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家父關雲長 > 第467章 孫權的決斷

第467章 孫權的決斷(1 / 1)

推荐阅读:

看著城中不斷湧入關字旗下的百姓,孫權終於知道自己輸在哪了,劉備關羽在民間的號召力太強了,強的讓人絕望。

儘管如此,孫權對關興能否打敗於禁依然持懷疑態度,因為百姓最強的是續航能力而不是突然間的爆發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才能讓君王毫無顧忌的安心征戰,但讓百姓拿著鋤頭竹竿去跟職業軍人拚命多少有點扯淡。

因此孫權有些擔心這場戰爭的結果,不敢貿然加入而是詢問胡綜道:“偉則,你覺得關興的勝率有幾成?”

胡綜一聽就知道孫權保存實力的老毛病又犯了,連忙勸道:“主公,話不能這麼說,真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書麵上的勝率是沒有意義的,關鍵還得看士氣,看死戰到底的決心,狹路相逢勇者勝。”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雙方兵力一樣裝備一樣士氣一樣,表麵上勝率各占百分之五十,但真打起來之後這個勝率是會根據雙方的士氣和戰鬥意誌而發生變化的。”

“就拿關興和於禁來說吧,戰前雙方勝率各占一半,但關興戰鬥意誌強,逐漸將勝率擴大到百分之五十一,然後五十二五十三直到百分百,於禁卻在關鍵時刻出現失誤或者產生恐懼,將百分之五十的勝率降到百分之四十九,然後四十八四十七直到歸零。”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交戰雙方的天秤一旦傾斜就會持續傾斜下去,直到一方徹底死亡為止。”

“關興的兵力在一萬三左右,潘翥黃哲的荊州士族私軍也能湊一萬左右,與魏軍的兵力已經相差無幾了,再加上城中百姓相助,關興跟於禁的實力差距就會無限縮小甚至略微超過了,這個時候咱們若是加入,關興的勝率將接近甚至超過六成。”

“主公,決戰向來都是豪賭,逼急了兩成都敢拚,更彆說六成了,沒有咱們關興未必會輸,但有了咱們關興八成會贏,這個時候咱可不能站旁邊看啊。”

“而且這種時候態度比勝敗更重要,主公想不引起漢中王的懷疑和戒備,這個時候就必須堅定的跟關興站在一起,關興勝了咱要跟隨,關興敗了咱更要追隨啊主公。”

“所以主公下令吧,隻要主公一聲令下,末將願率軍親自衝鋒與魏軍死戰到底。”

孫權望著城中戰場陷入天人交戰,他是政客不是將軍,政客講究的是妥協是折中而非拚命,他們政客從來不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言壯語,理由很簡單,萬一賭輸了呢?

但胡綜有句話說的對,他既然選擇了劉備,這種時候就必須堅定的跟關興站在一起,關興勝了他要跟隨,敗了更要追隨,否則會被當成二五仔的。

而且現在他想降曹也不行了,已經降了劉備再去投降曹操,曹操怎麼看他,天下人怎麼看他,牆頭草可從來都沒好下場啊。

至於坐山觀虎鬥,等關興於禁拚個兩敗俱傷之後再突然殺出奪回荊州,得了吧,他全盛時期都沒守住荊州,現在這個吊樣能守住荊州?

你看看荊州周圍這群人,現在誰還鳥他啊?

想到這裡孫權握住拳頭狠狠砸向牆垛,咬牙切齒的說道:“傳我命令全線出擊,隻認衣服不認人,看見穿魏軍服飾的人就往死裡揍,老子豁出去了。”

“喏……”胡綜大喜連忙躬身行禮。

孫權則繼續望著戰場喃喃自語道:“今日之戰不論勝敗,我孫仲謀都能在劉備關羽麵前挺直腰杆了吧。”

他跟劉備關羽之間有著眾人皆知的恩怨,以失敗者的身份被押到劉關張麵前多少有點丟臉,但若助關興奪回江陵,解除江陵被於禁屠城的厄運的話,劉備關羽就算再恨自己,言語間是不是也得客氣幾分?

抱著這樣的想法,孫權下達了總攻命令。

隨著命令下達鼓聲響起,吳軍紛紛湧向東城,順著雲梯滑到城內向魏軍殺去。

其中跟魏軍有著殺父之仇的周邵周承兄弟倆衝的最快,徐祥率軍緊緊跟隨,胡綜則留在後方指揮。

吳軍在周邵周承徐祥三人的帶領下很快殺到魏軍側翼,宛如一把標槍狠狠的向魏軍陣中紮了進去。

正跟魏軍血拚的關興見吳軍殺來頓時精神大振,扯開嗓子吼道:“兄弟們,吳侯來支援咱們了,殺啊。”

聽到喊聲的朱異同樣熱血上湧,帶著數百戰力強悍的私人部曲殺入魏軍陣中,瞬間濺起無數血花,跟在身後的黃家私兵見此同樣士氣大增,爆發出了遠超平時的戰力。

漢吳兩軍在全力進攻,潘翥黃哲率領的荊州士族私兵卻在挨揍,私兵的戰力和士氣跟魏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沒幾個會合便被打的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但是……

聽到東邊傳來喊殺聲,扭頭發現吳軍也加入戰陣,潘翥激動吼道:“兄弟們,吳侯也來助我們了,為了江陵為了家鄉,殺啊……”

蒯蔡龐黃四大家族的將領聞言全都士氣大增,默契的聚到潘翥旗下向魏軍殺去,他們也想立功也想進步。

關興已經赦免了他們降吳降魏之罪,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將他們以前的罪責徹底清零,他們自然要再立新功,做大做強再創輝煌了。

漢軍吳軍,士族私兵從三個方向向魏軍發起衝鋒,將魏軍的火力牢牢吸引,如此一來費禕可就解放了。

追不上費禕的魏軍見自家戰事緊急果斷掉頭趕往戰場,費禕見此揮舞關字戰旗繼續穿街走巷,帶著眾人齊聲呐喊道:“江陵的父老鄉親們,關老將軍回來了,不想被魏軍肆意屠殺的就拿起你們的武器將魏軍趕出江陵去……”

費禕是處在移動中的,利用不斷的移動將號召百姓參戰的意願不斷傳進百姓耳中,百姓聽後紛紛意動。

街邊某間茅草屋中,一名二十六七的男子聽到喊聲拿起扁擔就要出門,妻子嚇的連忙抓住他的手臂阻止道:“當家的你彆衝動,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我跟兒子怎麼辦啊,你不替我想想也得替兒子想想啊。”

青年語氣堅定的說道:“替兒子著想我更要去,我不能讓咱兒子覺得他爹是個懦夫。”

說完撥開妻子的手,蹲下身子抱了抱年僅六歲的兒子,又無情的將兒子的頭發揉成鳥窩,拿起扁擔打開房門,義無反顧的衝了出去。

這樣的場景在城中每處角落同時上演,無數百姓拿著扁擔柴刀之類的簡陋武器以百川歸海的態勢彙到關字旗下,在費禕的統一指揮下瘋了似的向魏軍殺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