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錢幣初成(1 / 1)

推荐阅读:

“駕!駕!”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背插令旗的護衛騎著快馬,如旋風般衝了過來。

護衛奔到近前,看到林蕭,立刻翻身下馬,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啟稟林大人!青麟郡貨幣廠第一批金、銀、銅幣已成功鑄造!張大人請您過目!”

“哦?”林蕭眉毛一挑,臉上露出一絲喜色,“知道了。”

“林……林大人?”趙滿倉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他看看跪在地上的護衛,又看看眼前這個被自己噴了一臉唾沫星子,還笑嗬嗬的“官爺”,腦子“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剛剛……剛剛自己都說了些什麼渾話?

自己竟然當著林大人的麵,說林大人……

趙滿倉隻覺得雙腿一軟,“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額頭重重磕在地上,聲音帶著哭腔:“小老兒該死!小老兒有眼不識泰山,衝撞了林大人!大人您……您就是把我這把老骨頭拆了,小老兒也絕無怨言!”

他一邊說,一邊“咚咚咚”地磕頭,那份惶恐和懊悔,看得人心頭發酸。

“老丈,快起來,快起來!”林蕭連忙上前扶他,“我沒怪你,你說的都是心裡話,我聽著高興還來不及呢!”

“大人……”趙滿倉被林蕭扶著,依舊渾身哆嗦,激動得話都說不囫圇。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敬若神明的林大人,竟然就這麼平易近人地跟自己聊了半天,還討了碗水喝。

“行了老丈,我們還有事,就先走了。”林蕭拍了拍他的肩膀,溫聲道,“好好過日子,以後有什麼難處,隻管去找官府。”

說完,林蕭便帶著眾人重新上馬,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朝著郡城方向而去。

趙滿倉呆呆地跪在原地,看著林蕭遠去的背影,淚水模糊了雙眼。

他用力地抹了一把臉,又重重地磕了幾個頭,嘴裡喃喃道:“活菩薩,真是活菩薩啊……”

馬車上,顏若曦終於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夫君,你剛才那樣子,可真逗!被人數落了半天,還樂嗬嗬的。”

林蕭無奈地搖了搖頭:“這老丈也是一片赤誠,我哪能跟他計較。”

顏若彤也淺笑著說:“能得百姓如此擁戴,夫君之功,勝過千軍萬馬。”

柳如煙和裴雪衣看著林蕭,眼神中也多了幾分異樣的光彩。

這個男人,時而霸道,時而溫柔,卻總能在不經意間,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收獲人心。

一路無話,隊伍很快回到了青麟郡郡城。

到了郡守府門口,林蕭對顏若彤等人說道:“你們先帶孩子們回去歇著,我去貨幣廠看看。”

貨幣廠設立在郡城南邊一處相對僻靜的區域,四周建起了高高的院牆,門口有重兵把守,戒備森嚴。

還未走近,便能聽到裡麵隱約傳來機器運轉的轟鳴聲和金屬敲擊的聲響。

林蕭剛到門口,早已得到消息的張富安和宋清和便快步迎了出來。

“大人!”兩人齊齊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林蕭翻身下馬,目光掃過眼前這座規模不小的廠房,“走,進去看看。”

“是,大人請!”張富安和宋清和在前麵引路。

一進入貨幣廠,便是一股熱浪夾雜著金屬特有的氣味撲麵而來。

廠房內部極大,分成了好幾個區域。

最外圍是原料處理區,堆放著成錠的黃金、白銀和紅銅。

工人們正忙著對這些金屬進行初步的熔煉和提純,爐火熊熊,熱氣蒸騰。

再往裡走,便是核心的鑄幣區。

這裡擺放著數台林蕭參照後世簡易衝壓機原理,讓張富安組織工匠們打造出來的半機械化鑄幣機器。

這些機器雖然和後世的精密設備無法相比,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了不得的創造。

工人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將熔煉好的金銀銅液倒入特定的模具,有的負責操作機器進行衝壓,有的則負責對初步成型的錢幣進行打磨和檢驗。

宋清和在一旁介紹道:“大人,這貨幣廠目前有工匠三百餘人,日夜趕工。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對所有工匠都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並且實行封閉式管理,確保技術和流程不會外泄。”

林蕭點了點頭,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個環節。

張富安則是一臉興奮和自豪,他指著一台正在運轉的鑄幣機說道:“大人您看,這台機器,一天就能衝壓出上萬枚銅錢!銀幣和金幣因為工藝更複雜,產量稍低,但效率也遠超傳統手工鑄造!”

他領著林蕭來到一間專門的成品檢驗室。

房間中央的桌案上,鋪著紅色的綢布,上麵整齊地擺放著三堆嶄新的錢幣,金光閃閃,銀光熠熠,還有紅銅特有的溫潤光澤。

“蕭哥,請看!”張富安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金幣,遞到林蕭麵前。

這金幣約有成人拇指蓋大小,圓形方孔,入手微沉。

正麵是“青麟元寶”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背麵則是一幅精美的圖案——簡化的青山村水車和農田,象征著林蕭的根基和民生為本的理念。

林蕭接過金幣,仔細端詳。金幣的邊緣打磨得十分光滑,字跡圖案清晰深刻,成色十足。

“這金幣,我們采用了九成八的足金,確保其價值。”張富安解釋道,“銀幣則是九成五的足銀,銅幣也選用了上好的紅銅。”

他又拿起一枚銀幣和一枚銅幣,一一展示給林蕭。

銀幣和銅幣的樣式與金幣類似,隻是背麵的圖案略有不同,分彆是代表工商業的齒輪和代表農業的麥穗。

“蕭哥,這些錢幣,我們都按照您的吩咐,加入了特殊的防偽標記。”張富安的語氣帶著一絲得意。

“哦?說來聽聽。”林蕭饒有興致地問道。

“您看這錢幣的邊緣,”張富安將一枚銀幣湊近,“我們用特製的工具,在邊緣滾壓出了一圈極細密的連續紋路,這種紋路,尋常工匠極難仿製。而且,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個微小的凸點,肉眼不易察覺,但用手觸摸便能感知。”

林蕭用指腹輕輕摩挲著銀幣的邊緣,果然感覺到那細密的紋路和微小的凸起,不由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種滾邊技術,在這個時代確實是獨一份了。

“此外,”張富安繼續道,“我們在鑄造時,還在金屬配比上做了一些微調,使得我們鑄造的錢幣,在色澤和聲音上,都與市麵上的其他錢幣有所區彆。有經驗的錢莊掌櫃,一上手,一聽聲,就能辨彆真偽。”

宋清和補充道:“大人,這些錢幣的重量和尺寸也都嚴格統一,誤差極小。這既方便了大宗交易計數,也增加了仿製的難度。”

林蕭拿起一枚金幣,在指尖輕輕一彈,發出一聲清脆悅耳的嗡鳴,聲音悠長。

他又拿起一枚銀幣,同樣彈了一下,聲音略有不同,但同樣純正。

“不錯,很不錯!”林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富安,清和,你們做得很好!這批錢幣,無論從成色、工藝還是防偽上,都超出了我的預期。”

得到林蕭的誇獎,張富安和宋清和臉上都露出了喜悅之色。

“這都是蕭哥您指導有方!”張富安憨厚地笑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