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元旦,農曆乙醜年(牛年)十一月22,距離春節還有39 天。
老馬家的全部成員,都來過元旦了,連最近忙活的熱火朝天的老馬同誌,也消停的待在家裡。
人家工人也是需要休息的,都是本地人,大元旦的給三倍加班費,也不會有人來乾活何況,老馬家也乾不出,大過節不讓人一家團聚,加班乾活的事。
隻是安排了兩三個人,輪流看護下工地,又包了大紅包。
這年頭,彆說鋼筋,要是沒人看著,沙子水泥都能給你偷走
大姐馬春梅,大姐夫田建軍,他們的兒子田娃子。
二姐馬春蘭,二姐夫陳大磊,他們的女兒陳安安。
三姐馬春竹,三姐夫秦兵(隻吃中午一頓,晚上回去。)
加上馬虎和林夏,以及老爹馬福軍,老娘王慧,一家人都總算利用這個元旦這個日子,湊在了一起。
若是以前,彆說元旦這種法定假日,隻要老爹馬福軍想組織,也就是騎車通知一圈的事。
但,現在,每家都有了自己的事業
大姐夫一家,準備在周圍的鄉鎮,在開幾家烤魚店,用統一的標準,未來搞連鎖模式,目前正在探索中。
二姐夫一家,在林場開小賣店,二姐夫陳大磊還準備響應潘大紅的號召,成為大青山林場的第一個中藥種植戶,目前正在籌備中。
當然,這事的後麵,有馬虎的提示,等小藥丸工廠的產量上去,各種藥材需求都會爆發式增長,就算林場的閒散勞動力,全部種植藥材,也不一定夠用。
不過,馬虎已經叫潘大紅出麵,和劉場長談好了,隻是把種植產業這塊,放在大青山林場,至於養殖梅花鹿之類的,都放在其他林場或者屯子。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馬虎不想自己生活在糞坑裡。
養殖業,可不是那麼好乾的啊,牲口可比人難伺候多了拉的也多,後期那糞便堆得的小山坡一樣,隔著幾百米都能聞到味。
至於三姐,三姐夫,人家現在是雙職工,已經在物色屯裡的宅基地,準備直接蓋磚房。
秦兵手上有退伍費,家裡還能支援點,老馬家這邊也準備陪送3000塊錢的嫁妝,雖然房子的格局,大小比不上馬虎的新房。
但隻要舍得,標準也不會太低,沒準連冰箱,洗衣機也能賠齊。
不過,屯裡不像場部,三天兩頭的停電,像二姐最近賺了錢,自己弄了台洗衣機,用著倒是沒問題,冰箱卻是不行了。
除非,學馬虎直接從場部拉電線,可那得劉場長放水
可,這水又太好放,家家都放水,家家都從場部接電,電業局給場部的不停電負載,也頂不住。
場部那邊不僅有小食堂,還有電焊機,機械修理點,還有辦公樓,周圍三個林場唯一的學校全是用電大戶。
今天是元旦,馬虎親自下廚,直接找借口想做飯,將家裡的女人們都攆進屋裡,看電視,嗑瓜子,吃凍梨,凍柿子去了。
不是他閒的,主要是老娘和幾個姐姐一旦來廚房忙活,林夏肯定不好意思光看著,也會跟著上手,她的肚子已經三個半月了,還是小心點好。
馬虎這麼一搞,老爹也沒法看著了,隻好兩個人到廚房,賽了起來。
剩下的大姐夫,二姐夫,準三姐夫則是幫著打下手。
不過,從他們的動作上來看,平日就很少做飯,也就能洗明白菜,燒明白火。
特彆是秦兵,讓他切個土豆絲,直接切成土豆條了最後馬虎還得返工。
老馬家的房子是新建的,廚房位於西廂房,旁邊還有一個四五平的晾衣架,隻是分彆開門,不是互通的。
在風水上來說,廚房那是灶神位,為洗衣房洗的是汙穢,必須是兩個獨立的空間才行,不能放在一起。
廚房的麵積不小,超過了三十平,比後世很多人家的客廳還大,不僅有兩個大灶台。
還有一大排櫥櫃,兩個使用煤氣罐的小灶,以及一個洗菜用的大水槽,上下水直接連的場部宿舍樓的上下水,用著很方便。
牆麵和地麵,鋪的全是300x300的白色小瓷磚,既好看,亮堂,又美觀。
除了櫥櫃是自己打的,沒有後世的那種定製櫃漂亮,光從實用性來說,已經追上了後世的廚房。
此時,老爹在大鐵鍋那負責燜大鍋飯,順便燉野豬肉燉粉條,二姐夫陳大磊則是負責給兩口大鍋燒火。
馬虎這邊,則是用兩口火更快的小灶,做一些家常的炒菜,熗拌菜,還有一道紅燒熊掌。
說實話,彆看他在山裡各種打黑熊,一車一車的往家裡拉,但還真沒吃過熊掌。
這次過節,正好弄出來,給家裡人嘗嘗鮮。
這熊掌,還不是他進山打的,天天在山裡伐木,加上這時候的黑熊都在冬眠,還得找倉子。
正好昨天,打著去看老爹的名義,去鎮上的廢棄廠房視察了一番,回來的時候路過老範那,趕上一個獵戶賣熊,便留下了最好的一個熊掌。
彆看黑熊有四個掌,但隻有一個是真熊掌,腳下的兩個叫熊腳,不是不能吃,但肯定比上邊的兩隻要差。
上邊的兩個熊掌,還有一隻是冬眠時候捂屁股,防止漏氣的,必須得專業廚子才能處理好。
身為專業的獵人,老範又不可能坑他,馬虎弄到手的熊掌,自然是真熊掌。
明天就是1987年,必須抓緊吃了,再不吃就吃不到了,隻能去加拿大和老毛子那邊吃了。
熊掌的做法有很多種,主要分為東北本地做法,魯菜做法,還有南派做法。
魯菜裡有蔥燒熊掌,靠大蔥的香中和油膩。
南派的扒熊掌,得配高湯勾芡,吃的是醇厚口感。
馬虎的本地做法,則是講究一個熬字,要熬出膠質才行。
但,不過無論哪種做法,處理熊掌都是第一步,這東西外皮厚實帶毛,掌底還有老繭,處理不好會又腥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