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回過神後,連忙將其攙扶起來。
“可是祖忻有書信前來?”
“正是我家家主,娘子送信前來。”
這人是羊侃的親衛之一,他從懷中掏出兩份信件交到高羽手中。
也不方便當著他的麵拆開,高羽便叫來劉桃枝,讓其幫忙招待前來送信的人。
劉桃枝曾經外出經商過,眼下在高羽的府上擔任典計,就是類似管家的職責,幫忙管理家中的大小雜物,順帶著各種開支也要由其來計算。
拿著兩封信。
高羽回到內院房內。
他拆開其中一封信,字體粗獷,但其棱角分明,一看便是出自行伍之人的手筆。
內容倒是沒有什麼,隻是羊侃質問他,為何要委身於爾朱榮這種乾出大逆不道,人神共憤之事的亂臣賊子。
明明是質問,高羽卻頗為懷念,不由露出些許笑容。
“過去這麼些年,祖忻還是這般……鐵血皇漢啊。”
羊侃還是老樣子,還是那個嚷嚷著大魏趕緊完蛋,漢家兒郎就該這般驍勇,漢家兒郎就該回複中原故土的鐵血皇漢。
委身於賊,倒不如說是形勢所迫。
六鎮叛亂後,麵對紛亂的天下大勢,高羽隻能是前往肆州投靠爾朱榮。
將手中信件放到一旁,他又拆開另外一封信,結果剛一拆開,就有幾縷發絲從裡麵掉了出來。
信上的字體秀氣小巧,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兒家之手,但同樣棱角分明,顯然這女子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弱女子,可能時常鍛煉?
“難道……她回去以後真天天在練習射箭?”
手中握著一縷頭發,用絲帶係好,而信中內容則讓高羽一陣汗顏外加些許愧疚。
“高君如晤。”
“自君彆後,庭梧葉落八度矣,每見歸雁銜蘆……思君如長河之水,晝夜未歇……”
字裡行間無不透漏著濃濃的思念之情。
高羽不曾想,自己當年竟然在一女童的心中留下這麼深的印象?
八年過去,女童已經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少女,卻對自己依舊念念不忘。
這算不算是對自己顏值的一種認可?
情債難還啊。
高羽恍惚間,元淼卻又偷偷的走了進來,一見其手中的一縷發絲,“二郎果然招女人惦記,這又是哪家娘子的發絲?”
“乃是泰山羊氏家的娘子,八年前我與其在洛陽僅僅隻是見過數麵……”
“數麵又怎麼了?”
元淼嘟囔道,“當日我還與二郎隻是有過一麵之緣呢……不過似二郎這般俊朗的模樣,確實是讓女兒家難以忘卻。”
“想來是被二郎護衛王妃的英姿所折服。”
一聽這話。
高羽發現還真就是這樣。
爾朱月嬋也是小時候跟他有過一麵之緣,羊萇楚也是,元淼也是。
爾朱英娥小時候也跟自己有過一麵之緣,總不能……
嘶,自己府中總不能真連皇後也能收集吧?
猛的甩甩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讓元淼幫自己拿來紙筆,又為自己磨墨,高羽思索過後。
在紙上寫下八個字。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這是他麵對羊侃質問的回應,也是他要向羊侃表明的態度。
他緊接著又奮筆疾書,給羊萇楚寫的信,自然就是要好好的回應一下人家的情感。
哪怕元淼就在一旁看著,高羽也沒有刻意的回避。
將信封好之後,高羽這才起身外出前去招待羊侃的親衛,他還需要勞煩他們將自己親筆手書的信件送回給羊侃和羊萇楚。
………………
五月。
南方已經進入了傳統的雨季,且隨著大規模的降雨,其氣溫也下降不少。
亭內。
一素衣僧袍,鶴發童顏的老者,正手執白子,看著麵前的棋盤,似乎是在思索著什麼。
明明穿著樸素,其眉宇間卻有著帝王的貴氣。
啪!
老者將手中白子落在棋盤之上,輕聲笑道。
“子雲,常年沙場征戰,這棋藝也退步不少,這可不是你該有的水平。”
跟老者對弈的乃是一中年男子。
標準的文人打扮,身著白衣,老者說他沙場征戰,然而其看上去卻不是將軍的體型。
反而看上去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
“末將的棋藝本就不如陛下,也確實退步了。”
老者正是執掌南梁權柄幾十年的蕭衍,蕭菩薩!
而與其對弈的白衣文人,則是自小便跟在蕭菩薩充當起隨從的陳慶之。
陳慶之放下手中的棋子,投子認輸。
蕭衍的注意力也從棋盤上轉移,抬頭看著陳慶之,輕笑著問道,“這兩年你一直都在與北魏軍隊交戰,依你的看法,此番我該不該助元顥北伐?”
北海王元顥,早在四月末便已經被蕭衍派人接到了建康的皇宮內。
並且如以往南逃的元氏宗親那般,蕭衍給了其高官厚祿,將其好生照看起來。
留著以後當個宣稱嘛。
但是……
原本寧靜的朝堂卻隨著自稱葛榮特使的人前來,被打破。
葛榮上表邀請蕭衍一同出兵,討伐爾朱榮,並且表示……願意將整個河南、徐州等地都拱手相讓。
朝堂上大臣們的反應各不一。
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
而元顥、元法僧南逃的元氏宗親,似乎是看到了希望,也都紛紛上表希望蕭衍能夠助他們北伐。
自從鐘離之戰大勝北魏後。
蕭衍並沒有乘勝追擊。
雙方在邊境時常小打小鬨,但卻再也沒有過大規模的征戰。
南梁麵對大魏一直采取的都是防守姿態,鐘離之戰其實是大魏主動發起的進攻,最終成就了韋睿之名。
朝堂內的阻力,是蕭衍一直遲遲沒能北伐的原因。
可眼下卻有一個天賜良機。
北方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若是能夠將洛陽給奪回來,對蕭衍而言,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
所以他才匆匆將陳慶之召回,想要詢問一下這名心腹的意見。
“陛下,臣確實得到消息,北境叛亂四起,偽魏朝堂未必能夠掌控局勢,若是陛下此時舉兵北伐,未嘗不可將河南之地奪回!”
“想來,河北、山東等地的漢人世家也會歡迎我軍將士前去收服漢人故土。”
顯然。
陳慶之支持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