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交鋒·(1 / 1)

推荐阅读:

商葉初和季君陶相對而坐,麵前的杯子裡是沏好的速溶咖啡。

季君陶小跑到辦公桌旁,從抽屜裡拿出兩份打印好的合同,分彆放在商葉初和自己麵前。

“葉初女士,您先看看合同……”

商葉初笑了:“我和你年紀差不多大,不用這麼客氣。叫我葉初或者小葉都可以。”

季君陶點點頭,莞爾一笑:“葉初,你先看看合同。這並不是最終版,隻是一份草稿。”

商葉初翻了幾頁合同,那些枝枝葉葉的部分可以先不談,最重要的是分成和簽約期限。

看完這兩項之後,商葉初挑了挑眉,看向季君陶:“這是b簽?”

季君陶訝然地看了商葉初一眼,沒想到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竟然連這個都能看出來。但又一想,指不定多少公司想簽下商葉初,對方對合同熟悉也在情理之中。

“沒錯,是b級合同。當然不是固定的,以後還可以調節。”季君陶道。

藝人簽約娛樂公司,合同是分等級的。從e到a不等。e級合同是糊弄生瓜蛋子的包身契,d級合同是應付十八線的,c級是有點名氣的糊咖的簽約標準,b級合同,已經是二三線藝人的水準了。據說有的公司還有什麼f簽、g簽,也不知道待遇還能差到哪裡去。

以商葉初如今的實績,這份b簽已經是相當誠懇、中肯的了。起碼證明了青憑娛樂的誠意。

但商葉初隻是坐直了身子,合上了合同——這是對合同不感興趣的身體語言。

季君陶當然知道一位有名氣、有演技的藝人不是那麼好談的,也沒急:“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談。葉初,我們是很有誠意的。”

商葉初微微一笑:“如果這就是貴公司的誠意,那我今天可算是浪費了一上午的時間。”

季君陶觀察著商葉初的微表情,慢慢道:“難道你希望談到a簽?那可不太容易。”

a簽待遇極高,是一線藝人才能接洽的東西,如果是小作坊的話,基本上可以算作一個公司的一哥一姐了。商葉初雖然有了些名氣,但這個要求,未免有些托大了。

沒想到,商葉初竟然再次搖了搖頭。

季君陶不由吃了一驚——a簽還不滿足?葉初還想要什麼!

商葉初從口袋裡抽出一支筆,在季君陶眼前晃了晃:“我可以在合同上寫字嗎?”

“當然可以。”季君陶注視著她的動作,“我說了,這隻是一份草稿。”

商葉初再次翻開合同,在紙上寫寫畫畫了一番,季君陶特彆地注意著她寫字的內容,還沒等商葉初寫完,便斬釘截鐵道:“不可能!”

商葉初抬起眼睛,似笑非笑:“你還沒看完,就覺得不可能?”

“這已經不是a簽的水平了,你寫的那些東西,分明是——”季君陶頓了頓,“s簽裡都未必有的待遇!”

s簽是什麼概念?

藝人和經紀公司一般算是合作關係——這隻是說得好聽罷了。事實上,當藝人名氣小的時候,公司就是藝人無可置疑的爹;當藝人稍有名氣和影響力的時候,公司算是藝人的管事大哥大姐;當藝人大紅大紫、遮天蔽日之後,藝人和公司之間,才能算得上真正平等,可以坐在同一個桌上吃幾口飯、談一談話。

而s簽,不在以上任何一種關係之列。更何況,商葉初寫的那些東西,說是讓青憑娛樂和她季君陶認商葉初做奶奶還差不多!

季君陶是想簽藝人,不是想給自己簽個祖宗。

以商葉初的斤兩,想做季君陶的祖宗還差了一火車爹的距離。即便季君陶知道這隻是一種想開窗先掀屋頂的談判技巧,也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商葉初從容地轉了一下筆,“你先彆急著拒絕,我還沒寫完呢。”

說著,商葉初翻到合同條款的簽約期限那一欄,在“五年”前麵加了一個“十”字。

季君陶呼吸一滯。

十五年!

十五年是什麼概念?

對於一個藝人而言,幾乎是全部的演藝生涯黃金期!

商葉初今年二十剛出頭,十五年後她也才三十五歲。二十歲到三十五歲,正是一個演員最有商業價值、最有野心、最吸粉、各項業務能力都不斷完善,臻至頂峰的歲月。可以說,商葉初添上的這一個字,幾乎將她整個人的藝術生命都和青憑娛樂綁在了一起!

“你……你認真的?”季君陶的聲音有點打戰,“這種事可不能開玩笑。”

商葉初放下筆:“如果你同意我寫的所有條款,這就不是玩笑。”

“這絕對不可能。”季君陶依然選擇了拒絕,隻是語氣遠遠沒有剛剛那麼堅定,“你提的條件太苛刻。娛樂圈還沒有這樣的簽法。”

商葉初微微歪頭:“你覺得我配不上這樣的條件?”

季君陶當然不會這麼沒情商,但她的態度,已經證明了她的想法。

“不如這樣吧,你先回答我,你為什麼想簽我?”商葉初勾唇一笑。

“當然是覺得你很有潛力和商業價值。”季君陶對這個問題莫名其妙,“新起之秀,誰不想要?”

“那你又覺得,我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季君陶又不吭聲了。說實話,她也覺得納悶。給商葉初發那封郵件完全是有棗沒棗打三竿,她根本就沒抱希望。自家公司有幾瓣蒜幾棵蔥,季君陶心裡還是有數的。

被商葉初主動聯係那一刻,季君陶的感覺,說是感到被天降大餅砸中了也不為過。

商葉初饒有興趣地看著眼前這個青澀稚嫩的季君陶,覺得很有意思。要是多年後那位青憑娛樂老總的話,商葉初現在估計連一層皮都被刮下來了。但現在的季君陶,看起來還真是藏不住事。

季君陶沉默片刻,道:“你也覺得我很有潛力?”

這話說出來季君陶自己都不信。一封郵件能看出什麼潛力?

商葉初也知道這個理由不太有說服力,便道:“娛樂圈是個臟地方,如果不想做一些‘不想做’的事,就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

季君陶明白了:“以你現在的咖位,在大公司想要話語權是很難的。但是——”

季君陶自嘲地笑了一聲:“在青憑娛樂可以。”

青憑娛樂目前剛起步,說是野雞娛樂公司都有點抬舉它了,壓根兒就是個有執照的小作坊。商葉初雖然剛剛摸到二線門檻,那也是青憑娛樂夠不著的高度。

可以預見,如果簽下商葉初,那麼至少在一到兩年之內,青憑娛樂整個班子幾乎就是靠商葉初一個人養著的。簽下這麼一尊衣食父母,想不擺出孫子的架勢都難。更何況,那可是十五年!

五年的簽約期對娛樂公司是很不利的。畢竟砸資源培養出一個有些流量的藝人的時間,在運氣極好的情況下——往快裡說,也就年左右。到時候,藝人剛剛有點起色,公司還沒吃到流量紅利呢,合約到期了!

流量成了彆家的流量,娛樂圈沒有那麼多情懷,小公司就像個蹦蹦床,沒了約束想跳就跳。一哥一姐要麼成了大公司的sweetheart,要麼自己單乾去開工作室了,徒留砸下資源的公司一地雞毛,對著回不來的沉沒成本痛哭流涕。

可十五年就不一樣了……

季君陶的心難以遏製地跳動起來。十五年,這說明葉初對她和青憑娛樂有信心,認為這個泥牆瓦頂的小公司可以堅持十五年——

又或者,葉初對她自己有信心。她覺得,葉初這個人的加入,能讓青憑娛樂堅持十五年!

季君陶思忖片刻,還是搖頭:“你想要的話語權,我確實可以讓渡一部分。但絕不能像你寫的那麼多。”

這是談話鬆動的標誌。

商葉初拿起筆,在合同草稿的封麵上畫了一道線:“你覺得,我能走到什麼地步?”

季君陶緩緩道:“你的演技很好,長得也很好。我看過你的不少戲和采訪,我覺得,你能走得很遠。”

話不能說太滿,在這個圈子,誰也不能保證誰一定能紅。

“可我要說,我會走得比你想象中還要遠。”商葉初一字一頓,“也許我能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帶著你和你的公司到達前所未有的地方。”

商葉初這話可謂極端的驕狂自滿,有股子王婆賣瓜味。然而,季君陶卻並未覺得可笑。

“巧了。”季君陶忽然笑了起來,“我的夢想,也是帶著我的公司走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這點上,我們的目標倒是一致。”

“這目標能說服你嗎?”

“當然還是——不能。”季君陶毫不猶豫道,“但凡你有一部像樣的主演作品,也許今天的談話還能繼續下去。”

這是壓價的慣用伎倆,商葉初很熟。畢竟步行街的大爺大媽叔叔阿姨們天天都要討價還價。

季君陶吃準了商葉初不會簽大公司,因此難免想搏一搏。

商葉初劃開自己的手機,翻出一張合照來。照片上是鄭博瀚和商葉初的合影。鄭博瀚天生表情嚴肅,但難掩放鬆之態。商葉初和他並排坐著,姿態閒適,正在嗑瓜子。

“你認識他嗎?”

季君陶一怔:“鄭博瀚?”

這張臉,圈內恐怕沒有人不認識了。聽說徐瀚文都因為鄭博瀚的事情開始吃安眠藥助眠了。對方那股瘋勁兒更是把冠均世紀的老總許冠均氣得私下罵了不少句娘。

商葉初又劃了幾張照片,第二張照片上是蘇歌和商葉初的合照,畫麵中,商葉初正板著臉矯正蘇歌的姿勢,讓她能死得更浪漫淒美。蘇歌衝著商葉初做了個吐舌頭的鬼臉,血呼刺啦的,看著十分可笑。

除此之外,還有商葉初盯著蘇歌背台詞(短得可憐的兩句台詞居然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才能背熟,讓商葉初心力交瘁)的照片、蘇歌和商葉初互相喂蛋糕的照片、蘇歌吃卷心菜,商葉初坐在她旁邊吃烤鴨的照片、蘇歌趁著商葉初不注意偷吃她飯盒裡烤鴨的照片……

照片很多,並且每一張都釋放著這樣一個信號:我們關係很好。

季君陶當然也認識蘇歌。那個圈內聞名的皇太女。沒想到對方和商葉初關係竟然這麼好?

商葉初不緊不慢道:“照片中的人你都認識。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我是鄭老師的關門弟子。”

這話也不算假,鄭博瀚沒有收徒的習慣,承認商葉初這個學生全靠商葉初努力。鑒於以後估計不會有人像商葉初這麼努力了,說是關門弟子好像……也行。

這個名頭一下子就把季君陶唬住了。如果是從前的鄭博瀚也就罷了,可那是如今的鄭博瀚!

《雲傾記》握在手裡,鄭博瀚去邁塔影視做客,麥振業都得掃榻相迎。

這種事是不能拿來撒謊的,因為一戳就破。季君陶不得不相信了這句。

商葉初恬不知恥地蹭完了鄭博瀚的熱度,又開始用蘇歌給自己臉上貼金:“蘇歌和我是朋友。她多次表示過,如果我願意進入邁塔影業,她可以為我做擔保,幫我疏通很多事情。”

邁塔影業對蘇歌有多捧,圈內儘人皆知。如果真有蘇歌的關係在裡頭,商葉初在邁塔影業,也是能得到一定的“話語權”的。

青憑娛樂一下子就升格了,畢竟商葉初有邁塔影業做備胎,還是選擇先到這個草台班子來試試。簡直是太給季君陶麵子了!

季君陶的氣焰一下子癟了一半。

她是真想要商葉初。第一次在電視機上看到商葉初的表演時,季君陶就直覺這女孩絕非池中物。

可是她想要的,未免有些太多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