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長,你要不要也說幾句?”
“工作上的事我沒什麼好說的,大家都做得很好。”會議開到最後,陳家誌也被易定乾拉出來做總結。
“我說說工資的事,上個月情況不錯,工資和獎金都會如時兌現。
荷蘭豆畝產雖說沒有如願達到4000斤,額外100元獎金也會發。
有些人可能也在關注易副場長的分紅權,這個我保證,以後還會開分場,你們六個都有成為分場場長的機會,場長都會有分場的利潤利潤分紅。
當然嘍,基本的工資獎金也不會少~”
聊到工資,陳家誌至今從沒有食言,也沒有虧待過付出的人。
江心菜場這一茬荷蘭豆總產量112萬斤,平均畝產3700多斤,產值約277萬元。
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他可不像有些黑心老板,少掙了二十萬,能說成虧了二十萬。
每個菜工多發一百塊錢,總計約兩萬多,他能承受,沒必要省這個錢。
一番話還是讓人很信服。
戚永鋒問:“場長,什麼時候會開分場?”
“這得看經營情況了,運氣好,發展快,興許下半年就有可能,運氣不好,可能就得等兩三年了。”
陳家誌敲了敲桌子,“走吧,不早了,都早點回去休息。”
夜色徹底黑了下來,菜場周邊顯得祥和而寧靜。
陳家誌和易定乾騎著自行車沒幾分鐘就到了家門口,路遇兩道黑影各拿一根小木棍在院子邊上舞來舞去。
“看我獨孤九劍!”
“喲,這是在打架呢?”
“作業寫完了沒,就又在這裡瞎玩,這都六年級的人了!”
聽到動靜,兩黑影頓時就老實了,正是易龍易虎。
“舅舅,老漢兒,就等你們回來吃飯了~”
“作業也寫完了。”
“你舅舅今天不去賣菜,等會兒讓他給你們檢查作業。”
“好撒。”
“要得。”兩兄弟都異口同聲的答應下來。
陳家誌說道:“嘿,我都還沒同意呢,要想檢查作業也可以,把你們的木棍給我。”
“乾嘛?”
“不行。”兩人都一臉警惕,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又長又直的棍子。
陳家誌挑眉道:“我怕你們把彆人菜給禍害了,到時候找上門來,可沒有你們好果子吃。”
“我們才沒那麼傻呢。”
這棍子最後還是沒收過來,兩兄弟都把這棍子視若珍寶。
由於他今晚不去賣菜,要在家裡吃飯,進屋時,一桌豐盛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
水煮肉片、乾燒帶魚、辣子雞丁,一共好幾道硬菜。
“家誌,整點兒酒?”
“少來點吧。”
陳家誌也沒掃興,陪父母一道喝酒,聊一會兒家長裡短,難得悠閒愜意。
飯後也花了片刻時間給易龍易虎兩兄弟檢查作業。
從作業上就能看出兩兄弟的差彆,易龍雖然比以前刻苦,但底子太差。
如果不是礙於易虎晚出來半年,語言交流障礙比較大,可能早就把易龍甩在身後了。
輔導完作業,陳家誌又逗弄著陳正雲玩了一會兒,把他哄睡著後,也跟著來到堂屋裡看電視。
一家子人都在,看的也是一部現代劇【北京人在紐約】,很符合時代背景的一部電視劇,處處碰壁的主角,飽嘗人間冷暖,將部分國人的赴美淘金夢粉碎。
看完一集。
李秀感慨道:“看來國外的月亮也一點都不圓呐。”
陳家芳磕著瓜子,與李秀討論著劇情,“出國洗盤子的工資也高唄。”
“那也要看和誰比。”易定乾哼哼兩聲,現在他在這方麵很硬氣。
陳家芳瞥了他一眼,“瞧你那副嘴臉,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易定乾說道:“對比現在的生活,我感覺還是種菜更有奔頭,那主角王起明還得依賴情人資助才能成功,這在現實中有幾個人有電視裡那麼多豔遇!
你看我和家誌那麼帥,還不是得靠自己才能……”
陳家芳罵道:“你亂扯什麼!”
陳家誌也打趣道:“就是,你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和我一樣帥?”
“你們倆都有點不要臉。”李秀笑道,又喊:“哎,家誌,給我在桌上拿兩個大白兔奶糖。”
桌上盤子裡不僅有瓜子花生,還放著經典的大白兔奶糖,李秀很愛吃這個。
陳家誌也愛大白兔。
於是拿了兩個糖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湊到李秀身邊,附耳低聲道:“走上樓啊!”
漬!
李秀瞪了他一眼。
陳家誌早找借口上樓了。
過了不久,李秀也上來了,“喊我上來乾嘛?”
“我也想吃大白兔了。”
…
才過淩晨,63號檔忙碌了一陣後,又一次熄火了。
啪的一聲。
李才坐在台秤上,點燃了煙,一段時間下來,總感覺這菜賣得不夠過癮。
即使這會兒,都還有人略帶遺憾的走過。
“青椒又賣光了啊?”一個大姐在檔口前停下,幽怨道:“靚仔,明天給我留點青椒可以嗎?”
李才吐出一團煙霧,“留不住啊,姐,你得早點來。”
又有人路過,搖了搖頭,吐槽道:“短小無力啊!”
如果不是看在此人曾經買過菜的份上,李才非得和他理論理論。
不過現在看,確實菜少了,一天10來噸菜哪夠賣的啊!
即使在這偏僻的最後一排,63號檔的交易量也落在倒數的位置上了。
收拾了東西,李才剛準備去配送中心,便有一名市場管理人員路過。
“63號,我聽說你們有300畝甜椒在采摘呢,怎麼還一天比一天少?”
李才認識這人,江南市場的經理王奇,大約30來歲。
“王經理,最近雨水多,菜場受了影響,我們這兩天也在聯係貨源。”
“嗯,我也就問一下。”
每天都來問一下還差不多。
李才默默吐槽,這幾天王奇每天路過都旁敲側擊說檔口交易量少了。
從實質經營層麵來說,63號檔現在也是虧本的。
沒一會兒,李才便來到了配送中心,倉庫裡擺放了好一些蔬菜。
有自產的青椒、菜心、芥蘭、芥菜,也有對外采購的蘿卜、白菜、豇豆等。
與檔口相比,配送的業務倒是進展挺不錯,這讓李才更加迫切的想要擴大貨源。
整理了賬目,李才就又去市場轉悠,和市場上活躍的蔬菜經紀人接觸。
蔬菜經紀人就相當於中介,提供產區信息,每當當地蔬菜成熟收獲了,就會聯係外地的收購商前去收購。
這也是批發市場上找貨源的一種方式。
最近他和薛軍,包括陳家誌也都在接觸經紀人,不過最終還是要到產區去收購。
他還聽陳家誌提起過另一種方式:代辦。
采購、找車、發貨等全部一條龍包乾,通過電話下單後,就可以直接發車前來市場。
不過在市場轉悠了這麼多天,還沒收到過代辦的蔬菜經紀人名片。
聽說山東這種經紀人比較多。
目前江南市場上活躍的經紀人本來並不多,有代辦服務的就更少了。
但也確實有人在找銷路~
來來回回間,李才收集到了不少的信息後,才又回了配送中心。
陳正旭也回來了。
“正旭,你最近弄得不錯啊,這配送越做越大了。”
“還差得遠哦。”陳正旭並不是很滿意,“最近遇到瓶頸了,每天最多也就配送兩千來斤的菜,利潤也沒有多少。
對了,我明天早上也打算回菜場一趟,你等我一起哈。”
“行,等你。”
李才叼著煙,看著忙碌的陳正旭和分揀的工人,感覺他們也是蔬菜的搬運工。
……
次日,陳家誌慵懶的躺在床上。
長期的忙碌生活,當終於放鬆下來,那股衝動和悸動,充分體現在一根20多歲的海綿體上麵,除了在批發市場燃,他也能在家裡燃。
舒服的翻了個身,睜開眼,便看到李才和陳正旭站在了門外。
陳家誌連忙拉了被子捂住頂起的下半身,不要把人嚇著了。
“都回來了啊?”
“嗯,早飯也吃過了,看你還沒起來,就上來叫你,有些工作也要彙報下。”
起床,洗漱,吃飯~
家裡除了他們三個也沒了其他人,就連陳少昌和彭國真都帶著孫子去了菜場。
李才和陳正旭都各自說起了昨晚上的工作。
“昨晚我又接觸了幾個經紀人,留了配送中心電話,都說有菜了會聯係我們,這幾天也收集了不少貨源地,大部分都在周邊。
陳哥,要不先讓我去采購兩車試試吧,我儘快把菜發回來。”
李才臉上的渴望很強烈。
經過昨天和李秀的爭執,以及一晚上的休息,陳家誌內心也有所鬆動。
該給他們更多機會。
想了一會兒,陳家誌說道:“好,這次就先讓你去,先從清遠或者佛山發貨來吧,優先葉菜,但要包裝得當,最好有冰袋保鮮。
實在不行,就發耐儲藏的菜,第一二車不用急著賺錢。”
“陳哥,你就放心吧。”李才說道:“在市場呆了一個月,又有你的親自指導,我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了。
你要相信我,我發的第一車菜就能賺錢!”
陳家誌笑了笑,“行,有信心是好事,我讓薛軍和你一起去,我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又確定了下發貨的細節,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不過陳家誌也會外出,但會往後延,通過蔬菜經紀人的采購方式其實並不穩。
江南市場目前蔬菜經紀人也少,事實上一直要到1998年,江南市場的經紀人才會形成規模,現在還在萌芽階段。
而且經紀人通常都是兩頭吃,代辦也是,在中間吃得滿嘴肥油,他還是更想直接和基地合作。
因為黃建遠和黃川的存在,陳家誌把連州視為第一個備選地。
緊接著,陳正旭又說起了配送,他嫌一天兩千斤左右的配送量少了,一天毛利潤也就兩三百塊。
陳家誌聽了後,問道:“意向客戶一直在跟嗎?”
陳正旭點了點頭,說:“一直保持著聯係,會有人定期去拜訪,不過很多單位都有固定渠道,我們沒有人脈關係~”
“不用理會人脈關係,和單位或者酒樓的采購長期保持聯係,當他們的渠道出問題了,你隻要能及時補上,多救火幾次,他就會忘不掉你。”
陳家誌沉吟道:“配送業務的開發其實貴在堅持和日積月累,有時候隻需一個契機,業務量就會迎來爆發。
另外,現有客戶的服務和口碑也得做好。
還記得配送中心的名字嗎?
靠譜!
我們不需要人脈關係,也不去搞低價競爭,我們就是要做最靠譜的配送!
當餐廳老板、單位采購、食堂負責人知道,找你進貨,永遠不用提心吊膽,貨準時到、質量穩定、斤兩足夠、有問題你兜底,他們就會死死粘住你。
這種基於信任的客戶忠誠度,是競爭對手用低價也撬不走的。
你現在的工作其實做得很到位了,也很有價值,但沒到厚積爆發的契機點。
所以,不要氣餒,繼續堅持下去,多走訪新的客戶~
等規模大起來,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
陳正旭琢磨著這翻話,很受觸動,目前配送中心扣除成本後,其實也不賺錢。
但現在他找到了做這事得價值。
“我懂了,現在重要的是保證供應穩定和質量。”陳正旭沉吟道:“所謂的業務擴張契機,有可能是突變的天氣,也可能是臨時需求等等。
等需求方的供應出了問題,自然就會想到我們。”
陳家誌說:“大致是這個意思,所以,你得完善你的分揀配送隊伍,確保需要時,有人和你一起打硬仗!”
陳正旭撓了撓頭,“敖德海不放人呐,最近東鄉菜場也挺忙。”
陳家誌沉吟道:“快了,東鄉菜場最多還有一個月多點時間~”
三人在家裡聊了個把小時,陳正旭和李才兩人鬥誌都很高,都想擴大規模。
就很燃。
這樣也挺好。
隻有目標一致的人湊在一起做事才更有可能成事。
…
整個5月中上旬,江心菜場像是更換了一個更強有力的心臟。
隨著青椒價格微升,日收也上升到了10萬元。
工人的工資也如數發放,荷蘭豆沒達成畝產目標,但額外100元獎金也發了。
這贏得了不少工人的擁戴。
才下了一場淅瀝瀝的雨,菜場邊溝裡水流如注,但陳家誌穿著雨鞋都走出汗了,也沒見菜畦裡有積水。
“做得很好啊,易場長。”
“工資發放到位了嘛,工人乾勁很足,一棵草都不放過……”
說到一半,易定乾愣了愣,“等等,你叫我什麼?”
“易場長啊。”陳家誌笑了笑,“你如果不樂意,我也可以多加一個副字。”
“彆,我樂意啊!”