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秦人的悠閒生活 > 第二十章 老秦人

第二十章 老秦人(1 / 1)

推荐阅读:

田安站在禦史府外,等著公子出來。

而且今天陽光很不錯,田安抬頭看了看陽光,有了陽光就暖和了許多,前兩天留下來的積雪正在融化,化開的雪在屋簷下成了水簾。

公子扶蘇真的一直都在禦史府內,真的在耐心看那些官吏往來的文書,而且就是一個地方小吏哪怕是縣令的文書,公子都要來來回回看許多遍。

程邈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等他再睡醒時,公子已不在禦史府。

他站起身,一手扶著後腰,看著天色就要入夜,打算離開這裡,又想起公子的書信,這才拿起一旁的一卷竹簡,再一看……原本在桌上的字帖也不見了。

“那多半也是被公子帶走了。”

程邈如此想著,趕在天色入夜之前就離開了鹹陽宮。

翌日,因正在休朝,廷議要在來年開春之後才會繼續,可禦史府不能沒人看著,往來文書還是需要看管的。

為此,天才剛亮,程邈便早早來到了禦史府,接著寫字。

始皇帝對自己的隸書有所褒獎,他就接著寫。

今天,偶爾有三兩官吏前來走動,都是來遞交各地文書的。

三兩官吏還在低聲議論,程邈手中提著筆,安靜聽著。

張蒼為何深夜造訪丞相府?公子回宮為何一夜沉默不言?

程邈又想起昨天的餅,公子的餅真的很好吃,這輩子要是能再吃一次就好了。

西渭河位於鹹陽的南麵,扶蘇走在河邊還在想著那座鹹陽橋,如今這條河的兩岸依舊空落落的。

從地理位置來看,若是在這裡修建一座橋,渭河兩地的人們往來能少走數裡路。

“聽聞公子昨日去了禦史府?”

來人正是老師。

扶蘇見老師下了車駕,上前行禮道:“老師。”

李斯走到河邊,望著渭河,言道:“臣昨夜見到了公子給張蒼的書信,張蒼大為動容,深夜造訪臣,臣給了些許指點。”

言罷,李斯拿出一卷書,雙手奉上,“這是張蒼的回答。”

扶蘇接過竹簡,沒有當即打開看,而後交給了一旁的田安。

李斯站在公子邊上,今天似乎話語很少。

“臣先告退了。”

扶蘇望著渭河,這才回神道:“田安,送送老師。”

田安笑著道:“老奴送丞相。”

臨到重新登上車駕,李斯又回頭看了看公子的背影,恍惚覺得公子心事高懸,但又不肯與自己這位老師說。

坐回車駕內,李斯側目看窗外。

車夫趕動馬車,李斯又多看了一眼田安臉上的笑容。

馬車漸行漸遠,扶蘇依舊看著渭河。

田安站在公子身後,也不知公子是不是想吃魚了,要不要讓人下河去抓魚?

昨天,扶蘇在禦史府看各地往來文書,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其中就有一卷文書,所言就是恢複六國分封,並且安撫六國舊貴族,再減免田賦,如此天下可定,人心可定。

這卷文書乍一看的確是為了天下安定,但也就隻是乍一看,細想之下實則充滿了私心。

其一,他們要恢複分封,其二安撫六國舊貴族,再者減免田賦。

但……一旦恢複分封,大量的田地又會回到王侯與貴族手中,而黔首依舊沒什麼田地耕種,黔首僅有的幾畝薄田如何會受田賦增減影響?

若這卷文書上的進諫真的能實施,真的減免了田賦,有用大量田地的王侯與貴族首先獲益。

明明是為安定天下的舉措,減免了田賦,卻反而肥了少數人。

所以,昨天從禦史府回來之後,扶蘇就將那卷文書丟入爐子中,一把火燒了。

原來這個大秦的官吏,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張蒼,程邈,章邯那樣可愛,也不像蒙恬,王賁那樣忠心。

大秦的官吏中還是有壞人的。

“田安……”

“老奴在。”

扶蘇緩緩言道:“你說人們是不是都願意活得更好一些。”

田安低聲道:“那是一定的。”

“當年商君變法之後,那時候的秦人過得好嗎?”

“回公子,當然是好的。”田安的話語聲停頓了片刻,他又道:“可是在商君來秦之前,那時候的老秦人太苦了,太難了,老秦人是從亡國之危難中一步步走過來的,老奴年少時,還記得大片大片的老秦人去祭拜秦孝公。”

“在老奴的小時候,總聽爺爺們說老秦人太難了,老秦人很苦很苦,現在的大秦就是從那時候起一步步走出來的,爺爺們告訴老奴,讓老奴彆忘了老秦人們的苦。”

扶蘇看著河邊還漂浮一些薄冰,望向遠處的天空,黑雲壓頂,又沒有風。

昨天才晴朗了一天,現在的關中天氣看似又要下雪了。

扶蘇打算回宮了,在回去之前又順便去商顏山看了看,見到了騎著一頭驢,拿著一卷書的叔孫通。

叔孫通騎在驢背上,他一邊念著書中的內容,身後跟著一大群孩子。

他每念一句,那群孩子們也跟著念一句。

扶蘇沒打算讓車駕停下,而是路過商演山回了鹹陽,在路上還能看到勤勞挖豎井的人們。

還有那位站在要道口,恪儘職守的章邯。

看著這些景色,這才覺得自己的心情好受了很多。

扶蘇回到宮中,看著張蒼的解答,而後又寫了一篇文章與問題,讓田安派人去交給他。

這個寒冬又下起了大雪,大雪接連下了好幾天。

程邈站在禦史府門前,閒著無事的他將雙手收在袖子裡,站在屋簷下看著漫天的大雪。

這場雪真的很大很大,幾乎是看不清前路了。

公子已有三天沒有來這裡了,程邈在冷風中歎息一聲,心中覺得恐怕這輩子再難吃到如此美味的餅了。

正想著,程邈忽然聽到腳步踩著雪的聲音,他轉頭看去,見到了走在雪中的人影。

原以為是什麼人在這個大雪天來遞交文書,等對方走近了,程邈見到了高高瘦瘦的田安,與提著一個食盒的公子扶蘇。

“臣,程邈,拜見公子。”

“不用多禮。”扶蘇說了一句就走入了禦史府中,一邊道:“聽聞你的字不錯。”

說起寫字,程邈又有了自信,他解釋道:“公子若喜,臣可以多寫幾個字的。”

扶蘇擺手道:“用飯吧。”

程邈再一次躬身行大禮,他雙手接過公子遞來的餅,又一次嘗到了這美味,臉上帶著笑容,嘴裡還在咀嚼著,此生足矣。

田安將硯台上結著的碎冰渣磨開,而後研磨好墨,放在公子的案前。

程邈正吃著,扶蘇坐在邊上就開始書寫,這一次要寫的問題還是要由程邈交給張蒼。

“公子,那張蒼平日裡也深居簡出,與臣一樣的。”

扶蘇寫了一篇文章,吩咐道:“還請交給我的老師張蒼。”

程邈十分滿足地將這卷竹簡放入了袖子中,而後站在邊上,等候著公子的吩咐。

與那一天一樣,公子扶蘇很專心的看著各地往來的文書,期間沒有言語。

爐子燒得很旺,府內既溫暖又安靜,加之剛吃了溫暖的食物,困意上心頭,程邈又一次睡著了。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公子已不在這裡,而且天色也快要入夜了。

接連幾天,扶蘇的生活都是這麼度過的,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禦史府,而自己與張蒼這位老師都是通過書信往來,來傳授學識。

雖說隻與張蒼見過一次,但扶蘇覺得自己與張蒼,從師徒關係都快成為筆友了。

而程邈就是給兩人傳遞書信往來的重要關節。

這場大雪斷斷續續又下了五天,關中的冬季很漫長,往往到了來年的三月還會有雨雪。

扶蘇坐在寢殿內,正執筆在竹簡上書寫著,所寫的就是老秦人的故事,田安就是一個老秦人,他知道很多老秦人的故事。

扶蘇聽到這些艱苦奮鬥的故事,在心底裡有一種力量被喚醒了。

那是一種潛藏在靈魂深處,永遠不會被抹去的記憶,這些血與戰火的記憶就像是一幅幅畫麵出現在腦海中。

有時曆史就是如此的相似,落後了就會被打,所以要富國強兵,要艱苦奮鬥。

當年商鞅寫下了秦人食草,那時候的秦人為了保護家園連草都能挖出來飽腹,因為他們知道,一旦他們沒守護住家園,他們的妻兒就會被賣為奴隸。

扶蘇手中的筆繼續寫著,人不能忘了那艱苦的故事,老秦人要富國要強兵,就需要變法。

哪怕這個變法過程中會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受傷,哪怕會消失一個階級,這個過程殘酷又無情,可還是要咬著牙走下去。

就像是荀子他老人家說過,君者,舟也,黔首者,水也。

那麼,現在的大秦似乎在進行第二次變法。

翌日,程邈如往常一樣站在禦史府門口等著公子扶蘇。

不管是大風還是大雪,公子都會很準時的來到禦史府門口。

程邈行禮道:“公子。”

扶蘇詫異道:“怎麼值守這裡的人,一直是你?”

程邈解釋道:“原來是我們幾個人輪流值守的,那幾人家中都有變故,就在下一人無事,馮副相就讓臣來值守禦史府,臣家中……也無甚事的。”

扶蘇將手中的食盒遞給他。

田安將小半箱竹簡放在桌案上,叮囑道:“這些都是要交給張禦史的,有勞了。”

程邈狼吞虎咽吃著一碗麵皮湯,一邊不住點頭。

而扶蘇又如先前一樣,翻看起了這裡的卷宗。

不論風雪多大,公子扶蘇每天都來這裡查閱文書,就這麼持續一天又一天。

當今年的風雪再一次停歇的時候,這一年也就結束了。

次年一月,關中依舊是陰沉沉的,今年是秦王政二十五年,也是立國八百年多年的楚國滅亡的第二年。

張蒼背著一個包袱來到了商顏山下,他抬頭看著這個新建設的村子,腳步稍停,目光似在尋找,沒有找到自己想見的人,便又邁步走入這個村子。

剛走兩步,就有一個秦軍校令快步跑來,攔住道:“什麼人?”

張蒼拿出自己的官身令牌,解釋道:“我來尋叔孫通夫子。”

那校令見到令牌就讓開路,並且又道:“隨末將來。”

張蒼又提了提肩膀上沉重的包袱,終於到了一間屋子前,幾個孩子剛跑出來。

與此同時,章邯也來到了這裡。

張蒼轉頭看去,就見到這位將軍一到此地,一群黑乎乎的小狗就朝著那位高大的將軍衝鋒而去,像是小狗大軍衝向了目標。

一路上還有幾隻小狗翻倒在地,它們扭動了幾下再次跑去,而後一大群小狗圍著章邯,扒拉著要往上爬。

章邯用腳將這些小狗撥到一旁,聽了校令稟報,沉聲道:“準備一些薑湯給公子的老師驅寒。”

張蒼作揖表示謝意,就走入了叔孫通的屋子。

屋內,叔孫通見到來人,道:“張蒼?師從荀子,與丞相李斯是好友,現在又是公子扶蘇的老師。”

張蒼走入屋內,沒有當即發言,而是將包袱放下。

包袱落在桌案上發出沉重的響聲,以及竹簡那特有的碰撞聲。

“老夫入秦雖才半年,可老夫善記人,什麼樣的人,見過一次就不會忘。”

叔孫通又道:“公子扶蘇與丞相當真是好計策,用遷民戍邊之舉將一些齊魯博士發往北方,公子賜給我三百弟子,實則是為了讓老夫離開廷議,這一前一後當真是好設計。”

言至此處,叔孫通又歎道:“哎呀……李斯實在是太厲害了,老夫現在才後知後覺,原來我等都進了公子扶蘇與李斯圈套。”

正說著叔孫通又走到了屋內的一個角落,他坐下來開始研磨豆子,又道:“商顏山有一物,名為豆漿,此物實在美味,可要喝一口豆漿太累了,嗯……”

說著話,叔孫通轉動這個磨盤,因太用力下巴的胡須還有些顫抖。

張蒼道:“豆,本是充饑飽腹的糧食,何必如此。”

叔孫通有些推不動磨盤了,累得扶著腰,又道:“張禦史,所來何事?”

張蒼解釋道:“公子讓我將這些書送來,希望你能教授給這裡的孩子,都是公子親手所寫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