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何必呢,再見也隻不過是徒增傷感罷了!”看著不遠處官道上消失的幾匹快馬,楊軒緩緩現出身形,輕歎一聲。
“走吧,大膽兒,咱們換條路走!”楊軒低頭看著腳下的大膽兒,說了一聲。
隨後,便換了個方向,帶著大膽兒離開。
……
今日大婚,本是開心的日子,但朱見深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怎麼樣,追上老祖沒有?”他看向迎麵走來的於謙。
“沒有。”於謙搖搖頭,神情失落。
“如果侯爺不想見我們的話,我們是找不到的。”
“他不告而彆,就是不希望我們找到他。”於謙接著又道。
“老祖不是要回金陵嗎,那我們不如提前去金陵等。”朱見深想了想,道。
“陛下,還是算了吧,就算我們提前去金陵等,也見不到侯爺。”
“侯爺不想見我們,我們不管用什麼辦法都沒用。”於謙道。
“就真的沒有辦法嗎?”朱見深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癱坐了下來,眼神空洞失神。
“沒有。”於謙搖搖頭,接著道:“陛下,還是算了吧,想來侯爺不告而彆是不想再經曆分彆了。”
“況且,侯爺也不希望你因為他的離開而影響國事。”
“陛下,您還是要振作起來啊!”於謙勸道。
“朕知道,朕…就是想再見見老祖最後一麵啊!”朱見深情緒低落。
見此,於謙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了。
因為,他同樣沒有見到楊軒最後一麵。
“侯爺,您可真狠心啊,幾十年的交情,一聲不吭就走了。”於謙也是在心中說道。
君臣二人就這樣沉默著,誰也不說話。
直到宮門快要落鎖,於謙才不得不離開。
而朱見深現在情緒很不好,連晚膳都沒有吃,他走出乾清宮,慢漫無目的的走著,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昭德宮。
或許在他的潛意識中,隻有貞兒能理解他。
隻是朱見深的此種行為,卻是冷落了剛剛成婚的皇後。
洞房花燭夜,堂堂皇後卻在坤寧宮獨守空房整整一夜。
這讓她心中如何能不忿?
尤其是在得知洞房花燭夜朱見深是在貞兒這個老女人那裡過夜的,這股不忿的心情更加濃烈。
不僅僅是皇後,還有剛剛被分為妃子的兩人。
隻是她們心中嫉妒貞兒深受獨寵,卻不敢對貞兒做什麼。
唯有皇後在半個月後找了個由頭狠狠懲罰了一番貞兒。
要知道,皇後吳氏出身武將世家,骨子裡自然有武將的特點。
這一懲罰,差點要了貞兒半條命。
朱見深暴怒不已。
他本就不喜歡皇後吳氏,和她成婚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種妥協。
他原本的想法就是把皇後供著,當一個吉祥物,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可皇後吳氏千不該萬不該對貞兒下此狠手。
貞兒在朱見深心中的地位是特殊的,是他的‘結發妻子’,他不允許有任何人欺負貞兒。
同時,朱見深也知道,皇後吳氏代表著朝中某些人的利益。
既然如此,那就趁著這個機會,徹底打亂某些人的計劃。
於是,剛當上皇後不到一個月的吳氏就這樣被朱見深給廢了。
就連在京師保衛戰中立下功勞的孫鏜都受到了牽連,因為他是吳氏的舅舅。
在外人看來,朱見深廢後的理由就是吳氏懲罰了貞兒,但更深層次的卻是朱見深借助這次機會,達成了自己的一個政治目的。
貞兒是朱見深最愛的女人這沒有錯,但同樣的,朱見深也是一位皇帝。
抓住機會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是必修課。
朱見深的第二位皇後姓王,她也是出身武將世家,父親是中軍都督王鎮。
但有吳廢後的前車之鑒,王皇後是不敢得罪貞兒的,甚至頻頻向其示好。
見王氏識大體,朱見深還是比較滿意的,也沒有了再換皇後的想法。
隻是朱見深天天留宿昭德宮,難免會有不好的影響。
這影響的不僅僅是貞兒,還有朱見深。
沒有辦法,貞兒隻能勸說朱見深多去皇後那裡。
朱見深不想去,貞兒就說:“陛下,現在外麵都在傳是臣妾蠱惑陛下,您也不想臣妾在史書上留下罵名吧?”
說完,貞兒又像哄孩子一樣哄著朱見深,讓他去皇後那裡。
考慮到貞兒的身後名,朱見深隻好答應多去皇後那裡。
隻是朱見深在皇後那裡辦完事兒後,提上褲子就走了,也不留宿,也不去昭德宮,就直接回了乾清宮。
…
先不說京師的事情,楊軒在帶著大膽兒離開京師之後,一路上走走停停,趕在剛剛入冬回到了金陵。
由於楊軒失勢,被削爵為民,胡家的日子沒有以前那麼瀟灑了。
不過他們一直以來都牢記楊軒的叮囑,低調行事,生活倒也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不去管外麵的事。
楊軒回來,虎子小虎等人都很高興。
虎子現在已經很老了,平日裡的活動範圍就是自己的院子。
幾個重孫子孫女也好幾歲了,每天都會過來陪陪虎子。
暗衛的事情虎子現在已經不管了,也管不動了,都是小虎在負責。
他就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
也幸虧有吉祥、康康、鬆鬆幾個小家夥兒的陪伴,虎子的心情很不錯,讓他從失去妻子的悲傷之中走了出來。
現在,完全是因為他的年齡太大了。
楊軒當初離開金陵的時候,吉祥他們都還小。
或許吉祥和康康對楊軒還有印象,但是其他幾個小家夥卻是對楊軒一點印象也沒有。
胡磊的閨女胡敏見到府裡出現了一個陌生的老爺爺後來到楊軒麵前好奇問:“爺爺,你是誰啊?”
聽到這話,楊軒心中感慨萬千。
他緩緩蹲下身子,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慈祥笑道:“你就是小敏吧?”
“我啊,是你老祖啊!”
“啊?你是老祖,你比太爺爺還大嗎?”
“當然!”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一日之後,楊軒就住了下來,還是在他的那個院子裡。
每天都躺在楓樹下的躺椅上,笑嗬嗬地看著幾個小家夥和大膽兒玩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