,在絲綢的工藝和設計上有不少獨到之處。若能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必能為我大唐絲綢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楊國忠聽了太子的話,心中惱怒,反駁道:“太子殿下,話雖如此,但‘瑞錦軒’商隊根基尚淺,能否承擔起振興絲綢產業的重任,還猶未可知。而‘錦繡閣’商隊,有著多年的經營經驗,與各國的貿易往來也十分穩定。在這關鍵時期,扶持他們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爭論愈發激烈。支持皇後一族的大臣們紛紛附和楊國忠,強調 “錦繡閣” 商隊的優勢和對朝廷的忠誠;而支持太子的大臣們則力挺太子,主張公平競爭,給新興商隊機會。一時間,大殿內吵得不可開交。

這時,一位支持皇後的老臣站出來,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臣以為,絲綢產業關乎國家經濟命脈,必須謹慎行事。如今‘錦繡閣’商隊與各國都有深厚的合作關係,若貿然扶持其他商隊,恐怕會引起各國的不滿,影響我大唐的貿易聲譽。”

太子的親信,一位年輕的大臣立刻反駁:“此言差矣!我大唐以實力和信譽立國,豈會因扶持一支商隊而影響聲譽?相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能彰顯我大唐的公正與包容。隻有不斷創新和進步,才能在絲綢貿易中保持領先地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